郑观应集 盛世危言后编(全四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9787101097672 中华书局

郑观应集 盛世危言后编(全四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9787101097672 中华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东元 著
图书标签:
  • 郑观应
  • 盛世危言
  • 近代史
  • 文集
  • 中华书局
  • 历史
  • 思想
  • 清史
  • 改革
  • 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7672
商品编码:2999901218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郑观应集 盛世危言后编(全四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定价:147.00元

作者:夏东元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010976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长期经营近代工商业,社会活动超过半个世纪,早年曾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任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办等职,在外贸、金融、航运、工矿、铁路乃至慈善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其《盛世危言》提出了商战思想,是集中反映了近代改良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为《郑观应集》之第二卷,收入《盛世危言后编》。

目录


盛世危言后编
 《盛世危言后编》序
 《盛世危言后编》匡庐山观妙道人戴序
 《盛世危言后编》潘序
 《盛世危言后编》何序
 《盛世危言后编》自序
卷一 道术
 玉封通明教主权圣定一普济真君陈抱一祖师道术编序文
 《阴符经》序
 《道德经》序
 《通元真经》序
 《冲虚至德真经》序
 《周易参同契》序
 《唱道真言》序
 重镌《心经》序
 《指玄篇》序
 《吕祖诗文集》序
 《吕祖师诗集》序
 《修真传道集》序
 《吕祖灵应迹》序
 悟真篇
 复罗君星谭书
 《神功广济先师救化宝忏》序
 《金丹真传》后序
 重刊《慧命经》序
 重刊《金仙证论》序
 《群真玄奥集》序
 张三丰先生《玄要篇》序
 《剑侠传》序
 致梁纶卿道友书
 【附录】《吕祖师警御女之术》
 呈张欧冶真人书
 致三山沈星海观察书
 与同道论修真大略
 答曹一峰先生书
 致青城养玄子潘公书录寄罗人楷世兄
 致杨了悟、何善园、陈灵甫、卢钧堂诸君书
 上张三丰祖师疏文
 答张君弼士、张君润生论调息书
 答直隶司君新三、云南黎君灿阶书
 致芜湖道袁爽秋观察书
 【附录】张三丰真人《大道论》上篇
 ……
卷二 学务
卷三 立宪
卷四 政治
卷五 军务
卷六 开垦
卷七 工艺
卷八 商务
卷九 铁路
卷十 船务
卷十一 矿务
卷十二 电报
卷十三 铁厂
卷十四 赈务
卷十五 杂著

作者介绍


夏东元,男,江苏靖江人,1920年12月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尤侧重于洋务运动史研究。主要论著有《郑观应传》、《晚清洋务运动研究》、《盛宣怀传》、《洋务运动史》、《近代史发展新论》、《盛宣怀年谱长编》等。

文摘


序言



盛世危言:近代中国变革的洪流与思潮的激荡 《盛世危言》并非一部孤立的著作,而是近代中国大变革时代,一群有识之士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国家命运进行深刻反思与呐喊的群体性记录。这套“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以其独特的视角,集结了郑观应等一批晚清至民国初年杰出思想家的重要文献,为我们勾勒出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思想的火花如何碰撞,变革的呼声如何汇聚,以及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本书所呈现的,是近代中国在剧烈社会转型中所迸发出的思想能量。彼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传统的封建秩序摇摇欲坠,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在这危急关头,一批敏锐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再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是以惊人的勇气和远见,审视着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他们痛心于国家积贫积弱,痛惜于民族备受屈辱,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道。 郑观应,作为本书所辑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下,如何从器物、制度乃至于思想层面,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他的著述,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近代中国在西方文明冲击下的困惑、彷徨与奋起。他曾对海防、海运、金融、工商等领域的落后痛心疾首,并积极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试图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来富国强兵。他的“富强”思想,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摆脱了传统的“农本”观念,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经济领域,为后来的洋务运动以及更深层次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然而,《盛世危言》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所收录的文集,更像是那个时代的一幅思想全景图。除了郑观应之外,这套丛书还汇集了其他同代思想家、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的重要论述。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让中华民族摆脱贫困落后,重振雄风。 例如,书中可能收录了那些主张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人士的激进呼吁,他们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教育、改革经济等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方案。他们的言论,虽然最终未能立即实现,却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救国热情,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埋下了思想的火种。 又或者,书中也可能包含着那些在辛亥革命后,继续为国家前途忧虑的知识分子们的回响。他们可能在讨论如何巩固共和,如何发展民主,如何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他们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更为重要的是,这套文集所展现的,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面对“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双重浪潮时,所进行的艰难的文化选择与融合。他们既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强大之处,又深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他们努力在保留民族精神内核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试图在古老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种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探索,是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盛世危言》并非仅仅是历史文献的堆砌,它更是一部思想史的生动写照。通过阅读这些文集,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那些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是对民族前途的殷切期盼,以及为了实现理想而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 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动因,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的渊源,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让我们看到,近代中国并非被动地接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是在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革新。它让我们认识到,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无数先行者用鲜血、汗水和智慧铺就的道路。 “盛世危言”,顾名思义,在表面上的太平盛世之下,隐藏着深重的危机。而这些“危言”,正是那些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智者,对危机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的警示与呼唤。这套文集,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倾听那些在历史关头,为民族命运发出呐喊的声音。它们的力量,穿越了百年的时空,至今依然能够激发我们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深入思考。 因此,本书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史、思想史的宝贵资料,更是激发我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它提醒我们,历史的经验弥足珍贵,而那些关于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探索与呼唤,永不过时。通过阅读这些“盛世危言”,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的过去,也更能坚定地走向未来。这套丛书,正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缩影,是民族精神觉醒的见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受那一代人的赤诚与担当,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二段: 要说起近期最令我震撼的非虚构作品,那非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莫属了。这本书的格局之大,视角之广,让人读完后对“人”这个物种的认知几乎被彻底颠覆了。从认知革命到农业革命,再到科学革命,赫拉利用一种极其清晰、逻辑严密的论述方式,把我们引向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图景。他探讨了智人如何依靠“虚构的故事”来构建社会秩序,这种洞察力非常犀利。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对未来的展望,关于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对人类定义的挑战,读起来让人既兴奋又有点不寒而栗。这本书的行文流畅,虽然涉及大量跨学科的知识,但作者的叙述功力极高,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最复杂的概念,是那种读完后会立刻想与人分享,并重新审视自己世界观的佳作。

评分

第三段: 我最近沉迷于一部经典的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几乎不依赖于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而是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密不透通风的封闭空间,将十个互不相识的人困在一起,然后一个个地按照一首童谣的预言走向死亡。这种纯粹的悬疑和心理压迫感,简直达到了极致。阅读过程就像在玩一个高智商的心理游戏,你既要跟着侦探的思路去推测,又要时刻警惕,因为叙事者本身也可能是凶手。每一次死亡的发生都伴随着极度的紧张感,读者的心跳都会随之加速。最后的真相揭晓时,那种逻辑上的严密和设计上的巧妙,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感觉自己被耍得团团转,但心服口服,这种阅读体验真是无与伦比的享受。

评分

第四段: 最近,我尝试阅读了一些当代诗歌,尤其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此类文学持保留态度,觉得诗歌太过晦涩难懂,但波德莱尔的文字却有一种奇异的魔力。他的诗歌描绘了十九世纪巴黎的阴暗面,那种充斥着腐朽、颓废与病态美感的意象,冲击力极强。他敢于直面人性的幽暗角落,将“美”与“恶”并置,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和张力。他的语言风格华丽却又充满刺痛感,像一剂烈性药,让你不得不面对那些社会光鲜外表下隐藏的污秽。每次细细品读一句,都能感受到诗人对语言的极致锤炼,那种韵律和节奏感,即使在翻译版本中也能隐约感受到其原有的震撼力,是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深意的作品。

评分

第一段: 最近读完了一本名为《百年孤独》的小说,马尔克斯的文字功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兴衰荣辱,与拉美大陆的历史变迁交织在一起,读起来简直像一首宏大而又私密的史诗。故事里那些光怪陆离的情节,比如会飞的吉普赛人,或者预言成真的死亡,都让人在惊叹之余,又陷入深深的哲学思考。我特别喜欢他描述那种孤独感的笔法,那种深入骨髓的、代代相传的宿命般的孤独,让人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和际遇。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复杂,时间线跳跃、人物关系盘根错节,需要非常专注才能理清头绪,但一旦沉浸其中,就很难自拔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对人性、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探讨,读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

第五段: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近期研读了《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中的某一卷,作者盐野七生对于罗马文明的叙述角度非常独特。她不是那种枯燥地罗列帝王将相和战役结果的史书作者,而是更侧重于描绘罗马人在面对危机、构建制度和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思维模式和民族性格。她笔下的罗马人,展现出惊人的实用主义精神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处理法律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天赋,令人叹服。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古罗马的街道、法庭和元老院的辩论场面,盐野七生那种清晰、略带个人色彩的评论,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决策和灵魂的碰撞。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让你了解“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他们为什么那样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