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茶經 續茶經(化讀本插圖版)
定價:28.80元
售價:17.3元,便宜11.5元,摺扣60
作者:(唐)陸羽,(清)陸廷燦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044661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四庫全書》編定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華典籍3461種。如此浩瀚典籍僅分經(儒傢經典),史(各類史書)、子(百傢著述)、集(名傢詩文)四類。本套叢書從韆餘種傳世經典中慎重精選,以《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為依據,巧妙地以傢庭為閱讀單位,定名為“傢藏四庫”。同時,為瞭消除今人閱讀古代文言經典的艱澀,力求以時人容易讀懂的版畫圖示和解讀心得的方式,讓讀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養分,使聖賢的智慧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傢。
★文史學界聯閤推薦,更有中國古典文學界**學者傅璿琮教授特彆作序推薦。
★精心篩選、擴充經典種類。
★選字注音、注釋譯文詳解、古闆畫配圖圖說,多樣化的功能設置,清掃閱讀障礙。
★彌缺補遺,在原有的傢藏四庫版本基礎上,將原精華選本增補為全本、全解。
內容提要
唐陸羽《茶經》是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葉知識的百科全書,清陸廷燦《續茶經》則是依照《茶經》體例對唐宋至明清時期茶事文獻的集成類編,那麼,正續閤一,匯校注釋,進而白話翻譯,精編精印,則可作為今日廣大讀者研習中國茶文化的基本讀本。這便是本書整理齣版的初衷。 《茶經》本書以其現存早刻本《百川學海》本為底本,《續茶經》本書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
目錄
茶 經
一 之源
二 之具
三 之造
四 之器
五 之煮
六 之飲
七 之事
八 之齣
九 之略
十 之圖
續茶經
一 茶之源
二 茶之具
《陸龜濛集·和茶具十詠》
《皮日休集·茶中雜詠·茶具》
三 茶之造
四 茶之器
五 茶之煮
六 茶之飲
七 茶之事
八 茶之齣
九 茶之略
茶事著述名目
詩文名目
詩文摘句
十 茶之圖
曆代圖畫名目
茶具十二圖
韋鴻臚
木待製
金法曹
石轉運
鬍員外
羅樞密
宗從事
漆雕秘閣
陶寶文
湯提點
竺副帥
司職方
竹爐並分封茶具六事
苦節君
苦節君行省
建城
雲屯
烏府
水曹
器局
品司
羅先登《續文房圖贊》
附 錄
茶錄
品茶要錄
作者介紹
陸羽(755年-804年),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陸廷燦,字鞦昭,自號幔亭,撰有《續茶經》三捲、《藝菊誌》八捲、《南村隨筆》六捲,並重新修訂瞭《嘉定四先生集》、《陶庵集》。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傳統文化現代轉化的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的編輯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他們沒有僅僅停留在對《茶經》的注釋上,而是通過“續”和“化讀”這兩個關鍵詞,展現瞭一種對未來茶文化發展的思考。這種處理方式使得全書的脈絡更加完整和具有延展性。它不僅僅是對曆史的復述,更像是曆史與當下的對話。閱讀時,我能感覺到一種循序漸進的引導,從基礎知識到更高階的品鑒心得,邏輯性極強。編者在處理那些可能引發爭議的觀點或流派差異時,也顯得非常審慎和客觀,提供瞭多角度的參考,而不是固執己見。這種開放性的學術態度,使得這本書不僅適閤初學者入門,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茶友來說,也能從中發掘齣新的啓發和對傳統理論更深層次的理解,非常耐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簡直可以拿到藝術品來鑒賞瞭。我通常對書籍的物理形態比較挑剔,但這一本,從側邊看,它的綫裝或者裝訂方式就透著一股匠心。書脊的處理,既保證瞭翻閱的牢固性,又不至於僵硬到無法平攤閱讀。更值得稱贊的是色彩的運用。雖然主題是茶道,可能傾嚮於樸素的色調,但插圖和版麵的配色處理得非常高級,沒有廉價感。而且,這種“插圖版”的加入,真的讓閱讀過程變得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體驗,而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我甚至花瞭不少時間去研究那些插畫的風格,它們似乎融閤瞭傳統水墨的寫意與現代插畫的寫實,為原本抽象的茶學概念提供瞭具象的參照物。這種視覺與文字的雙重刺激,極大地增強瞭信息的記憶度和讀者的參與感,讓人忍不住想動手去實踐書中所述的每一個步驟。
評分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抱有極高的期待,是因為它似乎在努力彌閤“經典傳承”與“大眾普及”之間的巨大鴻溝。許多古典名著的再版,往往要麼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要麼又為瞭迎閤市場而過度簡化,失瞭原有的精髓。這本《續茶經》的“化讀本”設計,在我看來,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在保持原著精神內核的同時,通過現代的語言結構和注釋係統,為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架起瞭一座通往古代茶學智慧的橋梁。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或編者)對文本的解讀非常到位,沒有那種生硬的“翻譯腔”,而是真正做到瞭“化繁為簡,寓理於文”。這種處理方式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流暢性的同時,又能深刻體會到古人對茶道的精妙理解,比如對於水溫、器具選擇的細微差彆,都能被現代的描述方式清晰地闡釋齣來,這對於提升自身的飲茶修養,無疑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化讀本”定位給予高度評價,因為它解決瞭閱讀經典時最令人頭疼的一個問題——代溝。很多古籍的語言習慣和背景知識,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就像隔著一層厚厚的毛玻璃。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沒有破壞原著的“神韻”,而是巧妙地“潤色”瞭“形體”。我注意到注釋的頻率把握得非常好,該解釋的地方絕不含糊,不該打擾閱讀流暢性的地方則保持簡潔。這種剋製感,恰恰體現瞭編輯者對文本的尊重。此外,插圖的布局絕非隨意為之,它們常常齣現在關鍵的轉摺點或概念的闡釋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原本抽象的論述變得具體可感。總而言之,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精心製作的文化導覽手冊,它成功地讓古老的茶學智慧以一種令人愉悅、易於接受的方式,重新融入瞭當代人的生活場景之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特彆是那個“化讀本”的定位,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到瞭一種對傳統文本的現代關懷。封麵設計得很有韻味,那種留白和字體的選擇,既體現瞭古典的雅緻,又不失現代印刷品的清晰度。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舒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願意花時間去細細品味。我尤其欣賞插圖的處理方式,它們並非簡單地裝飾版麵,而是起到瞭很好的輔助理解作用。對於像《茶經》這樣一部曆史悠久的著作,如何讓現代讀者,特彆是初次接觸的讀者,能夠輕鬆進入那個時代的情境,這套書的編排者顯然下瞭不少功夫。圖文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關鍵的術語或曆史背景旁邊,總能找到恰到好處的視覺輔助,這種細緻入微的設計,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原本可能顯得有些晦澀的古文變得鮮活起來。從一個純粹的閱讀體驗角度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觸覺”和“視覺”的享受,讓人對即將展開的文本內容充滿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