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珍藏版)
定價:38.00元
售價:22.8元,便宜15.2元,摺扣60
作者:孫雲曉
齣版社:華語教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80200266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人之所以成為人,離不開真愛。世界之所以成為世界,依賴於真愛。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真愛是衡量一個教育者是否閤格的標準。
所謂真愛,就是把孩子當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展,而不求私欲之利。每一個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將對孩子本能的愛升華為“純粹的愛、科學的愛、理智的愛”。
作者從教育的本質齣發,深入提齣“真愛”的核心概念,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指齣瞭明確的教育建議,將科學的理念、精彩的案例、切實可行的操作建議融為一體。本書在原版基礎上,進行瞭精心修訂,加入瞭很多新的內容,幾乎是作者二十餘年以來教育思想的一次總結,堪稱珍藏版。
目錄
序言
部分 愛孩子是沒有條件的
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
2.有信任纔有教育
3.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4.傾聽孩子的心靈之音
5.真誠接受孩子的朋友
6.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7.打孩子是愚蠢的
8.按照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
9.彆逼孩子一條道走到黑
10.給孩子足夠的“重要感”
11.寫信給孩子是交流的好辦法
12.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
13.彆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
14.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每個父母的首要職責
15.平等是代際溝通的基石
16.傢庭會議——積極溝通的捷徑
17.嚮孩子學習
18.愛孩子是沒有條件的
19.教育的秘訣是真愛
第二部分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
20.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
21.以愛育愛
22.化“代溝”為“代橋”
23.幫助孩子選擇成功之路
24.發現和解放孩子
25.愛孩子,就是捍衛童年
26.不要給孩子製造恐慌
27.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第三部分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28.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29.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30.莫給孩子吃偏飯
31.教子應有平常心
32.給孩子一個勞動崗位
33.學會交往從傢庭開始
34.警惕“好孩子”
35.兒童教育從體育開始
36.讓孩子懂得感恩
37.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
38.陽光法性教育
39.防止非人化傾嚮
40.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41.自立是位的能力
42.認識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43.悅納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4.控製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特彆規則
45.莫讓“聽話兒童”成為問題兒童
46.不會閤作的人不是現代人
47.教師首先是人格之師
48.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鎖
49.倡導學生互相欣賞
50.警惕“情感荒漠化”
第四部分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51.讓孩子依賴自己
52.以群治獨
53.給孩子們自由支配的時間
54.藉個孩子去旅行
55.讓孩子自己解決衝突
56.不要把傢變成教室
57.陪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58.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
59.不可培養告密者
60.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61.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62.父母應努力成為孩子的好夥伴
63.理財教育要從小開始
64.讓孩子學會過民主生活
65.教師:從“獨奏者”到“伴奏者”
66.改變“標準”的評價體係
67.引導孩子學會思考
68.錶揚孩子要適度
69.巧妙運用自然懲罰法
70.懲罰孩子的前提是尊重
71.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第五部分 捍衛孩子的權利
72.尊重兒童的權利
73.保證小學生每天擁有10小時睡眠
74.玩也是兒童的權利
75.餐桌訓子害處多
76.保證兒童的參與權
77.兒童有權知道有益自己成長的信息
78.警惕兒童的集體失語
79.童言無忌
80.父教是不可缺少的
81.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眼睛
82.有時候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
83.帶領孩子親近大自然
84.教師更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85.過度保護是對兒童權利的剝奪
86.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第六部分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
87.愛學是萬善之源
88.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行勝於言
89.真正的學習是探索未知
90.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勇於質疑
91.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92.學會管理知識和處理信息
93.行萬裏路,讀萬捲書
94.帶孩子走研究型學習之路
95.好教師是善於拓寬學生視野的人
96.教師的魅力在於吸引學生熱愛學習
97.教師是點燃學生思維之火的天使
98.熱愛是重要的
99.孩子的學習時間要適度
100.分數不是評價孩子的標準
10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第七部分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
102.德育為何成瞭一壺燒不開的水
103.習慣決定孩子命運
104.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質
105.父母是習慣的教師
106.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107.培養好習慣離不開科學的兒童觀
108.重在培養人格化習慣
109.培養好習慣要講究方法
11O.未成年人的十個好習慣
第八部分 人人能夠成功
111.警惕“成就焦慮”
112.世上沒有壞孩子
113.讓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
114.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通行證
115.人纔:從資格概念到能力概念
116.永遠不能對孩子說“你不行”
117.隔代教育也需要資格
118.失敗也是孩子的權利
119.適閤自己的路就是成功之路
120.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121.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可持續發展
部分讀者或者網友對《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的評論
孫雲曉簡介
作者介紹
孫雲曉,1955年2月8日生於山東青島,現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99年被錶彰為“有突齣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傢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書架上瞥見瞭《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珍藏版)》,僅僅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我一直堅信,教育的核心競爭力並非是那些花哨的教學技巧,而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建立的那種深刻的情感連接。尤其是在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喂養,更是一份無條件的接納和充滿力量的支持。而“真愛”,正是這份支持最純粹的體現。我非常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闡述“真愛”在教育中的具體實踐?它是否會提供一些實用的策略,幫助傢長和老師們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緒,更有效地與他們溝通,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齣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心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導師,為我揭示那些隱藏在教育錶象之下的深刻道理,讓我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教育中的各種挑戰,並且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收獲更多成長的喜悅和愛的力量。
評分我最近在書店裏偶然翻到瞭這本《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珍藏版)》,書名一下子就吸引瞭我。我一直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技術、方法固然重要,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尤其是那份真摯的關愛,纔是最核心的驅動力。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很多時候我們似乎更容易被數據、效率和成果所裹挾,卻忽略瞭孩子內心最真實的需求。教育本應是一場關於愛的互動,關於成長陪伴的旅程,而“真愛”這個詞,恰恰道齣瞭教育最寶貴的本質。我好奇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重新審視我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視角來理解教育的深層含義。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真愛”在教育中的具體錶現?它是否涉及如何建立信任、如何理解孩子的敏感與脆弱、如何在挑戰中給予力量,又如何在平凡日子裏傳遞溫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飽經風霜卻依然懷揣初心的智者,嚮我娓娓道來那些關於愛與教育的深刻洞見,讓我能夠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裏,找到教育的定海神針,不偏離方嚮,不丟失初心。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溫情與智慧,"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珍藏版)",光是這個書名,就能勾起我對教育最純粹的嚮往。我一直覺得,教育絕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不是冷冰冰的規則與績效。它應該是心靈的啓迪,是潛能的激發,而這一切的基石,無非是那份發自內心的關愛與懂得。當我看到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瞬間浮現齣許多充滿愛的教育場景:老師耐心解答每一個稚嫩的疑問,傢長鼓勵孩子勇敢嘗試失敗,同學之間互相支持共同成長……這些畫麵無不傳遞著一種溫暖的力量,讓我覺得,教育的真諦,就在於那份不計迴報的付齣,在於那份看到孩子點滴進步時的欣慰,在於那份即使麵對睏難也絕不放棄的堅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份“真愛”究竟如何體現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它是否包含著具體的方法論,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這份愛?它是否能為那些在教育路上奮鬥的傢長和老師們,提供一份堅實的精神支撐和切實可行的指導?我渴望找到那種能夠觸動心靈,並且能夠轉化為行動的智慧,讓教育不僅僅是“教”,更是“育”,真正地“用心”去“愛”每一個生命。
評分當我看到《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珍藏版)》這個書名時,我immediately聯想到瞭很多關於教育的理想狀態。我總覺得,教育最理想的狀態,不是培養齣多少個“成功人士”,而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溫暖、有擔當、懂得愛與被愛的人。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我想“真愛”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僅僅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也包括老師對學生的愛,甚至孩子之間互相的愛。我非常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培養孩子愛心的具體方法,如何讓他們學會理解和尊重差異,如何引導他們用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挑戰。同時,我也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真愛”這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為可操作的教育實踐的?這本書是否提供瞭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基於研究的理論支持,來證明“真愛”在教育中的關鍵作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啓發,讓我能夠更好地去愛,去教育,去陪伴我的孩子,讓他們在愛的滋養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評分《教育的秘訣是真愛(珍藏版)》這個書名,讓我感覺非常溫暖,也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教育的期待。我一直覺得,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引導,是讓孩子發現自己內在的光芒,而這份喚醒和引導,如果沒有愛的加持,是很難真正深入人心的。在我們的教育體係中,我們常常過於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但卻容易忽略瞭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教育中融入更多人文關懷和情感互動的內容,幫助我理解如何纔能用“真愛”去打動孩子,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我很好奇,作者是否會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說明當教育者用真愛去對待孩子時,會帶來怎樣的積極改變?它是否能幫助我認識到,即使是在最睏難的教育時刻,愛也能成為化解一切問題的關鍵?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教育觀,讓我能夠更加自信、更加有愛地去麵對教育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