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向世界丛书(续编):东游日记
定价:40.00元
作者: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538065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二十世纪初前往日本考察政治、教育的大军中,后来创办了南开大学的严修是其中较为*名的一位。他的《东游日记》以及在日本、欧美游历期间所写的诗歌,都是很多近代史研究者非常感兴趣的史料。严修*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主编张毅、陈松校注的《严修东游日记(精)/走向世界丛书》记录了他游历日本期间,对日本政治、教育等制度的考察和思考,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内容提要
“走向世界丛书”主要收集1911年以前中国出使 、考察、游历西方各国的记录,全都是亲身经历的见 闻,共收书65种。这和已出版的“初编”35种一起构 成了早期中国人走向世界、认识世界、记录世界、剖 析世界、接纳世界艰难历程的全景图。严修*钟叔河 、曾德明、杨云辉主编张毅、陈松校注的《严修东游 日记(精)/走向世界丛书》为其中一册。
目录
丛书新序丛书原序丛书凡例叙论:严修两次东游日本的记录(张毅 陈松)严修东游日记严修东游日记 壬寅东游日记 甲辰第二次东游日记索引与简释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次视觉的享受。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略带米黄色的纸张,触感温润而不失韧性,让人忍不住想多摩挲几下。油墨的印刷非常细腻,即便是微小的宋体字,边缘也清晰锐利,没有丝毫的洇墨现象。尤其是那些穿插其中的历史照片或插图,采用了高质量的铜版纸印刷,色彩还原度极高,那种陈旧的年代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可以直接触摸到那个远去的时代。封面设计则采用了简洁而有力的构图,留白恰到好处,主标题的字体选择古朴大气,与丛书的整体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文献的尊重。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书脊平整,即便是反复翻阅,也能保证书籍的完整性,这对于一本承载着重要历史资料的著作来说至关重要。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匠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对即将展开的文字内容充满了期待和敬意。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的层次。
评分从内容的组织结构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层次感极强,完全没有一般游记那种东拉西扯的松散感。作者似乎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和主题框架,所有的见闻和思考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脉络展开,使得整个阅读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衔接,上一段的观察往往能为下一段的论述提供坚实的基础,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链条。更令人佩服的是,作者在记录具体事件的同时,总能适当地插入一些历史背景的梳理或个人的哲学反思,这些“题外话”非但没有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同在蜿蜒的河流中设置了智慧的瀑布,激起阵阵思考的涟漪。这种精心的架构,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让读者在享受知识获取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对复杂信息的梳理与整合。
评分阅读这部作品的行文风格,简直像是在聆听一位睿智长者娓娓道来的往事,那种叙事节奏把握得精准而富有张力。作者的笔触极其老练,既有学者严谨的考据精神,又不失文学家细腻的情感描摹。他似乎总能在看似平铺直叙的记录中,巧妙地埋下伏笔,或是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让你不得不停下来,细细琢磨其中的深意。语言的运用是这部书最令人称道之处,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晦涩,也不是流于表面的浅白,而是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古典的韵味与现代的流畅,使得即便是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或地理考察,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每每读到关键的转折点,那种情感的波动,那种对世事的洞察,都通过精炼的句子直击内心,让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共鸣。这种叙事的力量,使得枯燥的记录变成了鲜活的生命体验,仿佛你正与作者并肩站立在历史的现场,一同呼吸着彼时的空气。
评分这本书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全球视野和文化包容精神。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作者能够以如此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记录、去理解异域的风土人情和制度文化,这份勇气和胸襟令人肃然起敬。书中对所见所闻的描述,充满了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没有居高临下的审视,只有平等的交流与真诚的探究。他不仅仅记录了表面的景观和习俗,更深入地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和社会结构,这种深度思考的习惯,让整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游记范畴。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独特窗口,让我们得以审视自身文化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以更广阔的胸襟去接纳和欣赏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力,在今天这个日益联系紧密却又充满隔阂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必要。
评分这部作品散发出的那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求真精神,是当代浮躁社会中极为稀缺的品质。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记录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判断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近乎偏执的求证精神。他对待事实的态度是何等认真,对于不确定的信息,他会如实标注,绝不含糊其辞,这种对“真实”的坚守,是对读者最大的尊重,也是对历史应有的负责。这种精神气质,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整本书的字里行间。它激励着我们,无论从事何种领域的工作,都应当葆有一份探究事物的本真、不被表象所迷惑的清醒与勇气。这种内在的力量,是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替代的,也是这本书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持续散发光芒的根本所在。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段旅程,更是在传递一种严谨治学、正直做人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