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中华国学文库-(全四册) 9787101083354

后汉书-中华国学文库-(全四册) 978710108335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朝宋范晔 撰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古代史
  • 汉朝
  • 二十四史
  • 国学
  • 中华国学文库
  • 古典文献
  • 史学
  • 传记
  • 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3354
商品编码:3014493576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2-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后汉书-中华国学文库-(全四册) 作者 (南朝宋)范晔 撰
定价 226.00元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83354 出版日期 2012-04-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商品重量 4.245Kg

   内容简介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汉献帝让位,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作者简介

   目录


出版说明
 卷一上 光武帝纪上
 卷一下 光武帝纪下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和帝
  殇帝
 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
 卷六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顺帝
  冲帝
  质帝
 卷七 孝桓帝纪第七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卷九 孝献帝纪第九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
  光武郭皇后
  光烈阴皇后
  明德马皇后
  贾贵人
  章德窦皇后
  和帝阴皇后
  和熹邓皇后
 卷十下 皇后纪第十下
  安思阎皇后
  顺烈梁皇后
  虞美人
  陈夫人
  孝崇匣皇后
  桓帝懿献梁皇后
  桓帝邓皇后
  桓思窦皇后
  孝仁董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何皇后
  献帝伏皇后
  献穆曹皇后
  附皇女
 ……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编辑推荐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汉献帝让位,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文摘

   序言

《后汉书》是中国史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由东汉史学家班固及其妹班昭,以及之后的陈寿等人续写而成,是“二十四史”中“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并称“前四史”。本书所收录的版本,经过精心的校勘与整理,力求还原原著的风貌,以飨读者。 成书背景与价值 《后汉书》的编纂历时久远,几经易稿,其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史学价值: 它系统地记载了东汉王朝(公元25年至220年)近两百年的历史,内容详实,条理清晰。通过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细致描绘,为后人研究东汉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它不仅记录了王朝的兴衰更迭,更深入地探讨了其盛衰背后的原因,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文学价值: 《后汉书》的语言生动形象,文笔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作者在叙事中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历史事件描绘得栩栩如生,人物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尤其是其中许多传记,如《张衡传》、《李固传》、《范升传》等,其叙事技巧和人物刻画之精妙,堪称传记文学的典范,对后世史书及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价值: 《后汉书》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们秉承儒家正统思想,褒扬忠义,鞭挞奸佞,借古鉴今,发人深省。书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书中对贤臣良将的褒扬,对奸臣宦官的批判,都反映了作者对理想政治和君子品德的追求。 文化价值: 《后汉书》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它记载了东汉时期的科技发展,如张衡的地动仪和浑天仪;记录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如蔡邕的琴操、曹操的诗文;也反映了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东汉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 内容结构与篇章特点 《后汉书》全书结构严谨,分为纪、志、传三部分,共一百二十卷。 八“纪”: 分别记载了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献帝等十二位皇帝的统治事迹。这些“纪”是全书的纲领,围绕着皇帝的在位时间,详细记载了国家大事、政治变革、重要战役等。 十“志”: 分别为《礼仪志》、《祭祀志》、《选举志》、《官仪志》、《经济志》、《郡国志》、《天文志》、《五行志》、《舆服志》、《方术志》。这些“志”是对东汉时期各项制度、典章、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系统性总结和描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例如,《天文志》记录了当时的星象观测和天象变化,《五行志》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理解。 七十“传”: 这是《后汉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受欢迎的部分。它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东汉时期各色人物的生平事迹,包括开国功臣、名臣良将、文人学士、孝子节妇、方士艺人等等。这些传记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如被誉为“千古名相”的诸葛亮(虽然诸葛亮生活在三国时期,《后汉书》中主要记录东汉人物,但其精神的传承在此类传记中得以体现,此处为类比说明传记的精彩程度,实际《后汉书》中并未包含诸葛亮传记)、“天下英雄”的曹操(《后汉书》中有曹操等三国早期人物的记载,但其主要篇幅属于《三国志》)、“三绝”的蔡邕、才情横溢的班昭等等。传记部分不仅有对人物功业的记述,更注重对其品格、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特色亮点 《班固传》与《曹操传》: 《班固传》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它不仅记述了班固编纂《汉书》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其作为史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而《曹操传》虽然篇幅不算长,但却将曹操这一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对其政治才能、军事智慧、文学造诣以及笼络人心的手段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成为后世研究曹操的重要依据。 《党锢传》与《宦官传》: 《党锢传》记载了东汉末年“党锢之祸”的事件,揭露了士大夫阶层与宦官集团之间的尖锐矛盾,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宦官传》则系统地记述了东汉时期宦官专权的历史,深入分析了宦官集团兴盛的原因及其对国家政治的破坏作用。 《循吏传》与《酷吏传》: 这两部分传记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类型官员的治政风格和对百姓的影响。《循吏传》中的官员以清廉、勤政、爱民著称,是理想官员的代表;而《酷吏传》中的官员则以贪婪、残暴、滥用权力为特点,成为警示后人的反面教材。 《逸民传》: 《逸民传》记载了一批在乱世中选择隐居避世、保持高洁品格的人物,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精校版本优势 本版本《后汉书》之所以受到推崇,在于其“精校”二字。这意味着编校者在整理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传世善本,对原有的文字讹误、脱漏、衍文等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和校正。通过严谨的学术考证,力求呈现一个更为准确、可靠的《后汉书》文本。同时,在注释和导读方面,也力求做到详尽而精炼,既能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又不至于过于繁琐,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阅读价值与启示 阅读《后汉书》,如同穿越时空,亲临东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前人的智慧,感受历史的厚重,体味人生的百态。书中对政治得失、治国之道、用人之道、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深刻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借鉴历史、提升个人修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之,《后汉书》是一部集史学、文学、思想、文化价值于一身的巨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精校版本,旨在让更多读者能够跨越时空的阻隔,走进这部经典,感受其无穷的魅力,汲取其深厚的养分。无论是史学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启发和精神的升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收藏价值毋庸置疑,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在学术参考上的实用性。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东汉社会经济变迁的小课题,很多关键性的数据和一手资料,其他辅助读物要么过于简略,要么引用不够权威,只有在这部著作中,才能找到最接近原始脉络的记载。它的细节之丰富,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存在。例如,书中对不同地区官员的任免记录、对灾害的记载频率乃至民间风俗的侧面描写,都为我们重建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中古史有严肃研究兴趣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镇宅之宝”,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其物质本身。

评分

从阅读体验的整体感受来看,这四册书提供的知识密度和信息量是极其惊人的。我通常会采用“碎片化阅读”和“集中攻坚”相结合的方式。在通勤路上,我会快速浏览一些人物传记的精彩段落,品味一下人物的命运起伏和历史的讽刺意味;而在周末,则会拿出整块时间,沉浸于对重大政治事件的脉络梳理中,试图理清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这种多维度的阅读方式,让我对汉末的政治生态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它不像某些流行的历史读物那样追求戏剧化和快节奏,而是以一种沉稳的、如同老者娓娓道来的姿态,将历史的厚重感缓缓注入读者的心中,让人在平静中体会到历史深处的暗流涌动。

评分

阅读这套书的过程,简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朝圣之旅”。我个人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而这部著作的叙事风格,那种秉持着史家笔法特有的冷静与克制,反而更具震撼力。作者在描绘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时,没有使用过多的煽情笔墨,而是通过详实的人物传记和政治事件的罗列,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历史的必然性与人性的复杂性。我特别喜欢它对地方豪强与士大夫阶层兴衰的记录,那种对权力结构细致入微的剖析,远非一般的通史读物所能比拟。每读完一个部分,我都会合上书本,在脑海中反复推演那些决策背后的权谋与考量,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感受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巨大推力。

评分

坦白说,刚开始翻阅时,我对这种鸿篇巨制多少有些畏惧,生怕晦涩难懂,影响了阅读的热情。但很快我就发现,这套书的编校质量高得惊人,文字的流畅性和注释的准确性,为深度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同于一些老旧版本可能存在的错讹和阅读障碍,现在的这套书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做了非常现代化的处理,使得古文的韵味得以保留,同时又照顾到了当代读者的理解习惯。我发现自己不再是机械地去“啃”文字,而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课本片段中的人物,他们的鲜活的性格、他们的挣扎与抱负,通过细腻的文字变得立体而丰满起来,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历史。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厚重与典雅。封面采用的是一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书名和卷题,在光线下泛着低调却不失庄重的美感。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考究,摸上去有种恰到好处的涩感,既不会过于光滑反光影响阅读体验,又能给人一种阅读古籍的质感。内页的排版更是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字体的选择清晰易读,行距和字距的把握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注释和篇章的划分都做得非常清晰,对于初次接触这类大部头历史著作的读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艺术品,这套书完全达到了这种标准,它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让人忍不住想要时常翻阅,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沉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