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早餐叫醒你(汉竹)
定价:39.80元
作者:黄予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37722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家做早餐要几点起床?
周末的早午餐该做什么?
一人食早餐又该怎么搭配?
……
苏州的早餐地图真是神奇。漫步在姑苏区的黛瓦白墙之间,百年名店的牌匾之下,总是有排不完的队,店堂里正悠闲漫谈的食客,还有香味飘远的生煎包、拌面,胃在呼唤,心在劝服:等,要等!像我们这样的外地游客,吃的多是一份慕名与向往的早晨。但每回看着巷内一平米左右的外,老苏州人往买好菜的袋子里再放进一份给家人带的早餐时……突然体会到那份执着等待的心情,这难道不是苏州人心底那久存的仪式吗?
黄予是无锡姑娘,苏州媳妇。她跟我们开玩笑说:“吃饭不积极,脑袋有问题……无论何时何地,吃都是一件正经事。但如今有几个人能逃出早餐外食族的圈子。外卖、路边摊,看起来方便省事,但舌头一天比一天迟钝,对早餐不再有热情。”对于一个爱吃的人来说,拥有早晨就等于多拥有一份快乐。
在成为妈妈以后,黄予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勤快了些,从挑剔老妈做的菜,变成了厨房里的魔法师。看到孩子“哧溜哧溜”吸进面条,看到爱人在电话里对别人说:“等会儿,我吃完早餐再来!”黄予感觉自己的心已经被阳光填满。
Hello,早餐来了!阳光正好!内容提要
粥、面、油条……我有鸡蛋,你有包子,早餐不只满足于胃的寂寞,更是打开日出心情的方式。
9个早餐专题,80余道精致美食,每周搭配方案,每天早餐不重样,每天叫醒你的,不再是闹钟,而是美味与理想。尽情享受早餐的美味和变化,就是对生活爱的起始。
巧妇也难调众口之味,但本书中那晨光里的早餐现场,作者记录了一道道为家人亲制的早餐:中式汤粥面点、西式沙拉甜品,以及异国经典早餐,还有不那么赶时间的早午餐(brunch)。他们被注入了细致的用心和纯净的热爱。不论是潇洒一人食,还是浪漫双人味、温馨亲子餐,都能被这快乐和能量点燃。生活的欲望和味觉瞬间被唤醒。
上班族在家做早餐常是奢望?分享时间巧用妙招,用*短的时间做花样繁多的早餐,管理好时间,在匆忙中找寻到舒适和变化。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幸福。但全家人在一起吃早餐的模样,可能已经是贴近*真实的意义。
如果“吃”是为了更好地谈情说爱,约会的时间改在清晨可好?目录
汤汤粥粥,胃好舒服/11
家常菜泡饭/12
奶香蘑菇汤/14
目鱼鲜虾粥/16
杂谷养生粥/18
家常味咸豆浆/20
酸辣汤/22
……
家常热面唤醒你/29
糟卤鸡丝拌面/30
葱油拌面/32
南瓜毛豆面片/34
中式酱油炒面/36
雪菜肉丝面/38
……
面包还是三明治,你喜欢就好/49
鲜虾法棍塔/50
羊角三明治/52
菠菜水波蛋/54
恰巴塔三明治/56
鸡蛋脆培根三明治/58
法式枫糖吐司/60
金枪鱼彩蔬三明治/62
……
走进沙拉花园/71
猕猴桃酸奶果昔/72
酸奶思慕雪/74
烤南瓜菌菇沙拉/76
田园沙拉/78
考伯沙拉/80
……
藜麦混合沙拉/86
米饭,粒粒皆长情/89
五彩炒饭/90
……
香酥鸡块盖饭/96
椰浆菠萝饭/98
三文鱼碎芝麻饭团/100
海鲜泡饭/102
……
饼和蛋,做得香香的/107
中式蛋饼/108
椒盐葱油饼/110
焦香蛋米饼/112
……
异国频道的早午餐/145
照烧鸡墨西哥卷饼/146
大阪烧148
蔬菜笔管面/150
菇菇虾芝士意面/152
海鲜罗勒松子酱意面/154
泡菜炒拉面/156
……
三文鱼水波蛋/168
椰香柠檬鸡/170
金枪鱼牛油果塔/172
面包碎甜派/174
全家人的早餐拼盘/176
……作者介绍
黄予
坐标苏州,爱家“煮”妇,80后“馋”妈,“食”次元女青年
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早餐外食族,几次在家做早餐的尝试后,开始坚持“早餐打卡”。如今,她越来越享受每天早上按时走进厨房的从容。改变的原因很简单:爱自己,所以爱早餐;爱家人,所以爱生活。
简单、丰盛、美好的早餐理想让温暖横亘朝夕。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关怀,它超越了单纯的效率提升或知识传授,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与你进行一场推心置腹的对话。作者非常注重“可持续性”和“自我接纳”的主题,这一点在许多强调“狼性文化”或“极限挑战”的读物中是很少见的。他坦诚地探讨了“倦怠期”的必然性,并提供了一套基于心理学而非强迫性的放松策略。比如,在讨论如何应对连续失败时,作者引用了古代哲学家的观点,强调“挫折是河流的曲折,而非尽头”,这种宏大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辨,给予了读者一种超越眼前的勇气和韧性。这种处理方式非常令人感到安慰和鼓舞,它承认了人性的弱点,同时也指明了成长的方向。读完全书后,我没有感到被“鞭策”的压力,反而有一种被“理解”后的释然,这使得书中的理念更容易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长期陪伴的力量,而非昙花一现的激情。
评分这本书的论证过程极其严谨,但绝非学院派的晦涩难懂。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心血在资料的搜集和交叉验证上。我尤其欣赏它在引用外部佐证时的那种“克制”与“精准”。它不会堆砌大量的图表或晦涩的脚注来炫耀学识,而是巧妙地将研究成果融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之中。比如,在探讨“习惯养成悖论”时,作者引用了某项神经科学实验的结果,但呈现方式极其生活化:他将实验对象的大脑扫描图转化为一个关于“早上五点起床”的微观故事,让我们看到大脑神经元是如何因为一个微小的惯性而产生抗拒。这种“将高深理论通俗化,将平凡生活深刻化”的处理方式,是许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读完这一部分,我立刻被激发去实践书中的一些小技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认知层面。这不仅仅是一本“读完就忘”的书,它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每一个论点背后都有坚实的“证据链”支撑,让人信服且愿意尝试。
评分这本厚重的精装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让人心生敬意。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格调,那种带着复古气息的字体排版,隐约透露出一种对传统知识的尊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言中构建的那个世界观,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小故事将复杂的概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初读之下,虽然有些地方的专业术语需要反复琢磨,但那种作者试图拉近与读者距离的诚恳态度是跃然纸上的。比如,在探讨“时间管理”那一章节,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化的时间表,而是通过描述几个截然不同的人生片段——一位清晨在田间劳作的老农、一位深夜仍在实验室钻研的学者、以及一位需要照顾病重家人的母亲——来展现“有效时间”的多重维度,这让原本枯燥的议题瞬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情味。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大小适中,段落间的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的疲劳感也减轻了不少。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大致读完前三分之一,感觉像是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心灵洗礼,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微小瞬间,那种感觉,就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视角的门。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简直就像一部精心打磨的电影剧本。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缺乏起伏的流水账式记录,而是充满了张力和反转。记得在讲到“潜意识驱动力”的那一段落时,作者采用了“倒叙加插叙”的复杂结构,先是用一个充满悬念的场景——主角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完全不符合逻辑的决定——瞬间抓住读者的好奇心,然后才缓缓揭示导致这个决定的深层心理根源。这种写作手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让人不自觉地想去探究“为什么”。更令人赞叹的是,作者在处理不同主题的衔接时,总能找到一个看似不经意却又无比精准的“锚点”。例如,从探讨“决策疲劳”跳跃到“饮食习惯对认知的影响”时,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那份下午三点的咖啡因,最终决定了午夜的自我谴责。”这种信手拈来的洞察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捕捉。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夏日的雷雨般酣畅淋漓,时而又像冬日的炉火般温暖而内敛,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这部作品的语言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充满了灵动和画面感。与那些干巴巴、充满术语的“成功学”书籍截然不同,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最日常的场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又能在关键时刻用一两句极其精炼的话语直击人心。我记得书中描绘清晨准备工作时的那一段描述,他没有简单地说“要早起”,而是写道:“当城市还在沉睡,万籁俱寂中,你与第一缕穿透窗帘的微光对视,那一刻,世界为你暂停了五分钟。” 这种细腻的笔触,让阅读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而且,作者似乎非常擅长使用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读者熟悉的具象事物。例如,将“目标分解”比作拆卸一块复杂的机械表,每一步都需要恰到好处的力度和方向,少一分则停滞,多一分则损坏。这种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理念的读者也能迅速领会其精髓,体会到作者文字中蕴含的温柔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