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论语补解 | 作者 | (日)山本乐所 撰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583768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为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对中国典籍《论语》的注释著作,精选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所藏底本影印出版。底本为和刻本,四孔和式线装,四册。本套日本《论语》注释著作为出版,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
| 作者简介 | |
| 山本乐所(1764-1841),名惟孝,字元礼,通称源吾、源五郎。日本江户时代汉学者。曾学于山本东篱,于和歌山藩做过藩校学习馆的督学,曾参与编辑《纪伊续风土记》和《德川渊源记》。另著有《孝经集传》等。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爱不释手,那种沉甸甸的质感,配上烫金的书名,一拿在手里就感觉自己捧着的是一件艺术品。封面那种内敛又不失庄重的色调,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里面文字的分量。我尤其喜欢它纸张的选择,摸上去细腻光滑,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涩手,而且油墨印刷得非常清晰,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匠人精神。装订也十分牢固,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会松动脱落。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它就如同一个沉默的智者,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又典雅的气息,每次看到它,都忍不住想重新拿起它细细品味一番。从打开到合上,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的尊重与敬畏,这绝不是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普通书籍可以比拟的,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传世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译注部分,展现出了一种令人尊敬的严谨态度和深厚的学养。我翻阅了其中几个关键章节的注释,发现它们不仅准确地解释了生僻的词汇和典故,更重要的是,它们深入挖掘了文本背后的文化语境和历史渊源。那些看似简单的批注,实则蕴含着丰富的考据和比较分析,它们没有生硬地打断阅读,而是以一种恰到好处的密度,为我们揭示了字面意义之下的多重含义。这份对细节的执着,让阅读过程成了一种发现和探寻的乐趣,仿佛每读一页,都有一个博学的老师在你耳边低声讲解,澄清疑惑,拓展视野。这种既尊重原文的权威性,又积极提供现代阐释的平衡艺术,是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一点,它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阅读体验的教科书式典范,让人沉浸其中,完全忘记了外界的喧嚣。它采用了那种恰到好处的留白设计,既保证了文字信息的密度,又给予了读者的眼睛足够的休息空间,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拥挤或压迫。行距和字间距的调整拿捏得极为精准,即便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篇章,在这样的排版下也显得条理分明,脉络清晰。那些注解和注释部分,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被放置在页面的侧边或页脚,既突出了主体文本,又方便随时查阅,完全不会打断阅读的连贯性。整体来看,这种排版风格透露出一种成熟的理性美学,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优雅的阅读界面,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愉悦感,让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细读和揣摩。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让我深刻体会到结构之于思想传达的重要性。它似乎不是简单地将材料堆砌在一起,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逻辑重构。信息的层级划分非常清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流畅,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使得那些原本可能错综复杂的概念,也变得触手可及。当我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作者的论证脉络时,会发现这本书已经为我提供了最清晰的骨架,我所要做的只是填充血肉,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同时也保证了我们不会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编排,是真正体现了“为读者着想”的服务精神。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引入部分处理得极其到位,它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向导,耐心地为我们铺设了一条通往核心思想的平坦道路。作者(或编者)的开篇论述,不仅简明扼要地梳理了背景脉络,更重要的是,它巧妙地激发了我们探究原著精髓的好奇心。这种开篇绝非空泛的套话,而是充满了洞察力和思辨性,它能让你在进入正文之前,就对这部经典建立起一个宏观且立体的认知框架。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此类古籍的读者来说,这种精心的引导至关重要,它消除了初读时的那种畏难情绪,让人感到亲切而又充满期待。这份前言/导读,本身就是一篇独立且精彩的学术小品,足见编者在学识和文字驾驭上的深厚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