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國詩歌史著集成(第十三冊)
定價:100.00元
作者:陳引馳 周興陸
齣版社:南開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3100496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冊包括《楚辭新論》《楚辭概論》《楚辭作於漢》三冊。《楚辭新論》共六章,《緒論》由南北不同與楚地特點入手,介紹相關楚辭的時空背景,其後五章,分彆討論“屈原曆史的研究”、“楚辭的篇目”、“離騷經新釋”、“屈原的思想及其影響”、“楚辭評論傢之評論”,以現代學術的眼光,梳理瞭作者的生平、文獻的篇章、文本的詮釋、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批評和接受諸問題,規模上頗為完備。《楚辭概論》由六篇組成,《緒論》討論“楚辭之名稱”、“楚辭與南北文學”、“楚辭與楚國”以及“楚辭在文學史上的位置”,在時空背景和文學史上為《楚辭》定位;第二篇專論《九歌》,從民俗學角度切入,尤為精彩;第三篇論屈原,重點在屈原之作品,注重結閤當時南北社會思潮之不同來探討屈原作品的特異之處;第四篇論宋玉,第五篇論“楚辭的餘響”,正是對作為“有機體”的《楚辭》的全麵把握;第六篇論“楚辭的注傢”,可以看作是對《楚辭》研究史的初步探索。《楚辭作於漢》除《自序》之外,分六部分,是六篇連貫之論文,通過對“楚辭”概念的辨析、相關傳說的質疑和比對、屈原其人的質疑以及《九歌》等作品時代的推斷構成“楚辭作於漢代”的整體考論,在否定《離騷》、《九歌》等作品作於先秦、屈原確實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初讀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知識的密度非常高,需要放慢節奏,逐字逐句地咀嚼。它裏麵的論述和分析,往往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錶麵解讀,而是深入到文本肌理之中,探討語言風格的流變、意象的選擇與時代精神的契閤點。有幾處關於新舊體詩歌交替時期的論述,觀點新穎,邏輯嚴密,讓我對一些睏惑已久的問題豁然開朗。我尤其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學者之間的辯論摘要,這種思想的交鋒,本身就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活力最好的證明。可以說,這不是一本可以“速讀”的書,它要求讀者帶著敬畏之心,去與其深邃的內涵進行一場耐心的對話。
評分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研究者來說,閱讀這類大型文獻集最大的挑戰往往在於如何有效地建立知識間的聯係。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的索引係統做得非常精細,無論是按作者、按年代還是按主題,都能迅速定位所需信息。我嘗試著進行瞭一次跨章節的檢索,發現編排者在每一冊的書後都附帶瞭非常詳盡的對照錶和注釋,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這套書仿佛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而編纂者貼心地準備瞭一把把精密的鑰匙,讓即便是初涉此領域的讀者,也能快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寶藏”。這種實用性與學術性的完美結閤,是我認為它價值非凡的關鍵所在。
評分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時代,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閱讀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思考和錶達自己的。這套集成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那些在戰火硝煙中寫下的詩句,那些在舊製瓦解時發齣的呐喊,都通過這些文字鮮活地呈現在眼前。它不僅僅是曆史文獻的堆砌,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漫遊。每當我閤上書捲,總會有一種深沉的感慨,仿佛能聽到遙遠鍾聲的迴響。它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文化傳承的艱辛與不易,以及文學在民族危難之際所能爆發齣的強大精神力量。這是一種無法用簡單的“好”或“不好”來概括的體驗,它是一種滋養心靈的曆程。
評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私人書房,希望能係統性地梳理一下近現代詩歌的演變脈絡。在篩選資料的過程中,我被這本書的廣度和深度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作品,更像是構建瞭一個宏大的敘事框架,將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背景與詩人們的內心掙紮、思想碰撞緊密地結閤在一起。我能感受到編纂者在梳理這些龐雜資料時所付齣的巨大心力,他們似乎在努力還原一個立體的、鮮活的民國詩壇群像。我特彆欣賞它對那些邊緣化詩人群體的關注,沒有將視野僅僅局限於主流的幾位大傢,而是力求呈現一個多元、復雜的文化景觀。這種全麵的視野,對於希望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來說,無疑是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和參考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簡直是令人驚喜的,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封麵設計古樸典雅,那種淡淡的墨香仿佛能穿透紙頁,帶人迴到那個遙遠的年代。我特意翻閱瞭幾頁,印刷清晰,排版考究,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是下足瞭功夫的。作為一名對民國文學懷有深厚感情的讀者,我尤其看重這種實體書的質感,它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書頁的切口平整光滑,裝訂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散架。這種用心的製作,使得閱讀本身成為一種享受,讓人願意沉浸其中,慢慢品味文字的韻味。那種老派的印刷風格,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是現代數碼印刷難以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