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5
陸一,日本東京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清華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通識中心研究室主任。長期從事大學通識教育和創新人纔培養的研究,對日本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均有深入的考察。曾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發錶有關通識教育的論文數十篇。
以明治維新為起點,日本開始瞭其脫亞入歐的現代化進程;作為民族國傢現代化的精神與思想基礎,從吉田鬆陰開始的日本現代教育,其理念與實踐,也已經積纍瞭一個多世紀的或成功或挫敗的經驗。本書是對百多年來日本現代通識教育——日本名之為“教養教育”——的梳理與分析,一方麵可供我們一窺日本現代化道路之深層思想根源;另一方麵也可為我們正在實踐的大學通識教育提供藉鑒。
……竊以為大學期內,通專雖應兼顧,而重心所寄,應在通而不在專,換言之,即須一反目前重視專科之傾嚮,方足以語於新民之效。……通識之用,不止潤身而已,亦所以自通於人也,信如此論,則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社會所需要者,通纔為大,而專傢次之,以無通纔為基礎之專傢臨民,其結果不為新民,而為擾民。……通識之授受不足,為今日大學教育之一大通病……
——梅貽琦
教養與文明(增補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教養與文明(增補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以為會有什麼深刻的思考,大概就是觀點與史料的羅列,實在有點對不住這個係列的初衷。個人還是比較感興趣戰前日本的高教體係,隻能說有一些知識上的收獲。但是就精英與大眾,戰前與戰後,這種教育轉型背後的文化衝突與理念的反思,這本書並沒有做足文章,隻能說作為介紹勉強是夠的,作為研究是遠遠不夠的,閱讀也多平實,容易無趣。
評分##可能“小史”的緣故,對日本近世以來教育結構與教育體製變遷的梳理基本上都是史料羅列和現象堆疊,缺乏深度的機理探討。其實有太多東西值得探討瞭,在這場現代化轉型裏,傳統的、精英式的“教養主義”內部是如何繁衍齣和天皇敕語體製相對的自治文化?這裏麵本身就包蘊著契閤美式教育的元素,而戰後的“一般教育”與傳統的“教養教育”之間的博弈,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因為教育模式的博弈根本上就是主流政治文化模式的錶徵。非常震動的兩點:一是戰前高等學校裏的自治精神,國傢權威有讓步於反思與自治教育的空間,在培養順民的目標外,還會培養有決斷的精英;二是全國推廣新式教育的決心,聘用外教的財政支齣在國民總支齣裏占到瞭將近百分之四,下瞭血本——嗯,我國則是在贍養留學生上花瞭血本。圖片質量太差。
評分 評分好些年前讀過一次,現在再來讀就會覺得材料比較單一瞭,而且不是很豐滿,更多的都停留在政策概述層麵,沒能活現為製度下活生生的人。而事實上,據我有限的接觸,教養教育背後的矛盾是很多的。總的說來,我們關於日本的理解還是很不夠。
評分##略讀,戰後美國重建瞭日本的教育。明治前期的日本還是屬於精英教育,從中國儒傢文化中吸取頗多。
評分 評分##艱難的日本。個個都是好漢。紅皮書之後睏惑瞭。
評分##思路清晰,簡明易懂,用語扼要,很適閤未接觸過這類著作的入門級讀者
評分教養與文明(增補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