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職業小說家》
ISBN:9789571365091 作 者:村上春樹
出版社:時報 譯 者:賴明珠
頁 數:共344頁 類 別:文學類
出版日:2016年1月22日 裝訂:平裝
村上春樹的自傳性隨筆,首度面對全世界!!
「本書是村上春樹自述如何寫小說的書。幾乎等
於他的生活自述。」──知名文學翻譯.評論家柴田元幸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
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京都府,出生後不久即搬到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作品中譯本至今已有60餘本,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採訪報導等。
譯者簡介
賴明珠
一九四七年生於台灣苗栗,中興大學農經系畢業,日本千葉大學深造。回國從事廣告企畫撰文,喜歡文學、藝術、電影欣賞及旅行,並選擇性翻譯日文作品,包括村上春樹的多本著作。
內容簡介
一個人,三十五年,十三部長篇小說
為誰寫?
如何寫?為什麼繼續寫?
寫小說心要多強?
村上春樹第1次真正面對全世界讀者,深入思考、詳盡敘述自己所寫小說的現場,和背後文學涵養。出乎讀者預期的一本書,終於出現!
雖然擁有享譽全世界的高知名度,但許多事情始終包覆在神秘的面紗中,全書十二章變化豐富的結構,滿載自傳性故事,伴隨趣味幽默,坦誠揭開秘密。
村上的讀者是誰,男女各半,還是美女居多呢?收到多少讀者來信?芥川獎、諾貝爾獎等時常圍繞作家身邊的「文學獎」,村上怎麼想?為什麼,以什麼形式,從什麼時候開始離開日本,經過什麼樣的惡戰苦鬥之後,朝世界出走?一度視為「可逃場所不足」的學校,如今如何看待求學?對於經歷過311福島核災的日本,看出什麼樣的問題?當初為什麼選擇小說家這樣不可思議的職業,此後,近四十年漫長歲月,如何能以不衰退的創造力直到現在繼續寫下去?
上述一切問題,關於「作家-村上春樹」的種種,誠實而強壯的思考軌跡,盡在於此。村上說:「寫小說時ZUI重要的寶藏,就是具體細節的豐富收藏。」寫作像人生一樣,不要失去健全的野心
目.....................................錄
第1回 小說家是寬容的人種嗎?
第二回 剛成為小說家的時候
第三回 文學獎
第四回 關於原創性
第五回 那麼,寫什麼好呢?
第六回 和時間為友──寫長篇小說
第七回 從頭到尾是個人的體力行為
第八回 學校
第九回 要讓什麼樣的人物出場?
第十回 為誰而寫?
第十一回 到海外去。尋找新邊境
第十二回 有故事的地方?回憶河合隼雄先生
後記
这本随笔集,像是一场无声的邀约,邀请读者走进村上春树的私密空间,去感受他日常生活的律动,去品味他思维的轨迹。我一直着迷于他作品中那种独特的“村上式”美学,那种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模糊地带,总能勾起我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而这本书,虽然没有虚构故事的跌宕起伏,却以一种更加直接、更加温和的方式,触碰到了我的心灵。 他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充满了超乎寻常的敏感度。一杯水,一本书,一条街巷,在他笔下都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散发出别样的光彩。他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感受,用简洁而又充满力量的文字将其定格,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下的诗意。读他的文字,总会让人忍不住停下来,回味那些被自己忽略的美好,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点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自己”这个概念的探索。他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而是坦诚地展现自己的困惑、矛盾,甚至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这种真诚,反而让我觉得他更加真实可信。他对于跑步的坚持,对于烹饪的热情,这些看似与创作无关的生活方式,在他身上却似乎都成为了一种精神的支撑,一种与内心对话的途径,也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他与音乐、文学、电影之间的联结,更是这本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分享的那些音乐和书籍,不仅仅是简单的推荐,更像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他解读世界的方式。通过他,我重新认识了一些熟悉的旋律,也发现了一些从未接触过的宝藏。这种分享,让我感觉像是收到了一份来自远方老友的礼物,既温暖又充满惊喜。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让人在阅读中获得慰藉的书。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刻的说教,只有一位作家最真实的自我流露,和对生活最真挚的感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洗涤,对生活也有了更深的体悟。仿佛是在一场宁静的午后散步,看到了平时匆匆而过的风景,也听到了内心深处的声音。
评分这本书,像是村上春树递给我的一张他生活的快照,没有太多滤镜,却充满了他独有的气息。我一直着迷于他小说里那种略带疏离又充满人情味的笔调,而这本随笔,则更像是他内心深处的一场低语,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他作为一个“职业小说家”的日常。 他关于写作的点点滴滴,没有太多戏剧化的描述,更多的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匠人精神”。他如何看待文字,如何与自己的作品相处,这些内容都让我觉得既亲切又敬佩。他所追求的“职业”二字,在我看来,更是一种对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一种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探索,这种精神力量,是他在小说之外,也依然能够感染我们的地方。 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生活细节的描绘,比如他对跑步的坚持,对烹饪的享受,这些看似与文学创作无关的生活习惯,在他身上却变成了了一种滋养,一种与外界保持沟通的桥梁。他用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展现了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如何为他的创作注入能量,也如何让他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晰。我能想象到,他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脑海中也许正在构思着下一个故事的片段,或者只是单纯地享受着那一刻的宁静。 他与音乐、书籍、电影之间的联系,更是这本书中的一大亮点。他分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品味,更是他解读世界的方式。他能够从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中,提炼出打动自己的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文字的力量,这种能力,无疑是成为一名优秀小说家的重要基石。通过他的视角,我也重新审视了一些我曾忽略的艺术作品,感受到了它们在他生命中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能引发共鸣的书。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具烟火气的村上春树,一个将生活与创作完美融合的艺术家。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关于“成为一名职业小说家”的经验,更是一种关于如何用心生活,如何与自我对话的智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洗涤,对生活中的点滴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作为村上春树的忠实读者,我一直对他的作品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关于他创作生涯和生活方式的细节。这次有幸读到这本书,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窥见了这位神秘作家更为日常、更为真实的一面。当然,我并没有期待这本书能像他的小说那样,带我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但它所带来的,是一种更为沉静、更为内在的体验。 他对于“成为职业小说家”这个过程的描述,并没有那种戏剧性的爆发,更多的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自我状态的微妙调整。他对于写作的态度,对于文字的审视,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作家在打磨自己的作品时所付出的心血。他并非神祇,而是一个真正热爱文字、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普通人,这种“普通”反而让我觉得他更加可敬。 书中他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总是能让人会心一笑。比如他对于早餐的执着,对于跑步的规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在他身上却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仪式感。他用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展现了这些生活习惯如何支撑着他创作的能量,也如何成为他与世界保持连接的一种方式。我仿佛能看到他坐在书桌前,阳光洒在他的脸上,然后他起身去做一杯咖啡,再回到电脑前继续码字,这种画面感非常强烈。 我对村上春树的作品一直情有独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文字中那种淡淡的疏离感,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这本随笔里,虽然少了小说中的那种叙事张力,但他笔下的那种思考方式,对世界的观察角度,依然保留着他独特的印记。他对于孤独的理解,对于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描绘,都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深刻的观察者,能够洞察到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体悟。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具象化的村上春树,一个更加接地气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哲学,他的创作心得,都像是散落在日常中的珍珠,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拾起。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成为职业小说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感受生活,如何与自我对话的书。
评分读村上春树的书,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像是掉进一个精心编织的梦境,又像是置身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平行时空。这次读他的随笔,更是让我窥见了这位神秘作家内心世界的一角,虽然不是他那些虚构的、充满隐喻和象征的故事,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依旧是那种独特的村上式氛围。 他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常常能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杯咖啡的香气,一次不经意的街角邂逅,甚至是一段旋律的浮现,都能在他的笔下变得如此鲜活,仿佛就在眼前,就能听到那悠扬的乐曲,闻到那醇厚的咖啡香。他描述那些细枝末节的方式,不是枯燥的记录,而是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总能让人在阅读中反思自身的生活,重新审视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我一直对村上春树的创作过程感到好奇,他笔下的那些意象和情节,究竟是如何在他脑海中形成的?在这本随笔中,他并没有直接揭示那些魔法般的创作秘密,但通过他分享的生活点滴,我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源源不断的灵感是如何滋养着他的想象力的。他对于音乐、文学、电影的热爱,对于跑步、烹饪的坚持,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习惯,在他身上都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也是他精神世界的沃土。 村上春树的语言总是带着一种疏离感,但这种疏离感背后,又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人际关系的微妙洞察。他描绘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不是直白的叙述,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表情,甚至是沉默来传递情感。读他的文字,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品味每一个词语的重量,感受其中隐藏的深意。这种阅读体验,更像是在与一个老朋友进行一次深夜的长谈,虽然不一定有多么激昂的情绪,但却能感受到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个更真实、更具烟火气的村上春树。他不再是那个只活在小说世界里的孤独旅人,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烦恼、喜悦,也有着普通人一样生活习惯的个体。他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甚至谈论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些内容都让他显得更加立体和亲切。虽然我们依然无法完全理解他笔下的那些奇诡世界,但通过这本随笔,我感觉自己离他更近了一步,也对“成为一名职业小说家”这件事,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评分村上春树的书,我总是抱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去阅读,而这次的随笔,更是让我有机会以一种更贴近的方式,去感受他作为一名“职业小说家”的生活轨迹。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那种故事性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一种对生活和创作的全新理解。 他描述自己成为小说家的过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多的是一种持续的、冷静的观察和思考。他如何处理写作中的瓶颈,如何平衡创作与生活,这些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他对于“职业”二字的理解,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对内心召唤的坚守,这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 书中他对音乐、书籍、电影的提及,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份珍贵的推荐清单。他会将自己沉浸其中的艺术作品,用他独特的视角去解读,这种解读方式也拓宽了我对这些作品的理解。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戴着耳机,翻阅着书页,然后灵感涌现,落笔成文,这种画面感,让我觉得非常真实而美好。 他对生活细节的描绘,总是带着一种艺术家的敏感。无论是清晨一杯咖啡的温度,还是傍晚散步时的微风,他都能捕捉到其中的韵味,并将其转化为富有诗意的文字。这种对日常的珍视,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常忽略了身边那些细微的美好。他让我们明白,创作并非只来自于宏大的题材,更多的时候,灵感就隐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让人静下心来阅读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煽情的段落,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是一种真诚的态度和深厚的积淀。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村上春树,一个更为真实、更为接地气的创作者。它不仅仅是对“成为职业小说家”的注解,更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深刻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