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zui 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以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肆】境非独谓景物也。情感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伍】“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陆】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几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廉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柒】《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捌】“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玖】成就一切事,罔不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均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壹○】太白词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堪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壹壹】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后主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宋初晏、欧诸公,皆自此出,而花间一派微矣。
【壹贰】冯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数十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虽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壹叁】“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若正中词品欲于其词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壹肆】欧阳公《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壹伍】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壹陆】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壹柒】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终不免局促辕下。
……
评价三: 《人间词话》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文学评论集,没想到,它却如同春风拂过,给我带来了阵阵温暖和启迪。作者的文字,与其说是精雕细琢,不如说是浑然天成,他用一种极其自然流畅的语言,将他对词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意象”的运用。他并非机械地罗列词中的意象,而是将这些意象与情感、哲思巧妙地结合起来。读到他分析“月”时,我看到了“月”在不同词人笔下的不同意蕴;读到他谈论“愁”时,我感受到了“愁”的千变万化。这些意象,在他笔下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丰富情感的载体。他能够从极其细微的词句中,挖掘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甚至是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这本书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作者对于“境界”的强调。他认为,真正的词,应该具备一种高远的境界,一种能够超越时空的意境。这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要求,更是对人生的一种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缠身,很少有时间去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而《人间词话》,恰恰能引导我们去反思,去体悟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它不像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书,而更像是一位智者,静静地与你对话,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评分评价四: 最近偶然接触到《人间词话》,简直让我大开眼界。一直以来,我对古典诗词都抱有一种敬畏之心,觉得它们遥不可及,难以理解。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文字,如同清泉流淌,字字珠玑,却又平易近人。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解读着那些精妙的词章。 我最佩服作者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洞察到词中“画”与“声”之外的“意”。他会告诉你,为什么一首词能让你感受到“凄凉”,为什么另一首却能让你“心生豪情”。他不仅仅是分析词的结构和用词,更是在剖析词背后的情感和意境。我常常会被他的一些观点所震撼,原来一首词,可以有如此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他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古人的词境之中,让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读《人间词话》,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在书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美的执着追求,都让我深受启发。这本书,不适合快速翻阅,它需要你慢下来,去品味,去思考。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它就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会其中的甘醇。
评分评价一: 翻开《人间词话》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座古老而精致的园林,每一页都散发着淡淡的书香,又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它并非那种波澜壮阔、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也不是艰涩难懂的学术论文,而是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坐在竹椅上,呷一口清茶,娓娓道来他心中对人生、对情感、对自然的种种感悟。 书中的文字,常常是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仿佛能看到那“枯藤老树昏鸦”的萧瑟,也能感受到那“大江东去”的豪迈。作者对于词的点评,绝不仅仅是分析格律、考据出处,他更着重于词中所蕴含的“意境”。这“意境”二字,说来玄妙,却又无比真实。它是一种情绪的渲染,一种氛围的营造,一种难以言说的、却能直击人心的力量。每一次阅读,我都会被作者对词句的精妙解读所折服,仿佛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文字,在他的笔下瞬间活了过来,拥有了生命。 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在点评词作的同时,也常常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他谈论“境界”,也谈论“境界之深浅”,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起伏。那些或喜或悲,或得或失,在《人间词话》的字里行间,似乎都有了可以对照和理解的坐标。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引导我去思考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它不像是一本即时就能提供答案的书,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引路人,在你迷茫的时候,悄悄地为你点亮一盏灯,让你看到前行的方向。
评分评价五: 拿到《人间词话》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沉静而古雅的书名。阅读之后,才发现这书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它所蕴含的深邃意境。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力量,他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却又无比真切地触碰着词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他并非高高在上地评判,而是像一位知己,与你一同品味词中的悲欢离合。 这本书最令我着迷的,是作者对于“情”与“境”之间关系的深刻剖析。他强调,优秀的词作,不仅仅在于文字的优美,更在于能够营造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体验。他能够从看似平常的景物描写中,提炼出深邃的哲理,也能从那些婉约的词句中,解读出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抗争。 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对照。那些词中人物的悲伤、喜悦、孤独、坚持,似乎都能在我的生活中找到影子。作者通过对词的解读,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情感。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鉴赏书籍,它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书。它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你通过对美的感悟,去发现人生的真谛。每一次读完,我都会觉得内心更加充盈,对生活也多了一份豁达和从容。
评分评价二: 最近手头正好有一本《人间词话》,便随手翻阅。说实话,初读之下,颇有些不知所云。书中的语言,不像我们现在常用的白话文那样直接明了,而是带着一种古朴的韵味,字句之间仿佛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需要你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才能慢慢拨开迷雾,窥见其真容。 作者对词的品评,与其说是评,不如说是“悟”。他常常引用前人的诗词,然后用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阐释。我最深的感受是,他一直在强调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到底是什么?我还在摸索。但我隐约觉得,这是一种超越了文字本身,抵达了情感深处的东西。有时候,他的一句点评,就能让你对一首原本平淡的词,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以为只看到了一片叶子,而他却能让你看见整棵树,甚至是整片森林。 这本书的魅力,不在于它的情节有多么吸引人,而在于它能激发你内心深处的思考。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那些被我遗忘的情感,似乎又被重新唤醒。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以及那种超然物外的淡泊,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有时还是会觉得某些段落有些晦涩,但正是这种需要我去努力理解的过程,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更加凸显。它不是一本“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细细品味的“老朋友”。
评分杨升庵的品词集,喜欢诗词的可以一读。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好非常好很好非常好很好很好
评分老厚的一本,仅次于辛弃疾。还有少许配图。超赞,超赞,超赞。
评分而在那同时,有另一位刘嫂,年龄跟林嫂差不多,她的老公也留下两儿两女和将近五百万
评分书很好买书真的有瘾开箱爽过吸@?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慢慢看
评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山高楼,望尽天涯路。
评分细看,认真品读。慢慢学习。东西挺好,包装精美,送货快捷。
评分古典诗词赏析鉴赏,对于文学修养要求较高。
评分买了很多书,质量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