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
原价:72.00元
作者:余新晓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030304056
字数:425000
页码:28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运用生态学、地统计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理论,以华北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东北农牧交错区、长江上游等典型防护林建设区为重点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提出以水土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为基础的防护林体系高效空间布局技术、小流域防护林对位配置技术和林分结构定向及其生态功能高效维护技术,为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提供科技支撑,为改善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及建立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必需的技术保障。
本书司供水土?持学、林学、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专业的研究、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空问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1.2.2 西北黄土高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1.2.3 东北农牧交错区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1.2.4 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1.2.5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1.2.6 典型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辅助设计决策支持系统研制
1.3 研究技术方案
第2章 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
2.1 华北土石山区概况
2.1.1 华北土石山区基本情况
2.1.2 华北土石山区生态功能分区
2.1.3 华北土石山区生态与环境问题
2.1.4 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
2.2 中尺度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2.2.1 潮白河流域土地利用/防护林格局变化分析
2.2.2 潮白河流域水文特征动态分析——以潮河流域为例
2.2.3 潮白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2.2.4 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流域水资源效应情景分析——以潮河流域为例
2?2.5 中尺度流域防护林体系格局调控技术——以红门川流域为例
2.3 小流域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技术
2.3.1 小流域防护林体系格局变化的水文生态响应分析
2.3.2 防护林体系不同防护功能最佳森林覆盖率分析
2.3.3 防护林体系不同防护功能对位配置模式一以潮关西沟流域为例
2.3.4 小流域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技术——以潮关西沟流域为例
2.4 林分尺度防护林结构定向调控及其生态?能高效维护技术
2.4.1 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
2.4.2 防护林体系适宜植被结构类型
2.4.3 最优林分结构调控模式与设计技术
第3章 西北黄土高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3.1 区域划分及防护林研究概况
3.1.1 黄土区的界定与植被分区
3.1.2 黄土区植被建设面临的关键生态问题
3.1.3 西北黄土高原防护林体系建设要解决的?要科技问题
3.2 中尺度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问配置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3.2.1 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3.2.2 清水河流域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
3.2.3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清水河流域与输沙模拟
3.2.4中尺度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优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3.3 小流域尺度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模式
3.3.1 次生植被物种地形响应
3.3.2 土地利用、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的影响
3.3.3 基于MIKESHE与MUSLE的流域侵蚀产沙模拟
3.3.4 小流域尺度防护林对位配置技术及其效益
3.4 坡面林分结构调控与生态功能高效维护技术
3.4.1 林分生长状况
3.4.2 主要造林树种的耗水规律
3.4.3 不同结构林分的生态效应
3.4.4 适宜植被结构类型
3.4.5 林分结构调控与生态功能高效维护技术
第4章 东北农牧交错区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
4.1 东北农牧交错区防护林体系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4.1.1 东北农牧交错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1.2 东北农牧交错区防护林研究现状
4.1.3 东北农牧交错区防护林工程技术需求与关键科学问题
4.2 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特征与防护功能的关系
4.2.1 草牧场防护林群落稳定性维持机制
4.2.2 防护林带结构与防护效能的关系
4.3 农牧交错区小流域防护林对位配置技术
4.3.1 小流域立地类型与防护林配置模式
4.3.2 农林牧耦合系统防风抗蚀型防护林植被对位配置技术
4.4 降水资源空间分异特征与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技术
4.4.1 农牧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指标确定与分析
4.4.2 东北农牧交错区防护林体系适宜植被覆盖率
4.4.3 防护林体系植被构建与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4.4.4 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防护林体系空间分布格局
4.4.5 东北农牧交错区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与合理配置技术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被这本书的名字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虽然我不太相信“包治百病”的神奇,但“老偏方”这三个字,总会让人联想到那些流传在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简便易行的疗法,它们往往朴实无华,却能解决一些现代医学也棘手的小问题。尤其看到副标题“女人烦恼一扫光”,更是击中了许多女性的痛点。我猜这本书不会是那种枯燥的医学论著,也不会是浮夸的美容秘籍,而更像是一本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指南。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真正实用、安全、并且容易操作的方法,帮助女性朋友们解决那些影响生活质量的“小麻烦”。或许是一些关于调理身体、改善睡眠、缓解压力的小技巧,又或者是一些关于饮食禁忌和推荐的小贴士,总之,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老实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用慈祥的语气向我娓娓道来她的“独门秘籍”。《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和神秘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宝贝”。作为一名女性,我深知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启齿的小烦恼,比如皮肤问题、情绪波动、身体疲劳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大,却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生活质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行、且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我摆脱这些烦恼,重拾健康和自信。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真正有用的“老偏方”,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养生之道”。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年代感,像是什么老奶奶的私房秘籍,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对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听起来朴实又有效的方法。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常常会被一些难以启齿的烦恼困扰。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就联想到那些藏在民间、代代相传的智慧,它们可能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持,但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能解决大问题。这本书的副标题“女人烦恼一扫光”更是直击痛点,让人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一些真正能够帮助我改善生活、解决困扰的方法。或许里面会有一些关于饮食调理的建议,也可能是某些草本植物的妙用,或者是简单的按摩手法,总之,我期待的是一种回归自然、简单易行的方式,来应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女人烦恼”。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身体出现的一些小毛病,与其去医院排队挂号,不如试试那些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偏方”。这些偏方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但它们往往蕴含着长久以来积累的生活智慧和对身体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女人烦恼一扫光”这个副标题,简直是为无数女性量身定做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搜集整理一些真正有效、又容易操作的“老偏方”,并且能够给出清晰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我想,这本书一定能给我带来很多惊喜,让我能够更科学、更健康地解决一些困扰女性的常见问题,比如皮肤暗沉、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等等。
评分我是一名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女性,平时很关注健康和美容方面的内容。市面上关于女性健康的图书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充斥着夸大的宣传和虚假的承诺,让人难以辨别。这次偶然看到了《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这本书,它的名字虽然朴实,却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我猜测这本书里应该会收录一些流传已久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民间疗法,这些方法可能来自于祖母辈的经验,或者是口耳相传的智慧结晶。我尤其好奇的是“老偏方”这个词,它暗示着这些方法可能简单易得,用料常见,但效果却出奇的好。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偏方,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其背后的原理或适用人群的说明,这样我在实践时也能更有信心。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女性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不错看的书,挺有用的
评分不错,很好的书,很好!
评分还没看,看了再来评价吧
评分书的印刷一般,纸质也一般.
评分书的印刷一般,纸质也一般.
评分比想像中厚点
评分书的印刷一般,纸质也一般.
评分比想像中厚点
评分很多方面的小偏方。很容易做。我要去试试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