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图说棚室番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讲述了:番茄俗称西红柿,是我国大部分蔬菜产区的主栽作物之一。随着蔬菜栽培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栽培模式向多样化的发展,番茄在蔬菜周年生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图1)。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对外贸易的日益加强,番茄出口量逐年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棚室番茄多年连作,已经引起一系列生产问题,诸如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猖獗等,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出来的番茄很难符合出口标准,难以满足靠前市场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优质、高效、无公害为核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棚室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并结合图片编写成《图说棚室番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一书,希望这《图说棚室番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的出版能对农民朋友种好番茄有所帮助。 孙茜 著作 孙茜,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员。河北省政府蔬菜攻关专家组成员。从事蔬菜生产与病害防治研究近三十年,致力于无公害蔬菜生产一线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具有较丰富的蔬菜生产一线病虫草药害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救治经验。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极强的地域适应性和操作落地性上,这绝非一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教材。作者在描述设施类型时,明显考虑到了北方日光温室、南方大跨度连栋温室以及简易塑料大棚这几种主流模式的差异。例如,在温度管理一节中,它清晰地列出了不同类型棚室在冬季升温和夏季降温时的具体能耗对比及相应的通风策略调整,这种因地制宜的建议,对于正在进行设施升级或新建的农场主来说,具有极高的决策参考价值。此外,书中对“智慧农业”的融入也恰到好处,它并没有空谈物联网和大数据,而是具体讲解了如何利用简单的环境监测设备(如温湿度探头)来优化灌溉计划,甚至给出了几种常见的自动控制器件的选型建议和基础编程逻辑。这种将前沿技术“平民化”的处理手法,使得即便是传统农民也能逐步迈向科技化种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基层实践经验和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
评分这本书在论述番茄生长生理方面的深度,远超我预期的那种基础操作指南的水平。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水肥怎么施”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番茄植株对环境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这点让我一个有一定农业背景的读者感到非常惊喜。书中对于养分失衡导致的生理性病害,比如脐腐病和顶端枯萎,其成因分析立体而深刻,不仅仅给出了补救措施,更重要的是,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调控水肥配比的动态平衡来从源头上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我特别关注了它关于“光质调控”那一个章节,对于LED补光系统中不同波段光对番茄风味物质积累的具体影响,作者提供了详实的实验数据支撑,这对于追求高附加值特色番茄的种植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的宝典。它将复杂的生化过程用相对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用图表展示不同授粉条件对座果率和果实均匀度的影响曲线,这种严谨又不失可读性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知识的转化效率。对我来说,这本书更像是进入了一个高阶的番茄生理学课堂,而不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
评分阅读体验的流畅度,是衡量一本技术书籍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成功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与实践的直白。章节之间的逻辑递进如同一次完整的种植周期,从育苗准备到终果采收,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节点和应对预案,阅读时不会有知识点跳跃或前后矛盾的感觉。最让我感到舒心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操作的描述,总是伴随着“常见错误及其后果”的分析。比如在番茄定植深度和整枝打杈的篇幅里,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怎么做”,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负面连锁反应”。这种反向教学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理解深度和记忆持久性。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让读者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回溯到理论基础并作出科学判断,而不是盲目地套用某个孤立的技巧。可以说,这是一本真正以学习者的视角精心打磨出来的优质工具书,它不仅教授知识,更培养了一种科学的种植思维模式。
评分从病虫害防治这一主题来看,作者展现出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对“绿色防控”的坚持与创新。整本书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描述得极为谨慎,将重心完全放在了综合治理(IPM)的策略上。书中详细介绍了天敌昆虫的引入、释放时机和环境要求,特别是针对棚室内常见的蚜虫、白粉虱以及潜叶蝇,提供了非常具体且可操作的生物防治方案,甚至连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适宜释放的天敌种类都做了区分。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病害的诊断部分,图片清晰度极高,不同病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早期病症特征描述得细致入微,这对于经验不足的种植户在“首发”阶段就能准确判断至关重要。我尝试按照书上介绍的利用色板诱捕和物理屏障的组合方法处理了几次初发虫害,效果立竿见影,且完全避开了农药残留的顾虑。这种强调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基石的理念,是当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本书无疑是这一趋势的有力践行者和推广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搭配得既有活力又不失专业感,那种浓郁的番茄红与背景的翠绿交织在一起,仿佛能闻到田间那种特有的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初翻开目录时,我就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详尽的田园生活指南。它的排版非常讲究,图文并茂的风格让人在学习复杂栽培技术时感到轻松愉悦,那些高清的实景照片,无论是展示番茄幼苗的形态,还是描绘成熟果实的诱人色泽,都充满了质感。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细节处理上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比如对于不同生长阶段光照和温度曲线的拟合图示,清晰到连初次接触设施农业的人都能一目了然。这种用心做书的态度,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我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栽培小贴士”,它们往往是书本知识与一线经验的完美结合,实用性极强,让人感觉作者是真正下过田的行家,而不是书斋里的理论家。整本书的纸张厚度适中,拿在手里很有分量,翻阅起来手感极佳,即便是频繁对照参考,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长期在温室或大棚里翻阅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贴心的设计考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