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東晉門閥政治(精) | 齣版社: 北京大學 | 齣版時間:2012-05-01 |
| 作者:田餘慶 | 開本:16開 | 印刷時間: 2012-05-01 |
| 定價: 59 | 頁數:348 | 印次:1 |
| ISBN號:9787301204351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5 |
釋“王與馬共天下”/1
一 西晉諸王與王國士人/1
二 司馬越與王衍/6
三 司馬睿與王導 門閥政治格局的形成/16
四 關於“不與劉、石通使”問題/26
論郗鑒
——兼論京口重鎮的形成/37
一 小 引/37
二 郗鑒的密謀/40
(一)東晉初年的兵力狀況/40
(二)流民與流民帥/43
(三)用流民帥平王敦之亂/49
三 郗鑒與王導/52
(一)郗、王傢族的結閤/52
(二)蘇峻亂平後的江州/59
(三)郗鑒在陶、王矛盾和庾、王矛盾中的作用/62
四 郗鑒與京口經營/70
(一)三吳的戰略地位/70
(二)會稽——三昊的腹心/74
(三)建康、會稽間的交通綫/78
(四)京口和晉陵地區的環境與流民/84
(五)京口在政治、軍事上的作用/88
(六)郗氏傢族在京口的影響/92
五 餘論/96
庾氏之興和庾、王江州之爭/100
一 庾氏之興庾亮鞏固門閥政治/100
二 庾亮齣都以後的政治形勢/107
三 庾、王江州之爭/112
四 襄陽的經略/123
桓溫的先世和桓溫北伐問題/132
一 桓溫先世的推測/132
(一)桓溫先世的隱情/132
(二)桓溫是桓範後裔/133
(三)桓範的郡望問題/139
(四)旁證/142
(五)小 結/145
二 桓彝事跡雜考/147
(一)中朝桓彝無令譽/147
(二)桓彝過江後躋身“八達”而又誌在立功/149
(三)桓彝族單勢孤/152
(四)桓氏傢族不為時人所重/155
(五)小 結/157
三 永和政局與永和人物/159
四 桓溫北伐與東晉政爭/169
五 簡文帝遺詔問題/176
陳郡謝氏與淝水之戰/189
一 謝鯤、謝尚與謝安/189
二 北府兵/202
三 淝水之戰前後的陳郡謝氏/208
四 淝水之戰與滅吳之戰的比較/219
五 北方民族關係與淝水之戰性質問題/228
門閥政治的終場與太原王氏/244
一 小 引/244
二 “齇王”世傢/245
三 孝武帝與皇權政治/251
四 主相相持與太原王氏/259
(一)主相相持的開端。太元九年至十四年(384—389)/260
(二)上下遊的爭奪——王忱與王恭。太元十四年至十七年(389—392)/262
(三)殷仲堪入荊與孝武帝得勢。太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392—396)/265
(四)孝武帝死後王恭、殷仲堪連兵叛亂——兩藩與中樞之爭。太元二十一年至隆安二年(396—398)/267
(五)太原王氏的覆滅。隆安二年至三年(398—399)/270
五 小結/272
劉裕與孫恩
——門閥政治的“掘墓人”/278
一 晉末的北府兵/278
二 北府將樂安高氏/287
三 道術與政治/293
四 孫恩、盧循、徐道覆的傢族背景/300
五 孫恩、劉裕與次等士族/307
後 論/315
一 舊族門戶和新齣門戶/315
二 東晉僑姓門閥士族的主要來源/320
三 門閥政治——皇權政治的變態/324
四 門閥政治和流民/331
五 門閥士族的經濟基礎/333
六 門閥士族的文化麵貌/338
七 門閥政治的暫時性和過渡性/343
改版題記/347
我通常不太容易被一本關於政治史的書籍完全吸引,但《東晉門閥政治(精)》做到瞭。它不枯燥,不晦澀,反而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洞察。我之前對東晉的政治體製,尤其是士族在其中的作用,一直有些模糊不清。這本書可以說是給我補上瞭一塊重要的拼圖。作者對士族集團的形成、發展以及其內部的權力運作有著非常細緻的描繪。我驚嘆於士族是如何從漢末的豪族逐漸演變成擁有政治、經濟、文化話語權的強大勢力,並且在東晉時期達到瞭一個巔峰。書中所述的“五姓七望”以及其他一些重要門閥的興衰史,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宏觀趨勢下,個體傢族的命運是如何跌宕起伏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將士族簡單地描繪成一群貪婪的統治者,而是揭示瞭他們如何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維持瞭國傢的穩定和文化的傳承。這種 nuanced(細緻入微)的分析,讓這本書顯得尤為寶貴。
評分這本《東晉門閥政治(精)》真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我一直覺得東晉這個時期,雖然不像三國那麼有戲劇性,但卻在曆史的長河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對這段時期政治運作的認知空白。作者對於“門閥”的定義和分類,讓我對士族的理解不再是籠統的概念,而是能夠清晰地辨識齣不同傢族的特點和勢力範圍。書中對士族如何在朝堂內外爭奪話語權,以及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力,有著非常細緻的分析。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政治鬥爭中“軟實力”的探討,例如士族如何通過文化、名望以及對禮儀製度的塑造來鞏固其統治地位。這讓我想到瞭很多現代社會中的權力運作,雖然形式不同,但內在的邏輯卻有相似之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東晉的曆史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不再僅僅是王朝的更迭,而是看到瞭一個由士族精英主導的復雜政治生態。
評分《東晉門閥政治(精)》這本書,怎麼說呢,讀起來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之前對東晉的瞭解,更多停留在“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傢”這種比較文學化的意象上,對它真實的政治生態缺乏深入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東晉政治舞颱上那些盤根錯節的權力網絡。作者對於“門閥”的定義和分類,非常有條理,讓我一下子就理清瞭士族內部的層級和派彆。書中對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的解讀,也因為引入瞭門閥政治的視角,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說服力。比如,為何東晉能夠偏安一隅,並且在麵對北方強敵時能夠屢次化險為夷?這本書給齣瞭非常深刻的解答,原來背後是士族集團內部的權力製衡和利益博弈在發揮著關鍵作用。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士族如何通過文化、名望以及對儒傢經典的解釋權來維係其統治閤法性的論述。這部分讓我看到瞭政治鬥爭的另一麵,不僅僅是刀槍劍戟,更有精神層麵的角力。讀完之後,我對東晉的理解,不再是單一的“衰落”或“偏安”,而是充滿瞭復雜的政治博弈和士族精英的智慧與局限。
評分這本《東晉門閥政治(精)》簡直是一本讓人沉迷的學術佳作!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魏晉南北朝這段波詭雲譎的時期情有獨鍾。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像許多通史那樣泛泛而談,而是將焦點精準地鎖定在東晉時期門閥政治的形成、發展與衰落的脈絡上。從開篇對魏晉之際士族崛起的背景分析,到桓溫、謝安等關鍵人物的政治博弈,再到淝水之戰前後士族力量的此消彼長,作者層層剝繭,抽絲剝繭般地揭示瞭這一時期政治格局的核心驅動力。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史料的運用,旁徵博引,卻又不顯得生澀晦澀,而是將那些晦明的史料融化在流暢的敘述之中,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書中的一些細節,例如士族之間的聯姻策略、門生故吏製度的演變、以及他們如何通過掌握輿論來鞏固權力,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讀這本書,不單單是在學習曆史知識,更像是在進行一次與曆史人物的深度對話,去理解他們那個時代的生存邏輯和政治智慧。它讓我對“門閥”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標簽,而是承載著傢族榮耀、政治野心與社會地位的復雜概念。
評分如果說《東晉門閥政治(精)》是一部電影,那它絕對是一部場景宏大、人物眾多、情節跌宕的史詩級大片。我一開始是被“門閥政治”這四個字吸引,以為會是一本比較硬核的學術著作,但讀下來之後,發現它比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作者的筆觸非常有畫麵感,將東晉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呈現在我眼前。我仿佛能看到衣冠楚楚的士族子弟在朝堂上縱橫捭闔,也能感受到他們在傢園麵臨危難時的慷慨激昂。書中對於不同門閥之間的聯姻、藉貸、甚至是對立關係的描述,都非常生動,讓我看到瞭政治不僅僅是權力遊戲,更是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網。特彆是關於謝安這樣的關鍵人物,書中對他的智謀和手腕的刻畫,簡直就是一段傳奇。這本書讓我明白,東晉的政治並非鐵闆一塊,而是由無數個個體和傢族的決策、博弈交織而成,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與陰暗。
評分好書好書,值得收藏精讀。好
評分精裝版,值得閱讀
評分包裝很精緻,店傢發貨速度很快,價格也是業界良心~
評分經典,值得一讀
評分可以。。。。。。。。。
評分經典,值得一讀
評分除瞭物流一切都好,所以說鄉下的物流就是讓人無語,當然,如果是京東自己的快遞還是不錯的
評分還不錯,慢慢看
評分挺好的,不差!挺好的,不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