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但是作品少瞭點,還有裏麵的作品都沒有注釋,總體來講還是挺喜歡的
評分1966年林散之六十九歲時,夫人病逝,林悲拗萬分,頓使雙耳失聰。是年,“文革”運動爆發,林孤身一人在南京生活,來往於南京、揚州、烏江兒女間,如此經曆瞭七年的流浪生活。1970年春節除夕,他在烏江鎮浴池洗澡,不慎跌人開水池中,全身嚴重燙傷,救治四個月始愈,右手五指粘並,幸被搶救瞭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執筆,因自號“半殘老人”。
評分送給朋友的,感覺還好
評分由於林散之在藝術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其重大的社會影響, 1978年,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書名大震後,他創作更勤,應人索請或參加展覽,大量作品流傳四方。全國第一、二、三、四屆書法展,他均齣以精品。此外,1980年,先後在南京、閤肥舉辦個人書畫展,展齣作品一百四十件。1982年,又在南京舉辦其祖孫三代書畫展。
評分1975年,他應榮寶齋之邀去北京,以其詩集《江上詩存》手稿奉請趙樸初、啓功教正。趙為作頌詩,啓為撰序文,給予極高贊譽。 四年後,南京教師進修學院為之刊印三韆冊,從此流傳海內外!
評分林散之二十三歲時分得祖産水田近四畝,宅後山地數畝和原住房十間。又購周圍荒崗,闢為果園,並植大量樹木,名其居日“散木山房”。是時,其詩書畫已頗有名聲。
評分文字評論占瞭90頁,許多評論文字沒有什麼價值。中日友誼詩書法手捲單獨用一個摺頁,保持瞭整幅作品的完整性。後麵大約有70幾幅作品,加上前麵評論部分齣現的十幾幅作品(好象和後麵的有部分重復),有90幅左右的作品。
評分字帖還是文物齣版社的最好,貼近原貌,精彩!
評分林散之二十三歲時分得祖産水田近四畝,宅後山地數畝和原住房十間。又購周圍荒崗,闢為果園,並植大量樹木,名其居日“散木山房”。是時,其詩書畫已頗有名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