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公元10世紀,我國北疆又興起一個偉大的民族——契丹族,他們乘唐末中原紛爭,揮戈北疆,建立瞭大遼王朝,統治我國北疆達二百餘年,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傢的形成和北疆開發做齣瞭巨大的貢獻……
劉喜民編寫的這部《契丹·大遼九帝》,以大遼九帝為點,以時間為綫,以曆史事件為麵,比較全麵地敘述瞭大遼朝二百餘年的曆史;同時,由於遼朝與中原的五代、北宋相始終,書中還涉及瞭五代、北宋、金、西夏四朝曆史。《契丹·大遼九帝》以人物傳記體例,用故事語言,把大遼朝九個皇帝的文治武功及執政期間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皇權爭奪、後宮內鬥、內政外交、政策得失、功過是非展現在世人麵前。
作者簡介
劉喜民,1963年齣生於赤峰市巴林左旗,現任巴林左旗檔案局局長,曾齣版《契丹大帝》《大漠罡風》等曆史小說。
目錄
第一篇 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1.夷離堇世傢
2.撻馬狨沙裏
3.北徵南掠
4.攫取汗位
5.鞏固汗位
6.徵服奚族
7.諸弟叛亂
8.計殺諸酋
9.開國稱帝
10.整頓部落
11.虎視燕雲
12.西徵
13.滅亡渤海國
14.魂歸扶餘
第二篇 鐵馬中原——耶律德光
1.元帥太子
2.馬背即位
3.逼走皇兄
4.休養生息
5.以“夢”說母
6.扶植兒皇
7.滅亡後唐
8.勵精圖治
9.滅亡後晉
10.入主汴梁
11.客死他鄉
第三篇 另類皇帝——耶律阮
1.命運多舛
2.拘捕燕王
3.軍中即位
4.石囚祖母
5.打擊述律氏
6.改革政權機構
7.平定叛亂
8.安置石氏
9.圖謀南徵
10.命喪火神澱
後記
第四篇 嗜睡魔王——耶律□
1.不幸的皇嫡長子
2.與世無爭
3.撿個龍椅
4.穩定政局
5.停止南伐
6.扶植北漢
7.皇室內亂
8.嗜酒如命的“睡王”
9.嗜殺成性的“魔王”
10.丟失三關
11.室韋、烏古諸部反遼
12.永遠“睡”過去瞭
第五篇 知人善任——耶律賢
1.幸運的皇子
2.柩前即位
3.安撫諸王
4.忍痛化仇穩政局
5.知人善任
6.穩定周邊
7.失北漢
8.南京保衛戰
9.舉兵伐宋
10.病逝焦山
第六篇 盛世之主——耶律隆緒
1.母寡子弱
2.母子同心化危局
3.推行社會改革
4.燕雲保衛戰
5.徐河之戰
6.澶淵之盟
7.誅姊建中京
8.親政樹威
9.東徵高麗
10.遼盛世之主
11.平定大延琳
12.後宮權爭
後記
第七篇 “紈絝天子”——耶律宗真
1.“兩宮”皇子
2.元妃攝政
3.奪迴皇權
4.蕭氏握政
5.“紈絝天子”
6.重熙立法
7.賭博外交
8.徵伐西夏
第八篇 崇佛信道——耶律洪基
1.黨爭開局
2.重元之亂
3.河東爭地
4.乙辛擅權
5.篤信佛道
6.阻蔔諸部反遼
7.遼宋和好詩百篇
8.完顔氏崛起
第九篇 亡國之君——耶律延禧
1.替父即位
2.為“皇後太子案”平反
3.寵信奸佞
4.蕭海裏叛遼
5.阿骨打起兵反遼
6.親徵
7.耶律章奴廢立遼帝
8.“怨軍”東徵
9.遼金議和
10.殺妻滅子
11.短命北遼
12.被金兵俘虜
後記
精彩書摘
東鬍被擊潰後,部眾潰散,一部退居大興安嶺山脈南段的烏桓山(今內濛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北烏蘭達壩),逐漸形成瞭烏桓民族;一部退居大興安嶺山脈中段的鮮卑山(今內濛古通遼市境內),與原居住於大興安嶺北段大鮮卑山(今內濛古呼倫貝爾盟境內)的民族統稱為鮮卑民族。
隨著匈奴人勢力淡齣曆史舞颱,居住於大興安嶺中段的鮮卑人南下到饒樂水(今內濛古赤峰境內西拉沐淪河)流域,形成東部鮮卑;居住於大興安嶺北段的鮮卑人逐漸西遷到濛古高原西北部,形成北部鮮卑。
東漢末年,居住於陰山一帶的匈奴南單於一支的首領葛烏菟之裔莫那,率部遷徙到以東部鮮卑為主的遼河流域,經過多年徵伐,統治瞭這一地區以鮮卑為主的部落,逐漸鮮卑化,形成瞭東部鮮卑宇文部。
鮮卑人在首領檀石槐時期,逐漸強盛起來,組成強大的軍事聯盟,占據瞭匈奴人故地,成為大漠草原上的強族,宇文部也加入瞭檀石槐所建立的鮮卑軍事聯盟,其首領為聯盟東部大人。
檀石槐死後,鮮卑部落聯盟發生內訌瓦解。東部鮮卑在聯盟瓦解後,一些部族遷徙到彆地,留居原地的部族,逐漸發展為宇文、段、慕容三部,在相互徵伐中,慕容部逐漸強大起來,先滅亡段部,後又擊潰宇文部(公元344年)。
宇文部被擊潰後,殘部逃人鬆漠間(以今內濛古赤峰為中心),逐漸發展形成瞭諸多部落。有的仍以宇文部著稱,有的以庫莫奚部著稱,契丹也是散居於鬆漠間的諸部落之一。但是,這個時候的契丹,還是一個弱小的部族,依附於庫莫奚部落聯盟而生存,不為外界所知。
公元38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北部鮮卑人)對鬆漠中的鮮卑宇文殘部進行重點打擊,庫莫奚部與北魏大軍戰於潢水(今內濛古赤峰境內西拉沐淪河)南,結果被北魏大軍擊潰,四處逃散。契丹部乘機脫離庫莫奚部,占據潢水和土河(今內濛古赤峰境內老哈河)流域,走上瞭獨立發展的道路。契丹族稱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正式見著於史籍(《魏書》)。
契丹族從庫莫奚部落聯盟中分離齣來之後,開始走上瞭獨立發展道路,在首領奇首可汗時期(大約5世紀下半葉)得到瞭較快的發展,形成瞭契丹古八部聯盟。突厥崛起後,契丹古八部聯盟在突厥的徵伐下瓦解,或依附於突厥,或依附於中原政權,或寄生於高麗等強族之下。經過長期的聚閤與分散,契丹族於隋唐之際,又組成瞭新的部落聯盟——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
大賀氏部落聯盟(仍由八部組成,包括達稽、紇便、獨活、芬問、突便、芮奚、墜斤、伏八部)組建之後,即與隋唐建立瞭聯係。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賜契丹大賀氏聯盟長窟哥為李姓,在契丹八部設置九州,任各部酋長為州刺史,設置契丹鬆漠都督府(治所在今內濛古赤峰市境內),冊封窟哥為契丹鬆漠都督府都督,管理契丹八部九州,隸屬唐營州(今遼寜朝陽)都督府管轄。
唐營州都督府是唐廷管轄東北諸部族,特彆是管轄契丹和奚(即庫莫奚族)兩族的行政中心,營州地區也成為東北諸部族集聚地區。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營州地區遭災,唐營州都督府民族政策失當,引起各部族不滿。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聯盟長、鬆漠都督府都督李盡忠和契丹歸城州刺史孫萬榮聯閤營州地區的奚人和□□人起兵反唐,堅持一年多時間,最終以李盡忠病死、孫萬榮被殺而失敗,契丹殘部逃迴鬆漠。
前言/序言
契丹·大遼九帝(套裝上中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值得買' 挺好的書' 值得買來看
評分
☆☆☆☆☆
溝通中達成共識。
評分
☆☆☆☆☆
內容簡略,但可以粗綫條地瞭解遼代九位皇帝的生平,通俗易懂。
評分
☆☆☆☆☆
⑤教學生抓重點.教學難免有意外,課堂難免有突變,應對教學意外、課堂突變的本領,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駕馭課堂、駕馭學生的能力。對教師來說,讓意外乾擾教學、影響教學是無能,把意外變成生成,促進教學、改進教學是藝術。生成相對於教學預設而言,分有意生成、無意生成兩種類型;問題生成、疑問生成、答案生成、靈感生成、思維生成、模式生成六種形式。生成的重點在問題生成、靈感生成。教學機智顯亮點.隨機應變的纔智與機敏,最能贏得學生欽佩和行贊嘆的亮點。教學機智的類型分為教師教的機智、學生學的機智,師生互動的機智,學生探究的機智。機智常常錶現在應對質疑的解答,麵對難題的措施,發現問題的敏銳,解決問題的靈活。
評分
☆☆☆☆☆
③我們的教師為瞭控製課堂,總擔心秩序失控而嚴格紀律,導緻緊張有餘而輕鬆不足。輕鬆的氛圍,使學生沒有思想顧忌,沒有思想負擔,提問可以自由發言,討論可以暢所欲言,迴答不用擔心受怕,辯論不用針鋒相對。同學們的任何猜想、幻想、設想都受到尊重、都盡可能讓他們自己做解釋,在聆聽中交流想法、
評分
☆☆☆☆☆
評分
☆☆☆☆☆
內容很好,看起來好過癮啊,推薦購買
評分
☆☆☆☆☆
評分
☆☆☆☆☆
書籍契丹·大遼九帝(套裝上中下冊)裝幀精美,劉喜民將司空見慣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駕馭,從外錶到內文,從天頭到地腳,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滲透,從視覺效果到觸覺感受始終追求秩序之美的設計理念把握,並能賦予讀者一種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滿足,開本大小很閤適,充滿活力的字體不僅根據書籍的體裁、風格、特點而定.字體的排列,而且還讓讀者感受受第一瞬間刺激,而更可以長時間地品味個中意韻。從秩序有臻的理性結構中引伸齣更深層更廣瀚的知識源,創遊一番想像空間,排列也很準確,圖像選擇有規矩,構成格式、版麵排列、準確的圖像選擇、有規矩的構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個性化的紙張運用,毫厘不差的製作工藝公元10世紀,我國北疆又興起一個偉大的民族——契丹族,他們乘唐末中原紛爭,揮戈北疆,建立瞭大遼王朝,統治我國北疆達二百餘年,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傢的形成和北疆開發做齣瞭巨大的貢獻劉喜民編寫的這部契丹·大遼九帝,以大遼九帝為點,以時間為綫,以曆史事件為麵,比較全麵地敘述瞭大遼朝二百餘年的曆史同時,由於遼朝與中原的五代、北宋相始終,書中還涉及瞭五代、北宋、金、西夏四朝曆史。契丹·大遼九帝以人物傳記體例,用故事語言,把大遼朝九個皇帝的文治武功及執政期間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皇權爭奪、後宮內鬥、內政外交、政策得失、功過是非展現在世人麵前。近似在演齣一部靜態的戲劇。插圖也十分好,書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圖形.包括插圖和圖案.有寫實的、有抽象的、還有寫意的。具備瞭科學性、準確性和感人的說明力,使讀者能夠意會到其中的含義.得到精神感受。封麵色設計雖然隻是書刊裝幀中的一部分但這個書設計彩鮮艷奪目、協調統一,設計齣來的畫麵,顯得比較豐富不會給人看一眼就産生沒有看頭的感覺,東鬍被擊潰後,部眾潰散,一部退居大興安嶺山脈南段的烏桓山(今內濛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北烏蘭達壩),逐漸形成瞭烏桓民族一部退居大興安嶺山脈中段的鮮卑山(今內濛古通遼市境內),與原居住於大興安嶺北段大鮮卑山(今內濛古呼倫貝爾盟境內)的民族統稱為鮮卑民族。隨著匈奴人勢力淡齣曆史舞颱,居住於大興安嶺中段的鮮卑人南下到饒樂水(今內濛古赤峰境內西拉沐淪河)流域,形成東部鮮卑居住於大興安嶺北段的鮮卑人逐漸西遷到濛古高原西北部,形成北部鮮卑。東漢末年,居住於陰山一帶的匈奴南單於一支的首領葛烏菟之裔莫那,率部遷徙到以東部鮮卑為主的遼河流域,經過多年徵伐,統治瞭這一地區以鮮卑為主的部落,逐漸鮮卑化,形成瞭東部鮮卑宇文部。鮮卑人在首領檀石槐時期,逐漸強盛起來,組成強大的軍事聯盟,占據瞭匈奴人故地,成為大漠草原上的強族,宇文部也加入瞭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