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中国神仙

趣谈中国神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彻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4394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8044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的神仙大体分为佛界诸神、道界诸神、冥界鬼神和民间俗神。
《趣谈中国神仙》就是依照以上四个部分加以介绍的。
一是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琳琅满目。而中国的神仙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真正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了解中国的神仙文化不行。
二是为了促进中国的旅游文化。现在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海内外游客大增。参观旅游胜地,经常会踏访寺庙道观。寺庙道观里的各路神仙,往往成为游客兴趣的中心。为此,普及一点神仙文化,有利于旅游文化的发展。
三是为了增加读者的神仙知识。神仙知识遍及文艺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化学、美术学、影视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了解神仙的有关知识,对于深入掌握有关各科的学问,关系至大。

目录

佛界诸神
1.如来佛
2.弥勒佛
3.阿弥陀佛
4.欢喜佛
5.观音菩萨
6.文殊菩萨
7.普贤菩萨
8.地藏菩萨
9.千手千眼观音
10.十大弟子
11.十八罗汉
12.五百罗汉
13.济公
14.达摩
15.四大天王
16.韦驮
17.哼哈二将
道界诸神
1.太上老君
2.玉皇大帝
3.八仙
4.李铁拐
5.钟离权
6.张果老
7.何仙姑
8.蓝采和
9.吕洞宾
10.韩湘子
11.曹国舅
12.黄大仙
13.张天师
14.许真君
15.葛仙翁
16.张三丰
17.关圣帝君
……
冥界鬼神
民间俗神
后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经道人指点,士隐醒悟随道人出家。贾雨村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黛玉读书。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宝玉因见表妹没有玉,认为玉不识人,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时,发现英莲被拐卖。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一同到京都荣国府住下。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

评分

有很多的道友,认为道家修行成仙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可又有几个人了解如何成仙呢,人们对道家的神仙又了解多少,远古方士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故意把道学神秘化、演化成教派,神秘被揭穿后,又被外教给妖魔化,反反复复的演变,使人们不能从正常的渠道去了解中国的人文瑰宝道学,现在的人只能从影视节目、文学小说中知道了中国的道文化,再加上宗教界神乎的传道方式,把人们引入了歧途,远望可见,细观不解,这就是道学文化的现状,我借助这一平台,将陆续介绍中国道文化的真实思想。

评分

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书童茗烟将《西厢记》等书偷进园给宝玉,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宝玉庶弟贾环嫉妒宝玉,抄写经书时装失手弄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大骂赵姨娘。赵姨娘又深恨凤姐,便请马道婆施魔法,让凤姐、宝玉中邪。

评分

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有不死国、不死民、不死山上取食的不死树,以及提炼不死药物的人物"巫祝"的描述,后来开始出现一些神奇的长寿人物,例如彭祖、赤松子和洪崖先生等。《列仙全传》称“洪崖先生”帝尧时已经有三千岁。至战国时代,长生不死的信仰就广泛流传于社会,并且出现一批专为求仙为职事的方士,史称方仙道,而成为独特的学说,也就是神仙家。《汉书》著录的神仙家著述有十几种,战国时代著名的神仙家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秦朝徐福、韩众、侯公、石生、卢生等人活跃于宫庭,汉武帝时神仙家李少君、谬忌、少翁、奕大、公孙卿等受皇帝宠信。

评分

先秦时期对神仙论述较多的是道家,尤其是《道德经》和《庄子》的论述对后来的神仙思想影响巨大。

评分

评分

买书还来京东,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

评分

好看

评分

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有不死国、不死民、不死山上取食的不死树,以及提炼不死药物的人物"巫祝"的描述,后来开始出现一些神奇的长寿人物,例如彭祖、赤松子和洪崖先生等。《列仙全传》称“洪崖先生”帝尧时已经有三千岁。至战国时代,长生不死的信仰就广泛流传于社会,并且出现一批专为求仙为职事的方士,史称方仙道,而成为独特的学说,也就是神仙家。《汉书》著录的神仙家著述有十几种,战国时代著名的神仙家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秦朝徐福、韩众、侯公、石生、卢生等人活跃于宫庭,汉武帝时神仙家李少君、谬忌、少翁、奕大、公孙卿等受皇帝宠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