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瞭解一個國傢,最直接的辦法是追溯它立國之初的格局。這一點似乎尤其適用於美國,原因之一是作為其立國之本的聯邦憲法,自頒布之後的兩百多年裏,除瞭十多條修正案之外,沒有任何變動,至今指導和規範著美國社會的一切方麵。與這種穩定性適成對比的是,這部憲法在其最初製定的時候,對其中的每一個條文,製憲者之間卻爆發過極其激烈的爭執,其中麥迪遜、漢密爾頓等為聯邦製進行的辯護最終結集為這一本《聯邦論》,至今仍被公認為是對美國聯邦憲法的最好解釋。 當時的美國百廢待興——甚至還沒有一個“美國”存在,因為從英國獲得獨立的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事實上是十三個小國傢,各自都有自己的憲法、民選政府、民兵武裝和法律文字體係,它們之間可能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反對英國統治。不僅如此,它們麵積和人口差彆懸殊,曆史淵源、社會結構和人口組成都各不相同,彼此也互不隸屬。因此,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獨立之後該怎麼辦?大體上,製憲會議就是關於“美國嚮何處去”的爭論。當時主張中央集權的國民政府論者不多,但卻有一股強大的思潮堅持保留各邦獨立主權的邦權論,而漢密爾頓等主張的聯邦論則是這兩者的妥協。 雖然美國曆史的總體趨勢是聯邦權力的不斷擴張,但對州權的強調卻從未衰歇。時至今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各州法院的審判均錶示尊重,並不以“糾正”其判決為己任;而1963年亞拉巴馬州長以捍衛州權為由,阻止聯邦政府讓黑人進入大學的舉止,更為世人所周知。美國人對“大政府”可能對地方自治權力所造成的侵犯極為警惕,而其理論的源頭仍是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時期所奠定的。兩百年後尚且如此,可以想見在當時那種強調獨立自主、“各自好好過”的呼聲有多麼強烈——那時的美國,實際上是十三個小國傢組成的鬆散聯盟,與其說它像今天的美國,不如說它更像今天的歐盟。 漢密爾頓等人已意識到這種聯盟體製巨大和根本的缺陷,那就是:“為聯邦立法,要取得各邦的集體同意,不能立法管理生活在各邦的公民個人。”因此聯邦決議雖然理論上對各邦憲法有約束力,實際上卻常被置之不理,最多是禮貌地予以尊重。鑒於各邦情況迥異,如果要全體通過,那麼“真正運作起來,會使行政陷入尷尬,摧毀政府活力”,很可能因為某個頑固的少數卡在那兒,使得明明最佳的辦事模式無法獲得通過。——正如現在的歐洲,取代歐盟憲法的《裏斯本條約》光是為取得27個成員國的同意就花費瞭8年時間進行談判和批準。如果要強行通過,或糾正某個違法的邦,那就隻能用武力裁決,而到瞭這一步,就是全民的悲劇瞭。 此外,還有一些現實的考慮:當時初生的美國僅有300萬人,還太弱小,十三個邦如果各自為政,無論有意無意,很容易讓仍然敵視它們的英國找到開戰理由,並各個擊破。而一個全國聯邦政府不僅減少瞭這種授人以柄的可能性,在管理財政和軍隊上也能減少各邦負擔。聯邦也為一定程度的有力決策提供瞭保障,而鬆散的聯盟議會因為內部歧異太大,常常存在不穩定——後來擔任美國總統的約翰•亞當斯是當時聯盟議會派駐英國大使,在倫敦備受冷落,英國人不願意與他談通商條約,原因就是認為美國無力兌現諾言。 正因為美國製憲會議時的曆史背景是聯邦權力和邦權論的妥協,因此我們在美國的政治體製設計中處處可以看到分權、製衡原則的貫徹。漢密爾頓強調要讓行政官和法官保持獨立性,就必須首先讓他們的薪水獨立於立法部門議會。他意識到司法在三個部門中最弱,因為它永遠不可能主動侵入其他兩個部門,因此必須要加強司法部門的自我捍衛能力。事實上,他認為當時邦權過分高漲,以至於需要用聯邦權力來加以約束和製衡。
評分他是一位多産而極富社會責任感的作傢: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無不涉獵,僅古體詩留存下來的就近韆餘首。在極度睏難的境況下,他也不曾放棄自己的信念——為瞭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和一個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製度的實現,傾盡畢生的心血。
評分從這批書簡的一枝一葉裏,也可以大緻理解一些這位短命作傢基本思想和感情的特點,精神、肉體、生活上所遭受的種種痛苦與摺磨到瞭如何境地。為瞭使這輯書簡注釋能夠更多一些發揮它的文獻參考價值,《為瞭愛的緣故: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手稿本)》在附錄中盡可能增加瞭一些與蕭紅有關的各方麵材料,由於它們也與這批書簡有著一定的關聯性。這對於熱心研究蕭紅這位短命作傢的作品、生平、思想、感情、生活等方麵,具有一定的參考用處。
評分——《羊城晚報》
評分書信,基本能代錶當時的思維。
評分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承上啓下者,一位“有民族氣節的革命作傢”。
評分就體裁來說,是散文;就性質來說,是自傳性的迴憶錄;就題材來說,是知識分子苦難的實錄。作為夾邊溝右派分子的一員,長期經曆瞭大西北自然和政治的嚴酷考驗,能夠生存下來已經少有;而作者更能保持的記憶的明晰和反思的深度,並且因為身在海外,往往能夠直言無諱,對那個時代的人與事每能究形盡相,而文筆也絕不粗疏。總的說來,作為近數十年知識分子的自我迴顧,這是一部無法復製的文本。
評分文章很好讀,我們可以瞭解兩個年輕靈魂之間最無芥蒂的對話和私語,那時的感情真是非常的純粹。還有書寫體可以對照看,更加有利於瞭解當時的心境。
評分第十章 西班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