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富论+君主论+战争论 | ||
| 定价 | 117.60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4年11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英)斯密,富强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583 | |
| 字数 | 550000 | |
| ISBN编码 | jhq2016728 | |
《国富论》,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部经济学专著,也是学术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本书共分五篇,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该书的问世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战争论》是一部军事理论作品。该书在战争的概括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精辟论述。书中“战争是政治的续”的理论至今仍是我们解读国际局势的指南。
《战争论》是世界上*伟大的兵学名著之一。书中所蕴含的谋略智慧已远远超过军事范畴,被广泛用于各领域,备受各国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的青睐。既可用于商业竞争的决策和参谋,又能为个人处世出谋划策,让人受益终生。
本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后12章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青年时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后转入牛津大学继续学习。毕业后,他先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英国文学及经济学课程;后来回到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同时还兼管学校的行政事务。在此期间,他shouci公开发表了经济自由主义的言论,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他在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领域颇有建树。《国富论》的出版被视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诞生的标志,其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所创的开山之作,被誉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十大著作之一”,同时也是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的一部经济学译著。
《国富论》的出版被看成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诞生的标志,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该书获有“**部系统的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等美誉。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开创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先河,但他在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为其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更具科学性。因此,后人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完成的。
总之,不读《国富论》,你不会了解真正的市场经济;不懂《国富论》,也难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
导读
di一章 战争的性质
di1节 什么是战争
di2节 战争的目的和手段
di3节 军事天才
di4节 战争中的危险
di5节 战争中的劳累
di6节 战争中的情报
di7节 战争中的阻力
di8节 结束语
di二章 战争理论
di1节 军事艺术的区分
di2节 关于战争理论
di3节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
di4节 方法主义
di5节 批判
di6节 关于史例
di三章 战略概论
dil节 战略
di2节 战略要素
di3节 精神要素
di4节 主要的精神力量
di5节 军队的武德
di6节 胆量
di7节 坚忍
di8节 数量上的优势
di9节 出敌不意
di10节 诡诈
di11节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di12节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di13节 战略预备队
di14节 兵力的合理使用
di15节 兵力的配置形式
di16节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
di17节 现代战争的特点
di18节 紧张与平静
di四章 战斗
dil节 引言
di2节 现代会战的特点
di3节 战斗概论
di4节 战斗概论(续)
di5节 战斗的意义
di6节 战斗的持续时间
di7节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
di8节 战斗是否需要经过双方同意
di9节 主力会战
di10节 主力会战(续)
di11节 主力会战(续)
di12节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
di13节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di14节 夜间战斗
引论及全书篇章设计
篇 论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及分配劳动生产物给各个阶层的自然顺序
章 分工
di二章 分工的起源
di三章 市场大小会限制分工
di四章 货币的起源和效用
di五章 商品的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di六章 商品的价格组成
di七章 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di八章 工资
di九章
《战争论》的到来,则是一次对战略智慧的极致体验。克劳塞维茨的这部巨著,并非仅仅是关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它更多地是对战争本质、战略规律的深刻洞察。我惊叹于他对战争与政治之间关系的阐述,认识到战争只是政治的另一种延续。书中关于“战争迷雾”、摩擦、以及“绝对战争”与“现实战争”的区分,都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我开始理解,在冲突面前,冷静的分析、周密的计划以及对局势的准确判断是多么重要。他对于进攻与防御、主动与被动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地形、时间、兵力等因素进行战略部署的论述,都让我受益匪浅。即使我并非军事专业人士,但书中所蕴含的战略思维,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包括工作中的项目规划、人际关系的协调,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让我学会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也让我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这套书的组合,简直就是打开了西方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侧面,让我得以窥见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思想家是如何看待人类社会的。从经济的角度,《国富论》为我构建了一个理解市场运作的框架;从政治的角度,《君主论》让我直面权力与治理的现实;而从战略的角度,《战争论》则教会了我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做出决策。《国富论》让我看到个体经济行为如何汇聚成社会财富,《君主论》则让我理解政治力量的运行机制,《战争论》则教导我在竞争与冲突中如何取胜。这三本书虽然领域不同,但它们共同指向了对人类社会深层次运作规律的探索。阅读它们,就像在与历史上的伟大学者对话,他们的思想火花,在我的脑海中碰撞出新的理解。它们提供的视角是如此独特而深刻,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什么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又是什么导致了衰落?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它对思维方式的塑造。
评分《君主论》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直面权力本质的深入探索。马基雅维利的笔触冷峻而犀利,他毫不掩饰地揭示了政治权力运作的真实面貌,打破了我以往对统治者道德光辉的浪漫想象。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他提出的关于如何获取、维持和巩固权力的方法所震撼。他不再强调仁慈、信义这些美德,而是将理性、审慎、甚至是一些“必要之恶”置于首位。这让我开始反思,在政治实践中,道德和现实之间的复杂博弈。他对于君主如何处理臣民、如何运用军队、如何处理盟友与敌人的分析,虽然听起来有些功利,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分析非常贴近人性中最深层次的欲望和恐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的政治世界,它教会我用更客观、更冷静的眼光去分析政治事件,理解领导者的决策,也让我更加警惕那些披着道德外衣的权力游戏。它无疑是一本极具挑战性的读物,但也正是这种挑战,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洗礼。
评分收到这套书简直太惊喜了!一直以来,我对历史和思想类的书籍都情有独钟,特别是那些能够帮助我理解社会运作、人类行为和政治格局的经典著作。当我看到这套包含《国富论》、《君主论》和《战争论》的书籍时,我的心就像被点燃了一样,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 《国富论》的到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思维的盛宴。初读这本书,我被亚当·斯密所描绘的那个由“看不见的手”引导的市场经济深深吸引。他对于劳动分工、自由贸易以及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些思想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特别着迷于他对价值、价格和利润的阐释,以及他如何将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上升到对社会整体福利的贡献。翻阅这本书,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商业浪潮,感受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让我对我们身处的经济环境有了更宏观、更深刻的理解。每当我遇到一些经济现象,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书中的论述,试图从中找到解释和启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人性、社会和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它拓展了我思考的维度,也让我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总而言之,收到这套书的喜悦难以言表。每一本书都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国富论》让我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君主论》让我理解了权力与政治的复杂性,《战争论》则教会了我如何应对冲突和挑战。这不仅仅是三本书,它们更是三种看待世界、理解历史、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我能够想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无数次地翻阅它们,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带来新的感悟和启迪。它们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知识体系,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们的内容本身,更在于它们所激发的思考,所带来的思维上的成长。它们是我书架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强大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