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
:68.00元
作者:陈进、任燕、黄健青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122229137
字数:357000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的作者:陈进,教授/博导,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咨询专家,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的内容:本书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果总结;
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蓝海;
4.《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填补国内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方面图书市场空白;
5.《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阐述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服务的理论、分析了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详细介绍了各项增值服务(交易服务、支付服务、融资服务、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技术应用)及风险管理;*后用了1/3的篇幅对银行金融平台和交易市场平台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
内容提要
《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系统阐述了大宗商品交易的基本知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内涵、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增值服务(交易服务、支付服务、融资服务、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技术应用)及风险管理。全面分析了大宗商品交易的金融服务内容,并通过典型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案例进行了说明。案例包括7个银行金融平台和5个交易市场平台。
《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可供致力于发展电子商务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参考阅读;可用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电子商务培训教程;可以作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的参考书。
目录
编概述编
第1章大宗商品交易服务概述002
1.1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内涵002
1.1.1大宗商品的界定和分类002
1.1.2大宗商品电子交易002
1.1.3大宗商品电子商务003
1.2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发展概况004
1.2.1B2B电子交易发展概述004
1.2.2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发展006
1.2.3国外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发展008
1.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服务的内容012
1.3.1信息服务012
1.3.2交易服务012
1.3.3支付结算服务012
1.3.4融资服务013
1.3.5物流服务013
1.3.6其他增值服务013
第2章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供应链分析014
2.1传统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构成分析014
2.1.1金属产品供应链企业014
2.1.2石油供应链企业014
2.1.3工业原材料供应链企业015
2.1.4化工产品供应链企业015
2.1.5农副产品类商品的供应链企业015
2.2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供应链构成分析015
2.2.1供应链构成分析015
2.2.2供应链“四流”的特点017
2.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供应链的特点018
2.3.1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特点018
2.3.2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供应链的特点019
2.4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供应链管理019
2.4.1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019
2.4.2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供应链管理手段021
第二编金融服务编
第3章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026
3.1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的主体026
3.1.1商业银行026
3.1.2保险公司026
3.1.3担保公司027
3.1.4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027
3.1.5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027
3.2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的内容027
3.2.1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支付结算服务内容027
3.2.2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融资服务内容028
3.2.3大宗商品交易的资金管理内容029
3.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的现状029
3.3.1大宗商品交易支付结算服务的发展现状029
3.3.2大宗商品交易融资服务的发展现状030
3.3.3大宗商品交易资金管理的发展现状031
3.4商业银行B2B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现状032
3.4.1商业银行B2B电子商务业务开展情况032
3.4.2商业银行开展B2B资金安全管理业务的意义033
第4章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支付服务模式035
4.1电子交易支付服务的参与主体035
4.1.1交易商035
4.1.2电子交易市场035
4.1.3商业银行035
4.1.4第三方支付公司035
4.2电子交易支付服务模式036
4.2.1网上银行模式036
4.2.2银商通道模式039
4.2.3第三方支付模式040
4.3电子交易支付服务产品042
4.3.1商业银行支付服务产品042
4.3.2银商通道支付服务产品044
4.3.3第三方支付服务产品049
4.4支付结算服务的管理规则介绍054
4.4.1对结算服务参与主体的要求054
4.4.2对结算过程的管理055
第5章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融资服务模式058
5.1电子交易融资服务的参与主体058
5.1.1交易商058
5.1.2电子交易市场058
5.1.3商业银行058
5.1.4保险公司059
5.1.5担保公司059
5.1.6仓储物流企业059
5.2商业银行交易融资服务模式059
5.2.1存货质押融资059
5.2.2应收账款融资061
5.2.3预付账款融资063
5.2.4其他担保融资065
5.3电子交易模式下的融资服务产品065
5.3.1仓单质押融资065
5.3.2订单质押融资066
5.3.3应收账款保理融资067
5.4融资服务的管理规则介绍068
5.4.1对融资服务参与主体的要求068
5.4.2融资服务过程的管理069
第6章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资金管理的模式071
6.1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资金管理的服务主体071
6.1.1电子交易市场071
6.1.2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071
6.1.3商业银行071
6.2交易资金管理的模式071
6.2.1交易双方自身信用模式072
6.2.2交易市场管理模式072
6.2.3第三方支付公司信用模式075
6.2.4商业银行信用模式077
6.2.5各种模式的比较分析080
6.3交易资金管理产品082
6.3.1第三方支付公司资金管理082
6.3.2银行资金管理087
第三编技术与风险管理编
第7章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的系统建设092
7.1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系统概述092
7.1.1建设金融服务系统的含义和作用092
7.1.2金融服务系统运行机制093
7.2商业银行内部操作平台建设094
7.2.1供应链金融综合管理平台094
7.2.2组织及管理平台094
7.2.3产品支持平台094
7.2.4操作及监控平台094
7.2.5授信审批平台095
7.3供应链金融系统业务支持平台建设095
7.3.1中国建设银行对公网络银行供应链融资平台建设095
7.3.2交通银行电子供应链交互平台095
7.3.3平安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096
7.4金融服务支付安全情况介绍098
第8章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的技术应用100
8.1平台建设技术100
8.1.1开发框架技术100
8.1.2构件技术103
8.1.3Web Services技术104
8.2数据库与数据存储技术105
8.2.1数据库技术105
8.2.2数据存储技术109
8.3信息安全技术110
8.3.1电子认证技术110
8.3.2数据备份技术111
8.4新兴技术114
8.4.1云技术应用114
8.4.2物联网应用115
8.4.3移动电子商务应用117
第9章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120
9.1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的风险识别120
9.1.1外生风险120
9.1.2内生风险121
9.2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及建议123
9.2.1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123
9.2.2风险管理建议125
9.3金融服务的主要监管机构及职能126
9.3.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26
9.3.2中国人民银行127
9.3.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128
9.3.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29
9.3.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129
9.3.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31
9.3.7公安部门132
9.3.8行业协会133
9.4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相关法律法规134
9.4.1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的法规支持134
9.4.2国际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相关法律法规136
第四编案例编
第10章银行金融平台案例140
10.1中国工商银行140
10.1.1中国工商银行简介140
10.1.2贸易融资产品141
10.1.3票据业务142
10.1.4网络融资142
10.2招商银行145
10.2.1招商银行简介145
10.2.2招行电子化建设146
10.2.3招行电子供应链金融149
10.3中国建设银行156
10.3.1中国建设银行简介156
10.3.2中国建设银行供应链金融156
10.4中信银行160
10.4.1中信银行简介160
10.4.2中信银行融资产品161
10.4.3现代服务业金融164
10.5中国光大银行166
10.5.1中国光大银行简介166
10.5.2阳光国内商品融资166
10.5.3阳光国内结算融资168
10.5.4阳光保理融资173
10.6华夏银行175
10.6.1华夏银行简介175
10.6.2华夏银行融资共赢链176
10.7平安银行182
10.7.1平安银行简介182
10.7.2国内贸易融资业务183
10.7.3线上供应链金融185
第11章交易市场平台案例189
11.1渤海商品交易所189
11.1.1渤海融通产品介绍189
11.1.2业务办理流程190
11.2木材交易市场191
11.2.1市场简介191
11.2.2木材质押融资191
11.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193
11.3.1市场简介193
11.3.2市场资金服务194
11.4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197
11.4.1交易中心简介197
11.4.2融资服务模式199
11.4.3融资服务流程202
11.5云链供应链管理平台203
11.5.1平台简介203
11.5.2平台服务内容204
11.5.3平台对各方的收益205
11.5.4系统功能模块介绍207
11.5.5关键技术210
11.5.6系统安全设计212
参考文献217
作者介绍
陈进 教授、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曾任职中国金融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咨询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务部电子商务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会创业板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服务业与产业升级、电子商务、科技金融、网络金融服务等。
任燕 经济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有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经验,参与编著们匕京现代服务业研究》、《网络金融服务》、《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等书。
黄健青 女,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信息化等。近几年承担十多项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北京市及企业等现代服务业相关课题,发表研究论文十多篇。
文摘
序言
评价五 这绝对是一本让人读了就想立刻去实践的书,但作者又非常负责地告诫我们,在实践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一直认为自己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但读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多么肤浅。书中对于不同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场景的讲解,让我对这些工具的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而是理解了它们如何被创造出来,以及它们在风险管理和套利策略中的具体作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市场效率”和“信息不对称”时所展现的深度。它让我明白,为什么在金融市场中,总是有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而大多数人却在亏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交易,更是一种关于如何理解和利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来创造价值的启示。它让我看到了金融服务的巨大能量,以及它在连接全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知识体系中,关于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虽然我完全没有接触过大宗商品交易,但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娓娓道来,将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金融术语和复杂的交易机制,描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历史案例的剖析,那些曾经影响世界的粮价波动、石油危机,在作者的笔下,仿佛一场场跌宕起伏的戏剧,让我对市场的逻辑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的图表和数据虽然不少,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反而能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概念。我一直觉得金融世界离我遥远,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原来它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我特别佩服作者的条理性,从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让我这个金融小白也能慢慢跟上思路。对于那些想了解这个领域,又怕被专业术语吓退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绝佳的入门读物。它没有提供什么“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着力于建立扎实的认知基础,这正是我觉得最宝贵的地方。
评分评价三 我一直是个对金融领域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这本《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的出现,无疑为我点亮了前进的道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面性”。它不仅仅是讲解交易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生态系统。从生产端、加工端到交易端、消费端,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描绘,让我理解了每一个环节是如何相互影响,最终驱动价格波动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基本面分析”的阐述印象深刻。它教会我如何透过表象,去挖掘事物真正的价值,如何从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报告,甚至天气预报中,解读出市场可能出现的信号。这种严谨的分析方法,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也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投资并非靠运气,而是建立在深刻的洞察和理性的判断之上。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交易本身,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一种看透世界运行规律的视角。
评分评价二 这次阅读体验简直是出乎意料的充实,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没想到它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耐心地解答了我心中关于市场运作的种种疑惑。书中对于不同大宗商品(如黄金、石油、农产品)的特性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未想过,一颗小小的咖啡豆、一块铁矿石,背后竟然牵扯着如此复杂的全球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博弈,甚至气候变化。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总能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点出关键的交易逻辑和风险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探讨,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思考框架,让我意识到,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控制风险才是长久生存的关键。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玩一个大型的策略游戏,你需要不断地收集信息,分析局势,做出决策。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勇气实际参与交易,但这本书已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宏观经济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市场趋势的敏锐度。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内部,作者以一种精炼而又不失趣味的语言,为我揭示了这个复杂金融体系的奥秘。我一直对期货、期权这些概念感到模糊,但在这本书里,它们被解释得清晰明了,甚至还穿插了一些生动的比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够理解。书中的案例分析更是精彩绝伦,它展示了不同市场参与者如何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中博弈。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市场情绪”和“行为金融学”的探讨,它让我明白,价格的波动不仅仅是理性的供需关系所决定,人类的情绪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兼顾宏观与微观、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析视角,让我对市场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知。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高度紧张又充满机遇的交易大厅,感受着信息流动的速度,以及决策者们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它让我对金融世界的想象,从简单的买卖,提升到了对整个市场生态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