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思想家:宋明(1)

中国历代思想家:宋明(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王寿南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08029
版次:1
商品编码:107938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台湾商务印书馆学术经典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0
字数:3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思想家:宋明(1)》是台湾学术文化重点出版项目,百位学者联袂编撰,还原历代思想家在中华思想传承中的成就与影响,指导:钱穆、王云五、屈万里、萨孟武等,审阅:陈立夫、陶希圣、胡秋原、萨孟武、王尔敏、张朋园、陈鼓应、张玉法等。
台湾商务印书馆学术经典。

目录

范仲淹
孙复
胡瑗
邵雍
周敦颐
司马光
张载
王安石
程颢
程颐
杨时
朱熹
吕祖谦
陆九渊

精彩书摘

正蒙以气充塞、流行于整个太虚,永远不止息地在聚或散,遍处都是“实有”(此处说实有,非实有物,不能想象作一物,它仍是无形而不可感知的),所以真正的“虚无”为不存在。他说:“知道虚空即是气,那么有无隐显,通一无二。若说虚空能生气,那么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落人老氏有生于无之论,而不识有无混一之常了。”(见《正蒙·太和》)先生以此辟斥诸子有无说的诞妄,而谓:“知道太虚即是气,那么就没有所谓的‘无’了。诸子浅妄,有有和无的区分,实在不是穷理之学啊!”(见《正蒙·太和》)又说:“《易经》不谈有无,谈有无者,诸子之陋也。”(见《正蒙·大易》)因为《易经》所谈的,不过是隐显幽明、往来屈伸、盈虚动静等这一些罢了;而理与气不相离,体与用无二致,引申触类,征其端几,各种物理,毕尽于此。先生亦主张,有无只是一体,此体永远在变,唯人的知识,只见此所变之有形,不识此在变之无形,但不论所变在变如何,其本体仍是混一的。而老庄道家,认为气由虚生,则是无限(指虚而言)生出了有限(指气而言),他们不知道有限与无限本是一体,无限永远在变,在其变动中呈现出种种有限之形而被感知,而此无限则永远无形,永远在被感知之外,并不是由无形而另产出有形。所以说是诸子之陋,非穷理之学也。尤其斥老子有生于无之论为“谩谈”。惟老子所说的“无”,乃是一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意指不可见的本体,为万物之所从出;“有”是现象,“有”生于“无”即现象出于本体,横渠先生却据字面之义,驳斥老子之说,恐怕不能服老氏之心了。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孙复

评分

我们已经了解戴震的天道观,又了解他的人道观,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了。天人合一是我国的传统思想之一,古今对天都非常敬畏,儒家一向很重视人事,也十分尊重天道。戴震也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他以为“道”虽然有天道和人道的分别,而人道实以天道为根源。天道因为生生而有自然的条理,所以能气化流行、生生不息,而成就天下万物的品类;人道的施为就是天道生生而成的条理的反映,才能使人的行为没有丝毫的爽失,而有仁义礼智的美德。人道以天性为本源,而天性又以天道为根源,人道的极致,就是达到仁义礼智的境地,而可以用仁来统摄这种美德。天地的至德,可以用一个字来完全代表和形容,那就是仁;人的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完全代表和形容,那也就是仁,换句话说,人心和天心同样都是仁。从人道推迦到天道,从人德推迥到天德,都是仁,天道和人道的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就是仁的表现。人德和天德、人道和天道两者都是合而为一的。

评分

司马光

评分

很喜欢这套作品,装帧印刷也合适。目前凑齐一套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阮元二十岁结婚,妻江氏,为其祖母江氏的族孙女。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江氏亡故,幼女亦天,阮元续娶曲阜衍圣公、世袭五经博士孔宪增之女。孔氏擅诗文,著有《唐宋旧经楼诗》,世称经楼夫人。阮元有妾谢氏、刘氏,后者亦能诗擅画。阮元有四子一女,长子阮常生系过继为子,其余为谢氏、刘氏、孔氏所牛。

评分

图书不错,满100-40,优惠下来三折左右,比较划算,坐等618大优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