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出的这套思想家介绍,很亲民,适合启蒙者。
评分这一套系列买下来才100多元,真的很划算,满意!
评分我们已经了解戴震的天道观,又了解他的人道观,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了。天人合一是我国的传统思想之一,古今对天都非常敬畏,儒家一向很重视人事,也十分尊重天道。戴震也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他以为“道”虽然有天道和人道的分别,而人道实以天道为根源。天道因为生生而有自然的条理,所以能气化流行、生生不息,而成就天下万物的品类;人道的施为就是天道生生而成的条理的反映,才能使人的行为没有丝毫的爽失,而有仁义礼智的美德。人道以天性为本源,而天性又以天道为根源,人道的极致,就是达到仁义礼智的境地,而可以用仁来统摄这种美德。天地的至德,可以用一个字来完全代表和形容,那就是仁;人的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完全代表和形容,那也就是仁,换句话说,人心和天心同样都是仁。从人道推迦到天道,从人德推迥到天德,都是仁,天道和人道的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就是仁的表现。人德和天德、人道和天道两者都是合而为一的。
评分宋明(2)
评分人和万物都从天地受形,所以永远和天地相通。充满天地之间的是声色臭味,从大的方面说,声色臭味充满天地之间,从小的方面说,声色臭味也具备在我们人的身体里面,如果天地间的声色臭味,和人体中的声色臭味相得无间,那么就具备了生养之道了。宇宙万物都被上天所覆盖,下地所承载,离开了天气地气而能够生生的,那是从来所没有的。人或万物的精气和天地相通才能生存,和天地相隔便要死亡。拿植物来说,叶子受风日雨露的暴晒沾润,而和天气相通;根在土壤中吸收养料和水分,而和地气相通。再拿动物来说,呼吸便是和天气相通,饮食便是和地气相通,人物在天地之间,是好像和天地合为一体的,人和物都是天地至盛的表征,人道和天道都必须出于自然。
评分台湾商务印书馆的这套丛书共24册(九州出版社简体版集合为14册),其中每行每句都与精神灵性的关怀相关,都是一扇打开的大门,在召唤着游子回归。当经济高速发展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们社会的道德基础时,当多元化的纷扰让内心失去宁静时,这套丛书为我们指引着一条“本立道生”之路。
评分收入过很多版本的思想史,九州版的也不错过
评分很喜欢这个系列,有意思
评分贺麟先生在抗战时期写道:“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大力引进西方哲学, 解放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哲学”和“政治学”系列以翻译引进西方哲学名著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译出版现代西方哲学著作,这些译著改变了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问题:西方哲学的译著即使被译为汉语,初学者也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王国维先生当年发现西方哲学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不少读者至今仍有这样体会。比如, 有读者在网上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原著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研究性著作应是最为着力的地方。但哲学也需要普及,这样的哲学普及著作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都很有意义,起码可以避免误解,尤其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误解。只是这样的书还太少, 尤其是国内著作。”这些话表达出读者的迫切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