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校五四以来的政治史观;
●重述五千年中国政治史;
●中华传统政治治理再思索;
●揭开华夏秩序的面纱;
●理解真正的中国治理之术。
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入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诚可贵也。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我与姚中秋先生素不相识,只打过两回笔墨官司。他的观点,我三分认同,七分反对。但我赞成重写中国史,也认为需要他这样的一家之言。学术研究的意义,本在争鸣和启智,并无关乎对错。因此,我愿向读者诸君推荐此书。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姚中秋先生的大作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之精神,依据中国古典经史文献,探求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结构,必将对中国学者以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序论封建制
第一章 契约性君臣关系
一、君臣关系的性质
二、策名委质
三、策命礼
四、周王继嗣之礼
第二章 契约或血缘
一、继承或者封建
二、宗者,尊也
三、合族之道
四、夫妇之道
第三章 君臣以义而合
一、臣对君的义务
二、君臣权利-义务之相互性
三、忠信伦理
四、弑君正义论
第四章 君臣网络
一、井田制
二、封建等级
三、受限的君权
四、分权结构
第五章 共同体主义
一、基层共同体
二、君臣伙伴关系
三、共同之体
四、君位继嗣之共决
五、横向纽带
第六章 共和
一、谋与共和
二、朝会
三、公侯与大夫之朝
四、国人共和
五、国人共和:大蒐
六、共和与演讲
第七章 天、神、人之间
一、周王之祭与天下
二、社、庙与国
三、吉礼
四、神灵与德行
第八章 礼
一、礼的习惯法性质
二、礼,身之幹也,国之幹也
三、礼、名、器
四、六经皆礼
第九章 礼法之官
一、师、祝与礼法
二、史官与礼法
三、史官与司寇
四、史官与礼法之演进
第十章 礼治
一、礼尚往来
二、第三方强制:刑
三、议事以制
四、权在礼中
五、礼之用,和为贵
第十一章 以兵为刑
一、周代军制
二、以兵为刑
三、战争的仪式化
四、止戈为武
第十二章 天下秩序
一、王政
二、从王政到伯政
三、尊王即尊礼
四、攘夷
五、蛮夷之华夏化
第十三章 君子
一、君子之德
二、君子之艺
三、诗教与言
四、君子威仪
五、智者、贤人与明君
参考文献
天哪,刚收到《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上下册)》,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细读,光是这厚重的两卷本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封建,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想象的词汇,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治理逻辑和秩序建构?我一直对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深感兴趣,尤其是那种层层递进、血脉与权力交织的独特模式。这本书的书名就精准地抓住了我的好奇点,它不是泛泛而谈的“古代史”,而是聚焦于“治理秩序”这一核心,并且明确指向了“封建”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从目录上看,似乎涵盖了从周公制礼作乐到秦朝统一前的漫长岁月,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王朝更迭,多少制度变迁,多少思想碰撞?我特别期待书中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度的运作、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等具体议题的深入分析。希望作者能够拨开历史的迷雾,为我们展现一幅清晰、立体、具有说服力的封建时代治理图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捧着一个历史的宝箱,迫不及待地想进去一探究竟,看看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些影响深远的制度,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我们今日中华文明的根基。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空白。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中国政治的深层逻辑,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某一个朝代的了解,而是要看到那些贯穿始终的、具有连续性的秩序原则。而“封建”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恰恰是理解这种秩序演变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分封制度,更是一种复杂的权力分配、社会组织和价值体系的集合。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和界定这个“封建”时期的,它是从夏商开始就埋下伏笔,还是主要集中在西周春秋战国?书中是如何解析这种看似松散却又层层相扣的治理网络的?我期待能够从中看到关于地方权力如何被中央(或者说核心宗室)约束,如何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生态的论述。同时,我也希望能了解到,在这样一种权力结构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又体现在哪里。毕竟,任何治理秩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服务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这种发展,最终体现在人身上。这本书的上下册,暗示着内容的丰富和详尽,这让我对它的学术价值充满了期待。
评分终于拿到这套《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上下册)》了!光是看书名,我就觉得内容一定非常扎实。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性背后,有哪些深层的制度和文化原因感到着迷。尤其是“封建”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机制的一个绕不开的起点。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梳理从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秦朝一统天下之前,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内,统治者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维系和管理庞大的疆域和复杂的人口。这其中包括了对诸侯国之间权力关系的分析,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我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结构,例如宗法制的根基有多牢固,士阶层是如何在封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挥影响的。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心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在那些历史事件的背后,是怎样一套运转的秩序在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结构。
评分读史使人明智,而这本书的题目《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就带着一种深邃的学术探究意味。我一直认为,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政治史,必须要有清晰的脉络感和系统性的认识。《华夏治理秩序史》这个总称,本身就奠定了一个宏大的视角,而第二卷聚焦于“封建”,无疑是抓住了中国古代社会权力结构演变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封建时期,尤其是从周朝开始,那种基于血缘、地缘和身份的复杂社会关系,如何与政治权力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治理模式,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迫切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分析周朝分封制下的权力边界、责任划分,以及这种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如春秋、战国)的不同表现和演变。它是否能揭示出,为何在长期的分封体系下,中国能够最终走向大一统?是否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使得分散的权力最终能够被整合?我对书中关于礼乐制度、宗法制度在维持封建秩序中的作用的论述,也充满了好奇。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更具深度的理解中国封建政治的视角,帮助我看到那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制度性力量。
评分收到《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上下册)》的那一刻,就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政治制度史充满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对于“封建”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把握中国古代政治演进脉络的关键。这本书的题目就精准地定位了这一核心,并且将之置于“治理秩序”这一宏观框架之下。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书中读到关于封建时期权力结构是如何层层分解、又如何维持一种相对平衡的论述。例如,书中会如何阐释周朝的封建制度如何与宗法制度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统治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封建秩序又是如何面临挑战,并经历怎样的演变的?我渴望了解作者是如何分析不同诸侯国之间的权力博弈,以及这种博弈对整个华夏文明秩序形成的深远影响。它是否能帮助我理解,为何在经历了如此漫长而复杂的封建时期后,中国能够最终走向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这本书的上下册,无疑预示着内容的翔实与深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头扎进其中,去探索那个充满智慧与斗争的古代中国治理世界。
评分送货挺快的,拿到书质量也不错。。
评分东西不错快递也快呵呵
评分作者学术研究严谨,内容宏大,适合搞研究的人
评分另一个问题涉及“心物关系”。秋风在这部书里强调心对物的决定作用。但实际上,心与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我们看到制度对于人心的影响和制约,或者换句话说,文化作为一种结构对人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人心、个人或圣者也可能影响甚至创造历史。我认为这是一个复杂、微妙的互动过程。如果特别强调心决定物,可能会有所偏颇。
评分字有点大
评分字有点大
评分用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概念解释自己的历史
评分书还不错,就是太厚了一些
评分物美价廉~还记得上周周六,闲来无事,上午上了一个上午网,想起好久没买书了,似乎我买书有点上瘾,一段时间不逛书店就周身不爽,难道男人逛书店就象女人逛商场似的上瘾?于是下楼吃了碗面,这段时间非常冷,还下这雨,到书店主要目的是买一大堆书,上次专程去买却被告知缺货,这次应该可以买到了吧。可是到一楼的查询处问,小姐却说昨天刚到的一批又卖完了!晕!为什么不多进点货,于是上京东挑选书。好了,废话不说。京东物流很快。书质量很好,也没有损坏。同桌说挺好的,她很喜欢,就是发的快递说发的其他快递,回来一看ems害的我,查不到物流。很喜欢的书,不过运送过程中包装能保护好一点就好了,一本的硬质封面上有个坑,不过塑封很完整,不错,包装仔细,发货及时,价廉物美啊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逝去,不必感伤,不必回首。或许他们早该明白,世上已没有了小飞龙,而她奋不顾身爱过的那个清高孤傲的少年,也早已死于从前的青春岁月。现在相对而坐的是郑微和陈孝正,是郑秘书和陈助理是日渐消磨的人间里两个不相干的凡俗男女,犹如一首歌停在了最酣畅的时候,未尝不是好事,而他们太过贪婪固执地以为可以再唱下去才知道后来的曲调是这样不堪。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所以作者写的故事是来纪念。不是感伤懊悔,而是最好的纪念。道别的何止是最纯真的一段唯美, 而是我曾经无往不胜的天真青春啊。请允许吧,那时的少年,尽情言情。一直言情,不要去打扰他们,他们总有一天会醒来。告别青春,因为青春,终将逝去。陪你梦一场又何妨。二、写不尽的儿女情长,说不完的地老天荒,最恢宏的画卷,最动人的故事,最浩大的恩怨,最纠结的爱恨,尽在桐华《长相思》。推荐1:《长相思》是桐华潜心三年创作的新作,将虐心和争斗写到了极致。全新的人物故事,不变的感动、虐心。推荐2: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或长或短的爱而不得的经历。暗恋是一种爱而不得,失恋是一种爱而不得,正在相恋时,也会爱而不得,有时候,是空间的距离,有时候,却是心灵的距离。纵然两人手拉手,可心若有了距离,依旧是爱而不得。这样的情绪跨越了古今,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推荐3:唯美装帧,品质超越同类书,超值回馈读者。《长相思》从策划到完成装帧远远领先目前市场上同类书,秉承了桐华一贯出产精品的风格,将唯美精致做到极致,整体装帧精致唯美,绝对值得珍藏。京东有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