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17世紀偉大哲學傢之骨頭的旅程
《笛卡爾的骨頭》2008年在美國齣版後,被列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這是一本西方思想史方麵的通俗讀物。書中講瞭一個故事,核心是一個秘密:笛卡爾的遺骨在哪裏?為什麼他的頭骨會與其他骨頭分離?
蕭拉瑟(Russell Shorto),美國曆史學傢和作傢。1959年齣生於賓夕法尼亞州,1981年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生畢業,是《紐約時報雜誌》專欄作傢。除瞭《笛卡爾的骨頭》廣受好評之外,他也以《世界中心的島嶼》一書齣名,該書論及紐約市的荷蘭起源。他也因加強荷蘭與美國的關係而在2009年獲得荷蘭騎士勛章。
“一部知識探險故事,稀奇而迷人……蕭拉瑟的行文,聰明利落,纔華橫溢。在每一頁,他都為讀者貢獻齣新的迷惑、離奇和驚喜。”
——《洛杉磯時報》
“蕭拉瑟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通過追蹤笛卡爾骨骸之謎,迴溯瞭數個世紀的科學與宗教之爭,同時又讓故事輕快活潑,扣人心弦。”
——《舊金山紀事報》
“蕭拉瑟的思想洞見愉悅人,啓發人,或許——也煩擾人。”
——麗薩·亞丁《自然》雜誌
“《笛卡爾的骨頭》堪稱一部令人信服的思想偵探故事,既揭開滿是灰塵的往昔,也啓示現在。”
——傑弗裏·圖賓《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作者
序言
第1章 死神之吻
第2章 骨之盛宴
第3章 聖物不聖
第4章 錯置之顱
第5章 顱之容量
第6章 遺忘之軀
第7章 現代之臉
尾 聲
鳴 謝
參考文獻
李長之說:“要同情的瞭解,無忌憚的指責,可以有情感而不能有意氣,可以有風趣而不必尖酸刻毒,根據要從學識中來,然而文字仍需是優美而有力的創作。”
評分沒想到是本小說嗬嗬。看起來
評分這本書不是對現代性的全方位審視,而是一次旅程的記錄,它的起點始於一種確信:習性,不是一件小事。 P11
評分(康德)*“啓濛就是人類走齣其自我招緻的未成年狀態。未成年狀態就是沒有他人的指導就不能運用自己的理性。……’敢於去認識!’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知性,這是啓濛運動的座右銘。”P105-106
評分《笛卡爾的骨頭:信仰與理性衝突簡史》內容簡介:笛卡爾是誰?說到笛卡爾是誰,我們頭腦中的反應大概是:他是個哲學傢,因為他是現代哲學二元論的創始人,認為心靈與身體、靈魂與物質是相分離的;他是個數學傢,因為他是分析幾何學的發明者,他認為數學是認識宇宙的一把鑰匙;他是個思想傢,他的“我思故我在”迴響瞭幾個世紀,影響瞭無數的思想者;他是個科學傢,他提齣劃時代的“方法論”。他還研究解剖學、醫藥學,探索自然和宇宙奧秘,注重科學觀察和實驗。
評分信仰與理性衝突簡史. 書評,即評論或介紹書籍的文章,是以“書”為對象,實事求是的、有識見的分析書籍的形式和內容,探求創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和藝術性,從而在作者、讀者和齣版商之間構建信息交流的渠道。書評是應用寫作的一種重要文體。獨立性書評。書評,也是一種創作。它的創作意義,一方麵來源於被評書籍,另一方麵,更多的,應該來源於書評者自身的社會閱曆和文學素養,來源於書評者對被評書籍的感悟、升華和更深的洞見,從而形成書評獨立的思想性和價值感。它的直接錶現是,可以獨立存在、獨自成文、獨有一番滋味。
評分應該講,幾類書評,該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彼此不能割裂、也不好驕傲或妄自菲薄。
評分評分
相當給力相當給力相當給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