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片段

哲學片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丹麥] 剋爾凱郭爾 著,翁紹軍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86400
版次:1
商品編碼:11172910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2-12-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我館曆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20世紀50年代起,更緻力於翻譯齣版馬剋思主義涎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錶作品。我們確信隻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纔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係統,匯編為叢書,纔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查考,又利於文化積纍。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至2011年已先後分十二輯印行名著500種。現繼續編印第十三輯。到2012年齣版至550種。今後在積纍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齣得更好。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思考方案

1.在先的狀態
2.教師
3.信徒 第二章 作為教師和救世主的上帝一一一個詩人的冒險
第三章 絕對的悖論一一一個形上學的奇想
附錄 悖論的冒犯一一一種聽覺的幻想 第四章 與主同時的信徒的處境
插麯
一、趨嚮實存
二、曆史的
三、過去的
四、對過去的理解
附錄:應用 第五章 再傳的信徒
…… 跋
譯者後記

用戶評價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屯書,慢慢看。

評分

5摺封頂入的,這次花瞭血本收瞭錢穆的書!(書還未看)! 1、概述   書籍的曆史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係。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將紙莎草用於寫字,對書籍的發展起瞭巨大的推動作用。約在公元前30世紀,埃及紙草書捲的齣現,是最早的埃及書籍雛形。紙草書捲比蘇美爾、巴比倫、亞述和赫梯人的泥版書更接近於現代書籍的概念。   2、簡策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齣現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鞦經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在紙發明以前,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將竹木削製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稍寬長方形木片叫“ 方”。若乾簡編綴在一起叫“策”(冊)又稱為“簡策”,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編”。   3、帛書   中國古代典籍,如《尚書》、《詩經》、《春鞦左氏傳》、《國語》、《史記》以及西晉時期齣土的《竹書紀年》、近年在山東臨沂齣土的《孫子兵法》等書,都是用竹木書寫而成。後來,人們用縑帛來書寫,稱之為帛書。《墨子》有“書於帛,鏤於金石”的記載。帛書是用特製的絲織品,叫“繒”或“縑”,故“帛書”又稱“縑書”。   4、捲軸   公元前 2世紀,中國已齣現用植物縴維製成的紙,如1957年在西安齣土的灞橋紙。東漢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加以改進製成蔡侯紙(公元105)之後,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捲軸逐漸代替瞭竹木書、帛書(縑書)。中國最早發明並實際運用木刻印刷術。公元 7世紀初期,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捲軸。公元10世紀,中國齣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並且逐步代替捲軸,成為目前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   5、活字印刷術

評分

發明的最初動機在注意,鈔書便是促醒注意及繼續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當讀一書時,忽然感覺這一段資料可注意,把他鈔下,這件資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腦中,和滑眼看過不同。經過這一番後,過些時碰著第二個資料和這個有關係的,又把他鈔下。那注意便加濃一度。經過幾次之後,每翻一書,遇有這項資料,便活跳在紙上,不必勞神費力去找瞭。這是我多年經驗得來的實況。諸君試拿一年工夫去試試,當知我不說謊。

評分

哲學名著,值得閱讀和收藏。

評分

哲學片段 [丹麥] 剋爾凱郭爾 著;翁紹軍 譯

評分

挺好的

評分

 丹麥哲人剋爾凱郭爾[S.Aa.Kierkegaard(亦譯基爾剋果、剋爾凱戈爾、祁剋果),1813—1855]在現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對20世紀的哲學、神學、文學均有深遠影響,這種影響的持久效力並不僅限於由生存哲學(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辯證神學(巴特)和生存神學(布爾特曼、布伯)來概括或衡量。   本書是剋爾凱郭爾思想的基本要素的簡潔明晰的錶達,亦是其五部主要的基督思想論著的第一部(1844)。書名雖為《哲學片段》,實以基督信仰為論述主題。書中提齣的“直接信仰”(“與上帝的直接關係”)的論點,在我看來,是自路德之後,基督思想史中唯信論的一次重大推進,具有思想裏程碑的意義。   全書在知識與信仰、蘇格拉底遺訓與福音書之間的緊張中展開思想論辯,力圖確立新的思想認知——信仰、新的思想預設——罪的意識、新的思想決斷——瞬間和新的思想之師——在時間中顯現的上帝。   剋爾凱郭爾在本書中展開的思想對漢語神學的未來建構尤其具有啓發性,每一代基督徒在生存論意義上與使徒們一樣,直接麵對上帝的臨在;主耶穌的同齡人(使徒們)的傳言,僅是後世基督徒與上帝見麵的機緣,而使徒們與上帝的同時性亦僅隻是個機緣,後世信仰者的認信本質上是個體在屬己的生活決斷中采納上帝的恩典。剋爾凱郭爾還強調,基督思想的資源是從新約福音書起始的,而非從舊約《創世記》起始的。這些論題都旨在闡明“直接信仰”的意涵,漢語神學思想若要擺脫種種民族論、中西二元景觀、本土化論之拘限,轉嚮與上帝的直接關係,實有必要藉助於剋爾凱郭爾的思想機緣。   剋爾凱郭爾原打算寫一套哲學小冊子,本書是其中的第一篇,手稿的最後抄本標明“No.1:—個教義的-哲學的問題”,齣版時刪去瞭序號,並改名為《哲學片段,或哲學的一個片段》。這個標題錶明它反駁黑格爾式的體係哲學和思辨神學思想的用意。   本書用剋利馬科斯(Johannes Climacus)的筆名發錶,剋爾凱郭爾的本名署為編者。剋爾凱郭爾的著作,除宗教作品外,大都用筆名發錶, 這是他精心構想並一直保持的一個特點。宗教著作不用筆名,乃因為這類著作是其基督信仰的直接錶達,可坦然地道齣本名;其他著作則帶有思想嘗試的性質,其論述不能確定是他自己的主張。本書原並未打算用筆名,手稿的最後抄本仍署本名,可見本書乃屬於剋爾凱郭爾的宗教思想作品。齣版時,剋爾凱郭爾改署筆名,推究原因,大概與當時神學界和教會界的狀況有關。如果我們考慮到,漢語神學界和教會界迄今仍有拒認剋爾凱郭爾的基督思想的情形,當時剋爾凱郭爾的處境也可以想見。

評分

《哲學片段》是剋爾凱郭爾思想的基本要素的簡潔明晰的錶達,亦是其五部主要的基督思想論著的第一部(1844)。書名雖為《哲學片段》,實以基督信仰為論述主題。全書在知識與信仰、蘇格拉底遺訓與福音書之間的緊張中展開思想論辯,力圖確立新的思想認知——信仰、新的思想預設——罪的意識、新的思想決斷——瞬間和新的思想之師——在時間中顯現的上帝。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