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曆史是什麼?這個問題也許簡單瞭一點。它是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一門學科,就好像數學、語文一樣。它有太多的人名、地名和時間、事件需要死記硬背,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曆史意義。也許曆史是枯燥的,但是當老師講起一個個吸引人的故事的時候,曆史又變得精彩、好玩起來。《中學生推薦書係:夾縫中的曆史》的名字是《夾縫中的曆史》,這樣的題目本身又給瞭我們這樣一個提示,究竟什麼樣的曆史纔是真正的曆史?“一切曆史都是現代史”,剋羅齊如是說。我們現在來關照曆史,都是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價曆史事件。
所謂的圓桌會議,就是齣典於英國古代英雄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傳說。圓桌無首席末席之分,象徵圍桌而坐的騎士處於平常的地位。在圓桌旁舉行的會議稱為“圓桌會議”,錶示參加談判的各方一律平等。翻開書本的時候,這樣的一場會議就已經開始瞭。每一個人都應該對於真實有一種執著的渴望,就好像渴望接近心靈的清泉,也許真實是殘酷的,我們也應該滿足於一廂情願的幻想和虛假。時間把我們和曆史分割得太遠,讓我們沒有機會和古人對話,對他們不瞭解,也不理解。
可以的話,不妨從現在開始,去看看他們的理想、他們的痛苦,也去看看他們的功利、他們的虛假。
內頁插圖
目錄
編注者說
序
師生推薦的N個理由
曆史圓桌會議
有關曆史、校園、人際、應試及其他
苦難――生活的意義
第一單元 尊嚴與人
胯下奇辱
懷疑荊軻
司馬遷之殘與蘇格拉底之死
一個皇帝的成全之路
追究吳三桂
單元鏈接
第二單元 政治與人
我在孔廟的所見與所想
成功的罪孽
灰堆
兵馬俑之氣
蘇三監獄
詩人多難
單元鏈接
精彩書摘
曆史圓桌會議 復旦大學附中 李酈 曆史是什麼?這個問題也許簡單瞭一點。
它是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一門學科,就好像數學、語文一樣。它有太多的人名、地名和時間、事件需要死記硬背,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曆史意義。也許曆史是枯燥的,但是當老師講起一個個吸引人的故事的時候,曆史又變得精彩、好玩起來。
我們常說曆史不能假設,個人並不能扭轉曆史。
那麼又如何去解釋曆史上的那些風雲人物對於曆史的作用和貢獻? 我們手上的這本書的名字是《夾縫中的曆史》,這樣的題目本身又給瞭我們這樣一個提示,究竟什麼樣的曆史纔是真正的曆史? “一切曆史都是現代史”,剋羅齊如是說。我們現在來關照曆史,都是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價曆史事件。
那些如同董狐一樣秉筆直書的史官們為我們留下瞭關於過去的詳細記載,這裏麵有多少真實、多少想象、多少虛假?這裏麵蘊含著他們自身對於曆史人物的多少感情、多少看法、多少評價? 真實是來自於這些流傳久遠的文字,還是來自於我們追求真相的內心?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曾經這樣寫道,捷剋畫傢薩賓娜在學生時代的“最嚴格的現實主義教育時期”曾畫過一幅正在建設中的社會主義煉鋼廠。這是一幅嚴格遵循寫實原則的作品,隱藏瞭一切作者的個性筆觸,畫得幾乎像彩色照片。然而,畫傢偶然間在畫上滴瞭一點紅色顔料,它一直流下去,看起來像一道裂縫。
裂縫的齣現,使得平麵世界産生瞭立體的可能,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曆史有瞭重新被解讀的可能性。從夾縫當中去看現實,從夾縫當中去看曆史,不被錶象所迷惑,不被成說所限製,從現實的材料當中發掘曆史的深意,從作者引而不發的話語綫索當中去體會錶麵意義以外的真實。
這樣的工作,需要有洞察一切的眼光,這是建立在博覽群書、傾聽眾傢意見的基礎之上纔能完成,而不是僅僅抱著標新立異的目的,在文字之間生吞活剝、鬍思亂想。
曆史,有的時候就像一個圓桌會議,參與會議的成員是所有的曆史人物。商鞅正要改革,遇上瞭王安石,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也走瞭進來。
硃由儉無法嚮李自成屈服,吳三桂打開瞭長城守關的大門,慈禧心念一動,義和團就淹沒在國外勢力的絞殺之下。隻要你有心,就會發現曆史其實在不斷地重演,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所以纔有瞭一本書叫做《資治通鑒》,因為統治者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也許我們閱讀曆史的著眼點不再與政治統治相關,但是這樣的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曆,促使我們的思想從幼稚走嚮成熟。
曆史,有的時候就像一個圓桌會議,參與會議的成員是所有閱讀曆史的人們。古代的人已經逝去,留下身後之名,任人評說。我們在對他們做齣評價之前,是否真的讀懂瞭他們?是否將心比心地處在他們的立場上,以他們的角度來考慮過問題?與其一味地斥責咒罵,是否應該看看在當時的社會中,其行為本身所具有的實際作用?因此在曆史的麵前,隻要不是為瞭某種目的拼湊和捏造材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是發自內心去深入瞭解一個人物或者事件,那麼,每一個人對於曆史的看法都是可取的。
作者硃鴻是一名媒體工作者,對於現實生活和媒體運作的關注,讓他時時刻刻自覺繼承魯迅先生的思想,對於中國的政治現實和生活在這種政治現實之下的人們的心路曆程有著深刻的反思,在探討一個曆史事件、分析一個曆史人物的時候,並不僅僅局限在一個時間點上,而是深深剖析這樣的事件、這樣的人物在中國曆史上造成的影響。
在中國的曆史緩慢嚮前發展的同時,他又把視綫投到瞭另外一些國度裏麵追求理想、自由和進步的偉人們的身上。我們關照曆史,其實就是關照現實,因為身處在現實當中的我們,實在無法完全從現實的影響當中脫身開來,但是我們又不能局限在當下的現實當中,要對世界有一個整體的關注。
在個性張揚的時代,“我”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在不斷鏇轉。這種鏇轉,割斷瞭個人與整個世界的聯係,淡薄瞭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不能夠從曆史和現實當中獲取個人進步的養料,同時使得個人觀察世界、思考問題的視野變得無比的狹窄。在逐漸“嚮內轉”,去關注內心世界的情況下,充滿瞭實用主義的功利色彩,缺乏一種擁有信仰的崇高感。“我”究竟重不重要,他人是否和我一樣重要?這些問題也許迴答在考捲上一個個都會非常精彩,但是關鍵的是做而不是說,是思考而不是口號。學會從夾縫中看曆史,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而不是人雲亦雲,是這本書值得大傢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當然,激烈的思想,總會有它的不足之處。在批判和斥責的時候,難免會忽略掉一些有益的東西,對於曆史我們是一棍子打死,還是分兩麵來看,這也很重要。比如奸臣蔡京善書法,治國無能的宋徽宗創立瞭瘦金體。秦始皇焚書坑儒毀壞文化,卻也雷厲風行統一瞭中國,西楚霸王烏江悲歌,然而卻一把火燒去瞭阿房宮的珍藏典籍。曆史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隻要換一個角度,也許就會得齣不一樣的結論,剛纔的氣急敗壞現在就變成瞭心平氣和。我們相對於古人,眼界變得寬廣,知識變得豐富,但是我們是不是有這個資格來任意輕視和嘲笑他們呢?本書的作者是尊崇魯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魯迅也許在中學生的印象裏麵是一個經常“罵人”的人。其實凡是有大恨的人都是有大愛的,“愛之深,責之切”,纔會有魯迅筆下的那些文字。世界需要魯迅這樣的尖銳的眼光,但是世界也需要每個人都先學會“愛”。隻有愛人,纔能尊重人,纔能瞭解人,纔能懂得人。
……
中學生推薦書係:夾縫中的曆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