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构图与用光从入门到精通

数码摄影构图与用光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诚图摄影 编
图书标签:
  • 摄影
  • 构图
  • 用光
  • 数码摄影
  • 入门
  • 精通
  • 技巧
  • 教程
  • 摄影技巧
  • 光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978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8958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页数:307
字数:488000
正文语种:中文版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码摄影构图与用光从入门到精通》以摄影中最重要的构图与用光为切入点,深入讲解多种题材的实拍技法。全书由构图篇、用光篇和实战篇组成,从构图原则、取景角度、视觉元素安排,到光线的性质与类型、不同时段和角度光线的运用、色彩关系、用光器材的使用,再到风光、人像、静物、生态、建筑、夜景等题材的实拍技法详解,以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方式讲透摄影知识。
  《数码摄影构图与用光从入门到精通》适合摄影爱好者作为学习指南,也适合希望通过提升构图和用光能力来提高自己摄影水平的爱好者阅读。

目录

CHAPTER 01 摄影中的构图
1.1 基本构图原则
1.1.1 使照片具有明确的主题
1.1.2 保持画面简洁而有力
1.1.3 有效地传递出画面信息
1.2 构图的基本元素
1.2.1 画面中的点:凝聚视觉中心
1.2.2 画面中的线:引导视线方向
1.2.3 画面中的面:构成几何造型
1.3 画面的组织与安排
1.3.1 表现视觉中心的主体
1.3.2 起到衬托作用的陪体
1.3.3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背景
1.3.4 巧妙地利用前景点缀画面
经典案例分析1:结合画面中的点、线、面拍摄建筑
经典案例分析2:搭配主体与陪体拍摄花卉

CHAPTER 02 取景与构图
2.1 不同画幅的选择
2.1.1 表现水平宽广的横画幅
2.1.2 呈现垂直特征的竖画幅
2.1.3 具有文艺气息的方画幅
2.2 焦距对构图的影响
2.2.1 焦距决定画面主体的大小
2.2.2 焦距决定纳入画面的环境范围
2.2.3 焦距与画面景深的关系
2.3 取景角度的变化
2.3.1 平视还原真实场景
2.3.2 仰视强化高大形象
2.3.3 俯视展现开阔视角
2.4 取景距离的变化
2.4.1 远距离拍摄展现全景
2.4.2 中距离拍摄强调主体的存在感
2.4.3 近距离拍摄突出特征
2.4.4 特写拍摄呈现丰富的细节
2.5 利用镜头实现不同的取景效果
2.5.1 接近真实视角的标准镜头
2.5.2 视野开阔的广角镜头
2.5.3 压缩视觉空间的长焦镜头
2.5.4 以1:1放大微观世界的微距镜头
2.5.5 呈现夸张效果的鱼眼镜头
2.5.6 带来模型感觉的移轴镜头
2.5.7 具有奇特光斑的折返镜头
经典案例分析1:全景展现连绵的山脉
经典案例分析2:俯拍城市全景面貌
经典案例分析3:利用长焦镜头的特点捕捉野生动物

CHAPTER 03 构图法则
3.1 常见的构图方式
3.1.1 均衡实用的黄金分割法构图
3.1.2 辽阔平稳的水平线构图
3.1.3 突出高度的垂直线构图
3.1.4 蜿蜒优美的曲线构图
3.1.5 富有活力的斜线构图
3.1.6 张力十足的放射线构图
3.1.7 稳定庄重的三角形构图
3.1.8 醒目突出的中央构图
3.1.9 平衡的对称式构图
3.2 灵活多变的构图方式
3.2.1 重复规则的棋盘式构图
3.2.2 动感的倒三角形构图
3.2.3 增强空间层次感的框架式构图
3.2.4 留有想象空间的开放式构图
经典案例分析1:运用黄金分割法构图拍摄蒲公英
经典案例分析2:多种构图方式相结合拍摄梯田
经典案例分析3:开放式构图让画面具有呼吸感

CHAPTER 04 构图进阶知识
4.1 构图中的减法原则
4.1.1 利用景深做减法
4.1.2 利用光影做减法
4.1.3 利用色彩做减法
4.2 保持画面的视觉平衡
4.2.1 注重被摄体位置的平衡
4.2.2 保证色彩方面的平衡
4.2.3 被摄体大小和数量的平衡
4.3 增强画面的对比效果
4.3.1 借助虚实进行对比
4.3.2 借助明暗进行对比
4.3.3 借助大小进行对比
4.3.4 借助远近进行对比
4.4 尝试更多有趣的拍摄技法
4.4.1 变焦爆炸带来的放射状效果
4.4.2 虚焦呈现缤纷的夜景光斑
4.4.3 柔焦镜下表现朦胧的影像
经典案例分析1:明确画面的兴趣中心拍摄山脉
经典案例分析2:拍摄多个被摄体时注重整体的均衡感
经典案例分析3:拍摄出柔美朦胧的照片

CHAPTER 05 把握对焦使成像清晰准确
5.1 不同对焦模式的选择
5.1.1 自动对焦AF:实现迅速对焦
5.1.2 手动对焦MF:运用范围更广
5.1.3 AF和MF对焦模式之间的切换
5.2 焦点选择与对焦技巧
5.2.1 如何选择合适的焦点
5.2.2 使用AFL迅速锁定对焦点
5.2.3 利用对焦辅助灯完成对焦
经典案例分析1:使用自动对焦进行抓拍运动的对象
经典案例分析2:暗光环境下使用手动对焦模式拍摄
经典案例分析3:在光线杂乱的环境中对焦锁AFL的妙用

Part 2 用光篇

CHAPTER 06 摄影中的光线
6.1 光线的基本概念
6.1.1 不同强度的光线
6.1.2 了解光线的性质
6.1.3 光线产生的明暗对比——光比
6.2 光线的种类
6.2.1 最为常见的自然光线
6.2.2 灵活掌握人造光线
6.2.3 多种光线组合而成的混合光线
6.3 不同方位的光线
6.3.1 顺光使拍摄对象受光更充分
6.3.2 侧光突出线条和轮廓
6.3.3 逆光制造剪影画面
6.3.4 侧逆光带来立体效果
6.3.5 顶光增加垂直阴影
6.3.6 脚光营造出舞台感
6.4 不同时段的光线
6.4.1 清晨通透的光线
6.4.2 正午时分强烈的光线
6.4.3 上午9~10点与下午3~4点的光线
6.4.4 日落时分温馨的光线
6.4.5 傍晚微弱神秘的光线
6.5 不同天气的光线
6.5.1 晴朗天气直射的光线
6.5.2 阴雨天气暗淡的光线
6.5.3 多云天气散射的光线
6.5.4 迷雾天气柔和的光线
经典案例分析1:使用HDR功能表现大光比风光场景
经典案例分析2: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线组合表现户外人像
经典案例分析3:多种光位结合进行棚内拍摄

CHAPTER 07 闪光灯与其他光附件的应用
7.1 运用闪光灯增强光效
7.1.1 闪光灯指数GN值的影响
7.1.2 机顶闪光的内置闪光灯
7.1.3 可调位置的外置闪光灯
7.1.4 补光均匀的环形闪光灯
7.1.5 闪光灯同步的应用(前帘同步、后帘同步)
7.2 反光板的运用
7.2.1 反光板的原理及作用
7.2.2 几种常见反光板的使用
7.3 其他摄影用光附件
7.3.1 使用三脚架增强拍摄稳定性
7.3.2 快门线可降低机身抖动
7.3.3 遮光罩避免产生眩光
7.3.4 利用柔光罩柔化强光
7.3.5 偏振镜消除水面反光
7.3.6 中灰密度镜减少画面进光
7.3.7 星光镜呈现闪烁的灯光
经典案例分析1:闪光灯后帘同步展现清晰的夜景人像
经典案例分析2:使用反光板拍摄人物使面部阴影减少
经典案例分析3:三脚架和快门线配合拍摄车流尾灯

CHAPTER 08 光线与色彩的关系
8.1 色彩的基本概念
8.1.1 色相:色彩的称谓
8.1.2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8.1.3 饱和度:色彩的纯度
8.2 物体色彩的分类
8.2.1 物体常态光源下的固有色
8.2.2 物体受光线影响产生的非固有色
8.2.3 消失色:黑、白、灰
8.3 各种色彩所代表的情感
8.3.1 红色——喜庆热闹
8.3.2 绿色——清新自然
8.3.3 黑色——沉稳凝重
8.3.4 白色——纯洁质朴
8.3.5 黄色——活力跳跃
8.3.6 橙色——温馨醒目
8.3.7 蓝色——安静幻想
8.3.8 紫色——唯美梦幻
8.3.9 和谐的邻近色组合
8.3.10 强烈的对比色组合
8.4 白平衡和色温对画面的影响
8.4.1 色温是光的科学度量
8.4.2 高色温带来偏冷调的画面
8.4.3 低色温带来偏暖调的画面
8.4.4 相机里的白平衡模式设置(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日光灯、闪光灯)
8.4.5 校正白平衡获得正常的画面色彩
8.4.6 利用白平衡营造独特的画面色彩
经典案例分析1:拍摄夕阳西下时的暖色调画面
经典案例分析2:在室内灯光下拍摄静物时注意调整白平衡

CHAPTER 09 用光进阶知识
9.1 利用光线塑造多变效果
9.1.1 主光与辅光的合理运用
9.1.2 利用背景光加强画面空间感
9.1.3 利用修饰光强调细节
9.1.4 利用环境光烘托气氛
9.2 尝试更多富有创意的拍摄
9.2.1 频闪闪光表现出奇特的现象
9.2.2 长时间曝光记录星星的轨迹
9.2.3 多重曝光获取虚实变幻效果
9.2.4 拍摄神奇有趣的光绘
经典案例分析1:使用B门拍摄烟花
经典案例分析2:利用光斑或眩光增强画面意境

Part 3 实战篇

CHAPTER 10 拍摄自然风光
10.1 水天相接的大海
10.2 广阔美丽的草原
10.3 雄伟壮阔的山脉
10.4 平静如镜的湖泊

CHAPTER 11 拍摄人像
11.1 纯真可爱的少女
11.2 成熟性感的女性
11.3 天真烂漫的儿童
11.4 浪漫温馨的情侣

CHAPTER 12 拍摄动植物
12.1 甜美芬芳的花朵
12.2 微观世界的昆虫
12.3 自由飞翔的鸟类
12.4 活泼可爱的宠物

CHAPTER 13 拍摄建筑与夜景
13.1 现代化的城市建筑
13.2 独特的异域建筑
13.3 历史悠久的古镇
13.4 梦幻迷离的夜景

CHAPTER 14 拍摄静物
14.1 精致优雅的商品
14.2 造型可爱的玩偶
14.3 独特精美的艺术品
14.4 可口诱人的美食
……

前言/序言


《光影魔法师:掌握决定性瞬间的视觉语言》 前言: 在浩瀚的视觉信息洪流中,一张照片之所以能触动人心,留下深刻的烙印,往往不仅仅在于记录下了那一刻的景象,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摄影师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世界的独特观察。摄影,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看见”的艺术,而“看见”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运用构图与用光这两个核心要素,将三维的现实世界巧妙地转化为二维的平面影像,并赋予其独特的生命力。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关于视觉语言的探索之旅,一次对决定性瞬间的深度挖掘。我们希望带领读者,从零开始,逐步解构摄影作品的内在逻辑,理解那些看似随意却充满力量的排布,感受那些巧妙运用光线所营造出的氛围与情绪。从新手的好奇与懵懂,到资深玩家的举一反三,我们力求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路径,让每一位热爱摄影的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影魔法”。 第一部分:构图的艺术——让画面“说话” 摄影构图,如同建筑中的结构设计,是照片骨架的搭建。它决定了画面的平衡感、引导线、视觉焦点,以及最终想要传达的情绪和信息。一个好的构图,能够让观看者在第一时间就被吸引,并顺着摄影师的意图,去感知、去思考。 1. 基础法则的基石: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黄金分割: 探索自然界与艺术中普遍存在的“黄金比例”的奥秘,以及它如何在摄影构图中带来和谐与美感。我们将详细解析黄金分割点和黄金螺旋的运用,让你学会如何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关键位置,从而增强视觉吸引力。 三分法: 作为最经典也最实用的构图法则,三分法将画面分割成九个相等的区域。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利用井字格将主体置于交叉点,或者将景物线条放在分割线上,以此打破画面呆板,增加动态感和节奏感。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实拍案例,展示三分法在不同题材(风光、人像、静物等)中的灵活应用。 2. 引导视线的魔法:线条的语言 直线与曲线: 学习如何识别并运用画面中的各种线条,包括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S形曲线、放射形线等。我们将分析不同线条所传达的视觉感受:水平线带来的宁静与稳定,垂直线传递的力量与高度,对角线制造的动感与深度,以及S形曲线引导的优雅与流动。 汇聚线与透视感: 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线条的汇聚形成强烈的透视感,引导观众视线深入画面,创造景深和空间感。铁路、道路、建筑的边缘线将成为你手中的利器,用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故事性。 3. 点、线、面与形的组合:构建视觉焦点 主体突出: 如何通过构图让你的拍摄主体脱颖而出,成为画面的绝对焦点?我们将讲解留白、对比、形状、色彩等多种方式来强化主体。 背景的“减法”艺术: 杂乱的背景是新手摄影师的“噩梦”。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背景虚化、前景虚化、以及利用环境元素“裁剪”背景的方法,让你学会如何“做减法”,让主体信息清晰呈现。 对称与均衡: 探索对称构图的庄重与平衡,以及非对称构图中如何通过元素的分布实现视觉上的均衡。 4. 框景与借景:空间层次的构建 前景的应用: 学习如何巧妙利用树枝、门框、窗户等前景元素,为画面增加层次感和深度,营造“画中画”的效果。 框景的妙用: 探索利用天然或人造的框架将主体框入,从而突出主体,并为画面增添故事性和引导性。 5. 视角与景别:决定信息量与情绪 高低视角的变化: 俯拍、仰拍、平拍,不同的视角如何改变我们对主体和场景的认知?我们将分析不同视角对画面氛围和叙事的影响。 远近景的切换: 宏大的全景、经典的半身像、特写的局部,景别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画面的信息量和情感表达。 6. 动态构图与留白:捕捉瞬间的张力 运动方向与预留空间: 当拍摄运动中的主体时,如何预留“前进空间”,让画面充满动感,而不是显得拥挤? 留白的哲学: 适度的留白并非“空白”,而是给予观者想象的空间,营造意境,突出主体。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留白来增强画面的呼吸感和艺术性。 第二部分:用光的智慧——塑造画面的灵魂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不仅照亮了景物,更塑造了形态,描绘了情绪,赋予了画面生命。掌握用光的技巧,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的魔法,能够将平凡的场景变得生动,将普通的人物变得有故事。 1. 光线的“语言”:理解光线的性质 光线的强度: 强光与弱光对画面的影响。强光勾勒轮廓,产生硬影;弱光柔和细腻,减少对比。 光线的方向: 顺光: 画面均匀明亮,色彩饱和,但缺乏立体感。 侧光: 勾勒主体轮廓,产生明暗对比,增强立体感,是大多数题材的首选。 逆光: 产生轮廓光,营造剪影效果,或在人物身上形成迷人的“发光”效果,极具艺术感。 顶光与底光: 分析其特点以及如何规避或巧妙运用。 光线的色温: 学习理解自然光和人造光的色温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白平衡设置或后期调整来控制画面的色调,营造冷暖氛围。 2. 自然光下的魔法:捕捉天赐的礼物 黄金时段: 日出后和日落前一小时,光线柔和,色彩温暖,是风光摄影和人像摄影的黄金时段。 蓝色时段: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短暂时间,天空呈现迷人的蓝色,适合拍摄城市夜景和特殊氛围的场景。 散射光: 阴天或窗户边的柔和散射光,能够均匀地照亮主体,减少阴影,非常适合拍摄人像和静物。 直射光: 烈日下的直射光,虽然具有挑战性,但也能通过合理构图和利用阴影来创造戏剧性的效果。 3. 人造光的运用:主动创造光影 闪光灯的“硬”与“软”: 学习如何直接使用闪光灯,以及如何通过柔光罩、反光板等附件来软化光线,避免生硬的直射效果。 补光与轮廓光: 运用闪光灯进行辅助照明,消除阴影,或者勾勒主体的边缘,增加层次感。 持续光源(LED灯、影棚灯): 探索持续光源在人像、静物、微距等拍摄中的稳定优势,以及如何通过不同功率和角度的光源来塑造主体。 4. 光影的塑造技法:让画面“立起来” 明暗对比的运用: 学习如何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来突出主体,营造戏剧性,并引导观者的情绪。 阴影的艺术: 阴影并非“缺失”,而是光线缺失的区域,它们能够勾勒轮廓,增加深度,甚至本身就能成为画面的一部分。 高光与反光: 捕捉和运用高光,让画面更具质感和生命力。学习利用反光面来丰富光线,填补阴影。 5. 特殊光线的表现:创造独特氛围 剪影: 掌握逆光拍摄技巧,将主体转化为深邃的轮廓,营造简洁而富有艺术感的画面。 光绘: 利用长时间曝光和光源的移动,在画面中绘制出光轨或图案,创造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漏光与光斑: 学习如何捕捉或模拟自然中的漏光和光斑,为画面增添复古、梦幻或神秘的氛围。 烟雾与尘埃中的光线: 探索光线穿透烟雾、尘埃时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制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光束效果。 第三部分:融会贯通——从入门到精通的实践之路 理论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本部分将引导读者将构图与用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拍摄中不断磨练技艺。 1. 题材专项突破: 风光摄影: 如何根据不同的自然光线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构图,如宏大的全景、精致的局部,以及如何利用线条和色彩来展现大自然的壮丽或宁静。 人像摄影: 学习如何运用光线和构图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情绪,从柔和的自然光到戏剧性的影棚布光,捕捉最动人的瞬间。 静物摄影: 掌握如何通过构图和光线的精细安排,将平凡的物体拍出质感和美感,突出其内在的纹理和色彩。 街头摄影: 在瞬息万变的街头环境中,如何快速捕捉决定性瞬间,运用构图和光线来讲述故事,表现人文关怀。 微距摄影: 深入探索细微之处的美,学习如何利用浅景深和精准的光线来突出微小世界的细节与质感。 2. 创作流程解析: 前期观察与构思: 如何在拍摄前对场景进行审视,预判光线变化,并初步构思画面。 现场调整与应变: 在实际拍摄中,如何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构图和用光策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后期辅助与升华: 简要介绍后期处理在调整色彩、对比度、锐度以及二次构图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但强调其本质是“锦上添花”,而非“弥补不足”。 3. 案例分析与点评: 本书将精选大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深入的构图和用光分析,剖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技巧和思想。 通过“解构”经典作品,帮助读者理解理论如何转化为实际的视觉语言。 4. 挑战与练习: 提供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摄影练习题目,鼓励读者动手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用S形曲线拍摄一条河流”、“用逆光拍摄人像剪影”、“用散射光拍摄一组静物”等。 结语: 摄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学习与探索。构图是骨架,用光是灵魂。当这两者在你的镜头下和谐统一时,你便能创造出触动人心的影像。愿这本书成为你手中那把开启视觉之门的钥匙,引领你在这片光影的海洋中,自由驰骋,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独特视角与创作力量。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对世界的重新解读;每一次成功的画面,都是一次对光影的精妙掌控。让我们一起,成为自己的“光影魔法师”。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它的厚度不仅仅体现在纸张上,更在于知识的密度和广度上。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体现出的“留白”艺术,它让原本密集的专业信息得以呼吸,避免了阅读疲劳。很多摄影书籍喜欢堆砌复杂的术语,但这本书在引入新概念时,总会用最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定义。从构图的视觉引导,到光线的物理特性与情感表达的结合,这本书构建了一个完整且逻辑严密的学习体系。对于任何想把相机从“记录工具”升级为“艺术媒介”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路径清晰而坚定。读完之后,我感觉我的取景器里的世界都变得更加清晰和立体了。

评分

翻开内页,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流畅自然的叙事风格。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他似乎很懂得初学者的困惑,总能在关键的转折点给出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口号。比如,他对“黄金分割”和“三分法”的阐述,不是简单地给出公式,而是结合了大量实际场景的对比照片,让你能直观地感受到构图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产生微妙的心理影响。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我这个原本对复杂理论有点畏惧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节奏。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拿起自己的手机或相机进行现场模拟,这说明文字已经成功地激发了我的实践欲望,这对于一本技术性书籍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成功。

评分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非常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在讨论完基础规则之后,他并没有强迫读者去遵循某一种既定风格,反而鼓励大家在掌握了基础语汇之后,去尝试打破规则,形成自己的视觉语言。书中的案例涵盖了从风光、人像到静物的广泛领域,但最难得的是,每个案例的作者解析都充满了强烈的个人色彩。这让我意识到,构图和用光不是僵硬的公式,而是服务于表达主题的工具。这种对“创作主体性”的强调,极大地鼓舞了我。它让我不再害怕自己的作品“不标准”,而是开始思考“我想通过这张照片告诉别人什么”。这种从“技术执行者”向“视觉表达者”的思维转变,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收获之一,它的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光线和色彩的章节时,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深度和广度。我个人一直觉得,摄影的灵魂在于光,但如何“驾驭”光线,却是一门玄学。这本书没有将光线神秘化,而是将其拆解成一个个可理解、可控制的元素。它详尽地分析了顺光、侧光、逆光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表现,并且配有大量的实拍案例,清晰地标注了光源角度和曝光的细微差别。特别是关于“影调”的讲解部分,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不只是教你如何“拍亮”或“拍暗”,而是告诉你如何通过光影的对比来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情感深度。这种对摄影本质的深刻洞察,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技术指导范畴,更像是一次关于“如何观察世界”的哲学引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充满了视觉冲击力,那种深邃的色彩搭配上精致的文字排版,一看就知道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通常对摄影类的书籍持谨慎态度,因为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浮于表面的“秘诀堆砌”。然而,这本书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传达出一种专业而不失亲和力的气息。装帧的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大篇幅的图例看起来也让人心旷神怡。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严谨性。我喜欢这种封面传递出的信息:这不是一本快餐式的指南,而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之旅。它在书架上占据的视觉位置,就已经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它,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设计背后的知识海洋。

评分

外观破烂,差评!

评分

价格比书店便宜很多,不过送来的书有些脏了

评分

不错

评分

里面内容挺多的,但感觉说的不是太清楚

评分

还没看,看了再说,印刷质量不错!

评分

外观破烂,差评!

评分

价格比书店便宜很多,不过送来的书有些脏了

评分

价格比书店便宜很多,不过送来的书有些脏了

评分

里面内容挺多的,但感觉说的不是太清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