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不是一本纯传授知识的图书,而是通过作者遭遇的人、事以及由此而来的所思所想,传递一种潜意识里我们都欲进行的抗争。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让我们“来一场‘文艺复兴’式的个人抗争与搏斗,恢复对个体的感知,让自己作为一个人而活着,有迫切的必要。”
内容简介
该书为知名青年撰稿人傅尔得近年关于影像文字的梳理。书稿包含多位海内外摄影师的介绍、评论、访谈等,还有作者游走世界采访摄影师、观看视觉媒介等遭遇的故事和感想等,名为“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智识、精神、见解等各方面的养成过程。它比单谈外界的影像,更具情感性和“另辟蹊径”性。里面有包含一些个人的体悟,当然,大多谈影像为主。
作者简介
傅尔得,策展人,专栏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近年工作、生活于上海,频繁往返于伦敦、纽约等国际文化交汇之都。2015年,为大理国际影会策展“肌理之下:台湾当代摄影联展”,获2015年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策展人奖。
傅尔得个人微信公众号: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吉米·尼尔森:
存在,就是艺术
/17
怎么把钱花得有质感,是一门学问,比如,支持某种冷僻的梦想——记录不可挽回的人类历史。
摩根大通从1905年开始,给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柯蒂斯(EdwardSheriffCurtis)提供资助,第一笔资金75000美元,资助他拍摄北美印第安人。在30年中,柯蒂斯拍摄了80个印第安人部落,留下了40000多张底片,出版了19套书,让消失中的印第安人永远留在了影像里。
同样把钱花得有质感的,是一位名叫伯克霍兰(MarcelBoekhoorn)的慈善家。他给了英国摄影师吉米·尼尔森(JimmyNelson)40万欧元的资助,让他拍摄现存于世的部落文明。2013年底,吉米·尼尔森的第一本记录原始部落的书出版—《在他们消失前》(BeforeTheyPassaway)。这本耗时3年的书,史诗般地记录了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的35个部落的影像。
一页页翻开,唯有赞叹: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艺术。
吉米·尼尔森用图片勾勒了部落的共性:人类和自然环
18/
境的和谐共生。他们的世界中没出现过达尔文和爱因斯坦,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敬畏自然。他们更没经历过工业时代,男人集体狩猎,女人在家耕种,潇洒纯粹地活在天地之间,游历在山谷、森林、冰原,住简易搭建的房子,靠山吃山,衣不蔽体,披或者不披猎物身上扒下的皮毛,千年百年,过着跟祖先的祖先一样的生活。
现代文明世界的我们,要是与现实世界隔绝个三五年,出来就发现日子不会过了,周遭所有东西早已更新换代,街上熟悉的面馆,也不见了,面馆连着左邻右舍的那一排门脸房,都不见了。
我们破除了自然的神秘和恐惧,眼里却越来越看不到自然,体会不到清晨站在山坡顶端,朝阳升起时,面对一望无际森林之巅的震撼。
我们只能在吉米·尼尔森的影像中,感受人类和自然原本共生的美。
在溪水里,在山顶上,在高耸苍劲的大树下,在葱郁的灌木旁,部落里的人们拿着安身立命的武器,穿戴上动物
……
前言/序言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序章:拨开迷雾的渴望 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你是否曾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仿佛生命中缺少了些什么?日复一日的忙碌,填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也悄然挤压走了那些曾经让你心潮澎湃的火花。你可能是一位刚刚走出校园的青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却在现实的洪流中逐渐迷失了最初的方向;你可能是一位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中年人,拥有了物质的丰盈,却渴望在精神的世界里寻找到更深层的满足;你甚至可能是一位早已退休的长者,拥有了自由的时间,却发现自己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有些脱节,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自己的冲动。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并非一本关于历史上的某个特定时期,也非一本描绘某个伟大艺术家生平的传记。它是一份邀请,一份关于自我发现与自我重塑的行动指南。它关乎的,是你如何在一个被信息洪流裹挟、被琐碎事务淹没的现代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那片精神净土,并在这个过程中,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探索者一样,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以饱满的热情拥抱生活,最终开启一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命革新。 这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回归自我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我们将一同拨开覆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层层迷雾,去探寻那些被遗忘的兴趣,去唤醒那些沉睡已久的才华,去重新点燃那些曾经照亮你前行的梦想。它不是一本告诉你“应该”做什么的书,而是提供一种视角,一种方法,让你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想要”去探索,去创造,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章:看见内在的星辰——重拾自我认知的火炬 我们常常习惯于根据外界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工作的头衔、社交的标签、他人的期待,如同一个个无形的枷锁,束缚了我们对真实自我的认知。“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真正喜欢什么?你擅长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中,却变得难以回答。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将引导你踏入自我认知的深处。我们将从“看见”开始。看见那些被日常淹没的、真实的自己。这需要我们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如同古老的哲学家一样,进行内省。我们会探讨如何通过觉察,去捕捉那些让你感到愉悦、让你沉浸其中的瞬间,那些即使面对困难也愿意坚持的动力,以及那些让你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独特魅力的特质。 这不仅仅是关于回忆,更是关于对当下自己的深刻洞察。我们会学习识别那些阻碍我们看见自我的心理模式,比如过度在意他人眼光、习惯性自我批评,或是将精力过度消耗在无意义的社交和信息碎片中。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思考,你将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辨别那些真正能让你感到生命意义的声音,而非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 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宇宙,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过去的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构成你的一部分,而非定义你的全部。通过重新审视和接纳,你将能够摆脱过往的包袱,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二章:知识的海洋,灵感的彼岸——构建属于你的精神食粮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如同干涸的土地遇上甘霖。他们阅读古籍,探索科学,欣赏艺术,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催生了伟大的创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获取知识的便利,但往往也陷入了知识焦虑的泥潭——什么值得学?如何学?学了又有什么用?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将邀请你成为一个主动的知识探索者。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这并非鼓励你去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是强调“选择”与“深度”。你将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人生目标,去筛选那些真正有价值、能激发你思考的书籍、文章、纪录片,甚至是播客。 我们会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高效阅读,如何从信息碎片中提炼出有用的知识,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知识的价值在于其能够转化为思想,进而指导行动,最终实现创造。你将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理解,从而不断迭代和丰富你的认知。 这本书也将鼓励你走出固有的知识舒适区,去接触那些你从未涉足的领域。或许是古老的哲学,或许是前沿的科学,或许是失传的技艺,又或者是遥远的文化。每一次跨界,都可能为你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你将发现,知识的海洋如此广阔,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可以因此变得更加丰盈和精彩。 第三章:艺术的触碰,创造的悸动——点燃生命的色彩 艺术,是人类情感与思想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展品,音乐厅里的旋律,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被发现,被感受,被创造。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少有机会去静静地感受一份美好,去尝试一种创造。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将带领你重新与艺术建立连接。这并非要求你成为一个艺术家,而是鼓励你成为一个“生活中的艺术家”。我们将探讨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美,比如一朵花的姿态,一次日落的色彩,一句诗歌的意境,一段旋律的触动。通过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你将能够发现隐藏在平凡之中的不平凡。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鼓励你亲自去“创造”。这可以是拿起画笔,在画布上涂抹你的情感;可以是尝试写作,用文字记录你的思绪;可以是学习演奏一种乐器,让音符流淌出内心的旋律;甚至可以是烹饪一道菜肴,在厨房里挥洒你的创意。这些创造的尝试,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是滋养你灵魂的甘露。 在这个过程中,你将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释放。创造,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是一种将内在想法外化的过程。它能帮助你梳理混乱的思绪,释放积压的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你将发现,当你开始动手去创造,生命便会焕发出新的色彩,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章:思想的碰撞,独立的灵魂——在多元中坚定自我 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解放是其核心特征之一。人们开始质疑权威,挑战传统,以独立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容易被裹挟进各种潮流,迷失在纷繁的意见中。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将帮助你建立独立的思考能力。我们将探讨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何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这需要我们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轻信,勇于质疑,勤于求证。 你将学习如何与不同的观点“相处”。理解他人的立场,即使我们并不赞同,也是一种智慧。通过开放的交流和理性的辩论,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深化理解,甚至修正自己的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的立场。真正的独立,是在理解多元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会鼓励你积极参与到思想的碰撞中来,无论是通过阅读不同观点的书籍,参与线上线下的讨论,还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你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拥有一个更加清晰而坚定的自我。你将不再害怕与众不同,而是享受在多元世界中,保持独特而独立思考的乐趣。 第五章:行动的火种,生命的温度——将复兴融入生活 任何的自我认知、知识学习、艺术体验,最终都需要回归到行动。只有将内心的觉醒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的最终目标,是将这场精神的革新,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这并非意味着要放弃现有的生活,而是要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去拥抱它。你将学习如何设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并将那些学习到的新知、体验到的灵感,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无论是培养一项新的阅读习惯,坚持一项艺术创作,或是尝试一项新的技能,关键在于“持续”。我们将探讨如何克服惰性,如何管理时间和精力,如何保持学习和创造的动力。这需要耐心,也需要毅力,但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将为你注入更强大的信心。 你将发现,当一个人开始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去思考,他的生命便会散发出独特的光芒。这种光芒,不仅能够照亮自己,也能感染周围的人。你的生活将因此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充满了温度与色彩。 尾声:永不止息的探索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是一种持续的生活态度,一种永不止息的探索精神。当你完成了这场自我革新,你便获得了驾驭生命的能力,能够以更加从容和自信的姿态,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与机遇。 这本书,是你手中的一份地图,但真正的旅程,需要你自己去一步步丈量。愿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点燃你内心的火种,开启属于你自己的、精彩绝伦的生命乐章。让你的生活,因这场“文艺复兴”而更加丰盈,更加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