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摄影大师班

自然摄影大师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凯拉·森格尔,克里斯蒂安·森格尔 著,周莹 译
图书标签:
  • 自然摄影
  • 摄影技巧
  • 摄影大师
  • 摄影教学
  • 风光摄影
  • 野生动物摄影
  • 摄影入门
  • 摄影进阶
  • 摄影指南
  • 摄影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179011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016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32
字数:2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自然摄影大师班》作为德国皮尔森出版的自然摄影教科书,涵盖了自然摄影理念的介绍、器材的选择、技术技巧的讲解、个人艺术风格的养成,全面、透彻讲解了自然摄影的创作过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非同寻常的风光摄影书,它凝聚了凯拉和克里斯蒂安对典型自然元素的取舍与刻画、对构图理念的描绘与传达、对拍摄思想和自然元素本质关系的揭示,以及其完美的摄影技术控制能力。
  书中展示的作品真实而细腻、朴素而震撼,不仅揭示了照片的拍摄背景,还阐明了决定拍摄的角度、滤镜的选用及其他拍摄要素,如光线、气象条件、时机、构图等,用摄影语言体现了作者在风光摄影领域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值得每个读者细心揣摩和学习。

作者简介

  凯拉·森格尔博士和克里斯蒂安·森格尔博士,不仅是超前的生物学研究者,同时也是充满创作激情的摄影师,风光摄影就是他们非常擅长的一个创作领域。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出版了30本主题各异的专业图书和美丽的画册,两人轻松幽默且满含激情的笔风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本书时,你会在尽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轻松愉悦地学习摄影知识。

内页插图

目录

引 言 11
第一章 一年如一日
1.1 娇嫩的绿色
1.2 炎炎夏日
1.3 秋日的树林
1.4 拍摄令人感觉亲切的霜
1.5 闪光与黑暗
1.6 蓝色时分
1.7 金色一刻
1.8 中间时段
1.9 聚焦:一年中风光摄影的时机


第二章 光与影
2.1 芦苇、水和云
2.2 瞬间的一幕
2.3 岩石边的光束
2.4 明丽的马尾草
2.5 灵感的闪现
2.6 阴影形成的氛围
2.7 银色还是金色
2.8 灰色的、阴暗的和理想的


第三章 单色与多色
3.1 绽放的花朵
3.2 绿中之绿
3.3 彩色的岩石
3.4 阴影的色彩
3.5 空中精灵
3.6 粗糙的年轮
3.7 聚焦:照片黑白效果的转换技巧
3.8 灰色巨人


第四章 深度和广度
4.1 空间的深度
4.2 明亮的视野
4.3 纵深感
4.4 前景与背景
4.5 两朵钟形花
4.6 不是前景,也不是背景
4.7 海豹的视角


第五章 趣味画面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化效果
5.1 鸟儿们笑了
5.2 镜头游戏
5.3 夏日的梦想
5.4 在风中创作
5.5 雾之山
5.6 上方昏暗、下方明亮
5.7 聚焦:使用插片滤镜来实现创造性灰度渐变


第六章 快与慢
6.1 云中身手矫健的“小丑”
6.2 惯性动物
6.3 拍摄鸟儿时的注意事项
6.4 快速奔跑者
6.5 与猴子同行
6.6 请不要眨眼
6.7 飞溅的瀑布
6.8 聚焦:有趣的中灰镜
6.9 定格赫利俄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
6.10 天空中的闪亮轨迹
6.11 聚焦:在电脑中优化星星的运行轨迹


第七章 按照计划的和偶然得到的
7.1 空中的鹤群
7.2 透过防护网拍摄
7.3 是的,它们立在那里
7.4 计划中出现的偶然性
7.5 错拍了兔子
7.6 近在眼前的礁岩猎獾犬
7.7 羚羊笑了
7.8 聚焦:源于生活的摄影创作


第八章 浪漫主义色彩与纪实主义风格
8.1 无 蒂
8.2 柔软的奇迹
8.3 聚焦:双重曝光,怎样操作
8.4 通过虚化营造出浪漫色彩
8.5 天空之火
8.6 情趣盎然的小水滴
8.7 魔幻天鹅
8.8 连续而紧凑的效果
8.9 实景拍摄
8.10 拍摄完整的植物
8.11 前方的贼鸥


第九章 冷与暖
9.1 低低的太阳
9.2 炙热的火球
9.3 红色、黄色和橘黄色
9.4 勉强曝光
9.5 炫酷甲壳虫
9.6 冰和水
9.7 尖声惊叫
9.8 聚焦:创造性地设置白平衡


第十章 伪装的和显而易见的
10.1 白天难以辨识的巧妙伪装
10.2 轻轻走过的大型动物
10.3 拍摄时吹口哨
10.4 误入歧途的伪装
10.5 红色小鸟
10.6 当地羚羊
10.7 彩色蜥蜴
10.8 聚焦:摄影师的充电时间

第十一章 抽象的和结构分明的
11.1 潮汐时分
11.2 从结构分明的纹理中凝炼抽象含义
11.3 叶脉和其他
11.4 海鸠的空间
11.5 森林画面的阴影效果
11.6 宏伟景观的颠覆性再现
11.7 令人迷醉的罂粟花
11.8 小小的结构,巨大的效果
11.9 生于火山岩
11.10 地图和微缩森林
11.11 拍摄单色斑马
11.12 聚焦:微距摄影指导篇


第十二章 行为和责任
12.1 慈爱的母亲与和睦的兄弟姐妹
12.2 狒狒帮
12.3 双胸斑沙鸟的婚礼
12.4 晒一下你们的脚
12.5 聚焦:感谢生态保护
12.6 黑红外衣下的美食家
12.7 家附近的啄木鸟
12.8 困境中的母狮
12.9 远方的蜂虎
12.10 小心悬崖
12.11 聚焦:摄影师的自我隐藏


第十三章 多与少
13.1 拍摄花海,还是拍摄少数几朵
13.2 鲣鸟大本营
13.3 以少见证多
13.4 惊扰带来的意外收获
13.5 赋予被摄主体更多的空间感
13.6 一对孤独的动物

前言/序言


《光影的诗篇:探索自然摄影的奥秘》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每一缕阳光、每一次风拂、每一片叶落,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动人的故事。而摄影,正是捕捉这些转瞬即逝之美的绝佳媒介。本书并非一本教你如何按下快门的实用指南,也不是罗列器材参数的枯燥手册。它更像是一次穿越光影与色彩的深度对话,一次对自然生命力的虔诚礼赞。我们将一同潜入摄影师的心灵花园,探寻他们眼中那个充满魔力的瞬间,是如何被定格成永恒的画卷。 一、 灵魂的触角:看见,而非仅仅观察 摄影的起点,在于“看见”。这不是简单的视网膜接收到光线,而是灵魂的触角伸向自然的深处,与万物产生共鸣。许多人面对壮丽的风景,或许只能赞叹一句“好美”,但真正的摄影师,却能从中捕捉到一份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份细腻入微的情感。 这份“看见”,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持续的观察。摄影师会花大量时间去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地形、动植物习性。他们会耐心等待,等待一场雨水的洗礼,等待日出时分的霞光万丈,等待夜幕降临后星辰的低语。这种等待,是一种心性的修炼,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他们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自然的倾听者和对话者。 当他们“看见”时,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的是对光线的敏感,对色彩的敏锐,对构图的直觉。他们能够感知到,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某个特定的时刻,光线会在一块岩石上投下怎样的阴影,会在一片花瓣上勾勒出怎样的轮廓,会在飞鸟的翅膀上折射出怎样的色彩。这份“看见”,是一种超越视觉的感知,是一种对生命能量的捕捉。 例如,一位摄影师在拍摄一棵古老的树时,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它历经风霜的沧桑,是它扎根土地的顽强,是它向上伸展生命的渴望。他会寻找最能体现这些特质的光线和角度,可能是清晨柔和的金色阳光,也可能是傍晚略带忧郁的暖色调。他会用镜头去捕捉树皮的纹理,树叶的脉络,以及那些藏匿在枝桠间的生灵。这种“看见”,让简单的景物焕发出深刻的生命力。 二、 光影的魔术:塑造与感知 光,是摄影的灵魂。而摄影师,则是光影的魔术师。他们深谙光线的语言,懂得如何利用它来塑造画面,烘托氛围,表达情感。光线并非只是提供亮度,它承载着温度、质感、方向,以及时间的信息。 清晨的柔光,细腻而温暖,适合展现自然的宁静与诗意;正午的烈日,强烈而刺眼,需要巧妙地避开或利用其强烈的对比;傍晚的暖阳,橙红而柔美,能为画面增添浪漫与怀旧的情绪;夜晚的星空,神秘而璀璨,则需要耐心与技巧去捕捉。 摄影师们不仅关注光的“源头”,更关注光的“质感”和“方向”。是直射的光,还是漫射的光?是顺光,还是逆光?是侧光,还是顶光?不同的光线处理,能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逆光,是摄影师钟爱的“魔法”。当光线从主体后方照射过来时,它能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形成迷人的“金边效应”,使主体在背景中脱颖而出,同时赋予画面一种梦幻般的光晕。例如,在拍摄飞舞的蒲公英时,利用逆光,每一粒绒毛都会被照亮,仿佛闪烁着生命的光芒,画面瞬间充满了灵动与活力。 侧光,则能充分展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纹理。它能加强明暗对比,让岩石的粗糙、树皮的沟壑、动物的毛发都栩栩如生。这种光线下的拍摄,能够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的质感与生命的肌理。 而柔和的漫射光,则适合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宁静的氛围,尤其是在拍摄花卉、昆虫等微观世界时,它能避免强烈的阴影,让细节得到充分展现,营造出柔美、温馨的感觉。 摄影师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光线,他们主动地去寻找、去创造、去驾驭光线。他们会根据光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位置,调整相机的角度,甚至巧妙地利用环境中的反光,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这种对光影的极致追求,让他们的作品拥有了触动人心的力量。 三、 色彩的交响:和谐与对比 色彩,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也是摄影作品中至关重要的表现元素。一本优秀的摄影集,绝不仅仅是黑白分明的记录,更是一曲色彩的交响乐。摄影师们用他们的镜头,捕捉和诠释着大自然丰富的色彩语言。 他们懂得,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刺激,更承载着情感和象征意义。暖色调(红、橙、黄)通常给人以温暖、活力、热情的感觉,而冷色调(蓝、绿、紫)则常带来宁静、冷静、神秘的氛围。 优秀的摄影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色彩之间的和谐与对比。他们知道,当不同色相的色彩以恰当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画面。例如,一片绿色的草地上,点缀着几抹紫色或黄色的野花,这种色彩的搭配,既充满了生机,又显得格外和谐。 同时,他们也善于利用色彩的对比来制造视觉冲击力,突出画面的重点。互补色的强烈对比,例如蓝色与橙色、红色与绿色,能够极大地增强画面的视觉张力,吸引观者的目光。例如,在拍摄落日时,天空中的橙红色与海面反射出的蓝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将壮丽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深层次地,摄影师会关注色彩的“纯度”和“明度”。高纯度的色彩,鲜艳夺目,充满活力;低纯度的色彩,则显得柔和、内敛。高明度的色彩,轻盈明亮;低明度的色彩,则沉稳厚重。他们会根据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来调整色彩的纯度和明度,从而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色彩的运用,并非随意的堆砌。它需要摄影师对色彩理论的理解,更需要他们对自然色彩的深刻洞察和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一本摄影集中的色彩组合,往往能够反映出摄影师的个性和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四、 构图的艺术:秩序与动感 构图,是摄影作品的骨架,是引导观者视线的路径。它决定了画面是否均衡、是否和谐、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摄影师们并非随意地按下快门,他们会在取景框中精心安排每一个元素,创造出富有秩序感和动感的画面。 经典的构图法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引导线等,为摄影师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三分法能让画面更具活力,避免中心对称的呆板;黄金分割能创造出视觉上的舒适感和美感;对称构图则能带来庄重、稳定的感受;而引导线,则能自然地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画面主体。 然而,优秀的摄影师,绝不会被僵化的规则所束缚。他们会在理解这些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他们会打破常规,去探索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有时,看似“不完美”的构图,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个性。 构图的艺术,在于平衡。它需要在画面中找到元素的“轻重”与“疏密”,让画面既不会显得拥挤不堪,也不会显得空洞乏味。摄影师会仔细斟酌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前景与后景的配合,以及画面中线条、形状、色彩的相互作用。 动感,是自然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奔腾的河流,飞翔的雄鹰,还是摇曳的树枝,都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和运动的轨迹。摄影师们会运用特殊的拍摄技巧,如高速快门来凝固瞬间的动感,如慢速快门来表现流动的轨迹,以此来赋予画面生命力。 构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呈现被摄对象,传达摄影师的情感和思想。一个好的构图,能够让观者在第一时间被画面吸引,并在其中获得深刻的共鸣。它是一种视觉的语言,一种无声的叙事。 五、 故事的讲述:情感的传递与哲思的升华 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讲述。每一张成功的自然摄影作品,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种情感,甚至是一种哲思。摄影师们用他们的镜头,去捕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瞬间,去传递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他们或许会记录下一只母鸟辛勤哺育幼鸟的场景,传达出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延续;他们或许会捕捉到一片枯萎的落叶在风中飞舞的姿态,引发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他们或许会定格下广袤的星空下孤独的旅人,诉说着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 这些故事,并非刻意编排,而是源于摄影师对自然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洞察。他们能够从最平凡的景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从最细微的细节中捕捉到最动人的情感。 情感的传递,需要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并且通过画面中的光影、色彩、构图等元素,将这种情感有效地传达给观者。一张充满力量的作品,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摄影师当时内心的震撼;一张温柔的作品,则能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与慰藉。 而哲思的升华,则让摄影作品更具深度和持久的生命力。它鼓励观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隐藏在自然表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一张关于环境保护的摄影作品,能够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一张关于生命顽强度的作品,则能给予人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最终,一本优秀的摄影作品集,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重新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拥有着不屈的灵魂和动人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倾听,去用镜头,将它们永远定格。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已经收集了不少顶级摄影师的作品集,但这本书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这是其他很多作品所欠缺的。它的版式设计极具巧思,有时候会将两张风格迥异但主题内在关联的照片并置,形成一种强烈的对话效果,比如一张是宏大的冰川全景,另一张却是冰川裂缝中一滴水珠的特写,瞬间就将尺度感拉伸到了极致。这种精心编排的阅读体验,让观看的过程充满了解谜的乐趣。此外,作者对于“动态”的捕捉能力,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那些风吹过草原的起伏、海浪拍打礁石的瞬间爆发力,以及鸟群迁徙时那种近乎流体的运动轨迹,都通过极高的快门速度和精准的预判,被凝固成了永恒的几何图形。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抓拍”的定义,好的抓拍并非偶然,而是深厚积累和对未来瞬间的精确预判的结合体。这本书简直是每一位渴望从“记录”迈向“创造”的摄影师案头必备的教材,因为它不仅展示了美,更展示了通往发现美的复杂路径和坚韧心性。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摄影技巧手册”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态哲学和地理考察的视觉记录。我之所以如此推崇,是因为它不仅仅展示了“如何拍得好”,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要去拍”这个根本问题。作者在配文中,虽然篇幅不多,但字字珠玑,谈及了他如何在人迹罕至之地克服孤独、应对危险,以及对所拍摄物种产生的敬畏之心。这种精神层面的投入,是那些只关注光圈快门设置的教程所无法比拟的。读完关于亚马逊雨林那组的介绍后,我对那种湿润、稠密到几乎可以触摸到的空气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完全依赖于他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长期的驻扎。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科学观察”的严谨性与“艺术表达”的浪漫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能教育人,又能打动人的独特风格。它让我意识到,伟大的自然摄影,本质上是对地球家园最深情的致敬。它激发的,不是简单模仿参数的欲望,而是去真正了解并尊重我们所处的这个蓝色星球的渴望。

评分

这本摄影集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光影世界的一扇全新的窗户。我一直对那种能将瞬间定格,同时又蕴含着深邃情感的照片情有独钟,而这本厚厚的画册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从那些令人屏息的日出剪影,到捕捉到昆虫翅膀上微小露珠的超微距特写,每一个画面都仿佛在耳边低语,讲述着自然界不为人知的秘密。作者对于光线的掌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境地,即便是最寻常的场景,在他的镜头下也焕发出了超凡脱俗的戏剧张力。我尤其欣赏他对于色彩的运用,那种深沉的、饱和度恰到好处的蓝与金,将大自然的雄伟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看图片,不如说是一场沉浸式的冥想体验,让人暂时抽离日常的喧嚣,全身心地去感受风、水、石头和生命的呼吸。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只追求视觉冲击的摄影书,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用眼睛去“阅读”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技术考量。这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摄影,并渴望提升自己审美品味的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拿起相机,尝试去模仿那些光线角度,虽然成果相去甚远,但这种被激发出的创作冲动,本身就价值连城。

评分

坦率地说,我最初是抱着一种审视和挑剔的心态来翻开这本书的,毕竟市面上的“大师”头衔泛滥,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少之又少。然而,这本书中的作品,特别是那些关于极端气候环境下拍摄的场景,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那些在暴风雪中纹丝不动的雪豹的眼神,以及在火山岩浆喷发时精准捕捉到的能量脉冲,无不体现出摄影师非凡的耐心、勇气和对自然规律深刻的理解。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展示,而是一种人与自然长期博弈后达成的默契。书中对后期处理的克制也值得称道,画面虽然经过精修,但核心的氛围感和真实性却得到了完美的保留,没有落入过度数码渲染的俗套。这种高级的、内敛的美感,才是真正考验摄影师功力的所在。每当我感到自己的拍摄陷入瓶颈,灵感枯竭时,我就会翻开其中关于“等待”和“环境适应”的那几页,它们总能提供一种冷静而坚定的力量,提醒我,最好的照片往往不是“拍”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极其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精度,使得即便是数码影像的细节,也能被完美还原,这对于追求高品质视觉体验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震撼,更多地是基于其“纯粹性”。它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关于商业摄影或人像修饰的技巧,所有的篇幅都聚焦于野生动物、地貌和天文景观。这种高度聚焦的专业性,反而成就了它无与伦比的感染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极光和星轨的系列作品,那需要极长的曝光时间和对地球自转规律的理解,才能在高纬度寒冷地区拍出如此清晰、色彩斑斓的穹顶画面。书中对这些复杂技术挑战的处理方式,不是长篇累牍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视觉成果来自然呈现,非常适合那些已经掌握基础操作,但想向专业领域进阶的进阶学习者。它传递的核心信息是:技术是手段,观察和奉献才是核心。每一次翻阅,我都能找到新的视角去解读那些曾经“看”过的照片,发现之前因为经验不足而错过的细微之处——比如一片树叶的边缘光晕,或者远方云层中隐藏的色彩渐变。这本画册,与其说是一本关于如何拍摄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看见”世界的艺术指南。

评分

很早以前就认识了你,很早以前脑海中就时常想象这样的画面:夕阳下壮阔的沙漠里,你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裙,一路奔跑,沙粒飞扬…… 然而真正拜读《撒哈拉的故事》,我才知道,你的梦,原来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荷西不是一个浪漫而有钱的阔少,撒哈拉不是一个怡人的风景区——纯粹的与世隔绝,远离尘寰的荒凉,白天酷热,夜晚酷冷,不是我幻想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般的诗意,而是一片浩瀚中的残酷、落后、肮脏、寂...... (42回应)

评分

GayScript

评分

卖家发货很快,物流也很快,卖家包装得很用心,到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破损,感觉服务很不错,下次再来光顾,祝掌柜生意兴隆!

评分

东西不错,快递不错

评分

甲 (全力少年)

评分

很棒的书,值得拥有!照片和印刷都很好!

评分

苔衣 (读不厌精)

评分

甲 (全力少年)

评分

2015-04-04 12:58 7/7有用 来自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