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讲评<尚书>皇家读本》(修订本)(上下)是明代万历年间大学士(宰相)张居正为培养万历皇帝,给皇帝上课用的讲稿。此书虽为皇帝读书而编写,但编成后,流传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读本之一。到了清代,此书颇受康熙皇帝的称赞。此次整理根据南开大学馆藏清代前期刻本,很有文献价值。本书有原文、今译、张居正讲评、注释、今评等部分。重点是张居正讲评,采用明代白话文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释部分对难懂的字、词和典故进行解释。今译部分因张居正直解的自己独到之处,所以我们也尽量采取和张居正一致的提法,以保持语言的原汁原味。
陈生玺,1932年生,陕西乾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明清易代史独见》、《〈沧桑艳〉笺释》、《清史研究概说》(合著)、《帝国暮色——张居正与万历新政》,纂辑丛书《政书集成》(十卷本),主编《张居正讲评〈资治通鉴〉皇家读本》等,发表论文《清兵入关与吴三桂降清问题》、《陈圆圆事迹考》、《明清之际的历史选择》、《秦始皇缘何焚书坑儒》等数十篇。
虞,是帝舜有天下之号。这书共有五篇,都是虞舜时史官所作,以记当时之事者,故总谓之虞书。尧,唐尧。典是典籍。这第一篇典籍,载唐尧的事,所以谓之《尧典》。原文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今译查考古代的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明察事理,思虑深远,仪态温和,对自己的职责不敢懈怠,推贤尚善,他的光辉照耀四海,上至天下至地。
张居正讲评曰若,是发语之辞。稽,是考。放,是至;勋,是功业。钦,是敬;明,是通明。文,是文章;思,是思虑;安安,是无所勉强。允,是实;克,是能。格,是至。史臣说: 稽考古时帝尧,他的功业极其广大,无一处不到,所以谓之放勋。然尧之有此大业者,以其有盛德为之本耳。论他的德性,钦敬而不轻忽,通明而不昏昧,文章著见,思虑深远。这四德又都出于自然,安而又安,不待勉强。其德性之美如此,所以行出来恭敬是着实恭敬,无一些虚伪;行出来谦让是真能谦让,无一些矫强。尧有这等盛德,所以光辉发见于外者,极其显著。凡东西南北四海之外,无不被及;上天下地之间,无不充塞。此正所谓放勋也。
……
亦名《书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经典著作,六经之一。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因《乐经》失传,所以后来便称五经。《尚书》的内容包括我国先秦时代,从尧舜的禅让到夏、商、周三代,距今4000多年到2000多年以前期间,一些帝王的训、诫、诰、命,和君臣之间关于施政方面的讨论记录,以及祈神祭天的祷词之类的文件汇编。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后代很有指导和启发意义。所以自秦汉以后,该书即成为官方学校的必读教科书,帝王将相安邦定国、从政修身的行为指南。所以《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政治和文化的真实记录,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中国是一个很重视文化和教育的国家,在位的皇帝,要选用学问与道德上有造诣的大臣,定期为自己讲解古代的经典,叫做经筵,主要是讲《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尚书》、《诗经》、《易经》以及《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阐发这些书中的微言大义。对于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皇子、皇孙也是如此,到了8岁或10岁,就要委派一定的大臣,专门负责对他们进行教育。明代的大学士张居正就是负责对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教育的大臣,他率领翰林院诸讲官曾先后给朱翊钧讲过《帝鉴图说》、《四书》、《尚书》、《诗经》、《资治通鉴》等。这部《尚书》讲评就是张居正给万历皇帝讲解《尚书》的讲稿。因为当时万历皇帝还是一个10多岁的小孩子,所以这部讲稿用当时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其目的是要让小皇帝了解《尚书》原文的本意,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所以既深入浅出,又通俗易懂,是一部可以雅俗共赏的《尚书》读本。本书原名《书经直解》,《明史·艺文志》曾有著录。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普及古典读物知识,我们将此书整理出版,亦或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尚书》在春秋时代已经编定成书,但经秦火之后,此书原文已经失传,所以到汉代流传的《尚书》,便有今古文之争。今古文的大部分篇章内容相同,少数被认为是秦汉之后的伪书,根据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相关方面的研究,所谓的伪书,也大部分是后来的辑佚工作。我们这次整理选择的版本是《四库存目》中收录的清内府藏《书经直解》,共十三卷五十八篇。我们按照张居正的原书进行注释,不涉及今古文之争。
《尚书》在古代典籍中被称为佶屈聱牙,最艰深难读难懂之书,而且每篇体例不同,将其注释译成现代通俗易懂之书,实非易事。所以我们的整理方式是: 先对该书全文进行新式标点、校勘,然后进行注释和译文。对于张居正讲评部分已经解释清楚的,不再注释。但由于时代不同,人们观念的变化,为了给读者以现代意识,对于历史事件、制度、历史人物,都给以现代的解释,并按公元注明年代,原则上一人一事只注一次,屡出者不再复注。译文是将《尚书》原文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力求忠实原文本意,以期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能够阅读。张居正的讲评是明代的白话文,无需再译。我们的目的是着眼于普及,所以对《尚书》有关的学术探讨和争论,概不涉及。
本书付稿仓促,第一卷至第四卷由天津师范大学贾乃谦注译,第五卷至第八卷由天津师范大学刘凌注译,第九卷至第十三卷由南开大学陈生玺注译。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注释和译文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方之家指正,以俟再版时进行修正。
这套《皇家读本:张居正讲评《尚书》(修订本)》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一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和思想脉络,必须从其核心的经典著作入手,并结合那些在时代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来解读。张居正无疑是明代中后期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尚书》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源头活水。这本书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张居正这位政治巨匠的视角来审视《尚书》,这本身就充满了看点。我尤其好奇,在张居正眼中,《尚书》中的哪些篇章对他的改革具有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又如何去阐释那些关于民生、关于政治权力的论述?这本书会不会揭示出一些我们鲜为人知的张居正的治国理念,或者对《尚书》的解读提供全新的视角?我非常期待在这套书中找到答案。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想深入了解张居正其人。《尚书》本身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但对于没有经过系统研习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门槛。《皇家读本:张居正讲评《尚书》(修订本)》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我一直认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必然是对经典有着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的。张居正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一定离不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而《尚书》恰恰是这种精髓的重要载体。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看到张居正是如何解读《尚书》,他从中汲取了哪些治国安邦的原则,又将这些原则如何融会贯通,最终运用到他的实际改革之中。这本书的“讲评”二字,让我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解读,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传承。
评分拿到这套《皇家读本:张居正讲评《尚书》(修订本)(套装上下册)》,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有着持续关注的读者,我深知张居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尚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开创性意义。将这两者结合,其价值不言而喻。我尤其看重的是“讲评”二字所蕴含的深度。一本好的读本,不应仅仅是文本的堆砌,更需要有智识的引导和思想的启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理解张居正是如何解读《尚书》的,他从中提炼出了哪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智慧,以及这些智慧又是如何在他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中发挥作用的。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领略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如何与古代圣贤对话,并从中汲取治国安邦的力量。
评分这本《皇家读本:张居正讲评《尚书》(修订本)(套装上下册)》真是让人惊喜连连。初次翻开,就被其精美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厚重而典雅的包装,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触摸到那遥远的年代。翻阅其中,纸张的质感极佳,触手温润,字迹清晰,排版考究,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我一直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明朝的张居正,他的改革措施和治国理念,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而《尚书》作为中国最早的史书,其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这本书将这两者结合,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了解历史、学习思想的新视角。我尤其期待通过张居正的视角,去解读《尚书》中那些看似晦涩的篇章,看看他是如何将古老的智慧与现实政治相结合,又是如何运用这些思想来指导他的改革实践的。我相信,这本书不仅能满足我对历史的好奇心,更能启发我对治国理政的深入思考。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制度特别感兴趣的读者,尤其喜欢那些能够提供深度解读和历史洞察的作品。这套《皇家读本:张居正讲评《尚书》(修订本)》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张居正作为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实践,一直是我研究的重点。而《尚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经典文献,其地位不言而喻。《尚书》的内容浩瀚,思想深邃,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理解和消化其中的精髓并非易事。这本书以张居正的视角进行讲评,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导览”。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了解《尚书》本身的思想内涵,更能借张居正之眼,洞察其在实践层面的应用,以及他对古代圣贤政治智慧的理解和传承。
评分买东西就来京东,质量保证,送货到家,售后也给力
评分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质量不错。 选书要选出版社,虽然贵了很多,但
评分四书五经,忘却的文化脉络,孔门典籍,传承的文化符号。解忧当下极权社会忧苦,剔除物欲社会杂念。
评分很好的商品,值得推荐。
评分买那么多书评价得我手都软了!抛开译文和今人评不论,张居正说得很好
评分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 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玉。” 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
评分不错,可以看下。。。。。。。。。。。
评分字迹工整,质量保证。可以放心购买
评分好的好的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