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21省包邮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白话全解版(套装全二册) 启蒙读本 原版白话全解

正版21省包邮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白话全解版(套装全二册) 启蒙读本 原版白话全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刘树屏 编,[清] 吴子城 绘
图书标签:
  • 蒙学
  • 启蒙
  • 识字
  • 儿童读物
  • 传统文化
  • 书法
  • 绘画
  • 包邮
  • 套装
  • 澄衷蒙学堂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蓉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64298
商品编码:113175871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63
套装数量:2
字数:6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白话全解版)
译者:   画说汉字编辑部
市场价:   99元
ISBN号:   9787550264298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5-11-01   版次:1   页数:863
  印刷时间:2015-11-01   印次:1   字数:600千字



















★中国早期的学校教科书、近现代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民国一代大师胡适、茅盾、梁漱溟、丰子恺、竺可桢、李四光等的启蒙之书

 

★国内次*版白话全解,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收录3291个汉字,字字皆本源

 

★解释由浅入深,方便不同年龄段读者阅读

 

1. 胡适赞此书为“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部语文课本”。

 

2. 目前市面上都是繁体竖排影印版,字迹模糊;本书为简体横排版,字字清晰,阅读更畅快。

 

3. 全书共收录3291个汉字,广涉天文地理、人事万象,详细解释每一个字的字根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并列举相关用法。

 

4. 沿用六宫格版式,单个词条、生僻字及复杂字均标注读音,好读易记。

 

5. 白话全解版纠正*书各类错谬百余处,中国文化真本源就该读本书。

 

初版于光绪二十七年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吹来一股涤荡人心的清新、刚健、自然之风,它叫人爱自然、万物及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情理交融,道德与知识合拍,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真诚向导。

――FT中文网专栏作家、社会观察家 老愚

凡例

 

内容导航

 

卷一/001

 

卷二/138

 

卷三/403

 

卷四/641

 

索引/844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国早期由学校编纂的训蒙教材,由首任校长刘树屏先生主持编撰而成。胡适、茅盾、梁漱溟、丰子恺、竺可桢等民国学界巨擘都以此书发蒙。全书共收录3291个汉字,广涉天文地理、人事万象,先解释汉字的字根意义,再适当讲解引申义及假借义等,并引经据典,列举相关用法。该书既是一部小学常用字字典,又是一部正本清源、释义解字的“说文解字”。
本次编译完全采用白话,标注拼音,让经典更适宜当下各年龄段与知识层面读者阅读。白话全解版分为上、下两册,沿用原书体例,保留例字、切音与插图,又根据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用简短精辟的现代汉语由浅入深阐释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和用法,让大小读者都能读懂汉字的奥秘。

刘树屏(1857-1917) 字葆良,江苏常州人,晚清政治家、教育家。历任翰林院检讨、安徽候补道、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总理、津浦铁路南段总办等职务。一生提倡教育改革,并创办皖南中学。1900年,在任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时主持编纂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画说汉字》编辑部 联合30多位专家学者顾问,对汉字展开专业的解读。近年来,编辑部陆续整理出版《图解说文解字 画说汉字》、《汉字树》系列(1~6册)、《画说汉字:小学版》系列,受到读者和业界一致好评与广泛认可,并在**掀起了汉字解说类图书热潮。

天 tiān

至高无上的地方称为“天”。相关用词如天地、青天等。

天聚集空气。空气包围地面,靠近地面的地方空气浓度高,距离地面越远,空气越稀薄。用气压表测量空气,高1000尺(约333.33米)的空气是地面的1/30;高16000尺(约5333.33米)的是地面的1/3;高18000尺(约6000米)的是地面的1/2;当高度达到200多里(10000米)时已经没有空气了。没了气则称为“空”,因此称为“天空”。

国 guó

“国”就是邦国的意思。相关用词如国家、大国等。

国也有古代域一词的意思。国,就是或在口中,称为“国”。领土面积大的称为“邦”,领土面积小的称为“国”。此外。“邦”所在的地方,也叫“国”。

汉代时,西域诸国建立城墙守护的叫作“城郭国家”,而没有设立城市守护却在马背上游牧的则称为“行国”。

田tián

已经开垦的土地称为“田”。相关用词如田地、种地等。

树立五谷的方形土块叫作“田”。从字形上看,其外形就像封畛(音fēng zhěn,就是封地的边界)一样,里面又像阡陌交通的小路一样。每年都能耕种的称为“不易上田”,停一年才能再次耕种的称为“一易中田”,挺两年才能再次耕种的称为“再易下田”。

古代的井田制度,其中暗含着限制老百姓自由的意思。后世的人们也有仿效这种制度的,但是大多都失败了。

字 zì

用来记录、记载名称、事物的称为“字”。相关用词如文字、字墨等。

世间万物的滋养繁殖称为“字”,引申为“抚字”(抚养、对百姓的安抚体恤)的“字”。仓颉早发明的文字,就是人们所谓的古文,也就是蝌蚪书。后来史籀(周宣王史,名籀)开始写作大篆,李斯创制小篆,到程邈时字体变为隶书,后来字体又由隶书变作楷书,楷书又演变出草书,而到此时,字的用途越来越广。此外,在古代男子到了冠礼(成年礼)便开始取一个字,女子到了笄礼(古时对女孩子举行礼的特称)也开始有了字,字是用来代替名字的(古时候自称以名,称人以字)。

母 mǔ

生育“我”的人称为“母”。相关用词如母、伯母等。

“母”就是牧、慕的意思,表示养育孩子,这些孩子都非常仰慕。后来引申为“父母”的“母”。保护孩子的“母”称为“保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称为“傅母”;给孩子喂养母乳的人,则称为“乳母”。引伸出所有雌性的动物都称为“母”。如果用“本”(根本)还权衡“息”(衍生)的话,“息”是“子”,“本”就是“母”。

衣 yī

穿在身上的东西就是“衣”,读音为“yī”,相关用词如衣裳。当“衣”字的读音为“yì”时,表示穿上衣服。

所谓“衣”,就是人们穿、披在身上的东西。穿在上身的称为“衣”,穿在下身的称为“裳”,“衣”和“裳”都是人们穿在身上的东西。

“衣”还可表示将衣服披在身上,强调的是动词词性。

舟 zhōu

用来在水中行进的工具,就是“舟”。相关用词如舟子、舟车等。

相传,黄帝的臣子共鼓早将木头刨开做成独木舟。《方言》中有“关西谓之船,关东谓之舟”(古人将函谷关或潼关作为划分整片区域的分界线,关西就是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关东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方)。“舟”是用来承载物体的,所以可以承受酒杯、酒盏的器皿,也可称为“舟”。

芳 fāng

“芳”即是花草的香气。相关用词如芳草、流芳等。

带有清新气味的草称为“芳”。引申为对香味的统称。又进一步引申出有美名或美德的可以感化、熏陶人们从善的一类人都可称为“芳”,如“芳名”“流芳”等词语中的“芳”字。

雀 què

“鹊”是对小鸟的总称。相关用词如鸟雀。

黄雀、麻雀、翠雀等小鸟都称为“雀”。“孔雀”也是翟类的一种,其头部至尾部总长度为五尺左右,而雄孔雀尾部的羽毛十分修长,末端还有像眼睛一样的彩色圈纹。当其和人竞呈美艳的时候,就会像扇子一样开屏。但雌孔雀尾部很小。孔雀的叫声都很难听,人们常常将其饲养在花园之中观赏。

孕 yùn

怀有孩子称为“孕”。相关用词如孕育、包孕(即包含、容纳)等。

所谓“孕”,就是“子”在“包”中,引申为“包孕”一词中的“孕”字用法。

婚 hūn

迎娶妇女称为“婚”。相关用词如婚姻。

“婚”的本义是妇家,其字从女、从昏。据《礼记》记载古时黄昏迎,因此“婚”字引申为“婚嫁”一词中的“婚”字含义。而古代经传中,“婚”也通“昏”。

 

 

内容简介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中国早期由学校编纂的训蒙教材,由任校长刘树屏先生主持编撰而成。胡适、茅盾、梁漱溟、丰子恺、竺可桢等民国学界巨擘都以此书发蒙。全书共收录3291个汉字,广涉天文地理、人事万象,先解释汉字的字根意义,再适当讲解引申义及假借义等,并引经据典,列举相关用法。该书既是一部小学常用字字典,又是一部正本清源、释义解字的“说文解字”。

 

本次编译完全采用白话,标注拼音,让经典更适宜当下各年龄段与知识层面读者阅读。白话全解版分为上、下两册,沿用*书体例,保留例字、切音与插图,又根据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用简短精辟的现代汉语由浅入深阐释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和用法,让大小读者都能读懂汉字的奥秘。

 

作者简介

 

刘树屏(1857-1917)  字葆良,江苏常州人,晚清政治家、教育家。历任翰林院检讨、安徽候补道、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总理、津浦铁路南段总办等职务。一生提倡教育改革,并创办皖南中学。1900年,在任澄衷蒙学堂任校长时主持编纂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画说汉字》编辑部  联合30多位专家学者顾问,对汉字展开专业的解读。近年来,编辑部陆续整理出版《图解说文解字 画说汉字》、《汉字树》系列(1~6册)、《画说汉字:小学版》系列,受到读者和业界一致好评与广泛认可,并在全国掀起了汉字解说类图书热潮。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面向大众的蒙学教材,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01年创办的澄衷学堂组织编撰。这部教材的问世,标志着中国传统蒙学教育的重大革新,它以其科学的体例、生动的图画和贴近生活的语言,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启蒙阅读。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并非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识字课本,它更是一部集识字、说文解字、道德教育、常识普及于一体的综合性读物。全书共分两册,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器物、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力求为初学者构建一个广阔而丰富的知识图景。其编纂的出发点,正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素养的公民。 编纂的时代背景与教育理念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诞生的时代,正是中国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的晚清时期。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的传入,促使中国有识之士深刻反思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家们,认识到旧式蒙学教育的弊端,如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思想保守等,迫切需要一部能够引领时代、启迪民智的新型教材。 在这样的背景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应运而生。其核心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性与实用性: 教材内容力求科学、准确,并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它打破了过去蒙学读物多为四书五经选段或文言浅说内容的局限,引入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介绍自然科学和人文常识的内容。 启发性与趣味性: 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让识字过程变得有趣。每一课都围绕一个或几个字展开,讲解其字形、字义,并配以形象的插图,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 德育与知识并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并非单纯的识字工具,它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启蒙。通过对常用字词的解释,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伦理、国家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公民意识。 普及性与国民教育: 它的目标是面向广大民众,尤其是儿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建设者。这种普及性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材的体例与内容特色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体例设计精巧,易于儿童学习和理解。 以字为本,图文并茂: 每页通常以一个或少数几个生字为核心,配以精美的图画,然后是该字的解释、组词、例句以及相关的古诗或白话文短句。这种“一字一图一解”或“一课一字多解”的方式,将文字、图像和意义紧密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语言白话化: 区别于传统的文言蒙学读物,《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解释和例句大量采用当时比较通俗的白话,使得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为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也使教材更具时代性和生命力。 内容广泛,知识丰富: 教材的第一册以基础识字为主,涉及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事物,如“人”、“手”、“口”、“目”、“衣”、“食”、“住”、“行”等。第二册则在巩固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内容涉及: 天文地理: 如“天”、“地”、“日”、“月”、“星”、“山”、“水”、“风”、“雨”、“春夏秋冬”等,介绍了基本的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 动植物: 如“人”、“马”、“牛”、“羊”、“鸡”、“犬”、“猫”、“鱼”、“鸟”、“花”、“草”、“树”、“菜”等,描绘了常见的动植物,让儿童认识自然界的生灵。 人物与社会: 如“父”、“母”、“兄”、“弟”、“君”、“臣”、“民”、“官”、“家”、“国”等,引导儿童认识家庭、社会结构和人伦关系。 器物与生活: 如“屋”、“门”、“窗”、“床”、“桌”、“椅”、“笔”、“墨”、“纸”、“书”、“车”、“船”等,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和工具。 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 教材中穿插了不少关于孝道、悌道、忠君、爱国、勤劳、诚实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如“孝”、“悌”、“忠”、“信”、“勤”、“俭”等字,并配以相应的典故或简短的叙述,潜移默化地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插图的艺术价值与教育意义: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的插图是其一大亮点。这些插图由当时一流的画家绘制,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起到了直观辅助教学的作用,将文字的意义形象化、具体化,极大地增强了儿童的学习效果。这些插图本身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深远影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影响体现在: 1. 开创了新型蒙学教材的先河: 它打破了传统蒙学读物的模式,引入了科学、实用的内容,采用了白话化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后来的蒙学教材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本。 2.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其白话化的语言风格,对当时及后来的白话文运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证明了白话文作为一种教育和文学语言的可能性和生命力。 3. 普及了基础教育,启迪民智: 在识字率普遍低下的时代,《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以其易学易懂的特点,使大量儿童得以接受基础教育,为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 传播了新式知识与思想: 教材中包含的科学、地理、历史等新知识,以及蕴含的近代教育理念,为当时的儿童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播下了思想启蒙的种子。 5. 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教材的内容、插图和语言风格,都为研究晚清民初的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艺术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总结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使命的教育巨著。它以其创新性的编纂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图画,成功地完成了启蒙一代中国儿童的任务。时至今日,这部教材的价值依然不容忽视。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也是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和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它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对于当代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鼓励我们不断探索更符合儿童学习规律、更具时代精神的教育方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穿越时空的宝藏!第一次看到《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白话全解版,我的心就砰砰直跳。要知道,这套书可是清末民初时期,由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等人编纂的经典启蒙读物,承载了多少先辈的智慧和教育理念。拿到手后,立刻被这套装帧精美的册子吸引住了。纸质厚实,印刷清晰,翻开第一册,那些熟悉的汉字,配上简洁易懂的白话解释,仿佛一下子拉近了与那个时代的距离。我尤其喜欢它的插图,虽然是复刻的原版,但线条流畅,意境深远,每一幅图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让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评分

收到这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白话全解版,简直是惊喜连连。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教育理念和读物很感兴趣,而这套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一窥究竟。首先,它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作为一件收藏品也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价值。白话的翻译非常出色,既保留了原著的严谨,又极具可读性,让古老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书中的插图也是一大亮点,古朴典雅,充满智慧,每一幅图都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字义和文化内涵。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成语典故的解释,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这套书不仅适合儿童启蒙,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次温故知新的宝贵机会。

评分

我本来只是想给孩子找一些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没想到误打误撞发现了这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白话全解版。说实话,我之前对这套书的概念比较模糊,只知道它很有名。收到货后,我简直惊呆了。它的内容编排太有心了!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解释,而是将字词融入到一个个小故事、小道理中,让孩子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白话的翻译也特别到位,既保留了原文的韵味,又通俗易懂,连我这个对古文不太精通的人都能轻松理解。给孩子读的时候,他听得津津有味,对书中的插图更是爱不释手,时不时会指着图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教育著作情有独钟。这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白话全解版,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仅是一本识字课本,更是一扇了解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窗口。我仔细翻阅了其中的内容,发现它的编纂非常科学,从最基本的汉字出发,循序渐进,将天文、地理、历史、道德等知识融会贯通。最令我赞赏的是,它能够用现代白话文进行解释,让这些古老的知识焕发新的生命力,也让今天的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识字,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和文化传承。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启蒙读物,应该是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品德的。这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白话全解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观察我的孩子在使用这套书的过程,他不再是被动地记忆生字,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理解。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像一个小小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下知识的萌芽。白话的解释,就像是春日的阳光雨露,滋养着这些萌芽茁壮成长。而且,书中的插图也很有艺术性,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我看到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好奇,这比任何评价都更有说服力。

评分

真心不错的书籍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不错,慢慢看

评分

真心不错的书籍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

评分

很好

评分

快递丢件,又重发的。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快递丢件,又重发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