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

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谷更有 等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280157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557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主要就唐宋时期乡村控制的若干问题,唐宋民众的精神状态,以及基层社会构成的有关研究进行了论述分析:上篇:唐对乡村采取“乡、里、村”的治理形式,加强对村的直接管辖,强化父老在乡治中的作用。宋代,则发布大量劝谕公告,宣传其劝课农桑、移风易俗之意,并且由于国家政治秩序对乡村社会秩序的改造和相融,导致了乡治方式的变迁。中篇:唐代的“狐神“崇拜是民间信仰多元化的重要表征。到了宋代,乡村民众的意识形态突出地表现为追末逐利、富求贵、贫求富,以及重鬼神、轻法度的心理,与前代相比,则是家训、义庄的发展和乡约的产生。下篇:对隋唐时期四种类型的乡村社会势力:致仕官、现任外地官吏及离任官吏,士子、家族和富豪、侠义人物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唐代边缘群体中的强势力量:游侠、窃贼、强盗、流氓、刺客等,并对唐宋之际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富人阶层的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进行了论述。

目录

上篇:唐宋乡村控制J司题的相关研究
一、唐代的村坊制与行政村的设立
二、唐代的村正与乡村控制
三、唐代的父老与乡村控制
四、唐代乡职人员的动态分析
五、从地方官的劝谕文告看宋代的政治理念
六、乡治方式的传统与变迁

中篇:唐宋乡村民众的精神状态研究
一、唐代村落化与狐神崇拜
二、宋代乡村民众的意识形态
三、宋代乡村富户的社会心态
四、从家训、义庄和乡约现象看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下篇:唐宋基层社会构成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隋唐乡村几种社会势力研究
二、唐代边缘群体的强势力量研究
三、唐宋富人的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
参考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副院长: 谷更有

评分

党委副书记: 谭东梅

评分

学院领导编辑党委书记:朱爱

评分

副院长: 杨瑞

评分

党委副书记: 谭东梅

评分

学院领导编辑党委书记:朱爱

评分

《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主要就唐宋时期乡村控制的若干问题,唐宋民众的精神状态,以及基层社会构成的有关研究进行了论述分析:上篇:唐对乡村采取“乡、里、村”的治理形式,加强对村的直接管辖,强化父老在乡治中的作用。宋代,则发布大量劝谕公告,宣传其劝课农桑、移风易俗之意,并且由于国家政治秩序对乡村社会秩序的改造和相融,导致了乡治方式的变迁。中篇:唐代的“狐神“崇拜是民间信仰多元化的重要表征。到了宋代,乡村民众的意识形态突出地表现为追末逐利、富求贵、贫求富,以及重鬼神、轻法度的心理,与前代相比,则是家训、义庄的发展和乡约的产生。下篇:对隋唐时期四种类型的乡村社会势力:致仕官、现任外地官吏及离任官吏,士子、家族和富豪、侠义人物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唐代边缘群体中的强势力量:游侠、窃贼、强盗、流氓、刺客等,并对唐宋之际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富人阶层的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进行了论述。

评分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是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已有50多年的建系历史。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积淀了优良的治学传统,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确立了稳定的专业方向,奠定了明显的教学优势,涌现出张恒寿、王树民、胡如雷、苑书义等多位史学家。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