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和钨是两种最重要的战略出口金属,锑的一个重要用途在于使用于制造弹药的特种铅合金变得坚硬。对于钨的全球性抢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它首次被德国人用于切削工具并使军火生产大大增长。钨于“一夜之间成为所有战时金属中最重要的”。在已知的所有金属中,钨的熔点最高。钨铁的首次制造,以及克虏伯公司在20年代生产出碳化钨,并取得了这种“军事金刚石”的专利。它被进一步用来制造生产装甲、穿甲弹、枪管和飞机所需的坚硬、抗高温的钢材,它也可以用来制造电话机、灯丝和钟表零件。
评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德国与中华民国》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德关系史的名著。作者柯伟林充分利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档案,论述了1928—1938年中,德亲近关系建立后德国对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军事制度、工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指出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并不只是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更在于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实质性接触。美国《亚洲研究》和《太平洋事务》以及香港《二十一世纪》等书评认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德国与中华民国》是研究中德关系史的一本“难以超越”的著作,是关于中国民国史和中国近代史的一项“极其出色”的成就。
评分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产品依然是她所独有的未经加工的原料。在1932年以前,满洲的大豆和豆制品在对德出口中占有统治地位,但日本占据东北后。为了补偿这一损失,1934-1937年中国芝麻、花生以及其他油料对德出口成倍地增长。然而,最引人注目地改变还是金属矿方面的出口。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可惜十年太短了。
评分研究中华民国对外史的不多,尤其是研究德国与中华民国交往历史的更是少。其实历史上德国对中国的所求没有英法那么贪婪。德国的务实作风还是很引发中国人的好感的。所以包括蒋介石在内很多民国人士对德国多有所学习。只是日本野心太大、太早,结束了中德的蜜月。不然中国在德国的帮助下还是会有很大进步的。
评分东西非常好!东西非常好!
评分我身边一个朋友辉,今年刚大学毕业,待业中。他和我提到最多的就是我他妈的恨这社会,讨厌虚伪的关系。我说,如果你能把抱怨的时间都拿来分析自己,思考自己如何努力,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优点,等你有点回报了,就不会再抱怨了,因为抱怨无法解决问题,只会看出一个人对待问题是何种心态。朋友辉所理解的成功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