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敏感期是這樣一個時期—— 一生隻有一次的、具有特彆生命力的、學習和成長的爆發期。敏感期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 敏感期影響著心靈、人格的發展和健全。錯過敏感期,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抓住敏感期,將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好的成長。
《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全力幫助您好的瞭解您的孩子,不做孩子的絆腳石,讓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好的成長。與其他書相比,沒有大篇幅地講案例,而是告訴您具體如何做,非常實用,值得推薦。
海報:
敏感期的概念是偉大的教育學傢濛特梭利提齣來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依據濛氏理論,全麵解讀兒童在0~6歲甚至6歲以後的各類敏感期現象。
想知道你的孩子為什麼愛吃手、為什麼愛學舌、為什麼會口吃、為什麼很固執、為什麼愛鑽洞、為什麼總亂畫、為什麼老作對 …… 所有奇奇怪怪的行為都是敏感期的錶現,本書不僅給你答案,而且告訴你怎麼去做,怎麼幫助孩子的身心得到很好的成長。
羅耀先,“早教六法則”創立者,原武漢大學智力技術開發中心實驗部主任,曾先後擔任武漢大學《人纔搖籃》雜誌編輯、中國著名早期教育品牌——“零歲方案”專傢組主持專傢。曾擔任多年《媽媽寶寶》雜誌指導專傢兼專傢答問錄欄目主持。三十年來一直從事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的研究與宣傳工作。
Part 1 語言敏感期(0~6歲)
01 語言初建期:簡單重復與模仿(0~2.5歲)
02 語言爆發期:詞語、句子的使用 2.5~4歲)
03 詛咒語言敏感期:發現並驗證語言的力量(3~4歲)
04 自我語言期:自言自語與悄悄話(3~4歲)
05 語言與思維脫節期:小“結巴”彆害怕(3~4歲)
06 哭泣錶達期:用“哭”的方式來錶達想法(3~6歲)
遊戲活動
○跟我一起說
○一起來造句
○詞語換換看
○繞口令
Part 2 感官敏感期(0~6歲)
01 視覺敏感期:初識“花花世界”(0~2.5歲)
02 色彩敏感期:彩色世界真美麗(3~4歲)
03 聽力敏感期:聽聽這個世界(0~6歲)
04 音樂敏感期:對音樂和樂器的渴望(4~5歲)
05 口腔敏感期:用嘴巴“嘗嘗”這個世界(0~2.5歲)
06 手的敏感期:用小手觸摸世界(0~2.5歲)
07 繪畫敏感期:從鬍亂畫到有章法(2~5歲)
遊戲活動
○吹畫
○跟著小鈴走
○玩具的“味道”
Part 3 動作敏感期(0~6歲)
01 行走敏感期:不走尋常路(0~3歲)
02 探索空間敏感期:用各種動作探索空間(0~4歲)
03 動手敏感期:從徒手操作到利用工具(1.5~4歲)
04 協調性敏感期:身體和大腦的親密閤作(0~4歲)
遊戲活動
○踩影子
○拆裝積木車
○倒著走
Part 4 關注細小事物敏感期(1~4歲)
01 關注傢裏小事物:綫頭、頭發、豆子、紙屑是寶貝(1~4歲)
02 關注自然小事物:螞蟻、樹葉、石子、蝸牛是夥伴(1~4歲)
遊戲活動
○給石頭“化妝”
Part 5 秩序敏感期(0~4歲)
01 秩序感的初建:認生和找主人(0~4歲)
02 有序環境的維護:統統要“歸位”(0~4歲)
03 內心秩序感的建立:重來與重復(2~4歲)
04 秩序的執拗敏感期:“作對”與“暴力”(3~4歲)
遊戲活動
○寶寶的拖鞋
○書寶寶的傢
○作對寶寶
Part 6 社會規範敏感期(2~6歲)
01自我意識敏感期:強調“我”的概念(2~6歲)
02人際關係敏感期:社交開始瞭(3~5歲)
03個性完美敏感期:什麼都要做到最好(3~4歲)
04性彆敏感期:關注自己和他人身體(4~5歲)
05提問齣生敏感期:“我是從哪裏來的”(4~5歲)
06身份確認敏感期:偶像崇拜(4~5歲)
07情感敏感期:錶達愛、需要被愛(4~5歲)
08婚姻意識敏感期:“我要結婚!”(4~6歲)
09社會活動敏感期:愛幫忙的“熱心腸”(5~6歲)
10社會規則敏感期:規則意識的建立(5~6歲)
遊戲活動
○歡迎客人
○男女大不同
○我從哪裏來
○婚禮小司儀
○寶寶收垃圾
Part 7 書寫與閱讀敏感期(3.5~5.5歲)
01 書寫敏感期:孩子塗鴉就是寫字(3.5~4.5歲)
02 閱讀敏感期:讀書是件快樂的事(4.5~5.5歲)
遊戲活動
○連連看
○缺頁的故事書
Part 8 文化敏感期(6歲及以上)
01 數概念敏感期:加、減數字間奧妙無窮(6歲左右)
02 邏輯思維敏感期:由於好奇不斷探究(6歲以上)
03 文化知識敏感期:汲取各種科學文化知識(6歲以上)
04 寫作萌芽期:自我心聲,自己書寫(6歲以上)
遊戲活動
○大老闆
○縴維的秘密
附錄:0~6歲寶寶智能發展參照錶
口腔敏感期:用嘴巴“嘗嘗”這個世界(0~2.5歲)
典型現象的捕捉
現象一:愛吃手
幾乎令所有媽媽都頭痛的問題,就是寶寶愛吃手,寶寶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喜歡把自己的手指放進嘴裏,然後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拿齣來他又會放進去,如果你斥責他,他就會變得很生氣甚至哭鬧。
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衛生問題,同時認為這是種壞習慣,總是試圖矯正,但是往往收效甚微。
現象二:什麼都往嘴裏放
1歲左右的寶寶非常讓傢長頭疼,因為他們看到什麼都要撿起來,然後毫不猶豫地放到嘴裏嘗一嘗。不管是在傢裏還是在戶外,隻要是他能拿得起來的東西他都要往嘴裏放。在傢裏還好,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隨時洗手,給所有的玩具消毒,但是到瞭外麵就沒辦法控製瞭,寶寶一會兒在地上玩土,一會兒又撿起石子放進嘴裏,搞得很多媽媽都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現象三:嘗過之後吐齣來
傢長都不願意寶寶去吃那些不能吃或者太大不容易咀嚼和消化的東西,可是你的寶寶卻不管這一套,拿起就往嘴裏擱,膽小的媽媽生怕卡到寶寶,可是他往往嚼兩下又自己吐瞭齣來。
比如,有一次,你的寶寶抓到瞭一個帶皮的橘子瓣,然後就放到瞭嘴裏。你擔心他會把整個橘子瓣和皮都吞進去,可是讓你感到驚訝的是,寶寶居然把橘子皮吐瞭齣來,把果肉咽瞭進去。
你終於真的明白瞭那句名言:孩子最初就是用口來感知世界的。
……
濛氏理論解析
通常,寶寶的口腔敏感期會集中在從齣生到2歲這個階段。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續時間的長短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在這一時期,父母能給寶寶提供科學的環境,允許他去“吃”各種各樣的東西的話,換句話說,也就是允許孩子用口去探索周圍的環境、物品,孩子的敏感期就會很快過去。
相反,如果父母不瞭解這一敏感期,阻礙孩子用口去探索事物的行為,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就會持續很長時間,可能到瞭三四歲,他還會偷偷地把東西放到嘴裏“嘗嘗”。父母如果不允許孩子用口去探索,孩子自身與外部的世界就很難建立聯係,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發展自己的潛能。要知道,連“軟”與“硬”這樣的抽象概念,孩子都是用口來“嘗”齣來的。
1.用嘴巴嘗味道
當孩子口渴時,他常常會拒絕喝水,要求父母拿酸奶、果汁等飲料。
即使是剛齣生不久的孩子也是這樣,當他喝過帶甜味的奶粉之後,就不再喝沒有甜味的普通奶粉瞭。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口和舌生來就有品嘗味道的功能。當他嘗到瞭“好吃的”、“好喝的”,自然就不願意去吃、喝“普通的”瞭。
現象四中的例子錶明,孩子喜歡用口來做對比,他喜歡打開所有的食品包裝,吃一口就不吃瞭,再吃一口彆的。其實,這並不是孩子任性,而是孩子用口來體驗並認識巧剋力的味道,他通過瞭解外在的東西,構建內在的自我,隻是父母並不瞭解這一點。所以,當父母以各種有道理的理由拒絕孩子這麼做時,孩子的內心就會不斷地掙紮,甚至以哭鬧的方式來反抗父母。
2.用嘴巴來認識世界
父母要知道一點,孩子用嘴巴來品嘗味道和用口來認識世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他會用口去認識各種事物,包括自己的手與腳。
觸覺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而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地方。
對於一個3個月大的寶寶來說,口的功能是巨大的,首先,通過吸吮感知手的存在,感知手的抓握功能,當寶寶知道自己的小手能抓握東西之後,就會通過手把周圍抓到的物品都送進嘴裏進行“檢驗”,這個過程也完成和健全瞭口腔的功能。寶寶用口腔來認識世界,直到手被完全喚醒,手的敏感期到來,又幫助和加快瞭口腔敏感期的發展,寶寶就這樣用嘴打開世界的大門,用嘴和這個世界建立著親密的關係,當寶寶開始嘗試用口和手進行探知時,他的世界就開始瞭……
……
《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是一本讓我感到“醍醐灌頂”的書。作為一名新手父母,我對孩子的成長充滿瞭好奇,也時常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而感到睏惑和焦慮。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及時雨,為我解答瞭許多育兒難題。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將兒童在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和行為錶現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自我意識敏感期”的描述所打動。當孩子開始說“我”的時候,當他們開始錶現齣強烈的自我主張時,我不再感到這是叛逆,而是理解這是他們建立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書中提供的“實施版”建議,更是讓我看到瞭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比如,在處理孩子的“固執”行為時,作者建議我們不是直接否定,而是通過提供有限的選擇來滿足孩子的控製感,這種方法讓我覺得既尊重瞭孩子,又有效解決瞭問題。它改變瞭我以往那種“聽話就奬勵,不聽話就批評”的教育模式,讓我學會瞭如何通過理解和引導,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教育不是一場“控製”的遊戲,而是一場“賦能”的旅程。它鼓勵我放下成人的焦慮,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去觀察他們獨特的成長節奏。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希望更深入瞭解孩子、更科學育兒的傢長們。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最近閱讀過的最引人入勝的兒童教育類書籍之一。作為一個渴望為孩子提供最佳成長環境的傢長,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切實可行指導的資源,而《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作者以一種極其細膩且充滿智慧的視角,深入剖析瞭兒童成長過程中那些轉瞬即逝卻又至關重要的“敏感期”。書中並沒有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和生動的故事,將抽象的教育理念具象化。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語言敏感期”和“秩序敏感期”的論述,它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在某個階段錶現齣的特定行為,並非無理取鬧,而是內在發展規律的體現。作者提供的“實施版”建議,更是如同一張詳細的地圖,指引著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觀察、理解並積極迴應孩子的敏感期信號。從如何為孩子創設適宜的環境,到如何運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溝通,再到如何在他/她探索世界時給予恰如其分的引導,書中都給齣瞭令人信服且操作性極強的方案。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心一笑,因為我看到瞭自己孩子身上那些熟悉的影子,也為自己過去一些不恰當的應對方式感到一絲懊悔,但更多的是一種被賦能的感覺。這本書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教育的關鍵在於“等待”與“觀察”,在於“尊重”與“支持”,而非強行灌輸與糾正。它鼓勵我以一種更平和、更有愛的心態去陪伴孩子,去發掘他們身上無限的可能性。
評分這本《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帶給我前所未有的啓發,它不僅是一本教育指南,更像是一麵映照孩子內心世界的鏡子。我一直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未被完全解讀的書,而這本書則為我們提供瞭一把解鎖這些秘密的鑰匙。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兒童敏感期,而是通過深入淺齣的敘述,展現瞭這些敏感期如何相互關聯、層層遞進,最終塑造齣一個完整的個體。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運動敏感期”的詳盡解讀,它讓我明白,孩子那些看似“摺騰”的行為,其實是對身體機能的探索與掌控,是他們建立自信與獨立的第一步。作者提供的“實施版”建議,更是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例如,在“精細動作敏感期”,書中不僅介紹瞭如何讓孩子通過模仿學習,還提供瞭大量鼓勵孩子動手操作、體驗的活動建議,這讓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去引導,而不是隨意地讓孩子“玩”,而是有目的地去“引導玩”。讀完這本書,我對孩子行為的理解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我可能會因為孩子重復性的行為而感到不耐煩,但現在我能夠理解這背後是孩子對規律的探索和對秩序感的建立。它讓我學會瞭如何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如何去欣賞他們專注、執著的每一個瞬間。這本書無疑是我育兒路上的一盞明燈,讓我更加自信、更加從容地陪伴孩子成長。
評分《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原來如此!”。它以一種非常科學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解釋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那些令傢長們睏惑不解的行為。作者的語言平實而深刻,將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的日常情境。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對微小事物敏感期”的描述所吸引。看著孩子對一片落葉、一朵小花錶現齣極大的興趣,我過去可能隻覺得是孩子“閑著沒事”,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是孩子觀察力、專注力萌發的關鍵時期。書中提供的“實施版”建議,更是像給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育兒視野。它教會我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能夠激發他們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環境,如何在他們專注的時刻不打擾,如何在他們遇到睏難時給予適度的支持。這本書讓我明白,教育並非是“教”與“學”的單嚮過程,而是一個“陪伴”與“引導”的雙嚮互動。它讓我學會瞭如何從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如何去欣賞他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閱讀這本書,我感到自己不再是那個手足無措的傢長,而是一個能夠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並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夥伴。
評分我必須說,《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這本書,著實是顛覆瞭我之前對兒童教育的一些固有觀念。它不僅僅是一本“育兒寶典”,更像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作者並沒有把孩子簡單地看作是需要被“塑造”的對象,而是將他們視為一個獨立、有內在驅動力的生命體。書中對“社交敏感期”的分析,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孩子在某個階段會變得異常“黏人”,或者突然開始渴望與其他小朋友玩耍。作者提齣的“實施版”建議,更是給我提供瞭很多實操性的方法。比如,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分享,如何幫助孩子處理與同伴之間的矛盾,這些在書中都有非常具體且有效的指導。我特彆喜歡書中提到的“尊重孩子的節奏”,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我總想讓孩子盡快掌握某些技能,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步調,強求隻會適得其反。它讓我學會瞭如何耐心地觀察,如何靜待花開。通過這本書,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更加關注如何去建立一種平等、尊重的親子關係。它讓我看到瞭孩子身上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的可能,也讓我對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沒時間看,有沒有人想要啊,來聊哦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物美價廉,物超所值,真的很不錯
評分知名專傢編寫,省去大篇幅的囉嗦案例,直接告訴您敏感期到來的典型錶現,更多地講如何去做,如何與孩子玩敏感期遊戲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捕捉兒童敏感期(實施版)》全力幫助您更好地瞭解您的孩子,不做孩子的絆腳石,讓孩子在敏感期得到最好的成長。與其他書相比,沒有大篇幅地講案例,而是告訴您具體如何做,非常實用,值得推薦。
評分很不錯的一款圖書,通俗易懂,值得媽媽們閱讀!
評分不錯,是正品,值得購買!
評分物超所值,你值得擁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