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書的總體立場看,對於文化相對主義者來說,作者無疑是一位西方文化中心論者,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作者就必然是個“普世的自由主義者”,在這一捲裏,我們會看到,作者強調瞭希臘城邦、羅馬共和的特殊性,在未來的各捲中,作者還將會強調18世紀以來西方工業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的特殊性———正如希臘的民主城邦和羅馬的共和國完全就是西方的産物一樣,西方工業文明、資本主義文明完全就是西方社會發展的結果(也就是說,現代化完全是西方的後果)。對於我們讀者來說,相關的反思就將會産生,一種隻有二百來年的文明發展到今天已經開始讓整個地球産生資源危機(儒傢的中華帝國卻持續瞭兩韆年),這種文明是否真的就是普世的,隻具有正麵價值的?人類是否還有彆的可能?一種整體性的彆的可能?發展中國傢是否要繼續西方工業國傢的後塵來實現這樣的現代化?進而一起承擔由西方文明造成的普遍的災難呢?在最後的幾捲中,作者對此已經缺乏反思,而走嚮一種民主政治與資本主義生産結閤的曆史終結模式———一種沒有反思和張力的文明是沒有前途的。 展讀此書,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情所在,他對曆代政府形式的最後的點評都是值得好好咀嚼的,其中還懷著一個中立的社會科學傢所沒有的大慈悲心(所謂“古典心性”較之在這裏也頗為冷血),作者提及波斯的毀滅,實際上是一種文明的毀滅,絕非僅僅隻是希臘人筆下的野蠻人的失敗,作者提及,秦漢政府的建立,無論它是多麼殘酷、暴虐和階級壓迫,較之平王東遷以來的天下徵戰,對百姓來說是非常好的瞭。
評分7. 迴顧和展望
評分好評,速度很快,都是我想要的。
評分全書使用的方法,是一種傳統的要素分析法,設定一係列互相聯係的參數,建立起變量模型,來分析描述曆史上的政府發生形態,進而點評臧否之。方法相對傳統,但是可以避免現代曆史社會學,乃至社會學或其他的一些思想傢,力圖以某一種“問題意識”來提點天下的弊端(問題越集中,對事實的理解就可能越偏頗,為瞭能夠通過某一個問題來貫穿全局,以至於就喪失瞭經驗的豐富性和可能性,這就意味著,問題越集中,在理解和闡釋的過程中就越容易造成一個僅僅在邏輯上完整的,而沒有經驗實在性的答案)。
評分 評分4. 王權和貴族
評分4. 中央權威(公元前2600-2344年)
評分第四章 公元前745-612年的亞述帝國
評分4. 中央權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