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

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树侠,邵曙光 著
图书标签:
  • 本草纲目
  • 药茶
  • 养生
  • 中医药
  • 健康
  • 食疗
  • 传统文化
  • 速查
  • 全书
  • 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3481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343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56
字数:218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传统药茶、降压茶、减肥茶,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历代医家推荐,适合百姓家庭的养生保健茶饮

结合本草药典,全面了解不同药材性味、功效

1. 内容丰富。本书精选传统中医古籍中的200多个药茶方,涉及茶疗祛疾、茶养五脏、四季茶饮、美颜瘦身四大方面,更特别收录了26种中国名茶图鉴,让你眼界更开阔。

2. 简明实用。全书采用不同药茶的高清实图,逐一详细讲解其功效、适用范围、宜忌、配方、做法,并结合本草药典,精解所用药材的资料,更简明,更实用。

3. 版式精美。图文编排清新靓丽、形式多变,色彩逼真,让阅读更清晰、更舒适。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精选传统中医古籍中的200多个药茶方,涉及茶疗祛疾、茶养五脏、四季茶饮、美颜瘦身四大方面,配合高清实图,分别介绍不同药茶的功效、适用范围、宜忌、详细配方及做法。同时结合本草药典,让读者了解药茶中所用药材的性味、功效,从另一个角度更直观、更专业地审视每种药茶的配制,也便于读者对照研究,更有针对性地甄选适合自己的药茶方。书中更特别收录了26种中国名茶的品鉴、挑选、储藏、采制、茶道知识、茶疗养生、妙用保健、茶点茶膳等相关资料,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孙树侠,研究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卫视“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等国内十余档电视养生节目主讲嘉宾。现任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有机食品联盟主席、卫生部和国家文明办社区教育健康专家、中央国家机关健康大讲堂讲师团专家、联合国工业组织绿色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多项国家和部委的研究和攻关项目,获8项发明专利,主编20多部科普图书、十几部教材书籍。

邵曙光,曾任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广东京达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茶贸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世界茶之窗》主编等职。现任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茶道养生师、茶业经营管理师人才培训项目发起人,《世界茶之窗》主编,《茶道养生师》培训教材(试用)主编,《茶业经营管理师》培训教材(试用)主编。

2008年荣获行业突出贡献奖,2009年荣获中华茶文化传播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金芽奖?陆羽奖”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

内页插图

目录

3 前言

4 阅读导航

6 女性美颜瘦身药茶饮

8 上班族保健药茶饮

10 中老年保健药茶饮

第一章 茶疗祛疾,健康永驻

清热解毒

22 千金栝楼根茶清热生津 润燥止渴

23 泻心茶 清热降火 止呕止血

24 橘皮竹茹茶清热和胃 益气降逆

25 生地石膏茶清热泻火 凉血滋阴

25 四妙勇安茶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26 枸杞茶 清热凉血 养阴补虚

27 石膏茶 清胃泻火 祛风止痛

28 忍冬茶 清胃解毒 疏风散热

29 四神茶 益气补虚 清热解毒

30 五神茶 清热祛湿 解毒消肿

31 连翘茶 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32 五味消毒饮芳香化浊 清肺和胃

33 清热止嗽茶疏风清热 止咳化痰

34 清热理气茶清热明目 理气和中

35 串雅三妙茶清热解毒 消肿散淤

解表祛暑

36 桑叶茶 祛风解表 清热明目

37 香苏茶 理气解表 温胃和中

37 清暑金香茶清热解毒 润肺止咳

38 蜜芷茶 祛风解表 解痉止痛

39 薄荷茶 辛凉解表 祛除热风

40 荆防败毒茶发汗解表 祛风止痛

41 姜杏茶 发散风寒 止咳祛痰

41 五叶芦根茶芳香化浊 清肺和胃

42 银翘散茶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43 桑菊饮 祛风清热 宣肺止咳

44 兰草茶 化湿和中 解暑清热

45 紫苏叶茶发汗解表 止咳祛痰

46 鸡苏散茶祛暑利湿 疏风解表

47 青蒿茶 清暑益气 退热解毒

48 姜糖苏叶茶发汗解表 温中和胃

49 新加香藿茶祛暑解表 清热化湿

祛风除湿

50 续断散茶祛寒止痛 强筋壮骨

51 地骨茶 祛风止痛 疏通筋骨

52 淫羊藿茶壮阳止痛 祛风除湿

53 防风羌活茶祛风除湿 散热止痛

54 薏仁寄生茶祛风止痛 舒筋活络

55 荆芥石膏茶祛风止痛 清利头目

56 侧柏茶 祛风润燥 活血镇痛

57 黄芩白芷茶祛风止痛 清热化湿

58 茶调散茶疏风散寒 醒脑止痛

59 胡麻茶 祛风化湿 养血舒筋

泻下消食

60 调胃茶 理气消滞 健脾和胃

61 消食茶 消食化积 理气和胃

62 黄梅茶 健脾理气 和胃消食

63 姜汁牛乳茶润肤通肠 补益气血

63 木耳芝麻茶润燥通便 润肠止血

64 四陈茶 化痰和胃 理气消滞

65 豆蔻藿香茶开胃和中 行气消滞

66 山楂茶 消食化积 活血散淤

67 润肠茶 益精润燥 滑肠通便

68 增液茶 增液润燥 润肠通便

69 芝麻茶 生津润燥 补虚益胃

止咳化痰

70 千金苇茎茶清肺化痰 消食宽膈

71 六安煎茶健脾化痰 降气止咳

71 杏仁蜜茶宣降肺气 止咳平喘

72 百部生姜茶散寒宣肺 降逆止咳

73 三分茶 润肺止咳 降气宽肠

74 参味苏梗茶益气敛肺 止咳平喘

75 百药煎茶散寒宣肺 降逆止咳

75 冬瓜蜜茶利水消痰 止咳润燥

76 玄麦甘桔茶润肺化痰 利咽止咳

77 桔梗茶 清热利咽 化痰止咳

77 款冬花茶宣肺下气 止咳化痰

78 竹沥茶 清热化痰 宁心除烦

79 丝瓜花蜜茶清肺化痰 降气止咳

理血理气

80 补中益气茶补中益气 升阳止泻

81 人参大枣茶补虚益气 养血和胃

82 五福饮茶补血益气 滋养五脏

83 开郁香附茶理气开郁 调经止痛

83 香附川芎茶理气止痛 疏肝解郁

84 玉灵膏茶滋补气血 安神益智

85 人参固本茶益气养阴 扶正固本

86 红蓝花茶活血化淤 调血和血

87 玫瑰花茶疏肝和胃 活血止痛

88 生化茶 活血祛淤 温经止疼

89 补血茶 补血和血 滋阴调经

90 当归四逆茶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91 丹参饮 活血祛淤 行气止痛

利水消肿

92 灯心草茶

精彩书摘

本章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分为清热解毒、解表祛暑、祛风除湿、泻下消食、止咳化痰、理血理气、利水消肿、收敛固涩共八大章节。详细地介绍了每种药茶及其主要药材的功效、主治疾病、适宜人群等。

百合具有良好的止咳功效,可以增加肺脏内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且百合花也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中医认为将百合花入药使用,可以起到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的作用,还能减轻胃疼。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当地人称此茶为 “吓煞人香”。碧螺春茶从春分开摘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碧螺春条索紧结,卷曲似螺,边沿上有一层均匀的细白茸毛。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两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赴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碧螺春也因此扬名中外。

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此外,真的碧螺春应是满披白毫,有白色的小茸毛;着色后的碧螺春,它的茸毛多是绿色的。碧螺春要保持干燥、密封,宜在10℃以下环境冷藏。


前言/序言

药茶养生,让健康常伴左右

药茶是指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不同方法制作而成的茶及代茶饮用品,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的饮茶历史非常悠久,如今的茶饮已不仅仅是一种解渴消暑、待客休闲的健康饮品,还有一部分茶方被收录于古药书中,让后人世代受益。

最早关于药茶的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经过历代医药学家和养生家的不懈努力和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茶方为人们所发现和重视,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养生保健的重要饮品。公元992年,宋代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更收录了大量的民间经验方及药茶应用经验。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与养生方面有了更严格、更具针对性的要求,在保健防病的基础上,也要同时兼顾对治疗手段及药物本身毒副作用的防范。而茶中的多种成分均有很好的保健治疗功能,药茶中的茶与药配合使用,有助于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天然疗效并有利于药物溶解、吸收,这让有着多种功效、健康安全的药茶格外受人青睐。各种降压茶、减肥茶及午后茶的出现,也使药茶的种类和功用得到不断地丰富和扩充。

本书精选传统中医古籍中的200多个药茶方,涉及茶疗祛疾、茶养五脏、四季茶饮、美颜瘦身四大方面,配合高清实图,分别介绍不同药茶的功效、适用范围、宜忌、详细配方及做法。同时结合本草药典,让读者了解药茶中所用药材的性味、功效,从另一个角度更直观、更专业地审视每种药茶的配制,也便于读者对照研究,更有针对性地甄选适合自己的药茶方。书中更特别收录了26种中国名茶的品鉴、挑选、储藏、采制、茶道知识、茶疗养生、妙用保健、茶点茶膳等相关资料,以飨读者。

本书特别感谢许吉明老师在内容编审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并对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操守致以崇高的敬意。许吉明老师为本书精选了很多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古茶方,并认真细致地审读了本书的初稿,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养生茶饮:古法精粹,身心调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日益渴望寻回身心的宁静与健康。过度的劳累、不规律的饮食、环境的压力,都在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之本。此时,古老而智慧的养生之道,便显得尤为珍贵。本书《养生茶饮:古法精粹,身心调和》便是集结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茶饮养生领域的智慧结晶,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且易于操作的健康生活指南。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某种茶饮的制作方法,而是深入探讨了茶饮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深刻联系。我们将从“气、血、津”等基本概念出发,阐释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选择茶饮时应遵循的原则。例如,体质偏寒者,如何通过温和的茶饮来驱寒暖身;体质偏热者,又该如何选择清热解毒的饮品来平衡身体的火气。书中将一一剖析,让您不仅知其然,更知其其所以然,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一篇:茶饮养生之本——理解你的身体 在深入了解各类茶饮之前,理解我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养生茶饮的第一步。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您介绍中医体质辨识的基本方法。我们将带领您认识九种基本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通过简单的问答和自我观察,您可以初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体质,或者哪种体质的倾向更为明显。 平和质: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不容易生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这类人群在选择茶饮时,选择范围最广,可以根据时令、个人喜好和具体感受来选择。 气虚质: 常常感到疲倦,气短乏力,声音低微,容易出汗,抵抗力较差。这类人群适合饮用一些补气养血的茶饮,如黄芪、党参、红枣等组成的茶饮,以增强体质。 阳虚质: 怕冷,手脚不温,精神不振,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适合饮用一些温阳散寒的茶饮,如生姜、肉桂、吴茱萸等,但需注意用量,以免过度温燥。 阴虚质: 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失眠多梦,容易上火。适合饮用一些滋阴润燥的茶饮,如枸杞、菊花、桑葚、麦冬等,以补充身体的阴津。 痰湿质: 体型肥胖,腹部松软,容易困倦,胸闷痰多,口黏腻。适合饮用一些健脾化湿、理气和中的茶饮,如陈皮、茯苓、山楂等,帮助身体代谢湿气。 湿热质: 面部油腻,容易长痘,口干口苦,大便黏滞不畅,小便黄。适合饮用一些清热利湿的茶饮,如绿茶、荷叶、薏苡仁等,以清除体内的湿热。 血瘀质: 皮肤偏暗,容易出现瘀斑,月经不调,口唇颜色偏暗。适合饮用一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茶饮,如玫瑰花、红花、益母草等,但需注意活血药的禁忌人群。 气郁质: 情绪低落,容易叹气,胸胁胀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适合饮用一些疏肝理气、舒缓情绪的茶饮,如薄荷、佛手柑、香橼等,以调畅气机,改善心情。 特禀质: 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海鲜等,容易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这类人群在选择茶饮时需特别谨慎,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理解了体质,我们便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本书将细致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体反应来调整茶饮的选择,例如,春季养肝,夏季清暑,秋季润肺,冬季补肾。 第二篇:茶饮养生之法——精选与配伍 在掌握了体质辨识的基础后,本书将为您揭开各类养生茶饮的神秘面纱。我们将精选数十种具有代表性的养生食材,详细介绍它们的药用价值、性味归经、功效与适宜人群。 花草茶系列: 玫瑰花、菊花、茉莉花、金银花、洋甘菊、薰衣草等,它们不仅香气怡人,更有安神、清热、解毒、舒缓情绪等多种功效。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花草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据需要进行搭配。例如,菊花与枸杞的组合,是眼部疲劳的良方;玫瑰花与红枣的组合,则能改善女性经期不适。 根茎草本系列: 生姜、红枣、枸杞、党参、黄芪、甘草、当归、山楂、陈皮、茯苓等,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却功效卓著的食材。我们将深入分析它们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茶饮,达到补气养血、健脾养胃、理气化湿等效果。例如,一杯暖暖的生姜红糖水,不仅能驱寒,还能缓解胃部不适。 果实籽实系列: 决明子、桑葚、山楂、核桃、芝麻等,这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材,为茶饮增添了丰富的营养和多样的风味。我们将介绍它们如何帮助消化、改善睡眠、滋养秀发等。例如,决明子茶是许多人公认的,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 本书的重点之一在于“配伍的智慧”。我们将打破单一食材的局限,深入探讨如何将不同的食材进行科学配伍,以达到协同增效、规避不良反应的目的。我们将提供大量的经典配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读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 气血双补方: 由黄芪、党参、当归、熟地、枸杞等组成,适合长期体虚、面色萎黄的人群。 清热安神方: 融合菊花、莲子心、酸枣仁、百合等,能有效缓解失眠、烦躁等症状。 健脾化湿方: 以茯苓、陈皮、白术、薏苡仁为主要成分,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湿气,改善消化不良。 疏肝理气方: 运用玫瑰花、薄荷、佛手柑、香橼等,能够舒缓情绪,改善胸闷、郁郁寡欢等状态。 我们还将强调“时令与茶饮”的关联。不同季节,人体的生理需求不同,适宜饮用的茶饮也应有所调整。春季,我们推荐以疏肝理气、补益肝血为主的茶饮;夏季,则侧重于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饮品;秋季,以滋阴润肺、健脾益气为佳;冬季,则应选择温阳补肾、活血散寒的茶饮。 第三篇:茶饮养生之境——生活中的实践 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养生茶饮:古法精粹,身心调和》将提供一系列实用性的指导,让您轻松将茶饮养生融入日常。 居家茶饮制作指南: 提供从食材选购、清洗、储存到冲泡、调饮的详细步骤和技巧。我们强调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并提供一些简单的辨别方法。例如,如何挑选优质的干花,如何判断生姜的新鲜程度等。 不同场景下的茶饮选择: 工作日提神醒脑: 介绍一些温和提神的茶饮,如绿茶与薄荷的组合,或者人参乌龙茶,避免咖啡因过量对身体造成的负担。 晚间助眠安神: 推荐洋甘菊、薰衣草、酸枣仁等有助于放松神经、促进睡眠的茶饮。 餐后助消化: 介绍山楂、陈皮、普洱茶等,帮助缓解油腻感,促进消化。 运动前后补水调理: 讲解如何根据运动强度和时间,选择合适的电解质补充饮品或具有恢复功能的茶饮。 特殊人群茶饮指导: 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我们将提供更为细致的茶饮建议,强调“药食同源”的原则,并警示一些禁忌。例如,孕妇应避免饮用活血化瘀的茶饮,儿童不宜过早接触刺激性较强的茶饮。 茶饮养生的误区与禁忌: 许多人对茶饮养生存在一些误解,例如认为“越贵的越好”、“越多越有效”等。本书将一一澄清这些误区,并详细列举一些不宜饮用的茶饮组合或饮用时间,强调“适度”和“个性化”的重要性。例如,某些滋补类茶饮不宜长期饮用,否则可能导致身体失衡;睡前不宜饮用刺激性茶饮。 茶饮与生活方式的结合: 养生之道,贵在坚持。本书将鼓励读者将饮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短暂的疗法。我们倡导在品饮茶饮的同时,结合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和健康均衡的饮食,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养生茶饮:古法精粹,身心调和》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饮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关爱自己、拥抱健康的指南。它将带您穿越千年养生文化的智慧长河,在袅袅升腾的茶香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之道,感受古老智慧带来的身心滋养与和谐。让我们从一杯茶开始,开启全新的健康生活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把《本草纲目》里的养生秘籍“白菜价”打包送给大众了!以前总觉得《本草纲目》是高高在上的医书,离我们普通人太远,但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看法。它就像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把那些复杂的药材知识,用最简单、最生动的方式讲给我听。我以前对很多草药的名字都一知半解,但看完这本书,我能一眼认出很多常见的养生药材,还能说出它们的一些基本功效。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里有很多“懒人友好”的药茶配方,很多材料都可以在家附近找到,冲泡方法也写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复杂的步骤。我最近睡眠一直不太好,就按照书里介绍的助眠药茶,选了几个简单的配方,坚持喝了两个星期,感觉入睡速度真的快了很多,而且半夜醒来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这种“看得懂、用得上、有效果”的养生方式,简直太适合我这种忙碌的上班族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好。

评分

我一直对利用天然植物来调理身体充满兴趣,而《本草纲目》更是我心目中的养生圣经。然而,这本书《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这部巨著的神奇之处,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药材百科,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一杯茶,品味健康人生”的行动指南。书中对每一种药材的介绍,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人文的关怀,它不仅告诉我们药材的功效,还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药理机制,让我对身体的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书中提供的药茶配方,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不仅考虑了药效的协同作用,还兼顾了茶饮的口感和风味,让人在品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体的积极变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五脏养生”的章节,它将复杂的脏器调理,转化为了日常的饮茶习惯,让我能够轻松地呵护自己的身体。最近我按照书中介绍的健脾养胃药茶,每天午餐后饮用,感觉消化好了很多,腹胀的感觉也消失了。这本书真正地让我体会到了,中医养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由内而外地焕发健康的光彩。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总是觉得市面上大多数的书籍都过于理论化,晦涩难懂,让我望而却步。直到我发现了这本书,才真正找到了开启养生大门的钥匙。它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将《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呈现在我面前。书中关于各种草药的介绍,不仅列出了它们的主要功效,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是不是很有趣?而且,它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药茶配方,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和养生需求,给出了详细的冲泡方法和注意事项。我试着根据书中的建议,给自己和家人冲泡了几次药茶,效果真的让我惊喜。以前我总是容易疲劳,睡眠也不太好,按照书中介绍的安神助眠的药茶方子坚持了一段时间,感觉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了,睡得也更香甜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再是等到生病了才去想办法,而是通过日常的饮茶,就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调理作用,这种积极主动的健康管理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贴心的养生向导,让我在享受美味茶饮的同时,也收获了健康与活力。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古老的养生智慧,总是让我着迷。这本书《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简直就是我寻觅已久的瑰宝!它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以一种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养生精髓。书中对每一种药材的介绍都非常详细,不仅仅是它的名称和功效,还包括了它的性味归经、炮制方法,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用法,这些细节都让我受益匪浅。更难得的是,它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药茶配方,这些配方不仅讲究疗效,还兼顾了口感和冲泡的便捷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四季养生”的部分,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推荐了相应的药茶,让我能够顺应自然,更好地调整身体。最近我按照书中介绍的春季养肝药茶,每天早晨一杯,感觉身体充满活力,眼睛也明亮了许多。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养生指南,更是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古人对健康的深刻理解和智慧。

评分

这本《本草纲目药茶养生速查全书》简直就是我生活中的“救星”!前段时间,我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感到头晕眼花,而且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身边的人都说我“上火”了。上网查了很多资料,都说得神乎其神,看得我一头雾水。后来,一位老中医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阅了一下,没想到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它不像那种厚重的医学典籍,而是非常接地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各种草药的药性,而且还专门针对“上火”这类常见问题,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药茶建议。我按照书里介绍的清热解毒的药茶方子,每天都喝上一杯,味道甘醇,喝下去感觉身体里郁结的热气慢慢散开了。最神奇的是,不仅头晕眼花的症状有所缓解,连我那糟糕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这本书的“速查”功能也非常人性化,当我遇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只需要快速翻阅,就能找到相关的草药和配方,特别方便。以前觉得养生离我很遥远,现在发现,原来通过一杯简单的药茶,就能达到如此好的效果,这让我对中医养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信任它了。

评分

这本书,不错喔。

评分

不错

评分

有膜,是新书,质量和内容很好

评分

很喜欢的!!!!!

评分

买了好多关于食品烹饪和安全的书籍扩充阅览室 京东购书很方便

评分

好书值得一读,价格优惠快递及时。

评分

很不错!值得购买,值得看看。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特意看了一段时间再来评价的。

评分

评价低的原因是,药茶内容泛泛表述,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已经购买 收藏使用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