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典字体设计教程 :字体设计基础(全彩)

国际经典字体设计教程 :字体设计基础(全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Gavin Ambrose(加文·安布罗斯)Paul Harris(保罗·哈里斯) 著,王村杏 译
图书标签:
  • 字体设计
  • 排版设计
  • 平面设计
  • 字体基础
  • 设计教程
  • 视觉传达
  • 书籍
  • 艺术设计
  • 全彩
  • 国际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3844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36571
包装:平装
开本:其他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国际经典字体设计教程 :字体设计基础》通过对文字历史发展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字体发展的精髓,作者将站在语言与信息传达的理论高度,研究人类是怎样通过文字来传达信息的。正如18世纪的英国作家塞廖尔约翰逊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华服,而文字如同衣服的一角。”
  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设计师必备的案头宝典,可以引导他们创作出更有深度和内涵的设计内容。同时作者期待本书中积累的丰富案例能够成为读者创意与灵感的来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解了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包括对字体设计史的介绍、字体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字体的运用等介绍。另外,本书相对第一版来说还增加了字体排版、字体在不同媒体的使用等方面的介绍。书中所选的案例皆是世界各地领先的设计师有关字体设计方面的作品,以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王村杏2001-2004 辽宁北方电视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设计师2004.09-2005.07 University of Dundee 硕士在读2007至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讲师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6
第1章 字体设计的发展历程 9
文字和语言 10
字母表 11
早期印刷 18
19世纪 20
工艺美术运动 21
20世纪早期 22
20世纪50年代 24
20世纪60年代 25
20世纪70年代 26
20世纪80年代 27
20世纪90年代 28
2000年以来的平面设计 30
案例分析 34
字体设计任务 37
第2章 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 39
字体与字形 40
字体结构 41
相对度量与绝对度量 42
X高度 45
基本术语 46
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 48
设置字符宽度 49
基线栅格 50
黄金分割 52
斐波那契数列 53
页面的分割 54
纸张标准尺寸 58
书页――我们如何阅读 60
案例分析 62
字体设计任务 65
第3章 不同字体的设计
及其特点 66
字族 68
字磅变化 69
弗鲁迪格网格 70
衬线的类型 72
分数 74
上标与下标 75
数字 76
变音符号 77
标点符号 78
下沉首字母和上浮首字母 79
破折号 80
字符间距 81
专业字形与特殊字形 82
小体大写字母 83
连字、元音连字和连合活字 84
斜体与倾斜字体 86
字体分类系统 87
报纸文本 94
案例分析 96
字体设计任务 99

第4章 词语与段落字体设计 101
计算行长 102
紧排/字母间距微调 104
自动紧排/自动
字母间距微调 106
对齐 107
词间距、断字、齐行 112
排字的细节 113
行距 114
缩进 120
索引 121
案例分析 122
字体设计任务 125
第5章 字体的使用 127
层次体系 128
色彩 134
叠印、套印、镂空和陷印 136
印刷与字体的实际效果 138
屏显字体 144
栅格和字体 148
创建新字体 150
矢量与光栅 154
识别性与可读性 158
质感 160
文字形成的图像 164
形象派诗歌、字符码、
错视画和图形诗 166
幽默感 170
环境中的字体设计 172
方言 174
借鉴 176
所有权 178
案例分析 182
字体设计任务 185
结语 187
排印专业术语表 188
从业道德 193

精彩书摘

衬线的类型
衬线是一个字体的重要特征,它们以各种各样的面貌呈现。它能将读者的视线从一个字符引向另一个字符,从而增强了一段文字的可读性。许多衬线的样式反映出了时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时而富有装饰性,时而风格夸张,有时又会较为朴素内敛。

Horizontal movement across the page…
人们通常认为,衬线字型的易读性较好,而无衬线体则适合于展示性的内容。比如书籍通常选用有衬线的字型,而路标则惯用无衬线字型。然而,在1933年,R. W. De Lange对Times字体和Helvetica字体的表现力进行了对比研究,他对上述的常规的认识提出了质疑,此外,他也对衬线是否真正在水平方向上引导读者的视线,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在埃米尔?惹(Emile Javal)教授在他就职于巴黎大学期间的早期研究中,推断出衬线对视线的垂直移动并无帮助,因为视线是以一种粗糙而分散的方式在字里行间移动,并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辩论。辩论的内容为:衬线究竟能不能增强易读性,衬线是否会最终成为设计的累赘?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版式设计与视觉传达基础的图书简介,与字体设计基础(全彩)不同,本书聚焦于信息的组织、布局美学以及如何通过排版有效传达设计意图。 --- 《视觉叙事蓝图:现代版式设计与信息组织实战》 图书概述:超越字体的布局哲学 本书并非探讨单个字符的结构与美学,而是深入剖析信息的“家园”——版式设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收的绝大多数视觉内容都是通过精心构建的版面呈现的。本书旨在培养读者从宏观角度理解和驾驭布局的能力,将零散的元素(文字、图像、色彩)编织成一个和谐、高效且具有明确指向性的视觉体验。 我们承认字体设计是视觉语言的基石,但本书更进一步,将焦点放在如何运用这些基石,构建起宏大而清晰的“建筑”。它将指导读者如何掌控呼吸空间、节奏、层级和网格系统,确保设计作品不仅“好看”,更能“好读”、“好懂”。 核心内容模块详解 本书内容组织严谨,从基础理论到复杂的应用实践,层层递进,确保读者构建起稳固的版式设计知识体系。 第一篇:版式设计的底层逻辑与视觉感知 本篇是理解一切布局的理论基础。我们不直接谈软件操作,而是探讨人类是如何感知和处理视觉信息的。 1. 视觉心理学在版式中的应用: 介绍格式塔原理(如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如何影响读者对信息块的划分和理解。探讨眼睛的运动轨迹(如“Z”字形和“F”字形阅读模式),指导内容在页面上的最佳放置点。 2. 平衡、节奏与韵律: 深入分析对称、非对称平衡的构建方法。阐释如何通过重复、变化和渐变来创造视觉上的节奏感,引导读者的注意力流向。 3. 留白(负空间)的艺术: 留白不再被视为“空白”,而是积极的构图元素。本章详细讲解了如何策略性地使用留白来定义元素的重要性、提升可读性并营造特定的情绪氛围(如现代感、古典感或紧凑感)。 第二篇:网格系统的精妙构建与灵活应用 网格系统是现代版式设计的骨架。本书将网格提升到工具与哲学的层面,而非僵化的约束。 1. 从历史到现代的网格演变: 回溯从文艺复兴时期手稿到瑞士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的网格系统发展历程,理解其背后的理性思考。 2. 多维网格的搭建: 教授如何根据不同媒介(印刷品、网页、移动应用)的需求,创建从基础的栏式网格、模块化网格到分层级的复杂网格系统。 3. 打破与重构: 强调网格的“弹性”。在掌握规则之后,如何巧妙地“打破”网格的某些边界,以实现视觉上的张力或重点强调,同时保持整体的内在一致性。 第三篇:信息层级与视觉引导 一个成功的版面,其信息的重要性必须清晰可辨。本篇聚焦于如何通过空间和形态的对比,建立清晰的阅读路径。 1. 主次关系的建立: 探讨如何运用大小、位置、对比度、密度来确立标题、副标题、正文和注释之间的明确层级关系。 2. 视觉流线的设计: 讲解如何使用引导线、色彩块、对比色块和图像焦点来创建一条平滑、自然的视觉路径,确保读者不会遗漏关键信息。 3. 排版的效率与可读性优化: 针对长篇文字排版,深入分析行高、字偶距(字距)、对齐方式(左对齐、两端对齐)对阅读疲劳度的影响,并提供实用的优化策略。 第四篇:媒介适应性与动态版式实践 现代设计师必须应对多屏挑战。本篇着重于将二维静态设计思维拓展到适应性布局和时间维度。 1. 响应式布局基础思维: 虽然本书不是纯粹的网页设计教材,但会介绍适应性设计中的核心版式理念,例如如何规划内容在不同视口下的重构方式,确保核心信息不变形。 2. 动态版式初探(时间维度): 讨论动画、过渡和交互如何影响版面元素在时间轴上的展现。如何设计一个“会呼吸”的版面,使元素在出现和消失时保持逻辑性。 3. 跨媒介的风格一致性: 实践案例分析,展示如何保持一个品牌或项目的版式风格在宣传册、网站、社交媒体素材等不同载体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案例库精选自全球顶尖的平面设计作品和信息可视化项目,重点分析了“为什么这样排”,而非仅仅展示“这是什么”。读者将学习到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法论,这套方法论可以灵活应用于杂志内页、书籍装帧、用户界面设计、信息图表乃至商业演示文稿的制作中。 目标读者: 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UX/UI 设计师的初学者与进阶者。 需要提升报告、提案、品牌手册视觉呈现效果的营销与传播专业人士。 艺术设计院校的学生,希望系统学习布局美学的研究者。 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掌握的不仅仅是软件技巧,而是构建清晰、美观、高效视觉系统的底层思维架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非常有逻辑性,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开始讲起,逐步过渡到字母形态的构成,再到不同风格字体的设计思路。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字体设计的探讨。比如,它对比了东西方文字在结构上的根本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了现代设计语言的表达。这种全球化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拓宽了我对字体设计的理解边界。书中穿插的一些设计师访谈片段,虽然篇幅不长,但那些真知灼见让人醍醐灌顶,感受到了行业前辈们对创作的热忱和执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设计哲学”读物。

评分

对于一个希望提升自己作品“质感”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法估量。它没有过多地介绍那些花哨的软件技巧,而是聚焦于设计的核心——“可读性”与“美观性”的平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字体排印学(Typography)的章节,作者详细解释了字距、行距、字偶距等专业术语的实际应用效果。我尝试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手头项目中的字体设置,效果立竿见影,整个版面的视觉清晰度和专业度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好的字体设计不是炫技,而是对信息传达的极致优化。它教会我如何用更少的元素,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这才是高级设计的精髓所在。

评分

我之前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字体设计的资料,但大多都是零散的教程或者理论堆砌,看得我一头雾水。直到我买了这本书,才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指路明灯。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如何使用工具,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字体的历史演变和结构原理。书里对于“负空间”的讲解特别到位,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字体看起来很“舒服”,有些却让人觉得别扭。而且,作者在阐述设计原则时,总是能结合大量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对我来说效率高太多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死记硬背规则,而是真正开始理解字体的“灵魂”了。这种系统化的知识构建,对于想要打下坚实基础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

老实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完全配得上“经典教程”的称号。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入门的轻量级读物,结果发现它竟然涵盖了从古典手写体到现代数字字体的演变脉络,甚至还涉及了一些字体技术层面的知识,比如字体的 Hinting 和栅格系统。对于我这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实践者来说,这样的全面性非常重要。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凭感觉”的设计决策,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科学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价值不是一次性的,它更像是一本可以时常翻阅、每次都能获得新感悟的工具书和灵感来源,是我的案头必备。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封面那种细腻的纹理和色彩搭配,一看就知道是出自高手的匠心之作。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略带哑光的质感,既能很好地呈现彩色的设计效果,又不会让人觉得刺眼。每一页的排版都极为考究,字体的选择和间距的把控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作为一名刚接触平面设计的新手,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精心准备的“视觉盛宴”,光是翻阅的过程就已经是极大的享受了。它让我对“设计”这个概念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软件操作,更多的是对美学的培养。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高,色彩还原度极好,那些复杂的渐变和纹理细节都清晰可见,让人忍不住想要动手模仿。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设计素材,主题过老化,不够创新

评分

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评分

这本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

设计素材,主题过老化,不够创新

评分

国际经典字体设计教程 :字体设计基础(全彩)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理论为主,讲解很多,例子偏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