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学场域
评分正如同巴赫金所言,思想不是独白,而是多种声音的对话交流。借用雷纳·韦勒克在《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六卷中对白璧德的评价,这里可以说,[学衡派]不论存在什么局限性,也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因为他们[维护了评判的自由:批评的必要性]。你我可以不同意他们所说的具体意见,但要尊重他们说话的权利。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在阅读中,能时常体会到作者在选题和论述背后所蕴含的现实关怀。如在讨论保皇会的运作时,作者提出了如何在“既有国民性的基础上嫁接异域的政治理念与政治行为”并使之协调的问题,认为这一问题“不仅当时的流亡客与海外侨民未能合理把握,至今对于国人仍是相当重大的考验”。(第456页)在现实关怀的倾注之下,书中的论述常能发人思考。作者提到无论从举兵起事、暗杀还是保皇会的日常运作,松散型的传统士大夫群体都远远不如组织严密的准近代集权政党有效率;加之部分康门师徒在庚子前后的“言革”,则体现了无论从组织还是社会思潮来看,革命政党似乎比士绅的群体更能适应庚子之后的局势。这无疑对思考为何在一个充满诸多可能性的时代过去之后,出现的不是进一步的改良而是暴力革命,不是梁启超等人鼓吹的民权而是集权,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评分《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二版)》一反过去学界的一些僵化的、"强史料以就我"的观点,取得了不少突破。作者试图扭转这样的趋向:在"改良"与"革命"两分法已成为话语霸权的当下,一些群体的真相已被时人的刻意加工所掩盖,一些群体则往往被当成次要枝节而在主流叙事里湮没无闻。该书初版后备受称誉,曾在2007年获得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的提名奖。《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二版)》从多个角度对庚子勤王问题加以详细的阐释,深入分析了趋新各派以及海外华侨、外国来华势力、地方督抚、秘密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确证了以康有为为主导的保皇会在“庚子勤王”这一晚清政局重要事件中的历史作用,细致描述了保皇会的组织状况、活动过程及结果,全面、生动地阐释了“庚子勤王”运动之于晚清政局变化的深刻影响。
评分大学理念:人文主义与实验主义
评分本来就认为徐勤“性疏而直,于兵事非宜,于驾驭尤非其长”,只因王觉任母病归省,梁启超又极力举荐,不得已让他暂时承乏。徐被逼过甚,要求辞职。到六七月间,康有为“虑其疏,已电镜强出任事,而使他往美。经十余督责,而勉以粤东时时欲举,故恋而迟迟不奉命”。
评分大学理念:人文主义与实验主义
评分京东图书物流快捷高效 书正版 我今天早上8点半下的单 今天下午6点半就送到了 我的妈 神速度!北大出版的博雅系列真是个大坑 几百本啊 还好活动不到2折 希望以后多搞活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