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0)——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刘瑜专文导读“西方的危机?”。
★《大断裂》是一部不但重要,还有野心的作品。它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而给陈腐不堪且风格化的争论注入活力并使讨论更为贴近现实。
——美国政治作家弗吉尼亚?波斯特尔(VirginiaPostrel)
★在有自由的地方,社会危机通常总有出路,因为自由允许并鼓励试错与纠错,从而避免了故步自封。在这个意义上,西方人隔三差五的“西方没落论”,与其说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唱衰”,不如说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报。福山的《大断裂》也同样如此。
★福山并不悲观。他分析了近几个世纪里发生大断裂时的社会起伏,并相信我们这个时代中的创造性同过去一样,会在大断裂之后带来新的和谐。
——《宏观历史》杂志(Microhistory)
★你是否还在担心违法犯罪率的上升、虐童案件的增加以及已在过去三十年里主导公共生活的愤世嫉俗风气?福山告诉我们不需要担心:他认为我们即将迈入新的纪元,在那里,民众、公共机构以及领导人会为更为道德的生活而努力。
——《华盛顿邮报》书评(WashingtonPost)
★无论人们怎样看待福山的理论,他对社会数据的详细阐述以及对多种数据解读的批判性理解都使得该书开卷有益。
——《经济学人》杂志执行主编安东尼·戈特利布(AnthonyGottlieb)
导 读 西方的危机? / 刘瑜
致 谢
第一部分 大断裂
第 1 章 也算“导言”
第 2 章 犯罪、家庭和信任 :怎么了
第 3 章 关于原因的一般看法
第 4 章 人口、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原因
第 5 章 女性的特殊作用
第 6 章 大断裂的后果
第 7 章 大断裂不可避免吗
第二部分 论道德的谱系
第 8 章 规范从何而来
第 9 章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第 10 章 合作的起源
第 11 章 自我组织
第 12 章 技术、网络与社会资本
第 13 章 自发性的局限和等级制的必然
第 14 章 超越“76 号洞穴”
第三部分 大重建
第 15 章 资本主义将会耗尽社会资本吗
第 16 章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建
附 录 附加材料及其来源
注 释
索 引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非轻松愉快,它需要读者付出相当的专注和思考。作者的论证过程非常严密,充满了各种引用和复杂的概念,有时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理解。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成就感。每次我能够跟上作者的思路,理解他的论证逻辑时,都感到一种智力上的满足。他对“意义的危机”的探讨,尤其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许多人感到生活空虚,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作者试图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去追溯这种“意义的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之道。他认为,重建社会联系,参与到有意义的集体事业中,是找回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反思我个人生活和价值选择的绝佳机会,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追求的东西,以及我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作者用了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人类文明的黎明,到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他试图捕捉那些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大断裂”时刻。我尤其被他描述的每一次技术革新或思想启蒙如何颠覆了既有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所打动。例如,他深入剖析了农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游牧到定居,从分散到聚集,从而催生了最早的国家和文明。又比如,他对印刷术的发明如何打破了知识的垄断,使得信息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并最终孕育出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作者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试图在事件背后挖掘出更深层次的逻辑,去理解人类社会变迁的驱动力。他对于“断裂”的定义也颇具启发性,它不仅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思维模式、社会组织和人类自我认知上的根本性转变。读到这里,我开始反思我们当下正经历的数字时代,是否也是一次同样深刻的“大断裂”,而我们又将走向何方?
评分作者在书中对“人类本性”的探讨,可以说是触及了哲学最核心的议题。他没有简单地给出“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二元论答案,而是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试图勾勒出一个更加复杂和 nuanced 的人性图景。他引用了大量的实验和案例研究,来佐证他的观点,让我对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人类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关于合作与竞争的辩论,他提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人类会表现出高度的利他主义,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会陷入残酷的斗争。他特别强调了环境对人性塑造的巨大作用,指出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是如何引导和塑造个体行为的。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本性”,可能更多的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演化出的适应性特征。对于那些对社会现象感到困惑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因,并可能为我们思考如何构建更健康的社会秩序提供一些思路。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部分,是作者关于“社会秩序重建”的思考。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大断裂”之后,人类社会如何才能重新找到平衡,建立起可持续的秩序,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作者在分析了过往社会秩序崩溃的根源后,提出了几个关于未来社会秩序构建的核心要素。他认为,信任、共享的价值观以及有效的治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基石。他尤其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了如何在一个日益原子化和碎片化的社会中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同时,他也对现有的社会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很多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我脑海中不断闪过当下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从贫富差距到环境危机,再到地缘政治的紧张,都与社会秩序的失衡息息相关。作者的观点虽然并非为所有问题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但他提出的方向和原则,无疑为我们思考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了思辨色彩的著作,作者的语言风格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乏洞察的锐利。他并没有回避那些尖锐和敏感的问题,而是直面它们,并试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见解。我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被作者的某个观点所震撼,然后停下来反复咀嚼,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他对于历史的解读,往往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细节。例如,他分析了某些看似微小的社会变迁,是如何在长期内积累并最终引发巨大的变革。他对“集体理性”的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指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和情绪所裹挟,形成真正的集体判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思考。它鼓励读者跳出日常的藩篱,去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去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并最终思考我们应该扮演的角色。
评分全新正版,送货及时,很好很好
评分二十世纪中叶以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迈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在这一时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给经济和社会的传统运行模式和组织方式带来了重大的改变,旧有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也遭到严重的冲击,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普遍表现为犯罪率、离婚率、未婚生育率的大幅下降和社会信任度的明显降低,福山将此种种与“社会资本”有关的指标的恶化现象总结为“大断裂”。究竟何种原因导致了发达社会大断裂的出现?
评分葡萄牙人创造了奇迹,他们将西方文明带到了东方,却也送去了杀戮和奴役。
评分梁文道作序,字号,行间距都不错,照片不少,文字很平实!
评分非常喜欢,希望有时间能看完
评分很好,包装相当好,纸箱包装,更关键的是,纸箱里面有泡沫缓冲物,超赞!书完好无损!这个武汉发货中心有很大改善。我从京东买了很多书,发现如果是从上海昆山发的货,基本上全都是一个破塑料袋装,很操蛋!希望京东在书包装这块能做的更好!
评分很好!首先是物流上很准时很快的。其次是京东的包装上每次包装都是很爱护书籍的。再者快递员配送态度给力和气。最后,书籍内容由于很多是朋友或者其他推荐买的,有待进一步阅读然后给书友一些参考!
评分这套书里有几本是值得买、值得看的,可惜买不到了。。。。。。很多爱书人都等着能有优惠,此番活动,书价大多是上调到95折左右,满减再加券,算下来活动力度还好;书不错,感谢jd的师傅。具体内容看图吧。
评分书不错,很不错,可以好好的阅读,让我们知道的更多,可以学到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