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

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岛 著
图书标签:
  • 北岛
  • 诗歌
  • 现代诗
  • 中国当代文学
  • 诗选
  • 履历
  • 文学
  • 文化
  • 艺术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259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5418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2
字数: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精选了北岛1972—2008年间的二百首诗歌。以1989年去国为界分为上下卷,本书为上卷。
  北岛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著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他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北岛三十余年的诗歌写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命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史,是当代中国文学的见证与高峰。

作者简介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做过建筑工人、编辑、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创办文学杂志《今天》,担任主编至今。自1987年起在欧洲和北美居住并任教。获得多种国际文学奖项及荣誉。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现与家人定居香港。

内页插图

目录

辑一(1972-1978)
3 你好,百花山
5 五色花
6 真的
7 微笑·雪花·星星
8 日子
9 太阳城札记
12 回答
14 走吧
16 一切
17 回忆
18 一束
20 岛
25 岸
26 黄昏:丁家滩

辑二(1979-1983)
31 雨夜
33 睡吧,山谷
35 船票
38 无题
39 桔子熟了
41 红帆船
43 习惯
45 无题
47 宣告
48 结局或开始
53 港口的梦
55 迷途
56 和弦
58 界限
59 枫叶和七颗星星
61 古寺
63 十年之间
65 明天,不
66 传说的继续
67 爱情故事
68 雪线
69 彗星
71 走向冬天
74 归程
76 祝酒
77 你在雨中等待着我
79 履历
……
辑三(1984-1988)

前言/序言


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 一种时代的剪影,一种生命的诘问 这本诗选,收录了北岛在1972年至1988年间创作的重要诗作。这十余年,是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革、思想文化逐渐苏醒的时期,也是北岛个人创作生涯中一个关键的积累与爆发的阶段。这本《履历》并非仅仅是个人诗歌的年谱,它更像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一代人的迷惘、反思与呐喊。 时代的回响,个体的心声 197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经历着巨大伤痛与深刻反思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刚刚平息,社会在动荡之后试图重拾秩序,但精神上的创伤与价值的真空,却让无数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北岛的诗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一种极其敏锐的姿态,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 在他的早期诗作中,“陌生的城市”、“流亡”、“一切都将熄灭,但绝不等于零”等诗句,成为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精神符号。这些诗句并非直接描绘政治事件,而是通过营造一种疏离、压抑、充满不确定性的氛围,触及了集体沉默下的个体感受。那些对“黑夜”、“迷雾”、“无声”的反复提及,象征着一种被压抑的生命力,一种在黑暗中摸索希望的挣扎。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网》中的这句诗,看似轻描淡写,却蕴含着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一种在宏大叙事面前个体存在的渺小与无力。这种无力感并非绝望,而是一种清醒的观察,一种对现实的审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摘自《回答》的诗句,更是成为了那个时代反思批判精神的代表。它尖锐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扭曲与不公,对虚伪与道德沦丧发出了强有力的质疑。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这种不回避黑暗的决心,使得北岛的诗歌在当时的语境中具有了非凡的穿透力。 在静默中呐喊,在碎片中寻觅 北岛的诗歌语言,以其精准、冷峻、富有张力而著称。他善于运用意象的叠加与碰撞,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他的诗句往往简洁而有力,仿佛经过千锤百炼,每一字每一句都承载着沉甸甸的重量。 “那时的天空,覆盖着灰色的海。”“沉默是一种语言,却不是我的语言。”这些诗句,用一种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种被压抑、被束缚的精神状态。然而,在看似静默的表象之下,却涌动着一股暗流,一股对自由、对真相、对生命意义的渴望。 他的诗歌常常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特征,如同时代的断裂与个人的迷失。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破碎的意象,组合成了那个时代复杂而真实的肌理。在这些碎片之中,个体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在拼凑属于自己的意义。 “也许,是因为我们是落叶,总是要飞回故土。”“我们是同一条河流,汇入同一片海洋。”尽管身处困境,个体仍然在试图与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联系,在集体的情感中寻找归属。这种在孤独与联结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北岛诗歌的重要面向。 生命哲思的沉淀,对存在的追问 《履历》中的诗歌,也展现了北岛对生命、时间、以及存在的深刻思考。他并未止步于对时代的反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宏大的哲学命题。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广为流传的诗句,早已超越了其最初的语境,成为了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它所传达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意志,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前路坎坷,也无怨无悔。 “生者,不能因为我们还在,就认为我们在。”这句诗,深刻地触及了存在的本体论问题。它提醒我们,个体的存在并非理所当然,而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承认。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声音容易被淹没,而北岛的诗歌,正是试图为那些被遗忘、被忽视的生命发出呼唤。 “走在路上,我才看见,世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也才看见,我头顶的蓝天。”这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体悟,对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强调。在漫长的探索中,在不断的跋涉中,个体才能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一种持续的探索,一种未完的履历 1972年至1988年,是北岛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但这仅仅是他“履历”中的一部分。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本诗选,仿佛是一扇窗口,让读者得以窥见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得以感受一代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求索。同时,它也展现了北岛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特质:他对语言的精炼运用,他对意象的独到把握,他对现实的敏锐洞察,以及他对生命存在的深刻追问。 《履历》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生命的叩问。它邀请读者一同回望过去,一同思考当下,一同在字里行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北岛的诗歌,如同不灭的星辰,即使在最深的黑夜,也能发出微弱而坚定的光芒,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这本诗选,是对一段峥嵘岁月的致敬,更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不懈追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沉静而又深刻的共鸣。北岛的诗,不像一些作品那样追求瞬间的轰鸣,而是如同一股细流,缓缓地渗透进读者的内心。他的语言,冷静而克制,却又饱含着巨大的情感能量。我惊叹于他对“存在”与“虚无”的精妙把握,那些关于“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的追问,贯穿了他诗歌的始终。我常常在读到“黑夜”、“黎明”、“星辰”等意象时,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力量。他没有刻意去渲染痛苦,也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而是用一种沉着的笔调,描绘出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状态。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诗歌”的意义,它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一种精神的载体,一种思想的表达。北岛的诗,像是一面清澈的湖水,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也折射出我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静心的冥想,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内心的渴望与追寻。

评分

拿起这本《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张力的精神场域。诗歌的语言,带着一种先锋的锐利,也流淌着深沉的忧郁。北岛的文字,总是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暗藏着巨大的力量,让人在不经意间被触动。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特感知,那些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织,构成了他诗歌中独特的哲学维度。读他的诗,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思维的漫步,从具体的意象出发,最终抵达抽象的思考。我常常会被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词语所吸引,比如“岛屿”、“灯塔”、“远方”,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符号,更是承载着个体生命体验的容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挣扎,也看到了他们在困境中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他没有提供廉价的慰藉,也没有贩卖虚假的希望,只是用最诚实的语言,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呼吸和脉搏。这种真实的力量,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评分

我对这本《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的感受,与其说是一种阅读体验,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却又蕴含着惊人的张力。北岛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寻常的词语组合成震撼人心的画面,又能用最抽象的概念勾勒出最真实的个体情感。我发现自己常常会被诗中的某个句子、某个意象所吸引,反复咀嚼,试图从中咂摸出更深层的含义。那些关于“冬天”、“道路”、“人群”的描绘,既有强烈的现实感,又充满了象征意味,仿佛是那个年代社会肌理的写照。他对于“怀疑”和“质疑”的坚持,在当时的语境下显得尤为可贵,也正因如此,他的诗歌才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角度和新的理解,这种“常读常新”的体验,是很多文学作品难以给予的。我尤其喜欢他在诗歌中流露出的那种清醒的悲悯,既不回避苦难,也不沉溺于绝望,而是在沉重中寻找一丝希望的火光。这本诗选,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也引导着我反思当下的生活。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却又充满生命力的门。窗外是熟悉的现代都市,但诗句却将我带回了一个动荡而又充满激情的年代。北岛的诗,有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他笔下的意象,时而如锋利的刀刃,划破虚伪的平静;时而又如温柔的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我尤其着迷于他对“陌生”与“在场”的哲学思考,那种在宏大历史叙事下个体微弱而又坚韧的存在感,让我深有共鸣。读他的诗,不是在进行一次轻松的阅读,而更像是一场与自我、与时代的对话。那些关于“回答”、“宣言”、“北方”的符号,在我脑海中盘旋,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也映照出我对当下世界的种种疑问。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望着窗外,思考着诗中那些看似晦涩却蕴含深意的隐喻。那种孤独、那种反抗、那种对自由的渴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依然能够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本书不只是诗歌的集合,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回响,是一面折射出时代精神的棱镜。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北岛 履历 诗选1972-1988》给了我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与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诗歌不同,北岛的文字带着一种粗砺的质感,像是风沙打磨过的石头,虽然不光滑,却充满了力量和韧性。他的诗,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直抒胸臆,用最朴素的语言触碰最深刻的情感。我沉醉于他诗中那些充满画面感的意象,比如“迷宫”、“荒原”、“河流”,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描绘,更是情感的投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写照。我常常在读到“一切都在迅速消失”或“我看见了你”这样的句子时,内心会泛起一阵阵的涟漪,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迷茫和追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坚持和不屈。它不迎合,不讨好,只是默默地展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一种不被时代洪流所吞没的姿态。每一次读到他的诗,都仿佛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探险,发现了一些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角落。

评分

非常满意,觉得非常好,京东一直如此!心在现场,爱就不会缺席。心在现场,爱就不会缺席。非常满意,觉得非常好,京东一直如此!心在现场,就不会缺席。心在现场,爱就不会缺席。非常满意,觉得非常好,京东一直如此!心在现场,爱就不会缺席。心在现场,爱就不会缺席。非常满意,觉得非常好,京东一直如此!心在现场,就不会缺席。心在现场,爱就不会缺席。

评分

一个小发现:最后一首长诗,编辑审稿粗心出现一个错别字;另一个小发现:比较受追捧的著名诗作都是不那么“朦胧”一些的。

评分

北岛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著有诗集《北岛诗歌集》、《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陌生的海滩》,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代表诗作有《回答》《一切》,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2]

评分

北岛旧作解集。识了给了他很多启发的导师、英国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安吉拉·卡特

评分

一袋洽洽香瓜子,我一个人磕完了,一共1854颗,26颗是空的,混进来9颗带虫的,有6颗没炒开,是连在一起的,还有4个是苦的。中间喝了7杯水。没错,这就是孤独。----刚刚这段话一共67个字,11个标点符号,其中8个逗号,3个句号,一共有587划,其中横78划,竖137划,撇65划,捺57划,其它139划。思考了半天,然后这个东西就这样吧。

评分

此物不錯不錯很不錯!京東購物愉快愉快很愉快!

评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在京东买书了,看中了下单,第二天送到家门口,很方便,每次买的质量都很好,也没什么问题,而且特别喜欢纸质的书,手机电脑跟这是没法比的!

评分

绝对是一本好书,拿到手里非常满意。

评分

買一套 一套 一套 北島的書都稍微貴一點 不過 肯定值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