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鑑》根據唐人的著作或更早期的著作——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不管怎樣,只要這些著作我們看不到了,那《通鑑》的記載當然可以當史料用,前輩學者都是這樣處理的……除非有具體的證據證明《通鑑》的某段記述是作者自己編出來的”;
评分10“在引用相關史料時,也許可以考慮:若《通鑑》與南北《史》或各《書》一模一樣,則引先出的;若有不同,哪怕是一個字不同,都要斟酌何以不同”(作者此處表態:“筆者讚同此說,覺得可以作為處理《通鑑》文字的一項原則。”)
评分7“這其實也就是溫公等人的做法,當然折衷的方法有不同,但這折衷裏才大有文章。古人常常不得不折衷。很多材料從性質上講其實根本不能折衷的”;
评分對史料的態度往往左右學人的研究路徑和層次,以上所引”同行學人“處於同一時代相關專業領域,所引“交流所言”應置入話語背景和上下文理解。在研究過程中呈現出由於史料的不確定性而導致歷史的諸種可能性。對史料的懷疑、批判和反思態度從長遠來看是可取的。
评分经典著作,人文经典,史学经典!
评分本书考查《通鉴》作者处理十六国资料的思路,甄别因误读或改写造成的舛讹,尽量复原各种关键的细节,意在为十六国史的研究,提供一种基础性的资料。作者更大的企图,则是尝试一种方法,即以《通鉴》为基本参照系,全面衡量、判定各种十六国文字的史料价值,利用宋代学者司马光等人的研究成果,从现有少量的中国中古民族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为21世纪的中国学研究开辟一点新的空间。
评分做活动买的
评分孔有德等“三顺王”与清初满洲诸王尽管同时受封,但两者有相同之处,亦有明显区别。相同的地方:(1)就王爵而言,与诸和硕贝勒封王一致,册文中说“俾功名富贵,带砺山河,子孙世世承袭”。承袭问题,对于孔有德等“三顺王”无疑是高格待遇,同和硕亲王。(2)仪仗规格同郡王。随从仪仗贴金红罗一柄、卧爪一对、骨朵一对、吾仗一对、坐纛一杆、小旗八杆。妻子封为夫人。不同点:(1)孔有德等“三顺王”各有住地,虽然没有明确宣布为分封之地,但满洲各位亲、郡王,没有皇帝旨令,不能离开都城。而孔有德等“三顺王”不住都城, 等于各就其国。(2)有自己的军队。尽管没有调动军队之权,但与各旗亲、郡王相比,具有手握军权的相对独立性。(3)在军队内部,有一定的吏治管理权。(4)土地占有权。史载“三藩”以后,“不复以兵权、土地,世予臣下”就是证明。综合而论,孔有德等“三顺王”的权力与西汉初年、明朝亲、郡王相比,似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其军队必须遵守国家制度和纪律,不能“藐视王章,乱我军纪”。但藩镇独立的基本要素,完全具备。<原文开始>孔有德等“三顺王”在爵位、政治待遇等各个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名次安排上,有一定区别。基本顺序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譬如,崇德三年(1638年),三王使臣向朝廷朝贡,其奉表朝贺文日: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凡是上朝,皇太极对尚可喜的位置安排、待遇,皆“亚有德、仲明”。就是说孔有德、耿仲明来归在先,孔为都元帅为首,耿为总兵官居次,尚、耿同为总兵官,但尚晚于耿来归, 故居耿之下。
评分非常权威非常好的,学术著作。强烈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