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至明清,中国历代书家对小楷情有独钟,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小楷创作除却了行草之张扬亦非楷书之肃穆,却是静雅的抒情与内心的沉潜。纵观历代书家小楷作品,可见书艺创作严谨与自由的平衡,书体渗透与发展的演变。由隶书而入唐法,融行草而见蹁跹,历代书家的小楷创作独具时代特色,作品风貌也是章法出新而风格独具。艺术是人与时代的碰撞,且与时代会形成面貌上的反差与矫枉。
时至今日,小楷不仅在实用性上,更在与虚华的世风相抵触的意愿上,日益受到书家和读者的青睐。不论是行笔与章法还是内容与情怀,小楷所追求的是人内心“仁”的力量,实现的是自我的圆融与超迈。本书结合小楷特点,设计开本适中,易于读者临摹释卷,装帧古朴用纸考究,与小楷沉静古雅的特点相得益彰。
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起推出了“中国古代书家小楷精选系列”,几年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一致好评,成为了书法碑帖市场中异军突起的一套拳头产品。
目前,本系列已拥有35个品种,精选魏晋至清各代名手的小楷书迹,不仅关注名迹,更发掘佳作,系统地进行整合。本系列图书设计典雅,精印呈现,手感颇佳,又不失书卷之气,让读者从中能体味到不同书家小楷结体运笔之丰神,展示了小楷运用灵活、结体空灵、章法有致的书艺效果,是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与临习不可多得的一套小楷字帖。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诗、文、书、画俱成大家。擅长行书、楷书。少日学《兰亭》,姿媚似徐浩,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硬如柳公权;中岁喜学颜鲁公、杨凝式,合处不减李邕。后自成家数,笔圆而韵胜,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庭坚称“本朝善书,自当推为弟一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 。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背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傅山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精选”这个词有点警惕,生怕是东拼西凑的劣质合集,但翻阅之后彻底打消了疑虑。这套书的选篇眼光极其老辣,它没有一味地追求名气最大的那些篇章,而是深入挖掘了苏轼小楷中那些“含蓄美”的代表作。比如其中收录的几篇抄经体小楷,那种庄重肃穆中又不失灵动的笔触,与他晚年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是完美契合的。我过去临摹苏体小楷时,总感觉抓不住那种“韵味”,不是过于板正,就是显得轻佻。但对比这本选集中的范本,我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宋人书写时那种由内而外的从容与平和。这本选集就像一位高明的老师,它知道你欠缺什么,然后恰到好处地把对症下药的“药方”摆在你面前。无论是对初学者建立基本框架,还是对资深爱好者深化理解,这本册子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纸张的厚度适中,即使是反复拓印或描红,也不易损坏,这点非常贴心。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沉静的力量”。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欣赏和学习苏轼这种内敛而深沉的小楷,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这本精选集选的篇幅都非常适宜我们日常练习,不像那些鸿篇巨制,让人望而生畏。每幅作品都透露出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淡泊与洒脱。我注意到,选本中对一些篇幅较短、但书写状态极佳的片段给予了很高的权重,这说明编者深谙“贵精不贵多”的道理。读着这些清雅的小楷,仿佛能透过纸墨,感受到那位在宦海沉浮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文人形象。它不是冰冷的字帖,而是一扇通往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对于希望在日常应用文(如信札、批注)中提升格调的爱好者来说,这本册子提供的范本,既有传统法度,又不失鲜活的生命力,是不可多得的良品。
评分我购入这本小楷精选,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日常书写的美感和规范性。现在市面上很多字帖,要么是印刷质量感人,要么是选篇过于注重“奇”而忽略了“正”。然而,苏轼的小楷,恰恰是“正”与“雅”的完美结合。这本册子的影印质量,必须点赞。我将它与几本旧藏的宋人尺牍影印本进行对比,发现这套选集的墨色层次感保留得相当好,浓淡干湿的微妙变化清晰可见,这对于学习用笔的提按顿挫至关重要。比如,在一些笔画较粗重的地方,你甚至能感受到笔毫在纸上的微微“摩擦感”,这种细节的捕捉,是判断一本书法选本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整本书的装帧很厚实,便于平摊阅读和临摹,而且选取的作品涵盖了其不同创作阶段,脉络清晰,使得学习者可以循序渐进地跟进东坡先生的笔墨心路历程。
评分这套精选集子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特别是对于那些痴迷于宋代文人书风,却又觉得那些大尺幅作品难以入手的朋友来说,这本小楷选本的价值简直是无可估量。我一直认为,要真正体会一位书家笔墨中的“性情”,小楷往往比巨制更能体现其内心的细腻与修养。苏东坡的行草固然豪迈洒脱,世人皆知,但他的小楷那种温润含蓄、内敛有度的美,才是真正考验功力的地方。这本选集,从装帧设计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传统的敬意,纸张的质感非常适合临摹,墨色的还原度也相当到位,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排版的。我尤其欣赏其中对细节的处理,比如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行与行之间的气脉贯通,这些在小楷中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显得拘谨或松散。通过这些精选的作品,你能清晰地看到苏轼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小楷风格的微妙变化,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提供了极佳的参照系。与其盲目地去揣摩那些传世的尺牍全集,不如先从这种经过提炼、聚焦于精品小楷的选本入手,更能抓住其神韵的精髓。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古籍和碑帖打交道的“老书虫”而言,评价一套书法集,关键看它是否能带来“新的启发”。这套《精选》带给我的,正是一种对苏轼楷书理解的“刷新”。我们通常更关注唐楷的法度森严,但宋人的楷书,特别是苏轼这种,已经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表达了。这本选集里收录的作品,清晰地展示了他是如何将魏晋风度与唐人规范巧妙地融为一体,最终形成那种“骨力内含、风流自现”的独特风格。我特别喜欢其中几页的排版设计,它并非简单的单页展示,而是将一些风格相近的作品并置对比,这种并列的安排,让观者可以直观地捕捉到细微的笔法差异和风格演变轨迹。这种编排的匠心,远超一般的字帖范本,更像是一部带有导读性质的鉴赏手册。它引导你去看那些你过去可能忽略的细节,比如转折处的“涩滞感”,比如点画收笔时的“回锋”技巧,真是受益匪浅。
评分京东物流快,图书质量也可以。
评分停了提拿去再累也,你也工棚我以为你们是民众
评分经典的绘本,的确是大作如云,孩子小时候都读过中文的,伽斯·威廉姆斯、古斯塔夫·腾格伦、理查德·斯凯瑞、玛格丽特·怀特等多位享誉全球的畅销童书作家的作品,现在读读英文原版的,孩子一样喜欢,金色书集,里面的故事很好,画面特别漂亮,
评分还可以,物流较快,态度较好
评分印刷很好 贵也值得
评分!!!!!!!!!
评分排版印刷都还不错,其他两本还会买
评分很不错,学习好帮手。。。。。
评分值得拥有,从小楷看米芾的结字规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