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世界名家名作】本丛书精选了世界文学长廊上具代表性的32种名著,不仅是全译本,而且是名家名译。所选书目均与语文新课标同步。
★【修养与素质的养成书】本丛书对塑造青少年的人格有很大益处。不朽的文学名著,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感知纷繁芜杂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有更直观的判断,而且还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生教育。
★【名家翻译,全本不打折】本丛书由翻译大家孙致礼、刘月樵、姚锦镕、高中甫、陈筱卿等精心翻译。参照原版翻译,未做删减,是外国文学名著的全本和足本。
★【精美插图】本丛书每部作品中均绘制了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不仅便于青少年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能让名著更加生动有趣,引导阅读兴趣,增加全书的可看性。
★【精装典藏】每一本都经历多次认真编校,并采用国际流行大32开本,精装装帧,既适合阅读,又便于收藏。
★【装帧环保精美】为保护青少年的视力,本套丛书选用环保油墨印刷,内文选用高档、环保、不伤眼睛的本白胶版纸,高清绿色印刷,封面选用精致的特种纸和特殊工艺,让读者享受阅读。
★【附赠增值服务】本套书另有的增值服务,可点击“阅读领袖“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826533619
其中含名著阅读应考攻略、得分对策、备考指津和阅读题集锦。
内容简介
《呼啸山庄》以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呼啸山庄主人收养,因不堪受辱,恋爱受挫后外出致富,回来却发现女友凯瑟琳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对凯瑟琳等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笼罩着离奇、紧张而又浪漫的艺术气氛。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英国文勃朗特三姐妹中的二姐。一生只有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呼啸山庄》也被称为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
精彩书摘
第一卷
第一章
一八〇一年——?我拜罢房东刚刚回来——?这位离群索居的芳邻往后还够让我麻烦的呢。
这一带地方的确是妙不可言!我看整个英格兰再也找不出这么远隔尘嚣的安身之处了。真是厌世者得其所哉的天堂——?而希思克利夫先生和我又刚好凑成一对儿,可以共享这一派荒寂。好一个顶呱呱的伙伴!
我骑马走上前去就望见他那一对黑眼睛,在眉毛底下满腹狐疑地觑着;待我报出自家姓名,他更是决心设防,将那些插在背心里的手指头往里插得更深。在这样一种阵势之下,他很难设想,我对他是心怀何等的热忱。
“你是希思克利夫先生吗?”我问他。
点了一下头就算是回答。
“先生,我是洛克伍德先生,你的新房客。我刚一到达就不揣冒昧立刻前来拜访,是想表明,我一再恳求希望租下画眉田庄,没有给你造成不便。我昨天听说,你原先曾经有些担心——?”
“画眉田庄归我所有,先生,”他不觉一愣,打断我的话头说,“要是我挡得住,我绝不允许什么人给我造成不便——?进来!”
“进来”这两个字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表示的是“滚蛋!”的意思。甚至他倚着的那扇门,对这两个字也并未应声启动。我想正是此情此景让我决定接受他的邀请,因为我觉得,一个比我自己还要落落寡合得出奇的人,倒也很有点儿意思。
他看到我那匹马的前胸都快要蹭到栅栏了,才当真伸手打开链闩,然后阴沉着脸领我走上甬道。我们走进院子的时候,他大声呼叫:
“约瑟夫,把洛克伍德先生的马牵过去;再拿点酒来!”
“我想这大概就是咱们的全班家仆了吧,”这一声双料的命令使我作如是想,“怪不得石板缝里长了草;牛成了仅有的篱笆修剪工。”
约瑟夫年纪不小了,不对,是个老人,也许还更老,尽管精神矍铄,身体健壮。
“老天爷帮帮俺们吧!”他从我手里把马牵过去的时候,憋着一肚子火气压低嗓门自言自语,一边说还一边朝我脸上扫了一眼,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不得不慈悲为怀,设想他必定是需要神力来帮助消化他那顿饭食,所以他那脱口而出的虔心求告和我的不速而至并无瓜葛。
“呼啸山庄”是希思克利夫先生住宅的名字。“呼啸”是当地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用来描绘在狂风暴雨恣意肆虐的天气,它坐落的处所那种喧嚣噪乱的情景。其实这里想必是一年四季空气明净,清新爽朗。你只要看一看房子尽头那些疏疏落落、干枯低矮极力倒向一边的枞树,还有那朝一边伸着细枝、好像在向阳光求乞的荆棘,就会想见从山那边刮过来的北风的那股劲头了。幸亏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把房子造得结结实实:狭窄的窗户都深深地砌在墙壁里面,房子的四角都有巨大突出的石块护卫着。
迈进门槛之前,我站住观赏了一下房子前脸上大肆装点的那些奇形怪状的雕饰,特别是正门周围的那些。在门楣上方那一大堆碎裂的鹫头飞狮和不知羞臊的小男孩中间,我看出了“一五○○”这个年份和“哈顿·恩肖”这个姓名。我本想来一点儿评说,再向这位乌云满面的房东打听出点儿这个地方的简史,可是他站在门口的那副姿态,就像是要求我要么赶快进去,要么干脆一走了之,而我可不想尚未登堂入室一窥奥秘,就撩拨得他更加不耐烦。
一迈步我们就进了这一家的起居室,根本没有什么穿厅或过道:这里他们美其名曰“堂屋”。通常堂屋总包括厨房和客厅,不过在呼啸山庄,我看厨房整个儿给挤到别的地方去了;至少我听出来在尽里边有人咕咕哝哝地说话,还有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响声;而且在大炉子那边,我看不出什么烤、煮或是烘的迹象,也看不见墙上挂着什么锃光瓦亮的铜煎锅和锡漏勺。屋子的一头,确实倒是映照出了堂堂皇皇的光和热,因为那儿有一口又宽又大的橡木橱,上面摆着一些巨大的白镴盘,中间还夹着银壶、银杯,一排高出一排地一直码到了屋顶。这里的屋顶从没装过顶棚,整个内里结构只要留神尽可一览无余,只有一处地方给放着燕麦饼、一串串牛腿、羊肉和火腿的支架挡住了。壁炉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粗制滥造的旧枪和一对马枪,壁架上一溜摆了三个涂得花里胡哨的茶叶桶作为装饰。地面是光滑的白石板。几把椅子都是高背的,结构简陋,漆成绿色。在背亮的那一边,还藏着一两把笨重的黑椅子。橱柜下面的拱洞里卧着一条猪肝色短毛的大母猎狗,四周围着一群汪汪乱叫的小狗崽儿,还有几条狗则在另外一些隐蔽处所蹿进蹿出。
这房子和家具如果是一个普通北方庄稼人的,倒也不算稀罕;这种人常常是生就一副倔强的面容,穿着过膝短裤,扎着绑腿,使两条腿显得又粗又壮。如果你在晚饭后挑好时间去,那么在这一带山区方圆五六英里到处都会看到这种人:坐在圈手椅里,面前的圆桌上放着一大杯冒泡的麦酒。但是希思克利夫先生与他的住所和生活方式形成一种奇特的反差。从外貌看,他是个黑皮肤的吉卜赛人,从服装和举止看又是位绅士——?也就是像许多乡绅一样的绅士:也许颇有点儿不修边幅,不过还不至于看着使人觉得不大得体,因为他的身材挺拔,相貌端正,而且还带点儿郁郁寡欢的神气,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是他因教养不足而显得自大——?我对他则心生一丝同情,觉得并不是那么回事;我凭直觉知道,他矜持的根源出自讨厌矫揉造作地表露感情——?讨厌将彼此的情意表露在外。他或爱或恨,同样都是深藏不露,而且他又把为别人所爱所恨,都视作对他的冒犯——?不行,我这样离题太远了——?我这是把自己的一套想法肆意扣在他的头上。希思克利夫先生遇到可能交上的朋友,会不伸出手来,这和我也会这样做的理由可能完全不同。就让我总想着我的脾气差不多得说是独一无二算了:我亲爱的母亲过去常说,我一辈子也不会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而且刚好在今年夏天,我就证明了自己不配有这样的家。
那时候我在海边享受了一个月的好天气,和一个极其迷人的姑娘殷勤为伴,她尚未对我属意的那阵儿,在我眼里真是仙女一般。我言谈中间“从来没有吐露过我的爱情”,可是如果说眉目自能传情,那么最不开窍的傻瓜也能猜想到,我已经神魂颠倒了。她终于懂得了我的心思,而且回送秋水一泓——?要多甜美就有多甜美的一泓秋水——?可我是怎么办的呢?我羞愧难当地招认——?就像一只蜗牛,冷冰冰地缩回来了,每一次秋波一瞬,都让我显得更冷,缩得更远;这一来,这位无辜的小可怜儿对自己的感觉也起了疑心,为自己闹的误会不胜惶惑,竟撺掇着她妈妈溜之乎也。
正是由于这样秉性乖张,我就得了一个故作无情的令名,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这有多么冤枉。
我在炉边一把椅子上坐下来,是正对着我的房东走过去的那一把,为不显得冷场,我想伸手去摸摸那条大母狗,她已经离开了她那窝小崽儿,像狼一样偷偷溜到我的腿后面,撅着嘴巴,露出白牙,流着口水,准备咬我一口。
我的抚摸引得她从嗓子里发出一长串咆哮。
“你最好还是别理这条狗,”希思克利夫先生应和着狗的咆哮,发出一声嗥叫,还把脚在地上一跺,镇住了那条跃跃欲试的狗。“她还不习惯,还没给宠坏——?不是当宠物养的。”
然后他大步走向一个边门,又大叫一声:
“约瑟夫!”
约瑟夫在地窖深处隐隐约约地咕噜了几声,可是并没有要上来的样子,所以主人就下去找他,留下我一个人和这条凶恶的母狗面面相觑,还有那两条凶险狰狞、浑身粗毛的牧羊犬,他们和母狗一起对我的一举一动都严加提防。
我静静地坐着,还不想马上同他们那些獠牙打什么交道——?可是我想他们不会懂得沉默也是一种侮辱,便对这三个狗东西挤眉弄眼,做起了鬼脸。这一下可糟了,不知是哪一副面相惹恼了那位女士,竟然让她暴跳如雷,直向我的膝盖猛扑过来。我把她一下扔了回去,又急忙把那张桌子拉过来,挡在我们中间。这一来更激怒了这整个的一窝蜂,六七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四条腿的恶魔,从藏身之处一下蹿了出来,扑向他们共同的目标。我感到他们专门攻击我的脚后跟和上衣下摆,于是我一方面使出了最大的劲儿,抡起拨火棍挡开那几条大狗,同时不得不高声叫喊,要这家子来人帮助重建和平。
希思克利夫先生和他那个仆人从通地窖的阶梯爬上来,那慢慢腾腾的样子令人恼火。我觉得他们就像平常一样,没有加快一分一秒,尽管壁炉这边狗群又咬又叫,闹得雷鸣电闪,风狂暴雨。
幸好一个人从厨房里赶出来先解了围。这是一个健壮的女人,扎着长袍,光着胳臂,红光满面。她把煎锅当武器,抡着冲到我们中间,再加上大喊大叫,这场风暴就像变魔术似的一下子平息了,等到主人来到现场的时候,只剩下了她,胸脯仍然一起一伏地就像狂风过后的大海一般。
“真见鬼啦,怎么回事?”他瞪了我一眼问道。受到了这样的怠慢之后,又看到他这副神气,简直叫人难以忍受。
“真是见鬼啦!”我咕噜起来,“就是那群魔鬼附体的猪也不会像你这些畜生这样凶神恶煞似的,先生。你兴许还会让一位生客跟一群老虎待在一块儿呢!”
“不管是谁,只要什么也不去碰,他们是不会找他麻烦的,”他一边说,一边把推开了的那张桌子推回原位,还把一瓶酒摆在我面前,“这些狗保持警惕是尽职尽责。喝杯酒吧?”
“不喝,谢谢你。”
“没挨咬吧,你?”
“我要是挨上了,早给那个咬人的畜生打上戳子了。”
希思克利夫绷着的脸放松了,咧开嘴一笑。
“得啦,得啦,”他说,“你是慌了神儿啦,洛克伍德先生。来吧,喝点儿酒。这宅子里客人太金贵了,所以我和我养的那几条狗——?我愿意坦白地说——?都不大懂怎样待客了。祝你健康,先生!”
我鞠了一躬,并且也向他祝酒。这时我也渐渐悟出,为了那一群狗没有规矩就坐着憋气,未免太傻;再说我也不愿意让这个家伙再看着我幸灾乐祸;因为他的情绪往那方面转了。
他大概是出于深谋远虑,觉得得罪一位好房客未免愚蠢,说话也就不再那么简短生硬,删掉代名词和助动词,并且引出他认为我会有兴趣的话题,谈起我目前幽居的那个地方的长处和短处。
我觉得,他在我们触及的这种话题上见解非常精明;而且在告辞回家以前,我已经给鼓动得主动提出明天再次拜访他了。
他显然不希望我再打扰。可我不管怎样还是要去。我觉得,同他一比我居然如此爱好交际,真是不可思议。
……
前言/序言
《飘》 《飘》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以南方蓄奴庄园“塔拉”为背景,讲述了庄园主之女斯嘉丽·奥哈拉波澜壮阔的一生。斯嘉丽是一个充满野心、任性骄傲的南方美人,她美丽、机智,却也自私、顽固。在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年代,她凭借着惊人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在乱世中挣扎求生,并努力重振家族的衰败。 故事始于亚特兰大郊外美丽的塔拉庄园,在那里,斯嘉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是社交场上的宠儿。然而,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这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南方社会的繁华与奢靡被战火吞噬,庄园化为焦土,昔日贵族的生活一去不返。 在战乱中,斯嘉丽经历了从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到不得不肩负起养家重任的坚韧女性的转变。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感受了饥饿与贫困的煎熬,也见证了亲友的离散与死亡。在最艰难的时刻,她曾经心爱的阿什利·威尔克斯娶了他的表妹梅兰妮,这让她心生嫉妒与不甘。她也一直对投机商瑞德·巴特勒若即若离,这个男人洞悉她内心深处的野心,也爱着她倔强的灵魂。 斯嘉丽的一生,是对生存和欲望的无休止的追逐。她以自己的方式,用尽一切手段,在乱世中顽强地活着,并努力将塔拉庄园从废墟中重建。她经历了两段婚姻,生育了三个孩子,但她的内心始终被对阿什利的执念所占据。然而,当她真正拥有阿什利时,却发现曾经的爱恋早已褪色,现实与想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瑞德·巴特勒是斯嘉丽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个玩世不恭却又洞察人心的商人,他爱着斯嘉丽的坚韧和生命力,但也为她的自私和对过去的执迷而痛苦。他们之间的感情纠缠不清,充满了爱恨交织与误会重重。最终,斯嘉丽在失去瑞德后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谁。 《飘》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和战争的故事,它更深刻地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成长与蜕变。斯嘉丽身上体现了南方女性在困境中的坚韧与顽强,也暴露了她们在传统束缚与时代变革中的挣扎。她既有令人钦佩的生存能力,也有令人叹息的局限性。 小说通过斯嘉丽的视角,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社会的面貌,从繁荣的种植园经济到战后的满目疮痍,再到重建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无不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而斯嘉丽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折射出整个南方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阵痛与重生。 《飘》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探讨了爱情、婚姻、金钱、名誉、生存等诸多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复杂性、命运的无常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斯嘉丽那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经典台词,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在困境中怀揣希望,勇往直前。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以19世纪初英国乡绅社会为背景,描绘了班纳特家五位小姐的生活以及她们与不同阶层男士的婚恋故事。小说以其细腻的人物刻画、幽默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故事围绕着聪明伶俐、富有主见的伊丽莎白·班纳特展开。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家二小姐,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于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包办婚姻和门当户对的观念,她持有自己的看法。她的母亲班纳特太太则一心想将女儿们嫁入豪门,为她们的未来寻求经济保障。 故事的开端,一位富有的单身贵族宾利先生及其好友达西先生来到了她们居住的内瑟菲尔德庄园,这立刻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宾利先生温文尔雅,很快就对班纳特家的大小姐简·班纳特产生了好感,而达西先生则因其高傲冷漠的态度,以及对伊丽莎白出身的轻视,给伊丽莎白留下了极坏的第一印象。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先生是一个傲慢无礼、自以为是的人,而达西先生则对伊丽莎白的美丽和活力有所吸引,却又碍于她的社会地位而犹豫不决。 随着情节的发展,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在各种社交场合频繁接触,尽管初次见面留下了“傲慢”与“偏见”的种子,但他们之间的误解和观念冲突,也在不断地拉近着他们的距离。伊丽莎白逐渐发现,达西先生的冷漠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而达西先生也开始欣赏伊丽莎白独特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说中,伊丽莎白身边还围绕着其他几位重要的男性角色。其中,一位名叫韦克姆的军官,最初以其迷人的风度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伊丽莎白的信任,但随后却揭示出他是一个品行不端、好逸恶劳的骗子,这也让伊丽莎白深刻地认识到,外表的虚假往往会掩盖真实的丑陋。 班纳特家的大小姐简,性格温顺善良,她与宾利先生的恋情也充满了波折,在达西先生的从中作梗和外界的误解下,两人的感情经历了分离与重聚。 小说也刻画了其他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势利虚荣的宾利小姐、愚蠢可笑的柯林斯牧师、傲慢无礼的凯瑟琳·德·包尔夫人等。这些人物的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当时英国乡绅社会的各种风貌和人情冷暖。 《傲慢与偏见》的主题在于探讨真挚的爱情是如何在克服偏见和误解中产生的。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爱情,并非一见钟情,而是经历了相互了解、观念碰撞和性格磨合的过程。他们都必须克服自己固有的“傲慢”与“偏见”,才能看到对方内心深处的价值,最终走到一起。 简·奥斯汀以其精准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看法,即婚姻往往与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然而,她也通过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强调了精神契合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小说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对话生动,充满了智慧和讽刺。奥斯汀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不动声色地展现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病。 《傲慢与偏见》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写实作品,它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向读者展示了爱情的力量、人性的复杂以及个人在社会规范中的选择与成长。伊丽莎白这个独立自主、敢于质疑的女性形象,更是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影响深远。 《简·爱》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孤女简·爱在逆境中成长、追求独立与真爱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批判。 故事的主人公简·爱,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被寄养在外祖母家,但她并未受到多少关爱,反而备受欺凌。在舅妈的虐待下,她学会了独立和坚强。不久,她被送往一所教会创办的孤女院——洛伍德学校。在洛伍德,尽管生活艰苦,条件恶劣,但简·爱在这里结识了真挚的朋友,也获得了宝贵的知识。 七年后,简·爱厌倦了洛伍德的生活,渴望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她接受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来到了位于约克郡荒原的庄园——萨菲尔德。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位神秘而富有魅力的男人,他性格孤僻,饱受过去的回忆困扰。 在萨菲尔德,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交往逐渐深入。尽管两人在社会地位、年龄和外貌上存在巨大差异,但他们之间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简·爱欣赏罗切斯特先生的才华和智慧,而罗切斯特先生则被简·爱独立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情感所吸引。 然而,当他们的感情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时,一个惊人的秘密被揭露出来:罗切斯特先生有一个精神失常的妻子——贝莎·梅森,她被囚禁在庄园的阁楼上。这个真相让简·爱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道德困境。她无法容忍自己成为别人的“第三者”,更无法接受一个建立在欺骗和不道德基础上的婚姻。 在痛苦的挣扎后,简·爱选择了离开,她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对尊严的追求。她踏上了流浪的旅途,再次陷入了贫困和孤独之中。幸运的是,她得到了圣约翰·里弗斯一家的帮助,并在当地一所乡村学校找到了工作。 在里弗斯一家中,简·爱又遇到了一个重要的男人——里弗斯先生,他是一位虔诚的传教士,希望简·爱能和他一起前往印度传教。虽然里弗斯先生对简·爱怀有爱慕之情,但简·爱对他缺乏真正的感情,她无法违背内心的意愿。 就在简·爱以为自己将要踏上新的旅程时,她却意外地继承了一笔巨款,这笔钱来自她早已去世的叔叔,并且她还得知,她的表兄妹们就是她的亲人。这笔财富让她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先生的庄园发生火灾,他的妻子贝莎也在此次火灾中丧生,并且罗切斯特先生因此受伤致残时,她的内心再次被牵动。她回到了萨菲尔德,看到了一个饱经磨难、失去往日骄傲的罗切斯特先生。 最终,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在彼此经历了失去和痛苦后,终于走到了一起。这次的结合,不再是建立在欺骗和道德的妥协上,而是建立在彼此真诚的爱和对尊严的共同追求之上。罗切斯特先生虽然残疾,但他拥有了简·爱无私的爱和陪伴,而简·爱也找到了真正懂得她、爱她的人。 《简·爱》以其对女性独立、尊严和真爱的追求,成为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简·爱这个角色,以其坚韧不拔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自由平等的渴望,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小说深刻地探讨了社会阶层、宗教道德、情感与理智等诸多主题,也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歧视。 夏洛蒂·勃朗特通过简·爱的视角,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虚伪,同时也赞美了真挚的爱情和独立的灵魂。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女性觉醒和自我实现的伟大篇章。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著名推理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和长篇侦探小说。故事围绕着居住在伦敦贝克街221B的咨询侦探谢洛克·福尔摩斯及其忠实的朋友兼助手华生医生展开。福尔摩斯以其超凡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渊博的知识,破解了一桩又一桩扑朔迷离的案件,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形象。 故事的叙述者华生医生,他是一位经历了战场洗礼的军医,性情温和,富有正义感。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福尔摩斯,并被他独特的个性和高超的侦探技巧所吸引,最终成为了福尔摩斯的长期室友和得力助手。通过华生的视角,读者得以窥探福尔摩斯那令人惊叹的头脑和非凡的探案过程。 福尔摩斯是一位性格极其鲜明的人物。他通常穿着深色的猎装,头戴猎鹿帽,叼着烟斗,一副精力充沛却又略显古怪的模样。他极度依赖观察和演绎推理,善于从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关键线索。例如,他可以仅凭衣着、鞋底的泥土、指尖的痕迹,甚至一个人的口音,就推断出对方的职业、生活习惯,甚至是最近去过的地方。他的逻辑推理如同精密的机器,将看似零散的信息编织成一条清晰的线索,最终指向真相。 福尔摩斯擅长利用科学方法破案,他对化学、解剖学、植物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还会收集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作为破案的工具。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分析能力,达到了近乎神奇的程度。 华生医生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是记录者,也是福尔摩斯的“声音”,他常常代表着普通人的思维方式,通过他的提问,福尔摩斯得以将复杂的推理过程解释给读者听。同时,华生医生也常常在关键时刻给予福尔摩斯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甚至在某些案件中,他的勇气和机智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案件多种多样,从离奇的谋杀案、珠宝盗窃案,到政治阴谋、家庭纠纷,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犯罪类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悬念,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福尔摩斯在破案过程中,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物:狡猾的罪犯、受害者的家属、各怀心事的证人、以及负责调查的警方。他与苏格兰场的警探雷斯垂德的互动,也常常成为故事中的一个亮点。雷斯垂德虽然尽职尽责,但在破解复杂案件上,与福尔摩斯相比,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书中最为经典的几个案件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波希米亚丑闻》、《红发会》、《斑点带子案》、《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每一个故事都以其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局和深刻的人性洞察,让读者拍案叫绝。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不仅是一系列精彩的推理故事,它更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百态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福尔摩斯作为一个超越时代的人物,他代表着理性、智慧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他的存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阅读乐趣,更启发了人们对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的思考。 柯南·道尔通过福尔摩斯这个角色,为推理小说树立了一个不朽的标杆,他的作品至今仍是世界各地推理小说爱好者的必读之作。福尔摩斯的故事,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神秘和悬念的渴望,更提供了关于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