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书名《定慧初修》倒是很吸引人,但实际读起来,感觉更像是一次对传统修行法门的“温柔试探”,而非一次深入的“实战演练”。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基础的铺陈,把各种概念——比如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讲得非常透彻。我个人比较欣赏他引经据典的方式,能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将佛家、道家的精髓融会贯通。然而,对于一个迫切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立足点的修行者来说,这种过于宏大的叙事有时会让人感到有些抓不住重点。我期待的是更具体的“下手处”,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调息法门,或者一个针对现代人焦虑的实用建议,但书中更多的是对境界的描绘,而非对具体“如何做”的指导。比如,在谈到“心猿意马”时,我原以为会有一套如何收束心神的方法论,结果更多的是对心猿意马这种状态的深刻剖析和哲学叹息。这使得这本书读起来,总像是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俯瞰风景,壮丽,却缺乏脚踏实地的泥土气息。如果想系统了解东方哲学的理论框架,它无疑是一本佳作,但若想立刻应用到自己的修行中去,或许还需要搭配其他更侧重实修的典籍。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怎么说呢,有一种极其浓厚的“旧学”味道,那种一气呵成、辞藻典雅的行文风格,让人仿佛穿越回了民国时期那些大学者的讲堂。初读时,我感到非常震撼,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庄严感和历史的厚重感。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用一源”的探讨,作者的见解独到且深刻,他似乎总能从看似矛盾的对立面中,寻找到一个更高级的统一点。但是,这种高度凝练的文风也带来了阅读上的挑战。很多句子需要反复咀嚼,甚至需要查阅相关的注释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层含义。对于习惯了当代快餐式阅读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慢功夫”的考验。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关于语义和哲思的迷宫,虽然最终能找到出口,但过程中的艰辛是显而易见的。书中对于“觉照”的阐述尤其精妙,它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而是对自我审视的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然而,这种诚实的要求读者也必须拿出同等的诚意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否则,这本书读起来就容易变成一种故作高深的“表演”。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静心、需要时间沉淀的书,不适合浮躁之时翻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与其说是一本有明确章节推进的指南,不如说更像是一系列围绕核心主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论述集合。每一次看似重复的阐述,其实都在不同的维度上对前文进行了补充和深化。这种写作手法,对于那些喜欢深度钻研、追求完美理解的学者型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可以在作者的思维体系中找到逻辑的闭环。但对于我这种偏爱线性叙事和清晰路径的读者来说,这种反复和回旋就造成了一种“阅读障碍”。我常常在想,前面的内容和现在讲的这个分支论点,到底是怎么串联起来的?作者似乎并不太在意读者是否会迷失在复杂的概念网络中,他更专注于将自己的思想全貌展示出来。特别是关于“般若智慧”的探讨部分,引用的典故和对不同宗派说法的对比分析,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学问功底,但对于只想入门的人而言,这种繁复的比较反而增加了理解的门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张清晰的“修习地图”,标明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径,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厚重的“文化地理志”,描绘了所有可能的路径和沿途的风景,却让我自己去规划路线。
评分坦白说,我拿起这本书,主要是想寻找一些能让我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片刻安宁的“工具”。我关注的焦点更多在于“如何实践才能有效?”而不是“这些概念的源头在哪里?”。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侧重点明显偏向了思辨和溯源,而不是提供一套即插即用的“修行补丁包”。书中对于“定力”的论述,大部分时候都在强调其“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比如它如何作为一切智慧生发的土壤,如何是破除妄念的基石。这些道理我都能理解,但具体到我每天早上醒来,面对一堆待办事项和手机信息洪流时,我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稳住我的心神?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回归本源”、“观照自性”,这些指引虽宏伟,但在操作层面显得过于抽象了。比如,它提到了“工夫”的重要性,但对“初修者”如何扎实地做“工夫”的细节描述却寥寥无几。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初学者的“新手引导”,而不是对已经入门者的“境界深化”。它更像是一部武林秘籍的“总纲”,而非具体的“招式分解”。因此,它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正在寻求理论支持和更高层面领悟的读者。
评分如果以“可读性”和“现代性”来衡量这本书的质量,那么它无疑是略显沉重的。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古文引用和对传统术语的直译,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翻译”的劳动。我能感受到作者试图将几千年的智慧提炼出来,但这种提炼的方式,似乎没有充分考虑到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知识背景。很多深刻的洞见被包裹在晦涩的语言之下,需要读者付出额外的精力去剥开表层。例如,当讨论到“止观”的法门时,我期待的是能看到作者如何结合现代神经科学或心理学的一些观察来佐证其效用,从而拉近与现代读者的距离。然而,书中给出的多是基于古代禅修经验的描述,这种“时空错位感”让我很难完全代入。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需要虔诚对待的“古籍”,而不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快速获取慰藉的“工具书”。它要求读者把自己调整到与作者相同的频率,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因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传承的完整性,而非其作为一本轻松读物的吸引力。
评分手机上的购物APP就是京东和通用的那个,很多东西都是选择在京东采购,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琢磨写一条通用评价,没有单独写评语的,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质量我是认可的,服务我是满意的,发货速度和快递都没什么意见的!
评分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评分《孝经》《大学》《中庸》《论语》
评分物流很快,过年时节隔日都能收到。书很好,拿到书就读了起来,半天时间过去都感觉不到。
评分了解金刚经的历史,体会贤人的情怀。
评分是一本很好的书,刚才翻看了,很好!
评分京东自营商品值得购买包装非常精美。而且送货及时完全可以再次购买。我已经是买了第二次了。
评分可以陶养个人心性气质,
评分很好,有的看了阿阿阿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