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佛教十三经:楞严经》是一部对中国佛教之禅、净、律、密、教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该经虽有真伪之争,但内容十分宏富,思想体系严密,几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论都囊括其中,故自问世后,就广泛流行。该经以理、行、果为框架,谓一切众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净,故流转生死,如能修禅证道,即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各宗各派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精彩书摘
译文:
佛继续说道:“阿难,前面我伸臂举拳,你回答说眼睛看见光明拳,那么,这拳的光明因何而有?为何成拳?你因何而见?”阿难说:“由于世尊全身如阎浮檀金色一般,光艳无比,有如大宝山;这是由清净心所生,故有光明。再者,我实以眼睛看见世尊的五轮指,伸臂屈握而成拳相。”佛告诉阿难:“如来现在如实告诉你,凡有智慧的人,应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比如我这个拳相,若无我手,就不成我的拳相,若无你眼,就不成你的所见。以你眼根之能见,类比我拳相之屈握,二者道理相同吗?”阿难说:“是的,世尊。若无我眼,就不成我的所见。以我眼根来类比如来拳相,二者的道理相同。”佛告诉阿难:“你说二者道理相同,其实不然。为什么呢?比如无手的人,拳相完全没有了;而那些没有眼的盲人,并不是全无其‘见’。原因何在呢?你试着在路上询问那些盲人:‘你们看见什么了?’那些盲人一定回答说:‘我眼前只见一片黑暗,别无所见。’以此道理来看,是眼前的尘境自暗,见性又何曾亏缺呢?”阿难说:“那些盲人眼前只见黑暗,怎么能成有所见呢?”佛对阿难说:“那些盲人没有眼睛,只看到黑暗,这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中,眼前也是一片黑暗,二者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阿难说:“是的,世尊,处于暗室中的有眼人与那些盲人,二者所见黑暗相比较,原来并无不同。” 佛说:“阿难,若那些盲人,原本眼前全见黑暗,忽然眼睛得到光明,见到眼前尘境中的种种色相,如果这就称为‘眼见’的话,那么,那些处于暗室中的有眼人也是眼前全见黑暗,忽然获得灯光,见到眼前尘境中的种种色相,类似的就应该称为‘灯见’了。如果能够称为‘灯见’的话,灯既然自能有所见,自然就不能称为无情之物的‘灯’,而应该属于有情之物了。再说,既然是灯在看见种种色相,又何关你的事呢?所以应当知道,灯的作用只是显现种种色相,而能够看见种种色相的,是眼而不是灯;同样,眼的作用也只是显现种种色相,而能够看见种种色相的见性,是心而不是眼。”
……
前言/序言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这句禅门话语道出了《楞严经》在中国佛教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本经自唐代中叶译出后便开始流行,宋代之后更是盛行于僧俗、禅教之间,成为汉传大乘佛教的最核心经典之一,是一部对中国佛教之禅、净、教、律、密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
《楞严经》以禅定修习之见、修、行、果为框架,以首楞严大定为中心,系统讲述了见地抉择、禅修法门、菩萨阶位以及七趣因果和五十阴魔等佛法大义,其禅观体系组织得十分严密巧妙,义理宏深,内容丰富,一经在手,见修齐备,因而被誉为佛教“教观之总纲”,素有“佛教全书”之称;其教理和禅观思想,对宋代之后的中国佛教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元代天如惟则法师称之为:“《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网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明代高僧蒲益智旭在《阅藏知津》中称赞:“此经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
《楞严经》对于修行开悟、明了宇宙人生实相真理具有特别的意义,是能够使人入门悟道的一部书,也是抱本修行直至证果都需要带在身边的一部书。明代憨山德清大师言:“不知《法华》,则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知《楞严》,则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由于经中对于破妄显真、破魔显正以及禅定中出现的种种魔事境界作了非常细致的讲述,故本经历来被公认为是一部禅修宝典、破魔大全。
从唐末五代以来,丛林就盛行“楞严法会”,宋元以后,楞严咒逐步成为丛林早课的中心内容,而《楞严经》的流传和讲习也随之更普遍了。
《楞严经》在唐代译出不久,就流传到了日本、韩国。在藏文《甘珠尔》中有由汉译藏的《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品以及《魔鬼第九》两本,实即本经第九、第十两卷,据学者考证,为西藏前弘期(约当唐代)的译品。清乾隆年间,章嘉呼图克图主持,由衮波却将全经重译成藏文,并刊成汉、满、藏、蒙四体合璧的《首楞严经》全帙。
一本经之翻译和流通
《楞严经》是在唐代中叶于广州制旨寺(今光孝寺)译成汉语,并随后开始流通。唐代著名的佛经目录学家智升将其列入《开元释教录》(编于唐开元十八年〔730〕,是经录中集大成者,宋藏以下诸藏皆依准之)中。自北宋初年第一部雕刊汉文大藏经《开宝藏》起,直至清朝乾隆年间刊刻的《龙藏》,无一例外地将其列入“正藏”加以流通。
关于《楞严经》的传译情况,早在本经流传之初就有不同说法,由此也引起了后世关于本经的真伪之争。智升在《开元释教录》卷九中记载,罗浮山沙门释怀迪“因游广府,遇一梵僧(原注:未得其名),赍梵经一夹,请共译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迪笔受经旨兼缉缀文理。其梵僧传经事毕,莫知所之。有因南使,流经至此”。在同书的卷十二、卷十七则简略记为“大唐循州沙门怀迪共梵僧于广州译,新编入录”、“大唐沙门怀迪于广州译”。这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误解。智升在其后专门补充译经史迹的《续古今译经图记》中则有了详细记载:“沙门般刺蜜帝,唐云‘极量’,中印度人也。怀道观方,随缘济度,展转游化,达我支那。乃于广州制旨道场居止。众知博达,祈请亦多。利物为心,敷斯秘赜。以神龙元年(705)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遂于灌顶部诵出一品《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一部十卷。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循州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其僧传经事毕,泛舶西归。有因南使,流通于此。”这一记载,颇为全面,不但补充了《开元释教录》中情况不明的“梵僧”详情,而且增加了弥迦译语、怀迪证译和房融笔受等译经经过。智升在《续古今译经图记》中关于《楞严经》传译的补充资料,被其后的佛教目录家所采用。在稍后释圆照撰写的《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关于《楞严经》的传译完全采用了《续古今译经图记》的说法,而不再沿用《开元释教录》的说法。
……
佛教十三经:楞严经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有点惊喜了,本以为是普通的快递袋子包装,没想到,还有这么精致的包装,挺喜欢的,母亲节快到了,这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希望妈妈能够喜欢。
评分
☆☆☆☆☆
很好,喜欢佛学的博大精深,大智慧,通俗易懂
评分
☆☆☆☆☆
买书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对于爱书人来说,有些书印得不是很多,喜欢就要趁早,要不,你懂的。SO,早买早享受,晚买哭着求;买了悔三天,不买悔三年;当时不入手,事后贵如狗。因此,就成了典型的松鼠症患者!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病,得治啊!买书太多,无法对内容进行点评,所以无法在这里给其它亲有效的评价参考,目前只能从外观包装上来作评,把囤积的书认真读完后再一一追评了。SO,本书外包装完好,派送速度挺快的,书没有破损污渍情况出现。
评分
☆☆☆☆☆
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这本书。
评分
☆☆☆☆☆
刚拿到,还没来得及阅读,慢慢品味
评分
☆☆☆☆☆
书很厚,印刷质量不错,就是有坏页
评分
☆☆☆☆☆
刚拿到,还没来得及阅读,慢慢品味
评分
☆☆☆☆☆
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和谐人文,清净人心。
评分
☆☆☆☆☆
书是正版,字体清晰,纸张厚实,物流给力,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