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的角度齣發,將中國曆史上曆朝曆代的人、事、物進行解讀,在輕鬆中瞭解曆史,在幽默詼諧中窺探“王朝的傢底”。
對曆史的解讀,一韆個人有一韆種說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曆史這間大房子,經濟就是它的地基。仔細傾聽大房子裏麵銅錢、銀錠落地的叮當之聲,我們會對曆史有更深入的瞭解、更清醒的認識。本書通過對先秦至清中期金融史的梳理,來為廣大讀者解讀貨幣對推動曆史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用簡單通俗方式來詮釋貨幣與古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關係。
波音,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任國內某知名雜誌總編助理、執行主編,常年擔任經濟專欄主筆。所寫經濟類、科學類文章發錶於國內多傢知名媒體。著有《透過錢眼看中國曆史》《從此愛上經濟學》《閱讀宇宙》等叢書。其中《透過錢眼看中國曆史》及本書的繁體版均即將在颱灣齣版。
捲首
國之大事
第一篇三韆年的糧倉保衛戰用狗尾巴草填飽肚子
西方的小麥改變瞭東方的曆史
力不從心的小麥
水稻接棒小麥
感謝玉米棒子,感謝印第安人
第二篇愛生命,愛鹽巴充滿鹹味的華夏神話時代
春鞦戰國的幕後導演
私鹽販子掀翻大唐
第三篇長城:外麵的人想進來,裏麵的人想齣去馬可波羅見過長城嗎?
長城建在哪兒,得聽老天的
秦始皇算瞭一筆經濟賬
王朝的傢底從經濟學角度看中國曆史萬裏大牆沒啥用?
長城被經濟學打敗瞭
兩邊人詛咒的圍牆
第四篇爭霸西域不為錢貌滑稽的“天馬戰爭”
漢朝對賣絲綢沒興趣
脆弱的綠洲壓力山大
匈奴被一記勾拳打懵瞭
西域是中原王朝的一杯苦酒
第五篇三國群雄鬥地主東漢王朝的財政睏局
曹阿瞞:唯纔是舉,大興屯田
劉玄德:根紅苗正又奈何
孫仲謀:坐斷東南靠平衡
第六篇大運河打通王朝經脈大河嚮東流,不是好兆頭
天上掉下個隋煬帝
大運河:一個文藝青年的驚天力作
傍上大運河,京城有飯吃
當皇傢海軍掐住瞭大運河
第七篇彆說宋朝不差錢兒富甲全球的大宋
目錄宋兵乙:我曾是個無業遊民
扯幾尺布就打發瞭北方鬍人
急瞭,破銅爛鐵都當錢
第八篇早産的紙幣惹人唉從飛錢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大宋開始對紙幣上癮
三大王朝被一遝紙幣撂倒
在通貨緊縮與膨脹間徘徊
第九篇三個夢碎的阿土仔王莽的空想社會主義實踐
經濟學傢王安石的兩大創新
放牛娃皇帝的羨慕嫉妒恨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農民
第十篇鄭和下西洋的秘密任務找個逃跑的廢帝,用得著七下西洋?
差錢,還是差錢
嗨,聽說非洲有金子!
鄭和海外貿易網的敵人
鄭和的第三張牌
沉舟側畔韆帆過
第十一篇大海有多寬廣,鄭氏海盜就有多犀利木頭要瞭寶船的命
王朝的傢底從經濟學角度看中國曆史後鄭和時代的“海商王”
鄭氏傢族:東亞版“加勒比海盜”
鄭成功趕跑蔗糖救颱灣
第十二篇白銀讓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一枚銅錢引發的走私大案
美洲白銀砸中大明的頭
看白銀潮來,看白銀潮去
百萬兩銀子死崇禎帝
第十三篇誰偷瞭康乾盛世的饅頭什麼康乾盛世,那都是浮雲
盛世危局:從馬可波羅到馬嘎爾
達爾文傢族砸瞭景德鎮的場子
要人命的蠶寶寶
第十四篇鴉片戰爭:一個“煙”和一個“茶”鬧翻瞭大英帝國被茶葉攻陷瞭
鴉片拯救瞭太平洋島嶼
“茶”覺得被“煙”侮辱瞭
種植園裏的煙茶暗戰
“煙”在當鋪裏徹底沉淪211尾篇錢裏的曆史風景
國之大事管窺曆史,就如同在轉動一支萬花筒,每轉過一個角度,欣賞到的是不一樣的絢麗,這正是曆史讓人沉迷的魅力之處。同時,麵對同一個角度,也即同一個曆史事件,不同的人卻會有不同的解釋。比如說關於政權的根本,《左傳》說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祖先和守土開疆,的確是一個國傢非常重要的兩件大事,前者讓國民擁有共同的信仰,後者給國民帶來安全感。而在以孔子為代錶的儒傢聖賢那裏,樂纔是國之根本,當崩樂壞之日,就是國傢將要滅亡之時。
然而,即使是王侯與聖人,也是要吃飯穿衣的。沒有衣食的保障,他們所強調的祭祀祖先、攻防軍事、樂文化都無從談起。在古代社會,與軍事、祭祀和樂這些國之大事相比,錢與糧是更為底層、更為本質的國之大事。糧食的生産受到自然條件比如氣候和土壤的強烈影響,同時耕種者的勤勞進取也會帶來更好的收成,比如通過培育和引進新的農作物品種,通過改良農具,來達到糧食增産的目的。糧食的消費則與人口數量息息相關,糧食産量的增加促進瞭人口數量的增加,在古代社會,特彆是冷兵器時代,人口數量是衡量國力強弱的重要指標。人口002王朝的傢底從經濟學角度看中國曆史減少和飢民遍野,會讓一個曾經強盛的王朝陷入不穩定的危局。中國古代的錢主要是銅錢和白銀,古代經濟的發展受到這些金屬貨幣供應量的強烈影響。當經濟總量擴大的時候,王朝管理者渴望有與之相配的貨幣供應量,要麼想辦法提高金屬貨幣的供應量,要麼采用其他一些有價證券,比如紙幣或者鹽引來作為貨幣等價物。金屬貨幣的短缺曾經令許多王朝的財政痛苦不堪,有的王朝不惜鋌而走險,用劣質貨幣或泛濫的紙幣來度過危機,最終不過是飲鴆止渴。
本書從錢糧等經濟學的視角來觀察中國古代曆史的發展脈絡,希望在曆史的王侯將相、善惡忠奸等視角之外,從經濟學的基本規律齣發,提供給讀者一些關於曆史的新穎解讀。如果讀者在讀完本書後,能夠對古代王朝的國之大事有新鮮的認識,這將是筆者最大的幸福和快樂。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範圍內許多國傢的經濟發展模式都與古代不同瞭,中國也不例外。
雖然現代世界已經進入瞭全球整體上糧食過剩和紙幣飛舞的新時代,但古代那些決定國之大事的經濟規律並未完全過時。如果我們把古代的糧食、鹽等物資替換成現代的礦産等資源;把古代的銅錢和白銀構成的金屬貨幣體係替換成現代以國傢信用為依托的復雜的金融係統,那麼現代各國政府的傢底,其實和古代王朝的傢底有共通之處。最近一些年來全球經濟深陷泥潭難以自拔,究其原因,是此前過高的金融杠杆率脫離瞭各國傢底的實際情況,此情此景與中國古代一些王朝脫離傢底基礎,濫發劣幣和紙幣的行為,曾相識。
國之大事,不可兒戲。所以,本書雖然談論的是古代曆史的錢糧故事,古代王朝的倉廩虛實,並不涉及現代社會,但如果讀者能夠通過閱讀,對理解當今世界經濟有所裨益,這會讓本書具有瞭一點點現實的意義,筆者003前言國之大事深感榮幸。感謝在本書齣版過程中給予幫助的人們,包括群言齣版社的編輯和相關製作人員,為本書撰寫推薦語的各位師長,我的傢人和朋友們。同時,也感謝對曆史有傑齣貢獻的曆朝曆代的人民。
波音
2016年3月於北京天通苑
這本書的行文邏輯結構呈現齣一種嚴謹的“螺鏇上升”式推進。開篇看似從宏觀的製度演變切入,但隨著章節深入,作者不斷地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間進行參照和對比,構建起一個跨越數個王朝的經濟概念光譜。它並非綫性的講述,而更像是在一個三維的空間中穿梭,比如在討論明初的白銀輸入時,會立刻迴溯到唐宋時期的貨幣變革,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曆史的厚重感和現代性的分析工具完美融閤。讀者需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來跟上這種多層次的論證節奏,但一旦適應,便會發現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增強瞭觀點的穿透力。它不是在陳述曆史的片段,而是在編織一張關於中國經濟文明如何自我優化與最終受阻的巨大網絡圖景。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視角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它沒有沉溺於傳統史學中那種帝王將相的宏大敘事,而是將聚光燈精準地投射到瞭那些構成社會肌理的經濟活動上。閱讀過程中,我仿佛手裏拿著一張被精心繪製過的古代經濟地圖,上麵標注的不是疆域的邊界,而是糧倉的盈虛、鹽鐵的流通路徑以及貨幣的潮起潮落。作者對於不同曆史階段的稅製變遷有著近乎鑽研的執著,比如從租庸調製到兩稅法,每一步改革背後的資源配置邏輯都被剖析得絲絲入扣。這不僅僅是簡單羅列製度,更像是用現代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去解構那些看似陳舊的古代律令,揭示它們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瞭王朝的興衰軌跡。我尤其欣賞作者處理復雜數據時的那種冷靜與剋製,既不嘩眾取寵,又能將枯燥的財政數字轉化為推動曆史車輪的強大力量,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那些被教科書簡化瞭的曆史因果鏈條。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具有說服力,它成功地將嚴肅的學術思辨融入瞭流暢且富有畫麵感的敘述之中。它不是那種讓人望而卻步的純粹理論堆砌,相反,它擅長通過生動的曆史情境來闡釋抽象的經濟學概念。比如,作者在探討宋代商業革命時,描繪的場景不是抽象的“商品經濟發展”,而是聚焦於城市裏夜市的繁榮、海外貿易港口的喧囂,以及背後復雜的金融工具如“飛錢”的運作機製。這種“微觀見宏大”的手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我感覺自己不隻是在閱讀一本曆史著作,更像是在參與一場跨越韆年的經濟田野調查。作者對於曆史細節的捕捉力極強,每一個引用的案例都像是精心挑選的樣本,有力地支撐瞭其核心論點,讓人讀後對那個時代的物質基礎和生活形態有瞭更立體、更豐滿的理解。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論證深度超齣瞭我原先的預期。它處理“曆史周期律”的角度非常獨特,不把朝代的更迭簡單歸咎於腐敗或軍事失敗,而是將其視為一係列資源錯配和激勵機製失靈的必然結果。作者構建瞭一套頗具原創性的“財政可持續性模型”,用來衡量古代政權對土地、人口和財富的攫取能力與再分配效率。書中對土地兼並問題的分析尤其深刻,它不僅僅停留在倫理批判層麵,而是將其視為一個內生的經濟結構問題——當生産要素嚮少數人集中,邊際消費傾嚮發生變化時,整個經濟體的內生增長動力是如何被逐步削弱的。這種將社會公平與經濟效率緊密捆綁的分析框架,使得整本書的思想張力十足,迫使讀者必須跳齣傳統的政治史範疇,去思考更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
評分從一個普通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強大的“解釋力”。它成功地將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從未深究的古代社會現象,賦予瞭清晰的經濟學注腳。比如,對於“重農抑商”政策的解讀,作者並未簡單地將其標簽化為愚昧的政策,而是深入剖析瞭在特定曆史階段,國傢權力結構如何通過扭麯價格信號和信貸分配,來確保其核心的財政基礎——農業稅的穩定。這種深入到“激勵”層麵的剖析,讓人豁然開朗,理解瞭為何某些看起來不閤理的政策會在曆史中持續存在並發揮作用。讀完此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曆史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事件集閤,而是一個由資源、製度和激勵機製驅動的、具有內在邏輯的龐大係統。
評分確實不錯確實不錯確實不錯
評分以彆樣的角度描述瞭中國古代經濟背景及曆史。
評分送貨及時,服務周到。貨品一緻!
評分視角獨到,不錯,哈哈哈
評分書包裝比較好,是正版書,物流也很快,書的設計比較精美。
評分快遞給力,價格實惠,性價比非常好
評分強烈推薦,這個角度新穎而獨到,贊個!
評分書為友,開拓眼界,添己自信。
評分該書比較通俗,從非專業的角度研究中國古代經濟發現曆程,可以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