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政爭武器的地震
皇帝策劃的“被捐款”
肅順的淫籌
政變要不要窮治黨援
唾麵自乾的老同誌
抽總理耳光的女傑
清初響應民意的太後改嫁是怎麼迴事?
“恭儉寬仁”的道光皇帝為何會親手殺人(而且是是三個)?
晚清皇帝是如何敗傢的?鹹豐帝是如何“勸捐”的?
同樣是“權相”,穆彰阿與和珅的區彆在哪裏?
晚清以名公巨卿領銜的評論界,對火箭乾部琦善為何是“毀多譽少”?
正史與野史的區彆究竟在哪裏?
“吃夢”的由來?
李連英素來低調,他的秘聞軼事有哪些?
圓明園外的李老闆為何被處斬瞭?
郭嵩燾離婚未遂案的來龍去脈?
所謂的“柳如是樓”是否真的存在?
鞦瑾與“民國奇女子”呂碧城關係不一般,他們究竟是不是同性戀人?
民國時敢抽總理耳光的女中豪傑是誰?
汪兆銘的明媚與深沉錶現在哪些方麵?
晚清時期,皇帝有皇帝的難處,但凡一個行將沒落的王朝,在財政方麵總會是捉襟見肘,這不,連鹹豐帝都要跑去“勸捐”瞭;臣子同樣有臣子的難處,當瞭十幾年權相的穆彰阿,結局有點悲,“火箭乾部”琦善也是毀多譽少。
民國時候的社會生活,與我們想象中的究竟有多大區彆?看看鞦瑾、呂碧城、唐群英、嚮警予與蔡暢的生活場景,或許能發現不一樣的民國生活。
本書是譚伯牛專欄“牛飲·之二”的文章結集,既有詼諧幽默的小段子,又有深厚底蘊的史實故事。讀起來輕鬆幽默,意味深長。
譚伯牛,自由職業者。
緻力於研究清史,尤為關注太平天國戰爭及湘、淮軍史實。
著有《湘軍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奮鬥史》《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天下殘局:斷章取義晚清史》等。
作者史料之紮實、見解之獨到,常令人耳目一新,天涯社區網友們更有“韆軍萬馬來追(譚伯)牛”之說。
輯一
縣官地震口述實錄
乾隆三年的抗災
作為政爭武器的地震
良法與莠政
響應民意的太後改嫁
愛新覺羅·福臨的邀請函
流星與彩虹
不嚮中國人磕頭(Kow-tow)
親手殺人的皇帝
太平無事
愛新覺羅八世
且樂道人與地行仙
皇帝策劃的“被捐款”
無解
輯二
不知避諱方為真
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詔
餓死宰相
“主聖臣直”
甘井鬍同的神仙
時代的影子
黃十二代小琦
政變要不要窮治黨援
海翁軼事
輯三
軍機處裏偷金印
油油倒翻
栗大王的恩太太
在臉上打草稿
龔氏翰林體
好官鬍為之
吃夢 ....
輯四
誰跟皇帝搶骨頭
肅順的淫籌
共妻的傳言
近代的天宦
悔翁的傢難
郭嵩燾離婚未遂案
六雲軼事
欠打的王闓運
詩不要亂寫
狀元若蘭
戴女士的瀟湘夢
虛構的柳如是樓
輯五
孫文的逃亡
唾麵自乾的老同誌
可憐謝道韞
鞦閨瑾與呂碧城同榻
抽總理耳光的女傑
單方麵宣布結婚的惡果
汪兆銘的明媚與深沉
多活瞭一百零五天
格薩爾·關?
親手殺人的皇帝
若論皇帝的教養,清代諸帝普遍能得高分,在國史上可以拿團體金牌。即位前,王子們接受高質量而又嚴格的崗前培訓,有私人教師,念私傢教材,以文科為重,不廢理科,還上體育課,重視“外語”能力(滿、漢、濛、藏諸語),涉獵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專門學問。及至學有所成,他們的父皇將進行綜閤評估,選定一位繼承人,這就是太子。然而,太子人選並不公布,他的名字被寫在兩張紙上,一張藏入正大光明匾額後麵,一張藏入皇帝隨身攜帶的小金匣。直到皇帝臨死,親自發布遺命,或者,如果皇帝死得太突然,來不及揭開謎底,則由王公大臣公同啓視,纔知道誰是真命天子。
嘉慶二十五年(1820),清仁宗在度假時去世,事齣倉卒,未有遺命,群臣手忙腳亂,在宮中翻箱倒櫃,好容易找到小金匣,卻沒鑰匙,遂集體決定由軍機大臣托津撬鎖,打開一看,一張寫於二十一年前的紙條,旻寜二字赫然在焉。旻寜,就是未來的清宣宗,他的年號為道光。
據《清史稿·宣宗本紀》,十歲那年,旻寜隨爺爺(乾隆皇帝)打獵,射中小鹿一頭,受黃馬褂花翎之賞。這事要記一筆,是為瞭強調天生聖人,從小就英明神武,超凡脫俗,屬於官方史書特有的“書法”。如今,大會沒有不隆重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掌聲沒有不熱烈的,閉幕沒有不圓滿的,雲雲,可視為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傳承。不過,三十一歲那年,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旻寜在養心殿開槍擊斃兩名教徒,可見他還真有點功夫。除瞭這次“殺賊”,旻寜即位後另有一次殺人記錄。某夜,他在乾清宮,突然盛怒,無法遏製,當即招來值班侍衛王,親授寶刀,命其至某宮某室,於床上取一妃子首級。為什麼殺,殺瞭誰,已不可考。然而,欽賜寶刀,又命提頭來見,此與親自動手殺人沒啥區彆。
天子者,代天育民;反過來,也可以代天殺人。這是天賦皇權中最重要的一項。然而,概乎言之,一些開國之君,興起於草莽,篡奪於宮禁,免不瞭親手殺人;還有一些性情殘忍,視法製為虛設的暴君,亦嘗手刃臣民。此外,有過親手殺人經驗的帝王,史上並不多見。旻寜於此,又是一項紀錄。三條人命在手,不得不說,旻寜的性格頗有幾分俠動之氣,與《本紀》給他做的鑒定,所謂“恭儉寬仁”,有些齣入。
盡管殺過人,綜其生平而論,旻寜仍是一個低調的人,一個不喜事的人。哪怕在他任內,發生瞭中英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這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他點兒背,接手瞭“後盛世”的爛攤子,怨不得他。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首先被它那如同散文詩般的筆觸所吸引。文字的韻律感極強,讀起來非常流暢,仿佛作者並不是在“寫”曆史,而是在“講述”一個發生在昨日的、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它成功地將冰冷的年代數據和政治博弈,注入瞭鮮活的生命力。我記得有一章專門描述瞭某次社會變革中的民間疾苦,那種對底層民眾生活狀態的關懷和同情,不是居高臨下的憐憫,而是發自內心的理解與共鳴,讀到激動處,甚至讓人産生一種想要穿越時空去伸齣援手的衝動。這種飽含人文溫度的書寫方式,極大地拉近瞭讀者與曆史的距離,使得原本遙不可及的“過去”,變得觸手可及。不同於那些隻關注帝王將相的傳統史著,這本書似乎更懂得傾聽沉默者的聲音,那份對“被遺忘者”的尊重和記錄,讓整部作品的厚度陡然增加,不再是單薄的精英敘事,而是多維度的曆史切片。
評分說實話,最初拿起這書時,我有點擔心它會過於學術化,充斥著晦澀難懂的術語和繁復的考據。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作者的文字功底極其深厚,他成功地架設起瞭一座橋梁,連接瞭專業研究者與普通曆史愛好者。專業術語的齣現總是恰到好處,而且往往伴隨著清晰易懂的解釋,絕不讓人感到突兀或受挫。更令人稱道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富有畫麵感的細節描寫,比如某個特定時期的服飾、街景、乃至人們的口頭禪,這些“微觀”的碎片,如同高清晰度的濾鏡,讓整個曆史場景瞬間立體起來。這種將宏大敘事與生活細節完美融閤的寫作手法,極大地增強瞭可讀性,使得即便是對近代史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進入情境,並被其中蘊含的時代精神所深深吸引。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精妙,時而急促如風暴來臨前的緊張,時而又舒緩如夏日午後的慵懶,讓人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力。作者似乎深諳“留白”的藝術,在關鍵轉摺處,他不會急於給齣定論,而是設置懸念,引導我們去主動思考背後的推力。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對於文化思潮演變的描摹,那種新舊觀念碰撞時産生的巨大能量和陣痛,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它沒有將曆史的進步描繪成一條平坦的上坡路,而是充滿瞭反復、麯摺甚至倒退的泥濘。這種對復雜性的承認,讓閱讀體驗變得更加真實和富有啓發性。它教會我,曆史的演進從來都不是綫性的,而是螺鏇上升的,我們今天所享有的某些“進步”,恰恰建立在前輩們無數次跌倒和再爬起的經曆之上,這份沉甸甸的重量感,是許多膚淺讀物無法給予的。
評分這本名為《近代史的明媚與深沉》的書,讀起來就像是在跟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促膝長談。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冰冷地羅列事實,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洞察力。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宏大敘事下的個體命運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歡它對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細膩刻畫,那種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掙紮、彷徨的心境,至今讀來依然讓人感同身受。書中對一些關鍵曆史節點的分析,沒有采取非黑即白的簡單判斷,而是深入挖掘瞭其復雜的動因和多層次的影響,讓人在閤上書本後,久久沉思,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曆史真相”産生瞭新的認識。這種不迴避矛盾、敢於直麵曆史幽暗麵的勇氣,著實令人敬佩。整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有層次感,從社會變遷的大背景,過渡到具體的事件剖析,再到對個體精神世界的挖掘,邏輯清晰,一氣嗬成,完全沒有那種為瞭湊字數而堆砌辭藻的空洞感,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塊精心打磨的寶石,閃爍著獨特的光芒。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深感受是它的“誠實”。它沒有試圖去美化或醜化任何一個曆史階段,而是以一種近乎冷峻的客觀態度去審視一切。它勇敢地揭示瞭那個時代“明媚”背後的“深沉”代價,那些為瞭進步所付齣的巨大犧牲,那些光鮮成就下隱藏的妥協與無奈。作者在論述中展現齣的那種冷靜的批判精神,讓人感到非常信服。它不是在宣講某個既定教條,而是在邀請讀者一起參與到對曆史的再認識和再評估中來。讀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對“好與壞”、“對與錯”的簡單二元對立思維被徹底打破瞭。它提供瞭一種更具包容性和辯證性的視角去看待過去,這種智識上的提升,遠比記住幾個日期或人名要寶貴得多。這本書無疑是近些年來我讀過的,最能引發深度思考的曆史著作之一。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寫的非常非常好,值得好好的讀一下,看一下
評分速度快,相信京東自營,自營應該都是正品吧。太短瞭,不滿意
評分很好,有注解,帶地圖,裏麵還有圖片,蠻好!
評分一直在京東上買圖書,物流非常快,圖書印刷和包裝都很好。
評分印刷精美,字體比較大,很好
評分書名曰戰天京,實際上怎樣戰的內容並不多,圍城亦是將各路人馬怎樣勾心鬥角居多,特彆是曾九貪功。以洪楊之役為引,敘述晚清軍政勢力的變化及湘係勢力崛起過程中內部的扯皮與齟齬。尤其以曾左、左郭及李元度等引發的筆墨官司。文章結構要求讀者有相當的晚清曆史常識和認知,從湘軍起步,到中樞易主,再到具體事務操作中的矛盾與協調,可以看齣晚清的中央控製力在逐步衰弱。
評分適讀人群 :曆史通俗愛好者
評分名氣很大的書,終於買瞭!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