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心得体会

如何撰写心得体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凤国 著
图书标签:
  • 心得体会
  • 写作技巧
  • 读书笔记
  • 学习方法
  • 职场技能
  • 个人成长
  • 写作指南
  • 思维提升
  • 经验总结
  • 自我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599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863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6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各种学习活动的增多,撰写心得体会逐步进入常态化,并成为党员干部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本书结合具体案例对各类心得体会的写法、框架结构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是当前和今后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的实操指南和规范教程。

内容简介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将产生的有关某项工作的感受和体会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的一种日常应用文。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属于议论文的范畴。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如何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结构框架是什么?撰写心得体会应注意哪些事项?本书结合具体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讲解,是对当前和今后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的实操指南和规范教程


作者简介

白凤国,男,吉林人,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长期从事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近年来,撰写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总结汇报等文字材料60余万字,在《学习时报》《领导科学》《党建》《新长征》、新华网、人民网等报刊和网站公开发表文章百余篇,已出版著作《党的创新理论思考与实践》、《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与党员干部谈学风》。

目录

第一章?心得体会的内容概述 001

一、什么是心得体会 001

二、心得体会的应用 001

三、心得体会的特点 003

四、心得体会写作原则 007



第二章?心得体会的写作要点 010

一、学习心得体会 010

[例文一]学习焦裕禄“三严三实”心得体会 013

[例文二]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016

[例文三]学习贯彻领导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019

[例文四]努力做一名焦裕禄式的好书记

???????——学习领导人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025

二、工作心得体会 026

[例文一]从事秘书工作的心得体会 029

[例文二]建设“文化安庆”的实践和体会 032

[例文三]社区工作心得体会 036

[例文四]乡镇党政办工作四悟 039

三、培训心得体会 041

[例文一]参加科级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043

[例文二]参加党风廉政建设培训体会 047

[例文三]学党规党纪?树清风正气

???????——《准则》和《条例》培训心得体会 049

[例文四]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051

四、活动心得体会 054

[例文一]服务发展上水平?心系群众下基层

???????——“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大讨论活动

?????????心得体会 056

[例文二]学习调研活动心得体会 058

[例文三]“两学一做”学习心得体会 062

[例文四]做好“实”文章?务好“实”功夫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066

五、读后感 068

[例文一]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

???????——《法治热点面对面》读后感 070

[例文二]架起合力实现全面小康的“连心桥”

???????——读《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有感 072

[例文三]务实为民是履职之根本

???????——学习领导人同志《摆脱贫困》一书的体会 075

[例文四]好干部需要“以德配位”

???????——读《忠诚干净担当:做最好的干部》有感 078

六、观后感 082

[例文一]难忘四昼夜 一颗公仆心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084

[例文二]观《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087

[例文三]《第一书记启示录》观后感 089

[例文四]做一名坚守信仰的共产党员

???????——观《信仰》有感 090



第三章?心得体会的结构层次 092

一、心得体会的基本结构 092

二、心得体会的逻辑结构 102

[例文一]观《百年潮?中国梦》心得体会 104

[例文二]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

???????——学习领导人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 110

三、心得体会的论证逻辑 113

[例文]“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 118



第四章? 心得体会的写作经验 121

一、笃学 121

二、深思 126

三、善悟 130

四、务实 135



第五章?撰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事项 144

一、主题要准,做到“深刻正确” 144

二、文风要活,做到“新鲜生动” 148

三、内容要实,做到“有的放矢” 149

四、思想要新,做到“领异标新” 151

五、选材要精,做到“量体裁衣” 153


精彩书摘

一、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是为了表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启发,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同的人因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而非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对党员干部来讲,经常要写的学习心得体会主要有三种:一是关于文件和领导讲话和先进人物典型的学习心得体会。这种学习心得体会比较常用。认真学习文件出台和领导讲话及其背景、意义和先进典型的精神,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办法,对指导做好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二是关于工作实践的学习心得体会。这种学习心得体会将在后面专门进行介绍。三是关于文章书籍的学习心得体会,又称“读后感”,后面篇章将专门介绍。这里重点介绍关于学习领导讲话、上级精神及先进人物的心得体会。

写作要点:

学习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非常灵活,每种写作方法呈现出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学习心得体会应包括引、议、联、结四个部分。

1. “引”——概述学习内容

学习心得体会重在由特定的学习产生出来的“心得”和“体会”。可适当引用原文关键词句和内容,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地概括学习内容和情况,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体会从何而来,并为接下来的议论做好准备和铺垫。

如在《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中,开头便写道:“按照院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安排,近一段时期以来,我系统研读了领导人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对领导人《在兰考县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及魏民州《三严三实——永恒的从政准则》两篇文章进行了反复研读和深入思索,读后使人深受触动、深受启发。”

接着,作者归纳概括了自己对“三严三实”的认识和体会:“‘三严三实 ’是总书记在新时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既与《党章》精神一脉相承,又体现出新时期的新发展、新提升、新概括。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是夯实执政之基、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立身做人、干事创业的科学指南。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四个方面:1.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 公仆意识;2.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3.焦裕禄的‘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奋斗精神;4.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并明确了‘深学、细照、笃行 ’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最后作者概括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为全文做了铺垫。


2. “议”——阐述观点体会

在概述学习内容之后,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一番评析,亮明基本观点。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学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而对寓意深的材料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受。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学习心得体会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一文在“引”之后接着作出“议”:“焦裕禄的事迹是对‘三严三实’最好的诠释,他在兰考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三严三实’的精神,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的要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弘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的精神,并从中不断汲取力量。自觉运用这种精神对照、指导检察实践;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


3. “联”——联系具体实际

写学习心得体会不能就事论事、泛泛而谈,而要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就事论事,心得体会就会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心得体会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的部分,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是对基本观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在议论之后,《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一文进入了“联”的环节,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要把执法为民作为重要的职业良知,以焦裕禄为镜细照、勤照,要同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同具体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持之以恒,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去把握改进作风的重点,转变作风,将学到转变为做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践行‘三严三实 ’的要求,把工作从实处想,往实里干:1. 树立严谨细致的作风。严谨细致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案管办工作重要是围绕一个‘细’字,管理环节体现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2. 树立爱岗敬业的作风。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爱岗才可能敬业,在自身道德素质过硬的前提下,要靠教育和学习培养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面对目前案管办、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这一全新的工作,要有一种‘钻’的精神……3. 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


4. “结”——总结全文点题

结尾既可以回应前文,进一步强调突出观点与体会;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融为一体。学习心得体会始终要受“学习”的约束,开头要引“学习”,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学习”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呼应“学习”的内容进行升华。

如《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一文在最后提出:“学习‘三严三实 ’,贵在知行合一,重在实践。我们要时刻以焦裕禄为榜样,认真践行‘三严三实 ’要求,努力做一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突出强调了核心观点“知行合一,重在实践”,紧扣主题,并向读者发出了号召。


前言/序言


《思想的痕迹:如何捕捉灵光闪现与深刻洞察》 在这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不断接收、处理、筛选着海量的信息。然而,在忙碌的日常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那些经过深思熟虑才产生的深刻见解,往往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如同指缝间的细沙,难以捕捉,更遑论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思想成果。 《思想的痕迹:如何捕捉灵光闪现与深刻洞察》一书,便是为渴望留住思想之光、深化智慧之泉的你而作。它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以一种亲切、引导的方式,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自身思维奥秘的旅程。本书的核心在于,它认为每一份宝贵的心得体会、每一次顿悟的瞬间,都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学习、工作等经历的细致观察、主动思考以及情感共鸣。捕捉和记录这些“思想的痕迹”,是将其沉淀、升华,最终形成个人独特智慧的关键。 本书并非教导你如何“撰写”一篇篇程式化的文章,而是着力于构建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你学会如何“看见”那些不易察觉的思想萌芽,如何“留住”它们,并最终“滋养”它们,使其茁壮成长。我们将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探讨: 第一章:思想的萌芽——如何识别你的“灵光一闪” 我们常常会将“灵感”与天才的降临划等号,但事实上,大部分的灵感都隐藏在我们日常的观察和体验之中。本章将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这包括: “是什么”与“为什么”的交织: 学习分辨日常事件中的“事实”与“感受”,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从中看到了什么?”。例如,看到一则新闻,不仅仅是接收信息,更是要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可能的影响,以及这是否触动了你内心的某些思考。 细微之处的洞察: 留意那些常被忽略的细节。可能是一次不愉快的客户沟通,让你思考沟通技巧的不足;可能是一次团队协作的挑战,让你发现流程上的盲点;可能是一段优美的文字,触动了你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往往是孕育深刻洞察的温床。 情境触发的思考: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都会在我们心中激起不同的涟漪。本书会提供一些工具和方法,帮助你识别哪些情境更容易让你产生思考,哪些类型的经历更能激发出你的内在感悟。例如,独处时的宁静、与不同观点碰撞时的冲突、解决棘手问题的过程,都可能是思想火花的诞生地。 “不确定性”的拥抱: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源于对某种现象的不理解或对某种结果的意外。本书鼓励读者拥抱这些“不确定性”,将其视为深入探索的起点,而非回避或忽略。 第二章:思想的锚点——捕捉与记录的艺术 灵感如同空中飘浮的蒲公英,若不及时捕捉,便会随风而逝。本章将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记录方法,帮助你为稍纵即逝的思想建立“锚点”。 工具的智能化选择: 无论是传统的笔记本,还是现代的电子笔记应用(如Evernote, Notion, Obsidian等),选择最适合你的工具至关重要。本书会分析不同工具的优劣,并提供如何在工具中建立有效分类、标签和链接的策略,确保你的思想片段能够被有序管理。 “碎片化”的价值: 并非所有思想都必须是完整的论述。很多时候,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图示,都可能成为未来深刻思考的引子。学习记录这些“碎片化”的思想,并认识到它们的潜在价值。例如,一个突然冒出的比喻,一个对某个概念的直观理解。 “联想”的启迪: 思考的过程往往是跳跃性的。本书将介绍如何利用联想来拓展和深化你的记录。当记录下一个想法时,可以尝试思考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经历,或是可以将其与已知知识体系进行怎样的连接。 “情绪”的烙印: 情感是思想的重要驱动力。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情绪,甚至你的直觉反应,能够为后续的回顾和理解提供重要的线索。一本好的记录,应该包含理性的思考,也应有感性的印记。 “复盘”的习惯: 记录的意义不在于堆砌,而在于未来的回顾和提炼。本书将强调建立定期“复盘”的习惯,通过回顾过去的记录,发掘那些曾经被忽视但如今看来意义非凡的思想火花。 第三章:思想的生长——如何将痕迹转化为深刻洞察 捕捉到的思想痕迹,只是种子。如何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系统性的耕耘。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将零散的记录转化为有价值的深刻洞察。 “关联”的力量: 很多时候,单一的记录本身并不具备深刻性。只有当我们将不同的思想痕迹进行关联,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矛盾、互补之处,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本书将介绍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可视化工具,建立思想之间的联系。 “质疑”与“求证”: 任何一个初步的想法,都值得我们去审视和质疑。本书鼓励读者带着批判性思维,去挑战自己的初步结论,并主动寻求证据、数据来支撑或推翻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自我迭代和螺旋上升的过程。 “换位思考”的视角: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审视你的想法。如果换成别人,他们会如何看待?不同的受众,他们可能会有哪些疑问?这种视角转换,能够极大地丰富你的思考维度。 “延展”与“深化”: 一旦你对某个想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就可以开始思考如何将其延展和深化。它可以引申出哪些新的问题?它是否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它与已有的理论或知识体系有何关联? “表达”的催化: 将你的思考用文字、语言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是检验和深化理解的绝佳方式。当你要向他人解释一个想法时,你会被迫将其梳理得更加清晰、更有条理。本书将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建议。 第四章:思想的融合——建立属于你的“智慧地图” 在不断捕捉、记录、深化的过程中,你的个人思想体系将逐渐成型。本章将指导你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思想痕迹”整合起来,构建一张属于自己的“智慧地图”。 主题的提炼: 随着记录的增多,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些主题反复思考、深有感触。学会提炼出这些核心主题,并围绕它们建立起更深入的思考框架。 “知识体系”的构建: 你的心得体会,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可以与你学习到的知识、经历过的事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知识体系。本书将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你将个人的感悟与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对接。 “经验”的沉淀: 那些反复出现的、经过验证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成为你宝贵的“经验”。本书将引导你如何识别和提炼这些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可迁移的技能。 “持续学习”的动力: 建立智慧地图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去拓展新的视野,以填补地图上的空白,并为你的思考提供更多的养分。 《思想的痕迹:如何捕捉灵光闪现与深刻洞察》是一本陪伴你成长的书。它不承诺让你一夜之间成为思想家,但它会教会你如何成为一个更敏锐的观察者,一个更勤奋的思考者,一个更有智慧的记录者。在这个过程中,你将逐渐发现,那些曾经擦肩而过的灵感,那些闪烁而过的想法,将不再是短暂的星火,而是能够照亮你前行道路的,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光芒。这是一场关于发现自我、塑造自我的深刻旅程,而这一切,都从你开始用心捕捉和珍视每一个“思想的痕迹”开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非常能引发思考的书。它并非直接给你答案,而是通过一些引导性的文字,让你自己去挖掘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一开始我以为会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没想到读起来却像是在和一位智者进行深入的对话。它会让你回顾过去的一些经历,那些你可能已经遗忘或者从未认真对待过的瞬间,然后,它会轻轻地在你耳边低语,让你去审视这些经历带给你的触动。我发现自己以前很多时候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以及“我从中得到了什么”。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忽略的部分,也让我开始意识到,每一次的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财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解读和吸收。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比我想象的要实用得多。我之前对“写心得体会”这件事总是有些畏难情绪,总觉得要写出点“高大上”的东西来,结果反而束手束脚。但是这本书,它真的从最基础、最实际的层面,教会了我如何开始。它并没有直接给你模板,而是告诉你,心得体会的“精髓”在于什么,在于你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立思考。它提供的那些思路和方法,让我意识到,原来写心得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切入点,并且诚实地表达出来。这本书让我打消了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让我敢于去尝试,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以前总觉得,学习和工作就是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完成新任务,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更重要的是反思和内化。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那些“停顿”的时刻,发生在那些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回顾、去总结的瞬间。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写”,更是关于“如何思考”、“如何成长”。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发现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真的有所不同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找到了方向,清晰而坚定。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太棒了!封面采用了素雅的暖色调,摸上去有种细致的纹理感,让人忍不住想一再抚摸。书脊的设计也很讲究,印刷清晰,摆在书架上非常有质感。翻开扉页,纸张的厚度和颜色都恰到好处,没有刺鼻的油墨味,阅读体验瞬间提升。我特别喜欢它的大小,拿在手里刚刚好,无论是坐在沙发上还是通勤路上,都能轻松翻阅。里面的排版也很人性化,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留白充足,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非常清晰明了,每个章节的标题都很有吸引力,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整体来说,从外在到内在,都透着一种用心和对读者的尊重,光是看这本书的“样子”,就已经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太特别了!它不像很多学术著作那样严谨得有些刻板,也不像网络上的快餐读物那样浮于表面。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温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有种亲切感,但同时又非常有力量。他善于运用比喻和故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尤其喜欢他描述某些情境时的细腻笔触,仿佛能将我带入其中,亲身去感受那种氛围。有时候,读着读着,我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味作者的某句话,反复咀嚼,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这种“细水长流”式的表达方式,让我觉得受益匪浅,而不是匆匆一瞥就过。

评分

有用

评分

送货速度快,学习学习

评分

正品,物流也很给力!

评分

为党建活动准备,不错!

评分

经济实惠务实高效

评分

单位搞一个书屋,正好碰见京东活动,真的是又方便又便宜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很有用,提供很好的思路借鉴

评分

很实用的书,值得好好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