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生智慧系列:沉思录、智慧书、人生的智慧 (全套共3册)

西方人生智慧系列:沉思录、智慧书、人生的智慧 (全套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勒留,葛拉西安,阿图尔·叔本华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人生
  • 智慧
  • 沉思录
  • 马可·奥勒留
  • 塞内卡
  • 埃皮克泰德
  • 古典文学
  • 西方哲学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1205024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024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3
字数:496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沉思录》全书分十二卷共487则箴言,是奥勒留在二十多年的征战生涯中,在鞍马劳顿之余,写下的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录。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是写给自己的书。也因此,作者并没有试图做哲学探讨,也没有藏诸名山、传之后世的奢望,甚至都不曾想给别人阅览的机会——作者只是在实践对道德的热忱。在书中,他记录下了被宫廷、被责任和义务所牵绊的自己,以及自身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思考了诸如道德、宗教、人生伦理、自然哲学等问题。《沉思录》不仅是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感人的伟大名著。

《智慧书》是一本由三百则格言警句组成的箴言录。而它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用极其简洁的叙述方式,鞭辟入里地剖析了人性,在此方面,它显示出了登峰造极的智慧。作者通过本书传达了这样的理念:情商不仅仅是天生的,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获得,而且后天的练习更为重要。为此,作者苦心孤诣的提供了诸多实用技巧:毫无疑问,此书是实用的情商练习册。为便于阅读,编者特意将三百则格言按照内容的相识性重新做了编排,将全书分成十大板块,以便于读者朋友选择性阅读。

《人生的智慧》一书即取自《附录与补遗》,它其实也独立成书。在此书中,大叔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这本书讨论的问题也与我们世俗的生活接近:比如财富、名声、荣誉、健康、养生,以及为人处世所应遵守的原则等等。而且,大叔罕见地放弃了其一贯的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态度,而是尽可能地从世俗、实用的角度展开表述和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普通大众阅读——尽管这世界如此错综复杂、众说纷纭,各类世俗话题、南北人情让人欲罢不能,但经过这位思想大师深刻而通透的讨论之后,无不变得清晰明了,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普通大众阅读——尽管这世界如此错综复杂、众说纷纭,各类世俗话题、南北人情让人欲罢不能,但经过这位思想大师深刻而通透的讨论之后,无不变得清晰明了,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作者简介

奥勒留全名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奥古斯都(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罗马帝国“五贤帝”的一位,斯多葛学派著名哲学家和代表人物之一。公元121 年 4 月 26 日出生于罗马贵族家庭,从小便接受斯多葛派哲学训练,学习过简单淳朴、吃苦耐劳的生活;同时在希腊文学、绘画、法律等方面接受了当时非常好的教育。奥勒留还在孩提之时,就得到了哈德良(“五贤帝”的第三帝,公元117年-138年在位)的垂青,被指定为隔代继承人;自青年时代起,即辅佐安东尼(“五贤帝”的第四帝,公元138年-161年在位,哈德良的养子。安东尼继位的条件之一,就是哈德良要求他认领奥勒留为养子和继承人)治理国家。公元161年,安东尼逝世,奥勒留正式成为拥有全权的皇帝。

奥勒留辛勤的工作,未能挽救衰败的帝国。在一次远征前夕,他的朋友们似乎预感到了不祥,便请求他留下自己的箴言。战争还未结束,作为皇帝和统帅的奥勒留便因劳累病倒军中,于公元180年3月17日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葛拉西安(1601-1658),1601年出生于西班牙阿拉贡的贝尔蒙特村。青少年时期,他在托雷多与萨拉戈萨学习哲学与文学,1619年加入耶稣会见习修行。此后的50年里,他历任军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师、教授,还当过几所耶稣会学院的院长。或许,他就是在穿梭于和平与战争时,在与公职人员往来时,坚持长期观察各种类型人物的行为,并因此获得其格言警句之灵感。

葛拉西安先后出版了《英雄》(1637年)、《政治家》(1640年)、《诗之才艺》(1643年)、《智慧书》(1647年)等,不少作品都假借他兄弟之名出版。1651年,葛拉西安未经允许出版了讽刺人生的寓言小说《批评大师》第三卷,耶稣会终于解除他在萨拉戈拉的圣经教席,并把他放逐到一个乡下小镇,下令密切监视他,禁用笔墨和纸。1658年,葛拉西安终老于此。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的思想对近代的学术界、思想文化界影响极深。

大叔出生于德意志但泽(今波兰格坦斯克)一个显赫的富商之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父逝世后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保证了他一生衣食无忧。尽管如此,大叔的一生却很不得志:他曾有过几次爱恋,但却终生未婚,也没有子女,只有一条卷毛狗伴其左右,并就此孤独终老;他虽然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专心从事著述,但却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出奇一致地对他的思想绝口不提,以致其学术思想直到他去世的前几年才获得承认。换言之,如大叔般睿智之人,也忍受了长达六十多年的沉寂,才得以奠定自己的名声——因为他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天赋使命。

《附录和补遗》出版于1851年,大叔时年已63岁。鉴于之前那些作品的滞销,出版商对这部封笔之作只印了区区750册,且只支付10册赠书,稿酬为零。然而,正是这部著作得到了英国评论家约翰·奥森弗德的赞赏,大叔的哲学才墙内开花墙外香:从此一举成名,并给他带来了世界性声誉——大叔的话也终于得以应验:“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


精彩书评

1992年,我问克林顿,除了《圣经》,哪本书对他影响大。他略为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   

——【美】盖瑞·威尔斯

(《沉思录》)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温家宝

它(指《智慧书》)绝对别具一格,严格说来,此前尚未有任何一本书讨论过这一勇敢的主题。除了这位西班牙人。也不曾有任何人致力于此。它所讲授的,乃是所有人都乐意践履的技艺。因此,这是一本为每个人所写的书。

——叔本华

葛拉西安的人生经验,显示出今日无人能比的智慧与颖悟。

——尼采

看着吧,这个人(指叔本华)会比我们任何人都更出色!

——歌德

在读完叔本华的书的第一页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要听。

——尼采


目录

《沉思录》目录

◎ 卷一/001

◎卷二/015

◎卷三/027

◎卷四/041

◎卷五/063

◎卷六/083

◎卷七/107

◎卷八/133

◎卷九/157

◎卷十/177

◎卷十一/197

◎卷十二/217

《智慧书》目录

第一章 如何成为内心强大的自己 / 001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已完美 / 002

人的最高精神素质是不为一时冲动的情绪所摆布 / 002

学识和善心 / 003

管束你的想象力 / 003

要了解自己的特长 / 003

要有城府,但不要滥用城府 / 004

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 / 004

做出明智的选择 / 005

要永远保持镇静 / 006

善于展示你的勇气 / 006

远离忧愁与烦恼 / 007

把英雄豪杰当作自己的偶像 / 008

了解自己 / 008

准确的辨别力 / 009

天降大福也要有大气度消受 / 009

培养高尚的品格 / 010

收藏好受伤的手指 / 010

一定要自立 / 011

遵从你的内心 / 011

了解与你同时代的伟人 / 012

举轻若重,又要举重若轻 / 013

学会漠视 / 013

要有自制力 / 014

爱与恨,都不会永恒不变 / 014

不要被别人视为伪君子 / 015

不要故意让自己变得古怪 / 016

不要过于善良 / 016

求知不妨多一点,生活不妨省一点 / 017

懂得如何行善 / 017

懂得遗忘 / 018

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意 / 018

过犹不及,善良亦如此 / 019

坚持让自己的品性变得完善 / 019

有三样东西能造就非凡的人 / 020

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做一个圣明的人 / 020

第二章 驰骋职场的艺术 / 021

第三章 如何拥有完美的人际关系 / 039

第四章 修身之道,处世良方 / 061

第五章 做事有诀窍,行动讲方法 / 087

第六章 名和利啊,什么东西? / 109

第七章 如何与这个世界交朋友 / 119

第八章 令人愉悦的说话之道 / 137

第九章 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 151

第十章 见证愚蠢的时刻 / 177

《人生的智慧》目录

引言001

Chapter01 |基本的划分003

Chapter02 |人的自我015

Chapter03 |人的所有045

Chapter04 |人在他人眼中的样子055

Chapter05 |建议和格言127

Chapter06 |人生的不同阶段239

叔本华生平年表270



古今哲思的璀璨明珠,照亮人生漫漫长路 西方人生智慧系列,精选西方哲学史上三部承载着不朽智慧的经典著作——《沉思录》、《智慧书》与《人生的智慧》。这套汇聚了古罗马皇帝的内省、中世纪阿拉伯贤者的箴言以及德国哲人的理性思考的瑰宝,旨在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探索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体悟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闪耀的普世价值。它们并非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饱含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无数智者在孤独与喧嚣、顺境与逆境中,与自我对话、与世界对话的深刻回响。 《沉思录》:帝王内心的史诗,道德与自律的永恒指南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作者,并非一位普通的哲学家,他曾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身处权力的巅峰,却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对自我灵魂的审视与超越之中。在戎马倥偬、政务繁杂的间隙,他以沉静的笔触,记录下内心深处对人生、宇宙、死亡以及人类本性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更像是他个人的日记,一种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工具,但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对普遍真理的洞察,对人类共同困境的理解。 《沉思录》的核心,在于其强调的“斯多葛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古希腊哲学流派,主张人应当遵循自然理性,顺应宇宙的秩序,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幸福。奥勒留以此为指导,不断反思自己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力求做到理性至上,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他提醒自己,外在的荣华富贵、他人的评价,甚至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暂易逝、无法完全掌控的。真正能把握在手中的,唯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书中充斥着对“理性”的推崇。奥勒留认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灵,在于其拥有理性。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运用这份理性,去认识世界,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并最终实现德性的完善。他不断告诫自己,要保持谦逊,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作为理性存在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共享同一个宇宙理性的联结。 “活在当下”是《沉思录》中反复强调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奥勒留明白,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焦虑,只会徒增烦恼。他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行为,要求自己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行动,都应是出于善意和理性,而非出于冲动或私欲。这种专注于当下,使得他能够以更清晰的头脑面对挑战,以更坚定的意志应对困难。 《沉思录》也是一部关于“接受”的哲学。奥勒留深刻理解,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例如他人的缺点,例如生命的无常,例如不可避免的死亡。与其徒劳地抱怨和抗拒,不如学会接受。这种接受并非消极的屈服,而是一种积极的理解,一种对宇宙运行规律的顺应。当我们不再执着于那些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的内心便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书中对于“死亡”的看法,也极具启发性。奥勒留将死亡视为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是生命循环的必然结局。他劝诫自己,不要畏惧死亡,而是要将其看作是回归宇宙的自然回归。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使得他能够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积极地活在当下,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沉思录》并非是一本提供具体人生指导手册,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挣扎与光明。它所提供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一种面对人生挑战的勇气,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的路径。奥勒留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哲学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 《智慧书》:东方哲思的瑰宝,包罗万象的人生百科 《智慧书》是一部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智慧宝典,作者卡尔·吉布兰,他的文字以诗意、哲理与深刻的洞察力著称。这部作品并非遵循严格的逻辑结构,而是以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箴言、故事和寓言,描绘了生命、爱情、家庭、工作、死亡等人生各个层面的智慧。吉布兰的文字,如同潺潺流水,又似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触动着读者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智慧书》的核心,在于其对“爱”的深刻阐释。吉布兰将爱视为生命的源泉,是连接一切的纽带。他描绘了爱是自由的给予,是无条件的奉献,是灵魂的交融。他认为,真正的爱,并非占有与束缚,而是相互成全,让彼此更加丰盈。他探讨了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友谊之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爱,并将这一切升华为一种超越个人的、普世的爱的精神。 书中对于“婚姻”的理解,也颇具创新。吉布兰将婚姻视为两个独立的灵魂,在共同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他反对将婚姻视为一种财产或契约,而强调其内在的精神契合与灵魂的共鸣。他认为,夫妻之间,应当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并在彼此的空间中,给予对方充分的自由与尊重。 《智慧书》对“孩子”的描绘,更是充满诗意与哲学。吉布兰视孩子为生命之弓上的箭,是父母孕育但并非拥有。父母的任务,是为孩子提供方向和力量,让他们能够自由地飞向属于自己的未来。他提醒为人父母者,不要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而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 在“工作”的意义上,《智慧书》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吉布兰认为,工作并非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灵魂的延伸,是生命活力的体现。他鼓励人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与成就感。他认为,当一个人以充满爱与热情的态度去工作时,这份工作便成为一种奉献,一种对生命的赞美。 《智慧书》中对“死亡”的探讨,同样充满了超然的智慧。吉布兰视死亡为生命旅程的另一扇门,是回归灵魂的开始。他认为,生命与死亡本是一体,不必对死亡感到恐惧,而应以平静的心态接受它,并继续生命的旅程。 除了对人生重大主题的探讨,《智慧书》还涉及了对“自由”、“孤独”、“喜悦与悲伤”、“善与恶”等一系列哲学命题的思考。吉布兰的语言,充满了象征与隐喻,常常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去感悟。他用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去赞颂生命的美好,去揭示人生的真谛。 《智慧书》如同一个万花筒,映照出人生百态,却又能在纷繁的景象中,提炼出那份纯粹的智慧。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悲欢离合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丰盈。吉布兰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干渴的心灵,给予读者力量与启迪。 《人生的智慧》:理性生活的指南,幸福的理性探索 《人生的智慧》是德国哲学家阿图·叔本华的代表作之一。与前两部作品的诗意与内省不同,叔本华的哲学更加直接、理性,甚至略带悲观。然而,正是这种对人生残酷现实的深刻洞察,使得他的智慧更加具有穿透力,更能帮助人们认清生活的本质,并找到在痛苦中追求幸福的可能。 叔本华的哲学核心,在于其对“意志”的强调。他认为,宇宙的本质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意志”,而人的生命,便是这种意志的体现。这种意志驱使着我们不断地追求、欲望、挣扎,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痛苦。人生,在叔本华看来,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欲求”与“不满”的循环。 《人生的智慧》并非要我们去压抑所有欲望,而是要我们理性地认识到欲望的局限性,并学会管理它们。叔本华指出,许多痛苦源于我们对不切实际的期望,源于我们过度的对物质、名誉、权力的追逐。他提倡一种“知足”的生活态度,认识到我们拥有的,已然足够,并学会珍惜。 书中对于“贫穷”与“财富”的论述,尤为深刻。叔本华认为,贫穷固然带来痛苦,但过度追求财富,同样可能导致更大的痛苦。因为财富越多,欲望可能越多,也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主张适度的财富,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为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提供保障。 关于“痛苦”的来源,《人生的智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除了外在的困境,叔本华认为,我们内心的“骄傲”与“虚荣”也是重要的痛苦之源。他劝诫人们要保持谦逊,不被他人的赞美或批评所左右。他提出,当我们不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再试图通过证明自己来获得价值时,内心的平静便会随之而来。 《人生的智慧》提供了一种“避苦”的策略。叔本华认为,与其直接对抗痛苦,不如学会聪明地规避它。他鼓励人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智力活动,阅读书籍,欣赏艺术,这些都能有效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减少痛苦的感受。他特别推崇“艺术”和“哲学”,认为它们是超越“意志”的手段,能够带来暂时的解脱。 书中对于“孤独”的看法,也与众不同。叔本华认为,真正的孤独,并非身体的孤立,而是灵魂的孤寂。他认为,能够享受孤独的人,往往是内心丰富的人,他们能够与自己为伴,并在独处中获得成长。他主张,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有所选择,避免与那些肤浅、庸俗的人为伍,以免损耗自己的精神。 《人生的智慧》并非一本教人乐观的著作,它更加强调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如何最大化地减少痛苦,提升生命的质量。叔本华的智慧,在于其揭示了人生的局限性,却又在这些局限性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告诉我们,幸福并非是简单的快乐,而是一种内在的安宁,一种对人生真相的深刻理解。 三部经典,交织成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 《沉思录》的内省与自律,《智慧书》的博爱与诗意,《人生的智慧》的理性与超脱,这三部作品虽然风格迥异,却在“探寻人生智慧”这一宏大主题上,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奥勒留引导我们向内审视,追寻内心的宁静;吉布兰则指引我们向外关怀,感受生命的广阔与美好;而叔本华则以其犀利的目光,剖析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认清现实,并以智慧的方式应对。 这套“西方人生智慧系列”,汇聚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思精华,它们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困惑。它们不是冰冷的学术理论,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思想火花,是智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阅读这套书,如同与三位伟大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他们的智慧之光中,我们得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从容地面对人生,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无论你是行走在人生的迷茫中,还是渴望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内心的平静,《西方人生智慧系列》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它将照亮你的前路,赋予你前行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收藏价值来看,这套书的纸张厚度、油墨的质感以及装帧的细节处理,都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文本的尊重。我尤其欣赏他们没有采用过度现代化的设计元素,而是保持了一种沉稳、内敛的风格,这与书中内容的精神内核是高度契合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段落值得反复咀嚼,甚至可以用荧光笔标注,但最终我还是选择合上书本,让文字在脑海中自然发酵。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它给你足够的空间去填充自己的理解和生命体验。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书,而是一本需要陪伴你走过人生不同阶段的“生命工具箱”。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像空气和水一样,看似寻常,却是生命持续运转不可或缺的要素。

评分

说实话,最初买这套书是有点功利性的,希望能从中找到应对现代生活压力的“秘籍”。但读下来才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这套书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思考框架。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命运”和“接受”的论述,那种豁达和坦然,是当下社会节奏中很少能听到的声音。作者的笔触既有哲学的思辨深度,又不失生活的烟火气。读完其中一本关于“内在堡垒”的章节后,我对外界的噪音和评判少了很多在意。这套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楚地看到自己内心的波澜,然后教你如何平静地观察它们,而不是被它们裹挟着走。对于那些常常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都市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锚点。

评分

我通常对“系列丛书”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时候是为了凑数而硬凑在一起的。然而,这“西方人生智慧”系列的三本书,彼此之间既独立成篇,又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它们像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共同审视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个终极命题。一本侧重于对外界的观察和应对,一本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自律,还有一本则更宏观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取舍。这种多维度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认知。如果说市面上很多心灵鸡汤是给心灵打一针兴奋剂,那么这套书更像是给心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深度清洁和系统升级,让人从根本上重新校准自己的价值观坐标。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尤其是那种沉甸甸的纸质感,拿在手里仿佛就能感受到时间的重量。我特别喜欢这种经典的字体排版,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回归本源的宁静感。内容上,我之前就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有所涉猎,但这一套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篇章,引导读者去思考那些永恒的命题。比如,在谈到“克制”的那个部分,作者的论述方式非常细腻,让我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冲动的瞬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与智者跨越千年的对话,每一次翻页都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心智空间。它不是快餐式的读物,而是需要你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佳酿。我打算把它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读上一段,让那些深邃的思想陪伴我进入梦乡。

评分

这套书的文字功底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程度。它使用的词汇和句式,既古朴典雅,又充满力量感。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或哲学读者,但即便如此,我也能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巨大能量。特别是关于“时间管理”和“如何度过一天”的那几篇,我发现它们与现代的效率学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其立足点却高远得多——不是为了完成更多任务,而是为了更有意义地存在。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实践建议融入到我的工作流程中,比如每日的自我审视环节,效果立竿见影。这套书的阅读过程,也是一次语言的净化过程,让人重新体会到母语的精妙和深度。

评分

一看就是正品,很有质感,定价也很合理……喜欢

评分

做活动的时候买的,一共16本,算下来实在是经济实惠!随便翻了基本,纸质硬,文字印刷清晰,京东的送货也很快,总之非常满意的一次网购!以后继续支持京东!

评分

书本的沉重只是青春的背面,无言的欢乐才是她的本性。

评分

这个人生,思想沉淀,相信品牌、质量很可靠

评分

物流发货速度很快,实物与想象中有一定的差别,有点薄了,不过内容还可以,应该是正版吧,看看再说吧

评分

1.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评分

宝贝很不错,一次买了好几百,以后需要了还会光顾,推荐购买

评分

啦帕特特特了了了他一个小男孩纸飞机

评分

虽然书架已塞满,但这三本必须要有,那就放在枕边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