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2
莱布尼茨奖(2010)、格尔达·汉高奖(2012)、汤因比奖(2017)获得者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作品。
许倬云、杨照撰文推荐。
《亚洲去魔化:十八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专门介绍18世纪欧洲对亚洲的探索、认知和发现。各种标签的形成、解除与修正过程中,改变或丰富着那个时期西方世界对亚洲的认知,也影响着之后三百余年西方世界对亚洲的认知。一国对他国,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要了解现在,就需要探究历史。或许,这本书会在史学研究、文化研究之外的其他层面上给我们更多启发。
《亚洲去魔化:十八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启蒙时期的世界观与求知欲促使欧洲人接触陌生的亚洲,欧洲不断和同时代的亚洲互相比较,借以寻得自己的定位,从而逐渐从亚洲的优势中解放出来。《亚洲的去魔化》呈现的正是在18世纪这段知识系统大变动的历史时期,欧洲人与亚洲知识、亚洲印象纠缠的过程。欧洲在这个世纪深入认识亚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国度现在成了清晰的客体,这种知识上的去魔化令欧洲获得了一种至今依然挥之不去的优越与自大感。奥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难题,对今日的世界来说,这段历史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冲突沟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作者:(德国)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译者:刘兴华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茨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他出版过大量有关18世纪以来的欧亚历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中国与世界社会:十八世纪至当代》(获得德国史学家协会奖)《中国革命: 1925年5月30日, 上海》等。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因其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获得莱布尼茨奖(2010)、汤因比奖(2017)。目前,他正在从事2 0世纪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编6卷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刘兴华,德国波恩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游学德国多年,现从事出版工作。
推荐序 移去国际了解的魔障 许倬云
推荐序 新世界与老亚洲 杨 照
第一章前言
第一篇 知识之路
第二章 亚洲-欧洲:界限、均衡、等级
第三章 变换角度:欧洲自由心证的表现空间
第四章 旅行
第五章 相遇
第六章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以亚洲为经验
第七章 报道、出版、阅读:从经验到文字
第二篇 当代人与历史
第八章 历史的基本力量:草原战士、征服者、簒夺者
第十章 真假暴君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女性
第十三章 时代转折:欧洲中心论的兴起
甲骨文丛书·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甲骨文丛书·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实际与网页描述一致,书不错,印刷品质和内容都很好。
评分很好 ,甲骨文系列一次性买了68种一共78本书,剩下的以后可以慢慢买,虽然平均下来每本书30多了,可是没有那个耐心抢劵了 乘着满100减五十的活动直接冲动的下了单 这个价不算便宜!勉强能说不算贵了 看着满满一书柜的书 很满足 以后慢慢看(⊙o⊙)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还没拆封,看完后追评。满分给包装和快递。
评分甲骨文丛书,选题广泛,题材丰富,是近年来做的很好的一个系列丛书,已经买了多本,要好好看一阵子了,读书的速度比不上出书的速度了。
评分甲骨文系列之一,讲诉文艺复兴时期佛罗门萨城市的美弟奇家族的兴哀。
评分甲骨文系列之一,讲诉文艺复兴时期佛罗门萨城市的美弟奇家族的兴哀。
评分送货相当快,给快递小哥点赞。纸张厚实,装帧漂亮。给想买的朋友一个参考,这三本书全部没有插图,只有文字。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外壳非常非常薄,两头是通的,真不起什么保护作用,建议出版社把外壳做厚实一些。其中一本书封面有一点破损,也能将就就不换了,但出版社真的需要加强封面了。
评分感谢京东提供这么好的服务,书非常好,包装完整,价格还十分优惠!
甲骨文丛书·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